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秋若云刚参加考试,虽然顺利可以加入六年级,但是由于班级里面还有一些事情,所以遵照陈处的“吩咐”,先在班里继续呆两个星期再说。
陈处说呆完两个星期后,再加入六年级,(1)班还有(2)班或者(3)班还有(4)班自己选。
其实大源小学原本没有这么多班级的,只有六(1)班和六(2)班,但是听说大源小学之外的保安小学也有两个班级,六(1)班和六(2)班,由于大源小学和保安小学很近,所以秋若云可以在这两个学校里面选择六年级入学,所谓的六(3)班和六(4)班其实就是保安小学的六(1)班和六(2)班。
秋若云正纳闷陈处为什么要留自己在原班级两个星期,班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就是夏燕红的一篇歌颂春天的文章,发表在了《桐庐报》上。
秋若云知道自己的文章不比她差,甚至是多篇文的“典范”。通常秋若云写的文章都堪称“范文”,夏燕红远远不及,但不知道为何夏燕红的文章能够拔得头筹,仔细了解一下,过去看了那篇“刊登”在《桐庐报》上的文章才明白,也没什么“好看”的。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的话,大概在于作文的“中规中矩”,全篇文章描写了春天,歌颂了春天的美好,字数很少,但一看就是小学生写的文章。
秋若云明白,夏燕红的这篇文章“胜”在“应世”。至于自己的文章,倒没有一篇比她差的,但看起来却不像小学生写的,而且充满个性,但凡秋若云写的文章,不仅是如叶剑斌所说“想象力丰富”,即便“想象力”不那么“丰富”的,但是充满了求证的态度,有一种辩证思想,几乎没有哪个“编辑”喜欢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对他们而言,看起来“像”是小学生的作品,更好“驾驭”。
而夏燕红也自从这篇作品登在报纸上,一时也“受”到了老师的“欢喜”。但秋若云所表现的文才确实远远大过于夏燕红,所以虽然夏燕红沾沾自喜,老师也认为夏燕红文章足可“登报”,但论文之精妙,自然远不及秋若云。
正是明了这内里玄机,所以尽管秋若云的作文没有登上“报刊”,但是秋若云的作文,仍然在他们看来,不可小觑。
至于夏燕红,有了这一篇“作文”登报后,沾沾自喜之后,自然觉得自己最牛,之后倒是没有找秋若云的麻烦。
当然,如果她再找麻烦,估计秋若云这次真的要“告诉”老师了。
但夏燕红觉得自己文章“登报”过,一时间变得有自尊起来了,居然一时半会没有再去找秋若云的“茬”了。
——————
班里又要出黑板报了,但是这次更惊动大家的是,这次是要给走廊里的黑板报写上去。
秋若云由于考试关系,没有参加这次黑板报“编排”,但听人说,陈处这个大源小学教师里的“诗人”写了一首诗登在黑板报上。
秋若云寻常没有时间路过那走廊,这一天放学后,夕阳的余晖染得黑板报一角一片金黄,一片熏色中,秋若云读起了那一片诗:
“《林荫道》
我悄悄地走在这林荫道
它多么复古 华美
我悄悄的声音打在这石板上
惊现这一世的跫音
寂寞 浮华
静寂中我离开了这林荫道
默默地看着天边的彩霞
流泪 安宁
这条寂寞的林荫道,多少人走过
我寂寞地走在这林荫道
林荫道旁路过的路人
拉长的身影悄悄远去
我怀念那曾经的林荫道
悄悄的展现在我尘世的回忆里
林荫道 道尽一个人的相思和哀愁
这别样的年华
有我的林荫道”。
秋若云看罢,虽不明白陈处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但是此刻他并不是夏燕红的“干爹”,也不是任何人的班主任,他只是一个“叙述者”,叙述他与“林荫道”的情缘。
秋若云看了,说不出什么滋味。
——————
由于夏燕洪的“叙述”,她这两天一进教室门就开始吵吵嚷嚷要参加接下来浙江省的一个奥数比赛。
拜她所赐,秋若云也明白了陈处为何要让自己继续在四年级(1)班呆两个礼拜,原因在于下礼拜开始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奥数比赛,陈处希望自己参加,假如得了奖什么,陈处还可以加工资,毕竟是在自己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赢得奥数比赛的。
但是,说句实话,上次考试,六年级跳级考,自己数学不过77分,按照这种分数参加小学生奥数考,不见得会好到哪里。
至于五年级的跳级考,秋若云之所以拿了95分,胜在做题多,五年级的数学题目她做得比较多的,但是自己的数学显然没有自己的语文那样“惊才绝艳”。
回到家里,她累瘫了,直接“大”字形躺在了床上。秋若狂一进门,不必开秋若云的房门,就看到秋若云以这幅“姿态”出现在自己面前。
“咳咳咳。”秋若狂“假意”咳嗽了几声。
秋若云听闻“咳嗽声”,连忙一个打滚从床上翻起来,再看向外面:秋若狂此刻正穿着一件条纹衬衣,手中拿着一杯茶,牛仔裤勾勒出他修长的身影,一种微笑含在他的眉目间,只听得他轻声说道:“在学校里很累吗?”
