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这么久,我觉得有必要再来一次说明。主要说说010~01年这个时期关于互联公司那点事,本篇会在几天后放到前面的作品相关。
有些可能我觉得是爽点的地方,别人未必觉得爽;有些别人期待的环节,却要责怪我为什么不写。所以我单机模式到了现在,沉迷于自娱自乐不可自拔。
正题:
“当觉得技术不够用的时候,公司也就值钱了。”
这句话,经常会被业内的人士提起,也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它的意思很简单,用户数量上去了,流量上去了,技术才会显得不够用,而流量和用户数量,也就是v和uv,正是对互联公司进行评估的最重要指标。这一点,直到01八年都无法改变。
但是反过来说,这句话又是不对的。
因为这句话只提到了前面部分,还有后半部分它没有说。
技术不够用了,代表着值钱了;技术不够用了,那就升级技术,从而容纳更多的用户,它会更值钱;但是如果升级不了,技术跟不上,那么它不仅不会更值钱,还会缩水。
打个比方,修仙说里,练功每到下个境界之前都会有一个瓶颈,跨越了这个瓶颈,打破了壁障,才能顺利的筑基、结丹。
这就是a站那么早创立,却又一步一步被后起新秀b站抛在身后的原因。
这,就是典型的无法突破瓶颈。
这个时代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闭塞的,和当今时代相比又是可笑的、幼稚的。
互联行业,在九十年代继承了国外的东西后,又在国内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在移动时代面前,遭遇着巨大的转型。
在此之前,流行的是资讯门户,是金融,是博客等等东西,技术上则是诞生于90年代的java和其配套的as、a、rl、js以及微软鼓捣出来的、、as、iis等等东西占据主流地位。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yh等技术就不一一陈述。
而在这几年间,风向似乎一夜之间就改变了。
往日里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h逐渐在各种语言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其开发效率和发展速度,成为时代的页开发和接口开发的宠儿。
{}/ 先说二代或高层干预情节。
以目前011年猪脚的发展情况和这几年的政策来看,遭遇更高级别的干预几乎不可能。
原因就是因为“中关村”这三个字。
这是帝都的脸面,帝都作为国都,“中关村”也是全国技术领域的脸面,政策扶持和媒体关注都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所以,我决定假装没有各种一二三代。
更高层的关注肯定是有的,来自那几个部门,但是猪脚目前的领域和这个时代的风评现状,根本不值得那几个部门干预。
如果非要说有,那一定是更有利的局面,譬如现实世界这个时期的伪品会,迎来了几个国家领导人的造访。
但是猪脚根本没背景啊,这么写会不会太儿戏了?
想了想,我就把这段干掉了,继续假装没有这回事。
再说商战。
举个栗子:
摆渡砍掉自己的所有资讯内容,独留一个搜索框,反而脱颖而出,一家独大,这怎么解释?
好1凭借一张页价值过亿,这又怎么解释?
如果非要强行解释,也是可以解释的,但那是属于马后炮性质的。其实在事件发生的时刻,都是赌,都是看创始人,看董事会,看股东的决定。
还是那句话,互联战争轻易是不会有的,在滴滴和快滴大战之前,在资本层面没有超过这场战斗的规模的。而在舆论层面,则当属企鹅和60的q大战。
即使是这样,涉世的企业也都是各打各的地主,战场的惨烈都是媒体的bg。
京东和天猫的竞争不惨吗?但是刘东可以说自己根本不想鸟杰克马,俩人也没有交集,一切又归于无声无息。
微信则是另一个莫名其妙成功的例子:它几乎没有推广,也没有比qq更优秀,但是它自推出便很快是获得了成功,后来甚至发展到和支付宝微博抗衡。
这事,放在当时,有人信?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