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南郊,嫩江东岸,黄沙滩。
夏天,黄沙漫漫,沙尘飞扬。冬天,白雪皑皑,一片萧瑟。这里是齐齐哈尔市自然地理位置最高的地方,从这里往东一公里左右,是一条从南向北的公路,是昂昂溪通向齐齐哈尔的必由之路。
昂昂溪,中东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齐齐哈尔的南侧,距离市区二十五公里。有三条铁路在此经过,往正南是沈阳方向,往东南是哈尔滨方向,往北就是齐齐哈尔了。
在黄沙滩的高岗上,一字排开八门迫击炮,射击角度刘云健都已经调整好,到时候尽管往里添炮弹即可。每门迫击炮目前配四个人一匹马,放眼望去,大柱子,二黑子,三胖子,四驴子,五娃子,六狗子,七鼻涕,八虎子都在。这八大金刚也挺给二少爷长脸的,他们蹲在迫击炮后边,嘴里叨咕着,手里比划着,没有办法,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嫩江西岸一公里处,两门九二步兵炮就架设在那里,每门炮配备七个人两匹马,一匹马拉炮,一匹马拉炮弹,每个人都是刚刚加入队伍的棒小伙。把九二步兵炮架设在这里,一个是它与迫击炮相比,比较笨重,即使它才二百多公斤。距离战场远一点,撤退相对快速安全,再一个可以掩护江东岸迫击炮的撤离。付军给九二步兵炮预设两个射击目标,第一个目标与迫击炮一致,第二个目标是目前迫击炮的阵地。
迫击炮撤离阵地以后,先由机枪稍作抵挡,机枪撤离以后,鬼子必定要占领这个阵地,那个时候,九二步兵炮就有活干了。它使用的高爆弹重有38公斤,这可够鬼子喝一壶的。
这是第一个作战计划,至于下面的几个计划,那是要看鬼子是否配合了,反正菜单已经定好,就看鬼子喜欢哪一口了。
此时,二少爷因刘云健的一句话正心生感慨。刚才,二少爷指着一字排开的迫击炮说道“咱们要是能够生产这些东西该多好!”
“少爷,您仔细看一下炮身,这些迫击炮本来就是咱们生产的。”
二少爷低头仔细一看,靠!上面刻着“奉天兵工厂生产”。
“这些迫击炮都是东北军逃跑时丢下的。”刘云健扼腕的说。
听着刘云健的话,二少爷想起了网络上公布的一些资料。奉天兵工厂堪称当时中国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1922年4月,张作霖在直奉大战中败北,痛定思痛,决心大办兵工企业,改善部队装备。曾先后投入了折合法币二亿八千多万元的奉票和大洋,九一八事变前已经能够量产17式65轻机枪,13式79重机枪。可惜,这样一个大型兵工企业,却拱手让给日本人,其中已经造备完毕的大批武器也落入敌手。步枪约15万支,子弹约三百万发,迫击炮约六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十万发,火药约40万镑。除了大炮,东北军还有一支坦克部队被日军完整俘获。
在九一八事变中,由于飞行员都在休假,来不及将飞机启动撤离或者组织抵抗,东北空军全军覆没,两百架飞机全部落入敌手。这些飞机在当时世界处于先进水平而且种类齐全,颇成系列。
有这些装备,在东北的部队,真的没有一战之力吗?就算打不过,也可以拼个玉石俱焚吧,就算没有玉石俱焚的勇气,至少把它们销毁不致于资敌吧。要是这些装备落在真正打鬼子的部队手中,难道当年的东北,我们就真的没有一点机会吗?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这种结果让人们想起了彭德怀元帅那句著名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看来,我以后的任务还很重呢。”二少爷戏谑的想。
可不是嘛,既然有人拱手相让,咱就要不客气的伸手去拿,而且是用啥拿啥,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
拿着自己制造的武器打击侵略者,那是本份;拿着敌人制造的武器打击敌人,那是痛快。得,咱以后一定要尽好本份,好好的去痛快。
太阳已偏西,冬日里本来就懒惰的阳光往西走的倒是挺快的。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懒懒的享受一下一天中还剩下不多的余温,二少爷闭上眼睛好像是睡着了。刘亚武和杨铁夫本来是冲着九二步兵炮使劲的,是二少爷把他们两个按到这里的,虽然二人颇有些疲惫,但是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二人不厌其烦的反复操练着迫击炮的动作要领。
