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整天的大雪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在天黑后更加的大了。就好像天黑后顽皮的孩子,没有了大人的约束,更加的肆无忌惮。大片的雪花没有间歇的扑簌簌地打在张袁山的脸上、身上。不时有呼啸的风吹过,雪花更加欢快的借助着风力,卖力的抽打着张袁山还有些稚气的年轻脸庞。
蹒跚在山坡上的张袁山努力地移动着,在十八岁的同龄人里,张袁山也算是孔武有力的了,不过现在还是感到双腿越来越无力,每一步必须使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将一条腿尽量从厚厚的雪地中拔起,然后赶忙松口气,将这条腿混合身体的前倾产生的一丝惯性和仅剩的一点力气插入雪中,然后机械似地重复再重复同样的动作。呼吸也越来越来急促起来,每一次呼入的好像不再是毫无感觉的空气,而是夹杂了冰渣的有重量的固体。不时呛得咳嗽几声。而呼出的不多的热气,在没有形成白雾前就凝结在他的淡淡的胡茬和粗粗的眉毛上。原本应该有些反光的雪地,由于雪花的紧密以及天空遮住月亮的阴云,使得四周变得昏黑一片。凭借着十几年的记忆,以及尽力才能依稀看到的一点点山尖模糊的暗影,张袁山坚定而缓慢的移动着。
近了,近了,隐约从风雪后传来了飘忽的亮点使张袁山振奋起来,背后大大的背包不时地使他微微的摇晃,山坡的坡度也渐渐增大起来,张袁山伏低身形,手脚并用的向前爬去。亮点由飘忽不定渐渐清晰了起来,在间歇的风声中隐约也可以听到尖锐的犬吠声,像是要警醒主人,但张袁山却听出了欢快。家!就在前方!
十岁时张袁山就知道自己是爷爷抱养的。爷爷说自己是山神爷赏赐给他的礼物,因为爷爷一辈子都是在山上度过的,小村庄有几十户人家,大家都是张姓,据说是十几辈子的亲戚关系,大家互相照顾,互相扶助,倒也其乐融融。由于小村就建在一座叫“阳山”的山上,所以理所当然的村名就叫做“阳山村”
说道“阳山”却有些意思,正应了那句“孤阳不长,孤阴不生!”的古话,“阳山”上从来就种不出高大的树木,土地不能说贫瘠,长低矮的庄家都可以,就是种不成树,树苗还好,只要一超过二米,马上就枯萎而死。到了秋天庄家收完后,满山光秃秃的,尤其到了冬天,由于没有树木的遮拦,山上的风雪大的吓人!每到冬天下雪的日子,村里人都幸福的躲在屋子里猫冬,一步也不出门。
八十年代初期,不知是哪位为市里、县里、镇里、乡里都争光不少的天降英才般的历史学教授通过山下村中的是非流言考证出爷爷他们居然都是遥远年代的守墓人的后人。虽说流言讲的是他们看守的是神仙墓,但专家当然不会相信!于是随着专家一起积极赶来的市里的、县里的、镇里的、乡里的浩浩荡荡的一大批文化人士,以及政、商界人士都云集到了山顶附近的小村庄。听爷爷讲,当时的村长也就是张袁山的本家二叔居然吓躲在自家屋子里不敢出来,最后还是被二婶给踹出来的。
随着专家的实地考察,以及全市的大力支持,小小的山村着实的热闹了一个月,小村里的村民也借着山上山下搬运物资赚了些钱。当人人的脸上都洋溢起幸福的笑容时,专家却宣布由于年代久远,本地遗留的资料不全,关于墓地在何处以及所埋是何人都已不可考证!但此次考察并不是一无所获!不但村东头的破旧土地庙被专家考证为是宋朝时的建筑风格,并且还在村长二叔家发现了一块被二叔垒猪圈用了的带花边的、上面字迹模糊的石碑,最重要的是在石碑上还能隐约的看到最下边有“墓”字!由此间接证明了专家是正确的这一观点。在其后关于此次阳山小村考古总结会上,在专家痛心疾首的批判了国人在某些年代做的对历史以及古代文物更加对自己的彻底的迫害之后,众人匆忙结束了大会,并在村口草草留下了一块记述了某某要员,某某经理曾到此一游的石碑后,若退潮般的离开了。
喧嚣过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要人们匆匆的走了,只留下了山顶附近十几个或大或小的坑洞以及在村长二叔家已经上了炕的两头肥猪。
不过这一个月的时间却对小村的居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本安分守己的村民听说了并且见识了山下的五光十色后,在几个年富力强的后生带领之下,本已不多的几十户人家都兴高采烈地逼迫村长要举村搬到了山下居住。这怨不得别人,毕竟时代在发展吗!
村长也动员了爷爷几次,但老人固执的要自己留下。在村长和村民们离开小村后,开始还有乡里乡亲不时地来看望一下爷爷,但时间久了,能记得爷爷的乡亲也渐渐老了,上山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爷爷第一次带着四岁的张袁山下山到新村拜访时,村里人都惊呆了!在得知了事情原委后,村里人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义气劲表现的一览无余,村长亲自开了全村大会,当众宣布将张袁山列入族谱,任何人都不许将张袁山当做外人。由于张袁山跟了爷爷这一支,在村里的辈分还不低。
在张袁山十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少年人之间的打架,使张袁山赢得了胜利却知道了自己是被抱养的真想!张袁山只问了爷爷一次,得知爷爷也不知他父母在何处的肯定回答后,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不过性格开始变得有些孤僻起来。
张袁山也问过古坟的事情,爷爷沉默了许久,只说到“那是前几辈人的事情,你就不要问了!”不过在张袁山走出门外时,却依稀听到爷爷叹了口气,喃喃自语着“一辈一人、永固仙坟。这事就到我这结束吧,这孩子本就命苦,就让他过得自在些吧!”
又及:新书上传,每日三章
还是每天三章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