70。
林城的雪生来就带着一股狠劲,只要是下了就一口气下到铺满全城,好像等了一年就为了这个耀武扬威的机会,操场很快就被大雪覆盖,我们连着后半个星期都不用去上操。
一连三天的大课间,我都是在苏正阳化学攻击的枪林弹雨下凭靠意志力生存下来的,他在得知我初中化学方程式听写得过零分之后,深刻的认识到不能再纵容我的消极态度,否则就是师门不幸。
于是我每天可怜巴巴的背着他给我圈画的方程式和知识点,背完后拿回宿舍分享给林亦博。
林亦博的暖水壶炸了,我又刚好有两个,就把之前的那个借给她用,结果没想到没两天我借给她的那个也炸了,她只好托走校的同学又帮忙买了一个。
匆匆忙忙,两个星期又过去了。
我忽然发现,原来人在忙碌的时候,真的不会察觉到时间的流逝,这两个星期我都把心思扑在了化学上,再次迎来大礼拜时居然也会有“怎么又放假了”的惊叹。
经过之前苏正阳的教诲,我再也不敢单肩背包了,我妈要是知道她纠正我这么多年的毛病轻轻松松就被一个男生板正了,一定会质疑我是不是亲生的。
然后质疑我的居心。
苏正阳掂了掂我的书包,十二万分认真的问我:“宁晨,你背这么多东西回家,不重吗?”
“当然重。”
“那你背这些都是回去看的吗?”
怎么可能,这个书包的使命在我迈进家门那一刻就结束了,一般只能在家门口的墙角呆两天落灰,然后再等我原封不动的背回来。
“看……看啊。”
苏正阳一脸的不相信:“胡说什么,你是那种人吗。”
……
“要我说啊,你也别带这么多东西回家了,带着作业,数学和生物回来要收的。”他拿走我桌子上的一本练习册,随手翻了翻,然后皱起了眉头。
我顿时有一种没写作业被老师发现的感觉,因为那本练习册,基本全新,拿出去都能当新书买了。
这不能怨我,每学期学校都会定几卡车的课外练习册发给我们,然而留作业却只留其中的几本,多半还是老师从网上找来的卷子,所以大多是的课外书都是被闲置的,只能摆在座位上当个景观。
对此老师的解释是,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找时间自己做,老师不讲,但是有问题可以去办公室问。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是我这种没能力的人,作业我都做不完更何况什么额外练习。不过也肯定有有能力的人存在,比如面前这个皱着眉翻我书的物理大神,他就经常从那些书上找物理大题做,还有柴雨辰,我曾经碰掉过她的一本数学练习册,发现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字迹。
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什么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们的效率好比瞬间移动,我的效率好比中国邮政。
“做这个,不用全做,就把我给你画的题写了就行。”
师父,你可能太高估我了,我回家只有吃饭睡觉这两件事,我会乖乖做了就已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怎么可能全做。
苏正阳一眼就看穿了我那点小心思,淡淡的说:“答案我已经撕了,自己做,不要上网查,我回来提问。”
他说完就潇洒的去操场站队去了,留我一个人雷劈了一样站在原地。没了答案我基本就没了半条命。
虽然规矩上是说我们要排着队一直从校门走到大路上,但事实是走着走着人就散了,老师也不会太过认真,看着我们走到一半就不管了,他们心里也清楚,我们都已经是半大的人,自己走一段路出不了什么事情。
因为女生站队时有人说话,付厉一生气让男生走在了我们前面,苏正阳校服里面穿了一件明黄色的连帽衫,帽子部分露在外面十分抢眼,本来那抹颜色一直在我眼前晃,刚刚被散开的人群阻挡片刻却不见了。
我前后左右都看了看,实在是找不到他,便拔腿朝着远处的客车群走去。
走了两步,被人从脖子里塞进一大把雪,那抹颜色重新出现在视野里,苏正阳笑嘻嘻的像个小孩子。
在学校肯定是不能公开玩雪的,看个雪被罚了五张卷子多少让苏正阳长了些教训,连我都能看出他每次看到路边积雪时那种心痒还要抑制的感情,就像一个蛀牙的小孩在超市里看到了棒棒糖。
他趁我不备,又攒起一个雪球砸在我身上。
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没了脾气,像被下了定身咒一样站在那里当活靶子,苏正阳见我不还手转身又去攻击其他人,我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去招惹班里的男生,再躲闪着逃避反击。
他笑的那样开心,笑的我那些斤斤计较的小烦恼都荡然无存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心底承认,我喜欢这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
长久的相处,让他不再是一个不守规矩的转校生符号,不再是成绩很好的理科学霸,他也有烦恼,曾经也有过拼命追赶的学科,他也有不懂的事情,会傻愣愣的听我讲暖气为什么不会着火,也像其他男生那样拥有孩子气的一面,活像小学操场上打雪仗的小屁孩。
曾经的他坐在我旁边,却一直让我觉得遥远。
而如今他变得越来越真实,我逐渐了解了他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种因为了解带来的亲密喜悦,好像这次他是真的存活在我的生活中,而不是一个能够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的过客。
苏正阳,我喜欢你啊。
可是你喜欢我吗。
我攒起一个干净的雪球,悄悄走到他身后,他忙着进攻对面的男生,严重忽略了后方敌情。
他长得高,我伸直了手臂才够到他的脖子,正在我准备放手千钧一发的那一秒,对面的男生高呼着:“苏正阳你看你后面。”
而苏正阳真的回过头,我手里的雪球结结实实的全部扣在了他的脸上。
我的反应力再次上线,一秒都没有犹豫拔腿就跑,半分钟后,整条街都是苏正阳的咆哮声。
“宁晨你死定了!”
