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黑衣男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韩龙手中,但是却依然口出狂言,韩龙听了差点笑出来,但瞬间便感觉到了不对劲,难不成这邪修还有什么诡异功法或者威力强大的秘术不成?想到此,韩龙立刻将目光转到黑衣男子身上,但似乎为时已晚。
只见黑衣男子身上黑气萦绕,身影一点点的变的模糊起来。韩龙为了安全起见,在次祭出一直扣在手中的鳄龟盾,并用炙阳剑攻向黑衣男子,但是却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效果,恰恰相反,不但没有击杀的了黑衣男子,反而被萦绕在他周身的黑气伤到,而黑衣男子的身影更加的模糊不清,黑气带有极强的腐蚀性,在伤到韩龙之后迅速的侵蚀着他的经脉并吸收着他体内的灵力,韩龙也是反应极快之人,以自身的灵力为引,主动的引导侵入体内的黑气向丹田处的五芒星阵中间的漩涡中。
果然不出所料,那丝黑气果真被漩涡所炼化吸收分散到五芒星阵的五个角,韩龙刚刚被黑气侵体腐蚀的灵气也得到了补充。但当他从黑气强烈侵蚀性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后,便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那黑衣少主已经不见了。
只剩下了“我乌良发誓,不将你挫骨扬灰抽魂炼魄誓不为人。”的狠话飘荡在空中,其中似乎充满了无尽的怒火,在原地只留下了一个绣着惨白骷髅,右下角绣有一个血红色冥字的黑紫色储物袋,在有就是之前韩龙在手中把玩的破魂噬骨幡。韩龙拿起储物袋,准备看看这里面的有什么东西,便将一丝灵气探入储物袋内,但瞬间便被里面散发出的黑气再次侵入体内,原来,在这储物袋上是有一个简单的触发性禁制的,若非以特定功法的灵力探入储物袋,那么将触发这个禁制,释放出那黑气,达到侵蚀甚至击杀修士的目的。
这么阴毒的招数对待其他普通的修士还可以,但是用来对付韩龙确实小儿科了,有了第一次化解邪气入体的方法和经验,很轻松的便将储物袋中散发出的黑气转化成了自身的灵力。
邪气被炼化之后,韩龙将灵力探入储物袋之中,储物袋之内物品很简单,一本名为《玄冥魔典》的功法,一个装丹药的小瓷瓶,上面贴着一个写着冥魔丹三个字,一个卷轴样的东西,和几种邪宗所用的炼器材料。韩龙并没有仔细的查看卷轴样的东西和功法便将这些东西收入到混龙镯之内,而是拿着那储物袋,仔细的看了起来,尤其是对着上面绣着的血红色的冥字看的尤为仔细。
因为他隐约的记着,在混元道君的百趣手札中好像对这个血红色冥字的标志有一些记载,在一想起乌良最后飘荡在空中的话语,心中隐隐的透漏出一股子的不安,并且越看这血红的冥字,不安的感觉就更加的强烈。不在思考这股不安,既然想不明白就不想,韩龙立刻就收好物品离开了,回到青叶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回到房间之后,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禁制,韩龙立刻就从混龙镯之中取出了百趣手札,从中翻找起关于血红色冥字的记载来。
果不其然,很快韩龙就找到了相关的内容,根据混元道君百趣手札中的记载,这血红色的冥字是邪道宗门幽州玄冥宗的标志。
“宗主乌雄,元婴中期修为,功法极其阴邪,是邪宗的佼佼者,性格阴狠毒辣,瑕疵必报,有一义子乌良,极其宠爱,手下的四大魔尊修为也是十分了得,较为难缠。”这便是百趣手札中对这血红色冥字的相关记载。看到此,韩龙已经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但是冷静的一想,但是由于心理想戏逗一下那乌良,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性命,自己的长相也是那么的大众普通,所以想找到自己报仇也不是十分容易的。想到此,韩龙便不再担惊受怕了。
反而回想到那乌良最后逃遁之时所用的功法却是十分的好奇,便仔细的对那储物袋中主要的三件物品查探起来,首先是那贴着冥魔丹标签的小药瓶,冥魔丹,并不是什么特别珍贵的丹药,只是邪道宗门对低级修士提升修为有些帮助的普通丹药,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其次便是那本名为《玄冥魔典》的功法秘籍,韩龙用了三四个时辰的时间,对那玄冥魔典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原来这玄冥魔典是玄冥宗的主修功法,其中除了功法的主要口诀和心法之外还记载的一些正邪修士都可以修炼的秘法和一些炼妖炼尸制蛊之法。
乌良逃脱之时使用的就是其中的一种保命的秘法,名为惊魂术,惊魂术首先要用几种足够阴寒的材料炼制成惊魂球,将自己的三魂七魄分别剥离出一丝,融合后寄存在其中,当遇难难以逃脱之时,便可利用这惊魂术逃脱,但是弊端是非常大的,一旦使用惊魂术,那么肉身将会尽毁,只有魂魄可以逃脱回至惊魂球,待有机会便可夺得其它修士的身体夺舍重修,并且在使用惊魂术后,不但会肉身尽毁,就连修为也会下降一个小层次,若炼制惊魂球的材料一般,很有可能会跌落两个层次甚至是一个境界都是有可能的。
在玄冥魔典中记载的几种逃脱秘术之中,这惊魂术属于最低级的一种了,另外还有一种高级的叫做血影闪,这血影闪的唯一不足就是必须达到金丹期的修为,血影闪这秘术,先是用几种风属性材料结合自身的精血炼制成血滴子,寄存于自己的金丹之中,最多只能存储三颗,一经遇难难以脱身,便可使用血滴子施展血影闪,施展后,便会消耗自身大量的灵力,身体便会在原地化作一个血影,而真身得以闪遁,闪遁的距离和消耗的灵力根据自身的修为的不同而不同,修为越高,闪遁的距离越远,消耗的灵力也就越少。若修为至元婴之境,甚至可以一遁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