从学校接了秋若云到金基晓庐小区后,步入他们的房间后,秋若云“先行一步”说去房里休息下,等到秋若狂把一些东西放完后,又在房里的笔记本开始下载几部小说,之后走到客厅,趁着秋若云房门大开,就看到了她在床上惫懒的样子。
“啊~~~”秋若云简直郁闷死了,亏二哥还问她学校累不累,“二哥!~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我肯定要死了。”
秋若狂走近她,长长的身影倒射在秋若云身上,这一天秋若云穿了一件雪白的t恤,这件t恤是她后来用淘宝给自己买的,脖子上挂着一串珍珠项链,耳垂上也各自缀着花朵样的珍珠坠子,显得很轻巧。但也不会太外露。
“要不要我给你买个镯子?玉的。”秋若狂看着秋若云手上的银镯子,是之前温梓塘给秋若云买的,但秋若狂看着,这银镯子好像还不如买一串珍珠串?或者一个玉镯也漂亮,那会显得小孩子珠圆玉润,尤其美丽。
“呜。不要~~~~~~”秋若云拒绝道,“我要是戴玉镯,万一上体育课坏了怎么办?万一摔倒了就惨了。”这个时候的她既想“放松”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毕竟,自己虽然是秋家收养的,还是秋若狂“提议”的,但是她还是很“顾忌”形象。万一这个二哥觉得她没“形象”,会不会不要她啊?她的内心还是很害怕被“遗弃”的。但她却完全忽略这个“二哥”拿起了她的手,一搔一搔在她的手心,一边看着她笑。
怎么说她应该感觉这个二哥有点像“恶魔”,还有点像“bian态”。但她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些,因为此时她的二哥又把她的身子扶正,上下端详着什么,好像还怕她少肉似的。
“有什么事情这么烦恼?买个玉镯透透气,一个断了还可以再买一个,不然,金镶玉也可以。”秋若狂看着秋若云温和说道,眼睛里全部是水,水中有秋若云清丽的倒影。
二哥长得可真好看。
秋若云腹诽地说出一句:“万一二哥讨不到‘老婆’怎么办?……”(因为太好看了。)心想自己也不该太“关注”这个,不然,二哥有自己“受”的。
幸好她说话“含糊”,所以秋若狂也没听清,而是继续问道:“你说‘要死了’,什么‘要死了’?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满满的话里,都是揶揄。
此刻秋若云倒不好“叫嚣”了,羞红了脸,局促道:“是这样的,二哥。我五年级和六年级跳级考试好了,不过我们班主任叫我再在原来的班级呆两个礼拜,但是接下来我就要参加小学生奥数比赛。可是你知道的,我奥数怎么懂。我数学没什么天赋啊……”
“哦,是这样……”忽然秋若狂拿起手机拨了一个电话,听得那边有疑惑的声音传来:“秋若狂?你找我什么事吗?……”
秋若云虽然听不清楚对方说什么,可怎么都觉得有点“熟悉”。
果然,原来这是秋若狂在给张秀英打电话,只听得他说道:“张秀英,你有时间来杭州玩一趟吗?我请客。”
请张秀英?面对这个昔日的“雇主”,秋若云“心虚”得很,尤其想到自己现在竟然成为秋家收养的女儿,一时间感叹“时也运也”也来不及,她内心很担心被张秀英再次以“不知名”的方式利用或者“拆穿”她什么,虽然她也没什么好“拆穿”的。
“好的。那你明天上午九点来我们这边接我吧!”张秀英以为秋若狂还在南城,实际上,自从秋若云到杭州上学后,基本上每个礼拜都要回秋若狂在杭州买的金基晓庐里的住宅。
随着秋若狂和秋若云相处的“多时”,秋若狂考虑到杭州的无垠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以及一虎集团的将来,加上秋若云在这边的学业,打算在杭州拓展自己的“地产”事业。如果可能的话,娱乐文化和美容行业也将以“杭州”为起点。
所以接下来秋若狂应该长期在杭州居住,但他并不打算把自己在杭州的住处告诉张秀英,不管是杭州的金基晓庐还是左岸花园,抑或西溪花园。
