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福,四柱和大牛都已从军,杜氏在家哭得死去活来。
后来听说因为熟悉本村地形,被派到陈家湾村驻村,这才平复了下来。
酒楼的生意多少受到一些影响,但半个月后,反而更好,大家抱着吃一顿少一顿的心态,更舍得花钱在吃食上了。
陆妍近期则在医疗系统捣鼓毒药。经过这次事件,让陆妍深刻体会到这个年代,除了优质空气,环保的食品,也会有随时会发生的战乱。保命是首要任务。
早上起来,按前世的记忆开始锻炼起来。得尽快让这具身子强壮起来。别说回击,至少逃跑的速度得提起来。
每天早晨,便看到陆妍腿上绑着叫沙袋,的东西,背上也背一个包袱,在山林小道上跑着。
院子里,也多了很多健身器材。
简单实用的近身格斗术也从零起步。
其他方面同样不荒废,棉花大丰收,亩产400余斤,并让杨拙做了个齿轮的轧棉机,纺车,织布机和弹棉花全套工具(大弹弓,碾饼及弹槌)
轧棉机使棉花及棉花籽分离,纺车将绵花纺成线,织布机则是将线织成布。
当第一块布织出来时,戚氏兴奋了一个多星期。这可是布,可用作床单及布料。
线被染成各种颜色,织成各种花纹。
陆妍惊叹于母亲的天赋,只是陆妍自身就是个初学者。兴趣也不在这方面。后来发现线越来越细,花纹越来越多的,面料也更光滑,便兴起了开棉布庄的念头。
可就母亲一人,而且棉花就这么点,还肯定不够用。
弹棉被,则让杨拙帮忙,将棉花弹松弹匀,用碾饼压实,最后再套上绵纱。
共做了九床,每床各八斤,两家各两床。余下的一床,陆妍亲自送给了县太爷的夫人赵夫人。
赵夫人一看,赶紧唤人垫上,铺上床单,躺上去,感觉舒服极了。陆妍暗示县太爷必定也喜欢,聪明的赵夫人一定听得懂。
县太爷一从衙门回来,便欲往小妾屋里跑。
却见妻子一身精心打扮走过来,说要给老爷看一件稀奇的东西。并强调是陆姑娘特意送来的。
县太爷开始没啥兴趣,但一听说是陆妍送的,赶紧让夫人呈上来。
夫人却说不方便,要移步到房里看看。
县太爷来到许久没光顾的卧房,听从夫人建议,坐到床上感受一下,身下传来很软很舒服的触感,没有棕垫硬,也没动物皮毛那么滑。
掀起床单一看,一大片雪白的东西出现在眼前,表面全是白色的密密的网格线。
“这是什么?”
“陆姑娘说是用自己家种的棉花做成,这是第一批产品,只有几床,除了家人用外,只余这一床,眼看天气变凉了,这个保暖效果好,送给咱们享用的。”
县太爷一听这价位,两眼发光,兴奋得语无论次:
“有没有问棉花产量如何?”
“神了,陆姑娘说你肯定会问这个,亩产400余斤。”
“这次你老爷我真的要升了。”
县太爷完,抱着夫人一顿亲热,自是翻云覆雨了一番,一直到后半夜,这才沉沉睡去。
赵夫人亦是久逢甘露,分外尽兴,心里对陆妍感激不尽,其实自己好几次想开口问陆妍能否帮忙看看不能生孩子的问题,可一见对方还是个孩子,怎么也开不了口。说不定这次……
第二天,县太爷带上两个家丁,直奔陆妍家。陆妍像是算好县太爷要来一般,早已备好茶点。
县太爷顾不上美食,直奔主题:
“那棉花真是你种出来的?亩产400可是真的?”
“是的,是真的。”
“那可不可以推广开来,价钱好商量。”
“可是可以,不过,种子必须从我这购买,另棉花全部卖给我。购买种子时便签定卖价。”
“这……”
“明人不说暗话,你是想用棉花作其他用途吧。我把答案写在纸上,看是否如你心中所想。”
县太爷打开纸条,哈哈大笑: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爽快!”
“我要求不高,功名归你,我们要作为唯一供货商。当然,同等质量价格是最优惠的。”
“这个,老百姓那边还好商量,本是赚钱的事,向朝廷上报,也没问题,但供给军队,说来惭愧,皇商这一块我没门道,要是陆大夫及严公子能出面就好了。可我还没这么大脸面。”
“他们?他们管用?”
“如果他们都不管用,那便真没招了。”
“那行,皇商这一块我去想想办法。”
陆妍纸上写的是:军队棉衣棉被。
北方战乱不断,冬天天气一变冷,军队目前的衣服抗寒力差,每年都有大批士兵冻死。
邻国虽缺粮食,但却擅长狩猎,动物毛皮什么的,都和汉人的衣服一样平常。一到冬天,汉人便闭城不出,可不出不代表对方也安份。
朝廷想了很多办法,要不成本太高,要不便是太厚重。皇上曾下悬赏令,如能解决此问题者,为民者,赏黄金百两,为官者,升一级。
县太爷看到棉被时,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个。
陆妍自然是不知道这个的,只是看过很多电视剧和小说的她,这点不难想到。
回去后,便直奔镇上,找陆大夫和严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