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中充满欣喜,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这些天来死伤无数,为之付出惨重代价的东汉张鲁宝藏已经近在咫尺了。
赵不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羊脂油,又一把抢过侯三的金漆拐杖,临时做了一个火把。任凭侯三满心不高兴,还是一瘸一拐地跟在大部队后边。这把有可能是史上最贵的火把“腾”地一声照亮了整个空间,这是一个锥形的古代祭祀场所,大概七八十平米,四角同样摆放锥形篝火堆,一人多高,火焰已经熄灭。
正中央一口黑漆棺材,棺木上粗描红线、细描金线,在火把照耀下显得庄重威严。侯三目瞪口呆,惊呼“卧草”,就跛着脚往黑漆棺材走去,谁料一个不小心,他拖着的那条右腿扫了东南角的篝火堆一下,只听哗啦一声响,侯三被埋在了干柴下面。
一个打手赶忙去拽他,走到近前一看,吓得这个打手一个趔劫摔在地上,嘴里哭爹喊娘好不凄惨。赵不疑忙过去看,只见那墙角的一堆根本不是篝火,而是人类的小腿骨,而且全部都是人类的小腿骨。
这些骨头足足有几百根,堆放整齐置于四个角落,只有东南角的这堆被侯三砸塌了。赵不疑拿着火把凑近一看,只见这些小腿骨全都被烧成黑色,难怪他们进来的时候以为这是柴火。
众人连忙拨开骨头把侯三拽出来,侯三回头一看也吓了个屁滚尿流,嘴里骂着谁这么缺德,用人腿当柴火烧。
赵不疑倒是灵机一动,把火把灭掉,将金拐杖还给侯三,拾起一根腿骨,如法炮制了几支火把,交给大家。可是哪有人敢用啊,最后还是两个胆大的打手,硬着头皮接过来,给大家照亮密室。
侯三被吓得不轻,正用手抖落掉覆盖在身上的骨灰,突然一拍脑门,想起来密室中间那口棺材,来不及掸灰尘,就赶忙跑过去仔细观看。
倒未必是侯三贪财,而是这口棺材实在是漂亮,黑色的底漆滑腻透亮、描红漆鲜艳生动,金色细线更是灵动跳跃,黑、红、金三色相互作用,实在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邱江月也看呆了,可能在他倒卖文物的生涯中,也未见过做工如此精细的——棺材。他回头示意赵不疑,想要打开这个棺材,可是赵不疑做了一个否定的手势,制止了蠢蠢欲动的文物贩子们。
就在这圆锥形的祭祀厅内,赵不疑开始了他生平第一次“文物保护宣讲”:“各位且慢,听我赵某人说,这棺材本身就是一件无价之宝,可是棺材里面有没有宝物,我们现在谁都不知道。如果打开了棺材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具死尸,或者干脆是一个空棺,那么各位可就白白毁掉了这个国宝级的棺材。”
邱江月听了赵不疑的解释,微微点头表示赞成,便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这棺材我们又带不走,为何不打开来试试呢?万一有陪葬品,可就赚大了。”
赵不疑笑着摇了摇头,说:“邱老板此言差矣,请您细看,这棺材的规格和形制,明显是王侯级别才配享用的,就连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漆棺都没有豪华到这种程度。可是您敲敲看。”说罢,赵不疑用手指敲了敲棺材:“这座漆棺敲上去声音空洞,里面肯定有很大的空间。”
邱江月半信半疑,也用手指敲了敲,果然如赵不疑所说,声音响亮且空旷。
赵不疑继续说道:“古代有明确的制度,天子下葬,棺材有九层,也就是你们考古人士讲的“九重棺椁”,王侯的棺材有六层,也就是“六重棺椁”,这样的棺材敲起来,声音沉闷且急促,可是我们眼前这口棺材,声音响亮而悠长,恐怕这棺材只有一层。也就是说,这绝对不是一个王侯的墓葬,而是另有它用。”
谢文心一直静静地听赵不疑讲话,说到这里,她缓缓地吐出了一个字,低沉却清晰:“尸。”
“对,就是尸!”赵不疑冲着谢文心一点头,大手一挥指向棺木,信心十足地继续讲:“中国有句成语,叫尸位素餐,所谓的尸,一开始指的不是尸体,而是活人。孔子去世后,曾让他的孙子——子思作为尸,坐在孔子的牌位前,代替孔子接受大家的祭祀,亲朋好友送来的祭品,比如猪肉、牛肉,都要由子思来品尝,所以尸,就是代替死者接受祭品的人。尸位素餐,形容的就是只吃饭、不干活的饭桶。”
