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柱香过后,便有几个店小二上来将每个人面前的宣纸收走,交到评判席上。南宫迟念的一颗心也随之被牵动起来。虽然知道比才艺这种事上,大抵没人可以比得过沈清尘,但是还是要应景地紧张一二的,万一杀出一匹黑马呢?
所有人最为煎熬的时刻莫过于这一刻了。看着各个评委对着呈上来的作品表情各异,还不时地互相探讨几句,倘若看到评委摇头,那简直是想冲上去一探究竟,看那个作品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就连像南宫迟念这样站在底下观看的观众也不能幸免,这颗心都揪在了自己看好的人身上,就像押注后等待结果时的漫长和煎熬。
“现在,我宣布此次进入第三轮比赛的才子有:沈尘、赵轩、孙括。现在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三位才子所做的诗。”说书先生说罢,身后就有几个店小二将三幅诗展示在了众人面前。
说是比诗,实则也比了书法。南宫迟念的字从小就是沈清尘手把手教的,两人的字写出来相差无二,所以南宫迟念一下就认出了中间那个是沈清尘写的。沈清尘的字潇洒奔放,就如同他的人一样有着宛若莲花般的清风傲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读着沈清尘的诗,南宫迟念脸一红,嘟起了小嘴。清尘作弊!这首分明是她前段时间在灵云寺作的!她还记得,那是落水的后一日,她清晨去找他,硬是将他揪到了桃林才免去杨婉的算计。在桃林的时候,他又拿圣旨的事逗她,惹得她才作了这首诗气他。没想到,今日他用着倒是顺手。
再看左侧的那一幅,字体纤瘦俊逸,有着文人的温文尔雅之感。只是诗过于含蓄,到少了几分情到浓时的感觉。
右侧的那一幅字体方方正正,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诗写的也是不错的,但是相比于清尘的还是少了些许意境。
第三轮比赛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是在一柱香以内,以夜为主题做一副画。
这一次,沈清尘没有再看南宫迟念,而是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思索什么。而其他两个人几乎是提笔就画,毕竟一柱香的时间画完一幅画还是很紧张的。
半柱香后,沈清尘才提笔开始作画,那认真而又温柔的神情
一柱香后,三幅画又都由几个店小二收起来交到评判席。这次评判的时间格外漫长,所有人的眉都是蹙起来的,跟左右的人在不停地探讨着。忽然,沐锦和林涵、还有顾渊抬头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沈清尘,然后又都迅速地收回了目光继续讨论着,而沈清尘始终都一副坦荡荡的正人君子般地站在那里。
不知道为什么,南宫迟念特别想偷笑。四个评委里就有三个认识沈清尘,还都得悠着生怕得罪了沈世子,这个比赛怎么看都是不大公平的。所幸沈清尘确实才华横溢,无人能比,否则他们三人怕是要真的头疼了。正在胡乱想着的南宫迟念感觉到一缕目光射在了自己身上,便循着感觉望去,看到沐锦在台上看着她笑得甚是神秘,笑得她冷汗都要出来了。
“这一局比赛甚是激烈啊,几位公子不分伯仲。经过评委们的一致决定,此次获胜的是……”说到此处,说书先生突然停住了,露出了诡异的微笑。直至底下的人都七嘴八舌地催促着,才缓缓开口说出了沈尘的名字。接着,照例有店小二将三幅画作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最左侧的是一轮明月照九州,气势恢宏壮大。右侧的是游子醉卧扁舟,意境凄凉婉转。中间的是……竟是一位青涩的少年坐在窗边,就这照进来的月光,低头认真地缝补着手中那明显很小的罗裙,目光好似在看他深爱的人,嘴角勾起了似有若无的笑。而他的身侧,有一个小女孩团着身子,将头枕在他的膝上,睡的正香。
这幅画,不合礼教,男子怎能去做这些女人做的活?
可是,南宫迟念的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这是只属于他和她的故事。
那一年,他十四岁,她四岁。是她吵着闹着要她的子洵哥哥,他便带她去了无留山——那个她年少时的噩梦之地。就是在那里,在那一天晚上,她背着他偷偷去找楚子洵。可是却在深山里看到狼群在攻击楚子洵,直到楚子洵失血过多昏迷过去,她才敢拿着小皮鞭冲出去。她不知道当时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敢单凭一个四岁女孩脆弱的身躯去与群狼战斗。
即便她当时的武功已经在同龄人中算佼佼者,可毕竟只有四岁。很快,她就遍体鳞伤。就在最后一刻,她看到了杀红了眼的沈清尘。
楚子洵,至今都以为那日是薛依芷救了他。真是嘲讽。
那天沈清尘将她抱回了客栈后,她就高烧不退,因为伤到了命脉,虽是小命被费尽心思地从阎王手中夺了回来,但是一身武功尽数废去。
原来,那天晚上,她被恶狼撕碎的罗裙是他补起来的。只因为那是她最喜欢的裙子。
他,好傻。
“念儿,别哭了。你哭得我都心疼了。”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脸庞,南宫迟念哭得愈发的凶了。这下,沈清尘无法,只能伸手将眼泪抹去,然后拿出八角琉璃盏塞到南宫迟念手里。看着手里精致的八角琉璃盏,南宫迟念才破涕为笑。
“这下满意了?”温润地声音再次响起。
南宫迟念点了点头。然后主动拉起了沈清尘的大手,说:“清尘,我还想去看别人放花灯。”
“好。”沈清尘拉着南宫迟念向河边走去,然后又说,“看别人放有什么意思?咱们也放一个,如何让?”
“不要。”南宫迟念摇了摇头,看了看周围没有人注意他们,才开口,“别人放花灯是向神仙许愿,希望可以实现。可是我的愿望无需神仙替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