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知道,他不在家的时候,北冥姽姐妹俩是不会在陌生人面前露面,更不会招揽客人的。他自己到了后厨里,故意盛了碗残汤剩饭,端出来送到老乞丐的面前。老乞丐口里连声道谢,双手接过了饭碗。见摩罗就蹲在跟前看着他,只好把饭碗送到嘴边。那老乞丐微微欺了欺鼻子,才一小口一小口地吸吮着饭汁。这一瞬间的微小动作,并没逃过摩罗的眼睛。摩罗开口问道:
“这些粗粮野菜,怕是不合老人家的脾胃吧?”
“哪里哪里!只是连日腹中空虚,有些虚火。这口中,都是烂了的。”
老乞丐说着,索性放下了饭碗,又和衣倒下了。
摩罗笑了笑,说:
“饭菜虽是粗粝,可是老人家要我端来救命的。忍得一时之痛,保得三年之命。老人家若是不肯吃时,只怕就要成为我酒肆门前之饿殍。岂不是要我成为天地间不仁不义之人,有意砸了我的招牌吗?”
老乞丐无奈,只好说:
“好人误会了。老花子那里是不肯吃,歇一歇,就会吃得汤水不剩的。老花子也是读过圣贤书之人,吃相饕餮,不好人前进食的。”
摩罗答道:
“既如此,我便不多打扰,老人家自便吧!”
老乞丐不再说话,摩罗也不再理他,自回酒肆里来。
此时已是红日西斜,秋日的原野显得有些昏黄。飒飒的风声在这山林间回荡,有些苍凉也有些诡异。在清水河那缓缓的流水中,被风吹起的微澜闪耀着淡淡的阳光,像是有数不清的眼睛在眨着。这些神秘的眼睛在看着什么,没有人知道。却令人感到有些不安,即便是摩罗,也是如此。
厨房里的刀勺在响着,混合着摩罗和北冥姽姐妹轻轻的说话声。北冥姽问道:
“那老乞丐,天未正午就在这里了。他是哪里来的?”
“你们姐妹没有出去,这就很对了。他不是乞丐,是化了妆的仲孙。”
苏美人轻轻惊叫:
“天啊!我还说要去给他送饭,是姐姐阻止了我。”
“总而言之,就是他没法吃下这不干不净的东西。”
“他认出你了吗?”苏美人问。
“便是认出来又有何妨?他本来就知道,我是跟着靖北大将军打过仗的。敢把他的奴才打断了腿,他若真有办法对付于我,何用如此装模作样?”
“就容他这样赖在门前不走吗?”
“他会走的。他不过是想知道,玉箫生和我有无瓜葛。玉箫生落脚之处,若非三义和酒肆,又应在何处。如今已经几日时间,他并不知道,玉箫生昨日已随定远侯爷到边关去了。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北边战事要紧。只要仙儿立下不世之功,又不要朝廷封赏,便是身份大白于天下,又有何妨?只是,还须要他得到些‘甜头’,他方肯离去。”
北冥姽不解地问:
“此话怎讲?”
“姐姐可还记得,当日陈皇帝微服来此,曾问我如何不去找官府的话吗?我便把此话对他去讲。想来他在朝已久,陈皇帝的字迹他应是辨认得出的。我便拿出皇帝那幅衣襟上的真迹与他看,只说带他去官府讨碗饭吃。相信他会明白,这里并非他可以窥视之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