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丁晓失去研究他们的意思,开始指手画脚起来,学习他们的语言方式。
丁晓自信,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过目不忘的本事,最多半月就能学会他们的文字和语言。
一开始,丁晓并不同两个文明最先开始的交流方式出发,而是指手念手,指头念头,这种最简单直观的学习过程,他实在太好奇这个世界的女人长得怎么样?好完成他在地球的梦想,找个老婆生堆孩子,过过小日子的打算,有了此种想法,自然先问美丑。
如此比划了一天,丁晓最终放弃了,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审美观的差距谁难分出美丑,只能以后再做探究。
一切从头开始,指着草,让两人重复的念出他的名字,一开始,两人念的是全名,不得以,丁晓只得用自己的语言,念了一遍,多次交流后,两人明白过来,丁晓要知是统称,而不是名称,好在这个世界的文化跟地球中华文明非常相似,都是以单字表意的,双字成词,有了共同的基础语系,只需理解名词即可,这样学习起来简单得多。
如此一学就是半月之久,渴了,饮山涧中水,饿了,丁晓亲自去打些小兽来,给他们食用,而丁晓自己却不必饮食,最多喝两口水而已。
越与丁晓交流,俩人越是惊奇,这人记忆力惊人的好,不但记过一遍就能重复他们讲过的字,还能把写过的字不必第二遍就记下来了,这些不是最惊人的,过目不忘者虽然少,但并不代表没有,在身边就有不少此类人,无非是丁晓接收的速度和效率更快些而已。
让俩人觉得神奇的是,丁晓居然可以不眠不休、不饮不食,每次恢复精神只需要盘腿坐息片刻即可。
看着丁晓打坐行气,很难窥探其方式,但是明显行功方式有别于自己,或其他武人,更像是个传说中的修行者,他们可以餐风饮露,不老不死。
私下里,俩人懊恼不已,被一根不知名的法器乱了心神,居然去打劫修行者,这类人可是神一般的存在,见到下跪都来不及,顺便求点武学功法,哪有敢打劫他们的道理?
丁晓懒得理会他们的小心思,与他们相比,打架都不在一个级数,所以丁晓更想弄明白这方世界到底是那里?
山中无岁月,一住又是二月有余,与两人混久了,总算混成朋友,熟悉后才知道两人一人叫况苟,高个子叫者洪,都是武林人士。
丁晓为感其教导文字之情,特意将小周天的穴位给他们讲解了一下,“以百会~重楼~下丹田,返尾闾~命门~大椎~回百会穴止,为小周天也。”说着,丁晓一一为了他们按住穴位,让他们运气于此,而后再指下个穴位,如此小周天就算讲解完成。
传完功,俩人知道丁晓要走了,作为回报,指点俩人运功路线也算完毕后,很明确的要离开的迹象。
俩人多少开始有点舍,如此行功方式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且功行一周后,明显周身舒泰,比之前,头顶为阳,双脚为阴,一阳双月功法不知强上多少,故而更加肯定此人是神候,或神候以上的修行者。
“今日一别,他日江湖再见!”丁晓抬脚转身便要离开。
“且慢”其中一人叫住丁晓,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稍稍犹豫几秒,将册子递到丁晓手上,说,“几月前我们约斗,因的是这本功法,现在承了你传功之情,便将它送于先生吧?”
丁晓随手接过,翻了两页,越看越无奈,将它又还了回去,说道:“你们的功法流派不同于我,收之无用。”
说着,不愿再停留于此,加快脚步,出得这片山林。
这几月来,丁晓不但学会了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文字,还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个世界的组成。
在这方世界是一片极大的大陆所组成,极南、极北之处,皆是冰封之地,南北之极中间为酷热之地。
现在丁晓所在的地方为靠北向海的地区,此地四季分明,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有种物华天宝的自傲。
因大陆相连,大陆中形成的国家也非常之多,俩人数得过来的国家居然达十几个之多,丁晓所在的是名叫大陈的国家,在北方之地属于小国。
用地球政治文明的看法,拳头大,国家自然大,大陈国小,日子就不好混了,因此处为四战之地,日日受到四面国家势力打压,使得战乱不休,从无停息。
有战争,必有强者勇士出世。此方世界因灵气有所滋生,修习武道者众多,还有极少数的修行者,这两类人,都有各自的代表,武者的代表为门派,看上去更像江湖中的那些门派势力,修为者则是有自己有宗门势力,他们多半不参与世俗争斗,不过为了某些世俗资源,在国家后面都有宗门势力在支撑,所以大陈国虽是四战之地,但也不至于有亡国之险。
俩人提到宗门修行者时,都是从心底艳羡,所以到了要离别的日子,他们很是不舍。所谓修为者难寻,宗门难入,好不容易混熟了个修行者,他们岂肯放过。
对于他们的艳羡,丁晓有些不以为然,要知道,此方天地虽天象怪异,一日双月,但天地灵气还是有的,不同的地球是个绝对没有灵气之处的地方,空有三千道藏,却无滋养的土壤,实在难成大气。
而这方世界虽有灵气,却被一日双月的基础理论给带歪了,空有灵气,却无好的功法,因此俩人才会因一本错漏百出的功法大打出手、玩命。
现在丁晓深感造化之神奇,地球时,道门将修炼发挥至邪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以自身为药,凝炼元神,从而炼气化神,成就内丹之术。把****都炼成气,可谓邪得没边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而此方世界,尚有灵气,却不知应用之法门,尤为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