邱江月听得非常仔细,但是还是有些疑惑:“可是这和我们眼前的棺材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不疑说:“最早的尸,指的是代替死人吃饭的那个人,两汉之后,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尸,就是代替活人去死的那个人。一般王公贵胄到了一定年龄,害怕英年早逝,会选定一位平民家的小孩,活活勒死,然后按照王侯礼仪下葬,就相当于代替这个王侯去死。这种叫做孩儿尸。孩儿尸的墓葬规格,棺材只有一层,其他的都与王侯葬礼一致。所以我大胆推测,这座棺材里装的,就是代替张鲁去死的那位小孩。”
邱江月的眉头渐渐皱起,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命令大家不要管那口棺材,快快寻找进入地宫的道路。
这时,侯三拽了拽赵不疑的衣服,问道:“赵爷您行啊,三两句话就保护了祖国文物啊!”赵不疑摇摇头,说:“不是我保护的,是老祖宗保护的。”侯三疑惑不解。赵不疑小声解释说:“他们文物贩子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叫做”不走死人路,不开孩儿棺。””侯三问:“啥是死人路,啥又是孩儿棺啊?”
赵不疑说:“墓穴正中央的那条路,是给死人走的,所以叫’不走死人路’。棺材里有小孩的,按照习俗也是不能开棺的,否则会招来诅咒,所以叫‘不开孩儿棺‘。这是他们盗墓行业的规矩,所以邱江月虽然舍不得,但是也只能放弃。”
侯三听的连连点头,恍然大悟。赵不疑说:“我们很可能走到地宫的边角了,要想进入内部,还得另辟蹊径才行。”
就在大家分头行动的时候,赵不疑从兜里掏出了一条细细的丝线。这条线足有两米多长,他把线的一头放在黑漆棺材的一侧,轻轻拉直,虚搭在棺材的盖子上面。
谢文馨注意到了赵不疑的这个行为。就笑着问他:“你在棺材上放一根线干什么。”
赵不疑细细调整丝线的角度,确保它完全水平。回过头对谢文心说道:“活人盗墓,死人修坟,这是我爷爷教给我的方法。一旦棺材里有响动,这根线就会变形,线一变形就意味着棺材里闹鬼了。”
谢文心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的土办法还真多。”
赵不疑回答道:“□□说过,一切现代科技都是纸老虎。”
侯三听到他俩说笑,也上来搭腔:“□□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
赵不疑说:“在梦里跟我说的。”
就在三人嬉笑之时,邱江月走了上来。他面色凝重地表示:这祭祀大厅的每个角落都找过了,根本就没有出口,这是一条死胡同。
赵不疑连说不可能,因为这孩儿棺就处在地宫的边角位置。就在他们争执不休的时候,一个打手上前汇报:在孩儿棺的右侧,他们发现了一个极不起眼的黄铜把手。四个人连忙上前查看,发现黄铜把手下端连接着一个精致的底座,大概有巴掌大小,上面画着老虎的图案。这只老虎正在吃一只羊。四个人迅速地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
赵不疑上前去拽那个把手,只听咯噔一声,把手被抬起来十厘米高。在把手抬起来的同时,孩儿棺轻微的晃动了一下。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赵不疑示意大家一起站在棺材的左侧,用力推动棺材。侯三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背靠着棺材,用拐杖支撑着地面。沉重的棺木被缓慢地移动,一个正方形的隧道口,缓缓进入众人的视线。
众人收拾好散落在地上的装备,穿过隧道口,缓缓走下汉白玉台阶。与之前黄金大厅的台阶不同,张鲁地宫的台阶,形制更为考究。台阶两侧雕刻蟠龙图案,栩栩如生。阶梯上,更有防滑菱形纹。
谢文心边走边问:“你说,张鲁会不会就埋在这地宫里呢!”