第二日一早,秋若狂开车把张秀英大姐张美英和张秀英接到了杭州,张家最小的儿子张磊英目前也读四年级,但他是个“智障”,智商开发比较晚,今年十五岁,年纪比耽搁了准时上四年级的秋若云还大一岁,不过,既然都能上四年级了,应该智商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张美英和张秀英一般都不会带着自己的弟弟出门,唯恐“惹”出什么麻烦,更何况现在还是张泪英读书的时期,最近他作业也多,所以她们不会带他“出门”。
等到到了“目的地”后,秋若狂请张美英和张秀英坐下,这个时候,张秀英才“发现”他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家有三个孩子,也就意味着鼎盛集团有三个继承人,大女儿张美英今年19岁,刚刚进入浙江工业大学读书,念一年级,专业工商管理,二女儿张秀英16岁,今年念高二,至于最小的儿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张磊英小时候发烧发到脑子“烧”坏了,后来“检验”就智商低下,一年级整整念了三年,所幸后来一直不间断做“治疗”,常常往返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这两年回国,貌似智商进步了很多,现在念四年级虽然成绩不属于佼佼者,但是也不会给张家太多丢脸,基本属于中等偏下的成绩,还是能够顺利上五年级的。
张秀英纳闷怎么秋若狂请她们姐俩“吃饭”身边还带个秋若云,虽然她相信秋若云不会“散播”自己什么“谣言”,但毕竟之前让她帮自己“欺骗”过秋若狂,现在秋若狂请她们吃饭又带上秋若云,这是兴师问罪吗?
“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妹妹秋若云。”秋若狂向着张美英介绍道,一边也给张秀英夹了一筷子菜。
“等等……”张秀英不让秋若狂把菜“放”入自己的碗里,怀疑问道,“你妹妹?……”你妹妹在南城做“乞丐”,然后我给了她一千块钱,让她骗你她母亲得了癌症是我给钱治疗的?……看着秋若狂和秋若云的眉目,只见秋若狂温润如玉,如切如琢,如琢如磨,阳光的面容上一洗如水,但分明从他脸上就看见了春天。
至于秋若水,下巴微尖,樱桃小嘴,女孩子的相貌当中除了柔美,隐隐间有一种勃勃生机,青春可人,眉宇间隐隐有才气流露,令人感觉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小美女,犹如画中走出一般。
可以说秋若云和秋若云两个人的“相貌”都属于“人中之龙”或者“鸟中凤凰”的相貌,非一般人可以比拟。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陈处明白夏燕红是自己的“干女儿”,但是实际上自己更偏向秋若云的缘故,因为秋若云的相貌一看并非凡人,有一种出尘意表的风姿。
但是很可惜,原先给了一千块的张秀英可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今天一条小辫子横绾在额间,粉红唇,雪白衬衫,豹纹闪亮皮带以及格子裙和红靴子的秋若云要说哪里美,假如没有这些“打扮”,会美吗?……她想的倒也是“实话”,当然假如秋若云如果穿得比较好去行乞,估计效果没有穿得不好来得收入更多。
当然,现在宁波一些地区很有一些乞丐尤其在车站附近,衣着穿得很好的女孩子,甚至看上去很漂亮的女孩子,但大概是未成年,总之年龄还不是很大,这类女孩子也行乞,但一般“托辞”都说要回家还差几元钱,然后请人给自己捐赠,等到一定数目到手后,拿到的钱放入口袋,继续以空盘向人继续原先的谎言。
宁波的乞丐,防不胜防。
“这不会……是骗自己的吧?”张秀英觉得秋若狂也太“恶劣”。
没错,自己确实当时“欺骗”过秋若狂,这不是为了拯救鼎盛集团于危难之中吗?后来自己来了大姨妈,也没办法去行使一些莫名其妙的合约……譬如gou引秋家二少什么的。但是,自己后来也并没有骚扰秋若狂呀?
