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茵是从庞冬嘴里,得知小江和若英的关系出了问题。她这一段时间以来,都忙于在hn筹备她的共享农庄,没有留意小江他们的事情。得知内情之后,柳茵也很着急,她一直看好小江和他的创业项目,很希望他不要消沉下去。再加上江韶华是江雪玲的儿子,又是柳茵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她觉得有责任去帮助小江走出困境。
柳茵的农庄最终选在五指山的一处余脉上,这里依山傍水,背后是连绵的山丘,一直连接到五指山的主峰,一条溪流从山上奔流而下,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库,在水面和山地之间,难得有几百亩平整的土地。
柳茵就把这片地租了下来,跟老乡签了一个长期的合约。农场里本来就种了一些槟榔树和椰子树,形成了一片天然的景观。柳茵只是在湖边开垦了几块菜地,种上了迷你型的番茄和黄瓜,以供自己及亲朋好友们食用。
农庄的一个小高地上,原先盖着六间简易用房,柳茵请专业的民宿大师过来做了设计,加盖了一层,做成了十二间各具特色的房间,跟周围的湖光山色以及椰林形成了非常协调的景观,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柳茵的心中有一张蓝图,她想把她的庄园做成一个最美的地方,把她的民宿做成一栋最美的房子。天南海北的朋友们来了,在园子里种种菜、钓钓鱼,度过一段休闲的时光,偶尔把酒言欢,畅谈一下人生,有时间的就住下来写写回忆录。闯荡江湖的日子实在是太累了,真该好好歇一歇了。
为了农庄的事情,柳茵没少跟夏美人请教,在选址的问题上就折腾了好几个来回。本来,柳茵和老张看中了一块海边的土地,想先盖一个独栋的民宿,那个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地吸引人。但是,后来和土地主人商谈的时候发现一些问题,那块地在一个大地产商要开发的区域范围内,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拆迁,拆迁了会陪多少钱。所以,和当地农户签的长期租约其实没有什么约束力,柳茵一路找到当地镇政府咨询,镇长、书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那家地产商势力太大,他们也惹不起。
因此,柳茵他们最后只能忍痛放弃,他们绕着整个hn岛开车来回跑了好几圈,发现整个hn沿海地区基本上都在造房子,成了一个大工地。遗留下来的村庄已经寥寥无几,村民们基本上被赶到离海边比较远的地方去住了。
地产商不灭,hn经济难有起色!老张恨恨地骂了一句。
没办法,柳茵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往山区去找合适的地方。五指山地区其实是hn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以前少有人居住,是因为生活条件太差所致。现代科技的手段,可以让大山深处的民宿内部像五星级酒店一样地舒适。
在五指山区开发的另一个好处是,当地以发展农业为主,这又跟柳茵的田园理想不谋而合。而且,山里的黎族百姓普遍比较纯朴,没有太多的金钱意识,相处起来也简单一些,这也是看惯红尘的柳茵他们所需要的。
庄园里的两层楼房一盖好,柳茵就带着儿子住了进去,剩下的建设工程则请工人们慢慢做。老张基本上一个月飞两趟hn,来陪他们母子。张晓东已经两岁多了,正是咿呀学语的时候,很是可爱。
这一天,在卧室的木地板上,柳茵正在逗儿子玩。冬春交替之际,正是hn最好的时光,窗外是鸟语花香,微风吹过,槟榔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小家伙在玩一堆画着各种各样图案的小卡片,这个翻翻、那个看看,煞是认真的样子。
小家伙在柳茵的教导之下,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词汇,柳茵就指着那几张人物画的卡片,问道:
“宝贝儿,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
小家伙歪着头,认真地考虑了好一会儿,指指其中一张小卡片。
“这个,这个!”
小家伙只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柳茵拿起来一看,卡片上是一个英武的解放军战士的形象,好像是照着国旗班的士兵模样画的。柳茵看着图片,渐渐觉得那个士兵眉宇间就有一点向东的味道,她在心里一声叹息,紧紧地抱住了宝贝儿子,在他幼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由于柳茵还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孩子,所以她也不用整天待在庄园里。她在得知若英已经回hn过春节之后,就找了个时间去若英老家找她,希望和她聊聊,解决一下她和江韶华之间的问题。
可是,能否把若英小丫头劝得回心转意,柳茵心里也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