侯三说:“那不可能。张鲁投降曹操后。受到了封赏。最后死在了河北,怎么可能葬在天水呢!”
谢文鑫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对走在最前面的赵不疑说道:“可是张鲁的地盘明明在汉中。他的地宫为什么会出现在天水?”
侯三撇着大嘴,不屑地回答道:“天水那是轩辕氏和伏羲的故乡。那那那那是有帝王之气的。张鲁作为地方诸侯,又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在天水修建地宫那是别有用意的。”
赵不疑走在前面回头嘲笑侯三:“你可别吹牛了。说的就好像你见过张鲁一样。”
侯三一脸堆笑:“张鲁我是没有见过,可是见到了鬼鞭无常的后人,我侯三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呀!:”
听了这话。邱江月也笑了。
谈笑间,考古队到达了地宫真正的入口。与之前的备受坎坷不同,地宫的入口既没有门神挡路、也没有妖魔横行,颇有些敞开大门请君常来的意思。
进了地宫大门,赵不疑将羊脂油备好,点亮门口的铜灯。侯三看着铜灯直流口水,这铜灯是典型的东汉十三连枝铜灯,灯体像一棵树,分出十三个枝杈,每个枝杈上放一盏灯盘,整个铜灯造型古朴,虽然铜锈斑驳,但仍是一件难得的宝贝。
但是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被新的宝物吸引了。灯火照亮地宫正殿,一座五斗米天师造像坐南朝北,第一个映入眼帘,谢文心连忙拿出相机拍摄,这尊塑像10多米高,身上涂着彩绘花纹,显然是根据张鲁的容貌雕刻的。
侯三心里骂了一句他娘的,对赵不疑说:“真没想到,张鲁还是个浓眉大眼的人啊!”
谢文心也十分兴奋:“是啊,这塑像填补了考古史学的空白,对还原张鲁的容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赵不疑没有说话,细细看着这尊塑像,张天师端坐在石台上,左手自然下垂、置于膝盖处,右手高高抬起、指向天空,似乎在呼风唤雨,道袍五彩斑斓,似彩虹颜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赵不疑回头问谢文心:“这张鲁的衣服怎么花花绿绿的,一点也不像个正经道士。”
谢文心是受过专业考古学训练的,听赵不疑这么问,不禁大笑:“他这叫五色服。阴阳家邹衍认为,每个朝代都有一种属性,拿秦朝来说吧,它属水,而接下来的汉朝属土,土克水,所以汉朝代替了秦朝,以此类推并不断循环,这就是所谓的“五德终始”学说。在张鲁的这件衣服上,五种颜色代表五行,意味着他掌握着万物的运行规律,并且凌驾于上,是一种权威的宣示。”
侯三却很不屑:“那张鲁还不是投降了曹操,他能掌握个屁的规律。”
谢文心笑着摇摇头:“要不怎么说你就是个文物贩子,张鲁是道教的鼻祖之一,他这么吹牛是为了蛊惑信徒,让他们相信张天师才是天命所归,这只是一种洗脑手段罢了,何必认真。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这尊塑像背后的考古学价值。”
邱江月在背后幽幽地说:“谢小姐,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考虑它的经济价值。”
听了这话,大伙才想起来邱江月,就在刚才他们讨论“学术”的时候,邱江月已经带领手下点燃了正殿的十八盏铜灯,在一片辉煌灯火之中,大殿的全貌方才展现在众人面前。
张鲁宝藏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天师塑像脚下,七寸见方的金条码的整整齐齐,砌成足有两米多高的小金山。半吨重的托盘盛放猪牛羊三牲,俱已风化。金山下,五个一米高纯金镶玉人像呈方形站立,分别是东方伏羲、南方祝融、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轩辕,这是五帝。五帝前方,又是三个金塑像呈一字型排开,分别是天皇、帝皇、人皇。八个金人塑像和背后的天师彩塑构成正殿主体,占据北方区域。
张天师塑像左手边,是一座荆山玉铜座飞龙,宽十六米,高三米,飞龙腾云驾雾,作咆哮状。右手边,一座绿松石镶金朱雀,同样宽高,朱雀浴火展翅,直冲云霄。