71。
这个大礼拜我过得异常充实,如果不加入我自己的主观情感滤镜的话,也可以说是,异常忙碌。
虽然是大礼拜,但其实放假时间并不到两天,周五下午上完三节课才会放假,到家基本就可以准备吃晚饭了,晚上洗个澡,周六睡懒觉,好好地把两个礼拜亏欠的睡眠补回来,一觉醒来吃点午饭等晚饭,周日上午收拾行李,下午就要动身去学校了。
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负责提供全班作业答案的好人们都是什么时候写的作业。
星期六的早上,五点半我迷迷糊糊的醒来,去卫生间用冷水洗了脸,从卫生间的窗户向外望去,小区外的路灯照亮着漆黑的路,凌晨五点的天色和深夜没有半分差别。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每天都是顶着这样的天空去上学的,粘稠的墨色,好像天永远都不会亮了。
洗漱完清醒过来的只有我的脸和牙齿,我的大脑还在神游,在另一个时空和我的枕头长在一起,唾骂我阻止他们相亲相爱。
我闭着眼在镜子前站了一会儿,用残留的一点意识打开了水龙头,然后把脑袋塞在了下面。我的意识果然是残留的,所以我根本没有注意到水龙头偏向的是蓝色的方向。
下一秒,我就彻底清醒了。
从我上初三开始,我就一直在和睡眠作斗争,我试过十分钟定十个闹铃,也试过把手机放到门外促使自己起床去关,当然后来的结果是我压根没听见门外的任何响声,然后一觉睡到天明;又或者是上课往嘴里塞上一把秀逗,那是初中体委发明的办法,以至于在班里做值日的同学每天都能扫出一簸箕糖果纸;那一年我的零花钱全贡献给了校外的小卖部。
经过初三一年,我对闹钟的铃声就免疫了,经常在睡梦中听见它刺耳的声音却浑然不觉,还能把它当做什么舞曲或者伴奏编出一段完美的梦境。
我也曾和我妈说过:“妈,明天我无论你用什么办法都要在这个点喊我起床,一定要喊我!”
结果我自然醒来,我妈妈振振有词。
“我喊你了啊,可是你和我说——妈你别喊我,我再睡会儿,待会儿我就起来。”
对天发誓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妈把我说的毛骨悚然,让我开始怀疑我体内是不是有悬疑小说写得第二人格。
我和我的睡眠相爱相杀,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大战了上千回合。
头发是新洗的,我只是想让自己快点醒过来,我打开洗漱台下面的柜子,却没有发现吹风机,只好湿着头发去客厅找。
猛起身的动作让我一阵眩晕,感觉像是困意还没死透,又做了一番垂死挣扎,我步伐一趔趄,撞倒了到茶几上的玻璃花瓶。
这下子全家都醒了。
我妈睡眼惺忪的从卧室走出来,披头散发,步伐像我一样乱。
“你起这么早干嘛?好不容易放假怎么不多睡会儿。”
我妈就是可爱,这么多年了,她从我姥姥肚子里出来已经过了四十个年头,却依然像个小孩儿一样,如果是正常家长肯定是暴跳如雷的冲出来,朝着我大骂,大清早上的你想干嘛!拆房子啊!
而我妈就只会问我,为什么不多睡一会儿。她的镇静不是来源于百经世事的不以为然,而是来源于不经世事的无所谓,那些厉害的家长能从这个碎掉的花瓶里看出没规矩、不知分寸、马虎、以后成不了什么事,我妈就只能看到一个碎掉的花瓶。
我也想过,我妈这么大了也没点唠叨的样子到底是我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但她这么多年来生活在家里,每天过着看电视做饭收拾家务的小日子,好像也有着她自在的幸福。
也不是所有人的世界都要装下外面的纷扰,我妈就更在意我、我姐、我爸到底是爱吃炒土豆条还是炒土豆片。
“我起来写作业,这星期作业有点多。”
我妈微张的眼睛瞪圆了:“你在家还会写作业?”
果然,就算是再孩子气的妈,也能摸清自己女儿的脾气秉性。
或者说,她完全摸得清自己,小时她逼着我写作业时也曾感慨过,这孩子真是随我,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最讨厌写作业。
“那我给你做点饭吧,吃了饭再去写。”
我妈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妈妈,她走过我时又加了一句。
“你慢点走,都是玻璃别扎到脚。”
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