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刚想离开时,他看见市场里有一位保安骑着电动车在巡逻,他快速的跑到铁门旁敲击着铁门发出声音,引起保安的注意。
砰砰砰……
“保安大哥!”
“干什么?”巡逻的保安骑着电动车朝李涛的方向驶来。
“大哥,这个市场什么时候开门营业啊!”
“伙子,第一次来吧!明天凌晨五点到下午五点,你要进货吗?这都关门好一阵了,商家早就走了,明天早点来吧!”
李涛冲动的性子再一次将自己给坑了,得到地址却激动得忘了打听这些细节。
李涛在街边买了一个饼和一瓶水后,走进了离市场不远的旅店里。
“老板,有房吗?”
“有,你要标间还是单间!”
“最便宜的多少钱一晚。”
“一百六!”
什么?一百六睡一晚上,李涛包里来之不易的钱是想用来多进点货的,他考虑了一下便退出了旅店。
李涛蹲在街边吃着刚才买的饼,狼吞虎咽的样子像极了流浪街头的犀利哥。
突然李涛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把最后一口饼塞进嘴里,又在衣服上擦了两下手上残留的油。然后掏出手机,他看见是妈妈打来的,于是接起了电话。
“喂,妈!”
耳朵灵敏的妈妈一下听出了李涛正在吃东西:“这都多少点了才吃饭,会不会饿坏了?”
“妈,我吃了晚饭了,我在吃同事给的饼,可好吃了。我回来的时候给你带点啊!”
“哦,那还差不多。”
“你打电话有事吗?”
“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今天下午你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了,省体校的!”
“哦,知道了!”
李涛没有感到任何的喜悦,因为收这份录取通知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和妈妈聊了一会儿后李涛挂掉电话,又给夏研打了过去。
“喂,夏研。”
晚上六七点正式吃晚饭得高峰时段,夏研正在给客人点菜,于是催促着李涛说:“什么事,快说我这边忙着呢!”
“你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吗?”
“没有啊,你收到了吗?我妈妈还没有给我打电话,我给她说了收到第一时间通知我的。”
夏研的分数线达到了省体校的录取,只是刚刚在下线,不会是被刷掉了吧,李涛开始担心起来。
“喂,李涛说话!”
“哦,没事,我也没有收到,只是在上看到的录取通知书在这个时候应该下来了。”
本来夏研也开始担心的,听到李涛说他没有收到一下也就放心了,反而还安慰着李涛说:“别着急,我们家在郊区,可能会邮寄几天才到,好了不给你说了,我忙着呢!再见!”
挂了电话,李涛思绪混乱,千万不要自己跟着夏研考上了,而夏研落榜了。他想着如果夏研落榜,自己会不会选择读体校,夏研能不能接受落榜的事实,他越想越迷茫。从身边经过的每一个路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坐在街边的人,从别人的眼神里李涛察觉到自己坐在这里和流浪者没有区别。
后来,李涛在手机搜索了一下附近的吧,他开了一台电脑,那晚李涛就在吧的桌子上趴了一晚上。一晚上的消费比旅店的消费便宜多了,只是舒适度没有那么高。
清晨五点李涛走出吧,这时市中心的批发市场已经热闹非凡,灯火通明的街道已是车水马龙。
跟着人流走进了批发市场,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最后李涛把回程的车费和生活费留下,然后把包里的钱全部买成了神奇抹布。
一种可以不用洗洁精便能洗掉油污的抹布,李涛在购买的时候就连销售台词都想好,一个可以造福百姓的神奇抹布,不用担心洗洁精的残留,还可以省下大量的水。不仅能做到改善自身生活品质,还能为保护地球资源做出贡献。
李涛和批发商的搬运工将五口袋抹布送到托运部,然后就去汽车站坐回程的车。
在回程的汽车上,又累又困的李涛没有一点睡意,他看着窗外的朝阳,心里充满了希望,他希望自己的生意可以向这晨曦一般熠熠闪烁。
李涛托运的抹布到货后,他在县城最热闹的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便开始他的买卖。
一个新奇的东西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大家都好奇的围观,李涛看见有人围观也是表演得带劲。这种神奇的抹布价格还很大众,一般的普通家庭都能消费得起。
经过李涛热火朝天的解说后开始有人掏钱购买,李涛本以为可以来个开门红。不曾想,这六七月的天气闷热得像个不透风的罐子,让人踹气都费力,这些都可以忍受。让李涛没有预料到的是刚刚卖出去几个顾客,一场瓢泼大雨说来就来,毫无预兆。
人潮涌动的集市瞬间被雨淋得消散了,没有任何防雨措施的李涛被淋得像只落汤鸡。
李涛在回到出租屋时,没有来得及换下身上湿透的衣服,就立刻打开装抹布的大口袋。仔细检查一番后才长舒一口气,还好装抹布的口袋是防水的,抹布完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总是阴雨天气,这让李涛被困在家里出不了门。李涛站在窗前,眉头紧锁的看着窗外的雨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雨滴打在雨棚上发出的声音让他心里更加的烦躁。他从裤兜里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几张零钱已经不够李涛吃一顿炒饭了。
躺在床长的李涛,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雨声渐渐了,饥饿的肚子驱使他从床上起来,走出出租屋。
李涛走进楼下的超市,包里的钱只允许他今天吃一包方便面,在选方便面的时候,走进来一个推销员在向老板推销产品。
回到出租屋,李涛看见地上堆的抹布突然蹦出一个想法,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也去向他们推销抹布呢?不一定非要去集市摆摊才行啊!
李涛将方便面吃了以后,就把书包全部装成抹布,打着一把伞开始了他的刷街模式,就像发d单时挨家挨户的推销。
只要是有消费能力的人群,李涛都去做推销,五金百货超市行业的就建议他们上货做分销,餐饮行业的就推销他们自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