自己并不算恶毒女配吧?!~~~
“是我的妹妹。现在她叫秋若云。你们看。”秋若狂让秋若云拿出自己脖子上挂的那一块佛牌,佛牌一面刻着佛光普照的弥勒佛像,另外一面刻着“秋若云”三个金光闪闪的字。
张秀英瞬间妙懂,张美英连连招呼这几位:“吃菜。吃菜。”尽管她很想仔细看看这秋若云,貌似她妹妹和这秋若云之间有什么“故事”,但此刻并非打听的“时候”。
“听说你以前参加过奥数?”秋若狂试探着问了一句。
“是啊,怎么了?”张秀英心想即便我拿过奥数冠军,可你也不见得喜欢我。
“你拿的是第几名?你常常参加奥数比赛吗?”秋若狂不死心再问,丝毫不介意张秀英从原来的被动到了嫌弃他的“地步”。
“我拿过冠军。”张秀英还是挺自得的。
“小学冠军拿过吗?”总算抛出了“钓饵”。
“拿过啊,我五年级和六年级都参加过的,都是冠军。”张秀英不屑一顾地说道,“本来我这个学年也打算去参加奥数比赛,不过想想算了,参加来参加去,也就这样。没什么新意。”
也太能吹了吧?……秋若狂和秋若云面面相觑,各自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出了“不信”,再把眼神投向张秀英只好打哈哈:“哈哈,哈哈,当然我是骗你们的啦。主要是我进入高中后,成绩就没有像初中还有小学那么好了。很多男孩子在空间思维还有数学推算上比我有更高的天赋,以前我在我们全班稳拿第一,不过我现在在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只能在前五而已,最早的名次也不过第二名。后面继续参加一些化学还有物理比赛,我就更看得出自己的‘力不从心’。不过小学时候,我感觉自己那时候脑子真的好。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没那么‘纯粹’了,还是男生在数理化的功课上更‘得心应手’,我已经没有当初的‘优越感’了……”听得出,张秀英对自己的一番“分析”,还是很伤感的。
但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事实。
秋若狂斟酌了一句,细心问道:“假如给你一个小学生,你能教他奥数比赛取胜吗?”
“怎么可能?”张秀英一撇嘴,心想我要是这么厉害,我弟弟张磊英早就是奥数冠军了。但她也不忍心直接“打击”秋若狂那张盛世美颜,斟酌一下说道,“如果这个小学生底子不错的话,我还可以跟他互‘攻’一下。我出题,他解题。或者他出题,我解题。这种方法还是满有用的。”
秋若狂至此放下了一颗心,虽然不能得到“全然”的保证,但是好歹也知道奥数上面也可以锻炼的,于是问道:“你觉得若云这样子的成绩,能拿奥数冠军吗?”
张秀英内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心想我只知道她以前是“乞丐”,至于她的现在的学习“成绩”,我又不是她妈,或许她妈也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啊?……忽然想起秋若云之前接受自己“提议”去骗秋若狂,当时自己也没怎么问秋若云的母亲,不过好像确实死了,心想:“啊,百无禁忌,百无禁忌……”自己实在是“失言”了。
“你想让我教她成为奥数冠军?”张秀英说这句话的同时,身旁刚刚露出惊讶表情的张美英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好像在“示意”她答应。
张秀英会意:“这件事也不是不成。不过……”说完看着张美英,让张美英把后面的话补全——————
“不过,你们一虎集团能够不收购我们鼎盛集团吗?……”张美英也抛出了诱饵。
秋若狂冷冷一笑,漫不经心地以手划动茶杯上的盖子,氤氲漫生,他的细密的绒毛在额头上隐约可见,给人十分爱怜的感觉,这是一个相当精致的男人。
他的眼眸灼然,可以轻易令少女“失防”。
他缓缓说道:“要是我不收购,你们的下场会更惨。”
张美英不信,说道:“这有什么。如果你当真要跟我们做朋友,教你的小妹妹考奥数。你应该对我们好一点儿。再说商场上面的事儿,你不收购但愿意帮助我们暂缓危机,到时候我们还你的‘借债’,不好吗?……”明知这件事没有“转圜”的余地,但是关键是不管自己提出多么“无理”的要求,但是关键是对方现在有求于自己呀,肯定要把握机会。
“那你们应该是最贵的家教了。”秋若狂看着张秀英,道,“你是懂数学的人,你可知道,你们秋家坏账、烂帐太多,而且家族企业里有内讧,姑且不说这些,你们赚来的钱,多半也没有通过正当渠道报税,里面问题多多。若我收购,其实也是接手了一个‘烫手山芋’,至少你们不会亏。”
张美英虽然明知这一番“道理”,但是被人真正“点”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张秀英心想你不对着我姐姐讲,偏偏对我讲,难道我好欺负?但想想确实自己数学懂些,无怪乎秋若狂讲这番话要跟她讲。
半晌,她蹦出一句话:“即便,我数学尚可,但是,小学奥数也是很久前的事情了,我怎么敢保证教你妹妹一定拿到冠军?”
“尽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