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云散,天下从来都没有没有不散的筵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聚在一起的人们终究是要分开。
不排除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后,但一般这样的人不只是进入你的生命,还会是进入你生活的人。
与兵站的袍泽们分开的时候,所有游骑都在荒漠里排成一条笔直的横线目送初璃他们的离开。
离别的时候何老九说了几句话:
“路上小心。”
“能不能当将军能不能出头都踏马特么的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委屈了你和阿凉还有大黑小黑,盛京不好混就回来,兵站这里永远都是你们的家。”
这些年相处下来,大黑和小黑在战场上救过兄弟们很多次,大家也早已把它们当成了兵站中的一员。
初璃就觉得眼睛有些发涩嗓子眼有些发堵,原本想像个爷们一样的与何老九他们来和拥抱式的告别就换成了一低头:“何大哥,以后你少喝些酒,还有划棒棒拳的诀窍,其实也就是揣摩你对手的心思,以后去杀马贼,你和弟兄们也要小心些,如果大的战事起了,保存自己的性命最要紧。”
她是第一次如此正儿八经的称呼何老九。
“去吧,不要做这扭扭咧咧的娘们样子,没的让别人看了笑话,去让盛京的那些人看看我西北军男儿的雄风。”
才有的一丝别情烟消云散,初璃狠狠的瞪了何老九一眼,冲游骑们一拱手:“兄弟们,多多保重,何老大有什么不对,大伙儿揍他丫的,后会有期啦。”
游骑们轰然应喏:“揍他丫的,去吧去吧,你们俩当上个大将军娶个漂亮的媳妇儿再回来看我们。”
何老九:……
初璃不再说话,她怕再说下去自己会改变主意留下来,追上李唐一行人后与阿凉骑马离去。
何老九揉了揉眼眶,什么时候进了沙子呢?
对这片生活了许多年的土地,大黑和小黑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的不舍,它们只是觉得人类实在是有些太过于矫情。
走就走了,又不是不能再见。
有些再见是再也不见,有些再见就是真的渴望再次相见。
……
……
当大地上开始出现青草的时候,马蹄落在青草上面发出沙沙的响声,那些黄色的沙子越来越少,渐渐消被绿色遮掩。
墙角边堆满黄沙的边城城墙渐渐的被抛向身后,那么离荒漠也就越来越远。地势渐渐的高了起来,远处的地平线上已经隐隐出现山峦的轮廓,大地上已经有了阡陌纵横的良田和袅袅的炊烟,偶尔从农舍利传出声声鸡鸣狗叫,人间的气息扑面而来。
道傍的树木像一排排整齐列队的士兵,夹道相迎。
初璃果然对兵站到边城的这段路极为熟悉,半个时辰的路一行人整整绕了一天,这还是选的一条既不太远也不太近折中的路线。
这样无论从时间还是路线上来说自然就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没有入边城,选择绕城而过。边城本来就是筑在平原上的一个作为屯军的重镇,要再往盛京方向五十里,那里才有连绵的山势和帝国真正意义上的要塞。
要塞名赤门,边城所在的这块平原在明帝之前原本还是被突厥人所实际控制的区域,直到帝**威日盛,经过那次大战后又再经历了数次规模相对较小的战争,才将他们赶回到荒漠那边的草原深处。
再后来帝国又在这片平原上筑了边城,生生将防线往荒漠推进了五十里,于是赤门就变成了帝国西北面对游牧部落突厥人的第二道防线。
赤门里驻扎的仍旧是西北的边军。
“两傍的山势太过陡峭,赤门这里无法绕过去。”阿凉对李唐说道。
这些天初璃有意的让他出面去和李唐他们接触,阿凉已经慢慢的长大,应该多经历些事情和多接触一些人。
要不然他总是这么害羞,而自己也总不能陪着他一辈子,初璃是这样想的,
没有人能一辈子依靠另一个人一直生活下去。
李唐三人商量了一下,作为帝国面对突厥人的第一座要塞,自然是守在进入帝国的必经之路。
他们也无奈,既然绕不过去,那就只好进城。
经过了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平原早己不是当初被右帐王庭控制时候的样子,百姓们开垦荒田,大力发展农耕。而赤门,也已经由当初的一座单纯的军事要塞变成了西北一座集军事,农业、工业和西北商贸于一体的重镇。
初璃一行人赶到赤门时,进城的人们早已排起了队伍。
而守城的军士正在仔细的盘查进城的每一个人。
询问姓名,住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问完了还要仔细检查随身的行李。
为了不暴露身份,他们一行人也排在队伍里面。
“军爷。”排在他们前面的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人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身上的边军服饰和初璃打着招呼:“你们几位是从边城换防下来的吧。”
“是啊,”初璃顺口说道:“这几天轮休,所以就来赤门城里逛逛,在边城那边嘴里都快要淡出水来了。”
边城早就取代赤门成为一座纯粹的军事重镇,里面没有酒楼,没有茶楼赌场戏院子风月场等一切与军事无关设施,于是这里的士兵每当休假的时候就只好跑到赤门来呆上几天消遣。
也有些边军的将官在赤门置下产业,将家眷接到这里来,这样一来,和家人团聚也就更加的方便一些。
初璃几人穿的是普通士兵的服饰,虽然帝国的军饷是整个大陆里最高的,但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财力依然还远远不够在赤门里置下一份产业。
或许禁卫军的士兵们有这个实力,但他们不会巴巴的从繁华的盛京跑到赤门来。
所以初璃只是说到赤门来呆上几天。
“先生又是往哪里去呢?”
边境条件艰苦,平日难得见到读书人。
“我啊,”听到初璃问到自己,书生的眼里放出光来,“我是到盛京去参加今年的大朝试。”
大朝试,是帝国选拨人才一个重要的渠道,也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相对公平的一次机会,由于定在每年的夏初,所以又叫夏试,没有人知道当今陛下为何会将以前春天的日子改在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的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