二少爷可没有分配大姑娘和小兰子学习什么,并不是他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是人家表现得够优秀了。这不,两个人操作迫击炮的熟练程度远远强于两个小子,让指导教师刘云健不住的点头称赞。
一阵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的传来,二少爷睁眼望去,一个三十多人的马队正从西北疾驰而来。
刚才,二少爷把感知释放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大兴安岭腹地去探察,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去探察了。昨天午夜,他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已经去过了,即使是夜晚,山峦的景色在他的“眼里”仍然与白天无异。瞬间掠过的千山万水,在他脑海里仍然清晰无比历历在目。
大概在转移部队的正北方向,有一条近百公里的河谷,它的走向也是正北,直通大兴安岭的腹地。在河口往里大约三十公里处,山势陡然隆起,相对高差有二三百米,森林稠密,山势陡峭。此处山谷呈葫芦状,进口小,约百米左右,肚囊大,约千米左右。谷中河水沿两侧山根流淌,在谷口汇合,谷中山地自成一座岛屿,顺着河流的方向,既长且直,宛如一处大大的运动场,假如森林不那么密集的话。两侧大山的山根被流水切割得立陡立崖,从结冰的面积判断,这里的水量相当丰沛。
这里谷口由一个班把守,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绵延数里的古中岛屿和两侧大山脉,可藏百万兵。
二少爷飞转了几千平方公里,唯独相中了这里,而且,方圆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只有这一处可以入山,可谓自古华山一条路。
马队领头的是马连长,刘显高和孙青松也在,众人风尘仆仆却又神采飞扬,应该有好消息带来。马连长如久别的老朋友,与二少爷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他把身边的一位高个子,颇有些器宇轩昂的壮汉介绍给二少爷。
“少爷,这位是高德义高排长,他不仅带领自己那个排起义,还争取过来五十多个弟兄,那些顽固分子也处理干净了。”
“高兄弟,是条汉子,义勇军欢迎你。”二少爷握着他的手,真诚的说道。
“长官,没想到您那么年轻,所有的兄弟都那么敬佩您。”高德义有感而发。
寒暄过后,马生明连长简略介绍了一下今天中午的一场大戏。
按照二少爷的建议,马连长带领大家设了一个局,他把手下二十多个弟兄装扮成鬼子,与焦文军班长的补给队在一起野餐。等鬼子小队和高排长他们到了之后,由焦班长出面协调,把他们分开就餐,高排长先安抚那一个连的伪军。马连长则带领大家操起机枪一阵近距离扫射,把狼吞虎咽吃饭,一点防备也没有的鬼子打得人仰马翻,分分钟就解决战斗。有些伪军操起枪就准备顽抗,被高排长的人一一击毙,剩下的人就很明智的弃暗投明了。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来没有象这两天打的这么畅快。以前不是被围着打就是被追着打,终日惶惶,寝食不安。现在倒过来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咱们成了战场的主人,弟兄们怎能不斗志昂扬精神倍增。
安排好伤员和投诚部队继续北行,马连长就带领马队来迎接二少爷了。
“既然你们来了就在这里蹲一会,看看咱们炮兵的第一次实战,也来过过瘾。”二少爷指手画脚的安排道。
一个大队的鬼子有一千多人,逶迤在路上有四五百米长,刘云健拿着大姑娘的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好嘛,鬼子队伍中光九二步兵炮就有八门。他临时决定让大姑娘单独听他的指挥,他重新调整了射击角度并报出调整后的数字,大姑娘紧跟着调整完毕,他们准备用两门迫击炮专门轰击鬼子的步兵炮。
下命令前,刘云健先看了二少爷一眼,二少爷耸了耸肩,又摊了一下手,意思是说我不懂,听你的。
刘云健威严的扫视了一下严阵以待的战士们,大喝一声:“预备,放!”