邱江月对着赵不疑又是叹气又是摇头,叹气的是这些宝贝世间罕见,摇头的是这些宝贝一样都带不走,因为,太大了。
实际上,当赵不疑看见这正殿全貌的时候,心里已经凉了半截,这些动辄十多米长的大家伙,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狭窄的盗洞。那么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这些金塑像、玉飞龙进行切割,把头带走、把身子留下。
赵不疑看看谢文心,谢文心也摇摇头,显然,切割是文物贩子的行业规矩。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把十二生肖铜像进行了切割、偷盗。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是
被斯坦因整面切割偷走的。很显然,今天邱江月肯定要萧规曹随,再次上演切割国宝的剧情。
就在这时,侯三悄悄走到赵不疑跟前,示意准备动手,这是他们预先约定的暗号。
原来,赵不疑已经事先得知了一件事:根据邱江月和谢文心的口头协定,由谢文心所代表的甲方出资一亿五千万作为活动经费,而邱江月则要提供至少两倍的回报、多出来的部分五五分成。可眼前的文物,无论从经济价值还是考古价值来讲,都远超这个数字。侯三认为:谢文心的英国老板对邱江月缺乏了解,邱江月是通缉犯,他急需一大笔资金东山再起,同时以他的阴狠性格,得到了如此巨额的财富,是绝对不会遵守约定的,他必然要杀死谢文心,独吞赃款。所以当时侯三就建议杀掉邱江月。
在半山营地,赵不疑、侯三、谢文心已经商定了一个计划,如果文物价值不大,就一切如常,拿到钱后谢文心回英国复命、赵不疑和侯三返回北京。如果文物数额庞大,足以让邱江月动杀心,三人就先下手为强,把邱江月做掉。
现在看来,正殿的文物价值远超预计的四五倍之多,三人处境十分危险,所以当侯三发出暗号的时候,赵不疑和谢文心都没有否决,他们按照商量好的计划,准备动手。而这时,邱江月似乎毫无戒备,正在仔细测量文物高度,用记号笔标出切割点,忙的不亦乐乎。
赵不疑示意侯三移动到正殿弱侧,以□□提供火力支援,谢文心趁邱江月不备进行偷袭,而赵不疑正面攻击五个打手,他们三人的计划已经很周密了,只等谢文心的信号。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赵不疑把手悄悄摸进口袋,可是却找不到九龙刺,他连忙示意谢文心停止行动,一把枪已经对准了他的后脑勺,回头一看,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打手。
只见远处,邱江月一个回身,一把锁住谢文心的脖子,一只干枯的手掌赫然可见。原来邱江月之前一直穿着长衫,把右手掌藏起来,进了地宫之后,他也一直戴着手套。赵不疑竟然丝毫未察觉邱江月有什么异样。邱江月的右手手掌已瘦的皮包骨,通体透出诡异的蓝色,指甲又长又尖,谢文心被他一把掐住脖子,渗出鲜血。
邱江月扭头看着赵不疑,以一种诡异的声调说道:“赵爷,我邱某几天来对您秋毫无犯,您却想置我于死地,是不是太不够义气了?”
赵不疑猛然发觉,原来这几天邱江月的声音一直在改变,在天水刚见面的时候他说话十分正常,是标准的男中音,可是几天以来一直在慢慢变尖,越来越像女声。由于跟邱江月朝夕相处,赵不疑竟没有在意,直到这时,赵不疑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
邱江月左手撩开右手的袖子,露出干瘦的右臂,和手掌一样,呈现出奇异的淡蓝色,似乎还有微微的荧光。见众人惊讶,邱江月似乎更开心了,尖声尖气地说:“谢小姐,你本来无须担心我邱某人的信用的,因为你们那几个钱,我根本没放在心上,如果你不向我发难,我是愿意成人之美的。可既然您想杀我,我就不得不反击了。”
原来邱江月早就知道了三人的计划,一直引而不发,直到张鲁地宫出现。现在,不仅赵不疑没有了利用价值,谢文心也无法全身而退了。只见邱江月猛地一推,谢文心被摔出去七八丈,顿时晕了过去。几个打手三下五除二,把赵不疑五花大绑,扔在地上。侯三一见事情败露,也只得从角落出来,放下□□乖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