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哪有什么来生再世,人只有这一辈子……来生再世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美好的谎言,只存在于影视剧里……”唐青云有声无气的说道,他似乎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了信心。学理工出身的他是断然不会相信这种虚幻的东西。
“不!人肯定有来生的,身虽死,灵魂不散,我会再一次投胎,在未来与你重相逢,或许是下一个世纪,或许……”杨晓涵说了太多话,已经没有力气继续说下去了,望着唐青云哭成泪人的模样,又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表,十一点多了,外面熙熙攘攘几声之后,又恢复了平静,杨晓涵知道,这是到了饭点了,护士和陪床的家属大部分都去吃饭了,护士站只有一个护士在值班。于是,她又拼命说了一句话:“我这肚子有点饿,你去帮我弄点饭吧。”
唐青云一听,马上擦了擦脸上的泪痕说道:“哦,那你等我一会,我去去就回。”唐青云站起身就走出了病房。
唐青云再回到病房的时候看见,生命体征检测仪的心率线已经是一条直线,杨晓涵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维持她生命的输液管也被拔掉了,紧紧攥在她拿纤细的手里。
唐青云自然是不愿意相信这是杨晓涵自杀,他本能的去调取病房的视频监控,视频监控上记录了杨晓涵自己拔出输液管自杀的全过程,出了这么大的事,香峦医院的院长吴宗南也赶来安慰唐青云,因为在这件事上,医院也有一定的失职,没能全程看护好杨晓涵,更关键的是,这次车祸的肇事者就是吴宗南的7岁儿子。
……
杨晓涵的葬礼已经结束,唐青云站在杨晓涵的墓碑前,看着墓碑上的几个大字:爱妻杨晓涵之墓。久久不愿离去,心里是五味杂陈,他万万没有想到,杨晓涵为了让唐青云忘了这份感情,迈过人生的这道坎、重获新生,会以自杀的方式了结这一切。或许这就是爱的最高境界吧,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你对一个人的爱。
唐青云一个人面对着墓碑发愣,万籁俱静的时刻,附近的香山寺传来了隆隆钟声,打断了唐青云的丝丝愁绪,唐青云循着声音走上了香山寺。
寺庙寂静幽深,似乎暗合佛法的无边。高低错落、层级递进的古风建筑吸引着唐青云继续向古刹深处走去,隐隐约约传来一位老和尚的声音,唐青云走近之后发现,原来是一位老和尚正在寺庙的正殿里向善男信女讲解佛法。
“今天很高兴能够向在座的诸位讲解佛法,时间有限,所以老衲想用两个名词概括性的讲解一下佛法,这便是‘因果’与‘因缘’。
我先来说一说‘因果’,在一些传统思想中,其实已经包含了因果的思想,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慈则子孝、兄友则弟恭’,也就是说,种了好的因、必得善的果……”
“哼,太绝对了吧,种了好的因,一定能够得到善的果吗?好人没好报的例子,我可以举出一大堆,这种所谓的因果之说,实在是让人难以认同,骗骗三岁小孩子还行。”老和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唐青云无礼的打断了,唐青云的一侧肩膀依靠着正殿的门框,字里行间暗含着些许冷嘲热讽,这也是他糟糕心情的一种发泄。
周围的人都用好奇的目光盯着唐青云,站在老和尚身边的小和尚顿时火冒三丈,冲着唐青云大声嚷道:“师傅身为主持,应约在此讲解佛法,你是什么人?竟然如此无礼?”