“嗵嗵嗵……”
“快!十发,极速射!”
打完一发以后,新兵蛋子们有些愣神,刘云健马上又喝到。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排排炮弹陆续发射出去。二少爷目力好,眼见鬼子队伍被炸得人仰马翻,尤其是鬼子的步兵炮,被炸得东倒西歪,估计一时半会用不上了。鬼子的军事素质确实不错,短暂的混乱后,马上就地卧倒。
仅用一分钟,十发极速射全部完毕,按计划,留下两门迫击炮,其余六门借着江岸坡地的掩护,撤退到城市入口处的第二埋伏阵地,王玉和、崔子勋各携一挺机枪跟随。二少爷带领两姑娘两小子以及刘云健、大柱子、二黑子、刘显高、孙青松、崔英基等人负责掩护和牵制。
临走前,二少爷再一次嘱咐三胖子和四驴子,最晚明天一定要将征借来的车马遣散回去,免得被鬼子发现给百姓惹来麻烦。
马连长和高排长强烈要求留下参加阻击,都被二少爷果断的拒绝了,他们心中赞叹二少爷一切都身先士卒,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他人。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的作战风格不适于眼前的作战,不然,你以为好吃懒做的二少爷喜欢冒这个险,遭那个罪?他早就找地方咪西咪西,花差花差去了。
收缴了鬼子的军火库以后,二少爷把自己的火力配备何止提高一个档次,那是好几个档次。留下的十一个人,就有四个人配备了轻机枪,大柱子、二黑子、刘显高、孙青松,每个人一挺,他们之间的防守间距保持在二十米左右。两个丫头与刘云健一起操纵两门迫击炮,两个小子协助操纵迫击炮,主要任务还是投弹手,没看见二人手里一人拎着一筐手雷吗,当然,每人还戴着一顶铁帽子。
炮击停止才两三分钟,鬼子的几挺重机枪就响了,子弹象雨点一样朝江边的阵地泼来,百十来个鬼子趁机摸了上来。
刘云健抽冷子探头瞧上一眼,然后调整好迫击炮,两门同时一个极速射,一挺重机枪被炸翻。如此类推,很快又炸翻了两挺。
天已经傍黑,摸上来的鬼子已逐渐进入射程,二少爷示意刘云健和小兰子带着两门迫击炮先撤,与另外六门迫击炮汇合。他特别嘱咐刘云健,完成计划中的任务就得,一定要把大家都带过江去,保护好这些炮兵种子。安排走刘云健,二少爷提醒大家,这次阻击只是起到一个迷惑作用,不要恋战,随时准备尥杆子。
在鬼子距离阵地五百米左右的时候,目力极好的二少爷和大姑娘已经开始自由射击,虽然只是两把半自动,由于射速太快,倒象是两个班的兵力在阻击。两个小子这回有经验了,不再甘心只做一个投手了,一人架着一支三八步枪,一板一眼的射击着。
一阵劈头盖脸的炮击,已经打得鬼子够窝火的了,现在枪声虽然不怎么密集,却也打得他们跟头把式,狼狈不堪,令大日本皇军威风扫地。鬼子指挥官恼羞成怒,战刀一挥,有一个中队的鬼子气势汹汹,大有碾压之势朝阵地扑过来。
蜂拥而至的鬼子冲到距阵地二百米左右时,二少爷才下令机枪射击,突如其来的打击把鬼子给干懵了,旷野开阔,毫无遮拦,他们就像被镰刀骟过的草,倒下一茬又一茬。
“上马!过江!”见好就收,二少爷大喝道。
眼瞅着大家纷纷上马朝江西驰去,二少爷和大姑娘好像有默契一样,再一次把弹仓打空后,才一跃上马,奔驰而去。
阻击阵地上不再有火舌喷出,让冲锋的鬼子一时难以适应,这反倒让他们更加小心翼翼了。直到他们挨近阵地四五十米的时候,百十个手雷同时扔出,把一个人影也没有的阵地炸得热火朝天,这才发一声喊,冲上阵地。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