“童儿,不可无礼。”在老和尚的勒令下,小和尚暂时收起了他那愤怒的表情。
“看施主的面相,一定是遇到了人生劫难,不过,这里是讲堂,大家的时间是宝贵的,老衲不宜占用大家的时间向你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施主不嫌弃,可以旁听,待我讲解完课程后,单独与施主探讨这个问题,如何?”老和尚平心静气的说道。
唐青云这么一听,突然感觉到自己刚才的行为很粗鲁,心生愧疚感,只好在最后一排坐下,听老和尚把话讲完,这时,唐青云发现,坐在自己前面的人居然是吴宗南。生活中居然有这种狗血般的巧合。
“佛教讲究因果与因缘,因果是从时间角度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先有因,后有果。因缘则是从空间角度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因缘说是佛教的特质,也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时所悟出的最大法门。
佛教所说的悟境,便是悟出世间的一切现象,空间的、时间的、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社会的、自然的……”老和尚继续讲解佛法。
……
讲解完毕之后,其他人都纷纷离去,只有两个人留了下来,吴宗南和唐青云。
“上师,请恕我刚才的无礼,我还是不理解上师刚才所讲的因果之说,还请上师赐教。”唐青云走到老和尚面前说道。
“哈哈,施主不必愧疚,老衲20岁出家,今年已经70岁,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
老衲之所以留下施主,是因为老衲觉得施主有佛相,慧根很好,所以老衲才决定与你单独探讨,对你开悟……”唐青云再次打断了老和尚的话。
“上师,你误会了,我可没有出家当和尚的意思,我只是不理解这因果之说,所以决定留下来向上师讨教。”
“哈哈,施主,不是老衲误会你,而是你误会老衲了。世间万物,皆具佛性,成佛之人不一定非要出家当和尚,反之,出家当了和尚的人也不一定能成佛。这是完全的两码事。”
“上师,你是如何判断我有佛相,慧根很好的呢?你又是如何看出我遇到了人生劫难呢?”唐青云问道。
“人们的心境都写在脸上,尤其是你这样的年轻人,看你那愁眉苦脸、心如死灰的样子,老衲就知道你遇到了人生劫难。至于这佛相和慧根,实在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不瞒上师,我确实遇到了人生的苦难,我的妻子温良贤淑,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然而却遭遇了车祸,不想成为植物人的她选择自杀了却人生,一个家庭就此破灭,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是一个7岁的儿童,他的天真玩耍毁了我和我妻子的一生。现在,这个7岁儿童的父亲就站在我旁边。”唐青云声泪俱下,这时,站在一旁的吴宗南说话了。
“唐青云先生,真的非常抱歉,我作为监护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让他把汽车当玩具,趁家长不在,一个人偷偷的拿出钥匙驾车飞奔,酿此惨剧……我前来香山寺,也是为自己的儿子祈福,求上师指点迷津,求得佛祖菩萨的保佑,洗刷他的罪孽,也减轻我的愧疚之情。”
面对着失声痛哭的唐青云,吴宗南是满怀愧疚,可惜时光无法倒流,既定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此时此刻,当着老和尚的面,吴宗南不但说出了事实,也说出了自己前来香山寺的目的,那就是为自己造孽的儿子祈福,求得佛教神灵的原谅。
老和尚没有回答吴宗南的问题,而是先回答了唐青云的问题:“阿弥陀佛,佛法无边,‘因果’与‘因缘’真是处处可见、处处存在啊。施主之所以不解这因果之说,像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样,把因果看得过于简单、机械、直接了。芸芸众生总是有很强的‘我’观念,事事以自我考虑出发,自私自利、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效应。”老和尚说到这里,就看到了唐青云和吴宗南惊愕的目光,老和尚从座垫上站起身来,赶忙解释道:
“二位施主不要误会,老衲没有批评芸芸众生之意,老衲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老衲也同样具备这些固有的人性弱点,何德何能藐视众生、抬高自己?”说到这里,老和尚不禁笑了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随后又继续说道:
“佛法不仅仅是劝人向善,更是一种无神论的大智慧,一种对人的教育,慈悲和智慧,缺一不可。吴施主对佛教有诸多误解,让老衲甚为吃惊,因为您是本寺的老香客了,居然还认为佛教是多神论的宗教,求神拜佛?哎,用现在年轻人的一句口头禅怎么说来着?……老衲也是醉了,哈哈……”
吴宗南虽然是老香客,但是他不了解佛教和佛法,像很多民间香客一样,求神拜佛,为的是能有福报,说难听点,就是图一己私欲。听了老和尚云山雾里的解答后,吴宗南心头更是烦乱,便问那老和尚:“敢问上师,面对现在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做?才能减轻自己的罪孽?”
老和尚收起笑容,严肃了起来,说道:“看来二位皆是有慧根之人,没有被世间的名与利束缚住心智,倘若是名利熏心之人,遇到这种事情,肯定是法庭上见了,又怎么会在老衲面前,求解问道呢?这就是‘因缘’,即是有缘之人,老衲就要度二位施主,一则光耀佛法,二则恩泽众生。二位施主请随老衲来……”
看到老和尚向藏经阁走去,唐青云和吴宗南面面相觑,不知道这老和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二位施主,请……”站在一旁的小和尚说道……
“童儿,从那边书架上取出两本,赠送给二位施主。”老和尚指着书架上的典籍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