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渐曦白,太阳快要升起来了。
随着一缕明亮的光线从窗帘缝隙中透出来,李沛睁开了眼睛。身边温热的床铺提醒着佳人刚刚起床不久……
看着透过缝隙的阳光里飞舞的尘埃,大量信息涌入李沛的脑海……
李沛,不,准确地说应该叫彭懿,实际上是南宋末年滇省人,4岁时机缘巧合被高人收养并传以大道,在滇省百万大山中修行,不知世间年月。
第一次随师父出山的时候,已到明朝,正值英宗“土木堡”之变,四百多岁的彭懿接到的第一个来自师父的考验就是守住瓦剌大举围攻的北京城。
于是,临危受命于景帝的兵部尚书于谦身边出现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谋士……
不到十万的守备军扛住了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瓦剌首领被不明高手于阵中斩首,军心大乱,旋即撤军,来去匆匆,这是连当时的朝臣都未敢想象的事情。
事了拂衣去,北京保卫成功,彭懿打算离开,没想到师傅却拉着彭懿在京郊的道观做起了挂名道君。
眼见着英宗归朝,眼见着景帝被软禁,眼见着于谦冤死,眼见着于家满门抄斩无一丝余财……
想起师父说的方外之人要静气,对世间诸事只可顺势不可强直,叹了一口气,彭懿摸摸身边小道童的头,继续教导其诗文兵法……这些都是从锦衣卫库房中“拿回来”的,要物归原主啊。
25年后,于谦沉冤得雪,孝宗追赠其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
于谦幼孙于煌之在为祖父洗冤的多方奔走中逐渐被众人所知,慢慢进入高官显宦视线之后,于煌之的文武才能使人惊叹,一些老人连道恍若于老大人再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煌之走上仕途,并渐渐进入政治中心。
等大家回过神来细细打听,当初以金蝉脱壳之计救出于煌之并养育教导20年的京郊小观已是人去楼空,世间仅余“璇彝道君”一号。
随着修炼境界的提升,入世出世,出世入世,数百年的时间过去了,等彭懿再次出山之时,离大圆满仅差一步……
这一步卡了彭懿百余年,却卡了彭懿师父一辈子,因寿数已到,彭懿师父在清军入关之时羽化。
正因为彭懿师父的羽化造成了中原修真界的哄乱,巨擘的逝去让中原群龙无首,才使得清军在江南敢做下弥天惨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几个能掐算天机的老鬼们的登门拜访,彭懿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师父竟如此厉害,难怪随时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不留神师父就不见了。
奇怪的是师父让自己不要和红尘牵扯过深,但他自己却不断地在红尘里打滚,不好好修炼,难怪不能精进,以至寿数用尽。
想到这些,彭懿越发认真修炼,三百余年过去,已到达满先期,这时候再怎么修炼都无进宜,彭懿准备入世,看看世事变化,历练内心,寻找机缘。
出山之后才发现时移势易,人间已是沧海桑田,百余年的动乱使得华夏满目疮痍,难怪之前闭关的时候总感觉山水之间元力不足,原来是随着五感灵敏,能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整个国家国运龙气的动荡。
此时的华夏新立国,经过一系列的动荡,整个国家进入了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按照外面的年历,已经是公元19八0年,照这么算下来,彭懿已经一千多岁了,不过在修真界,大概正直壮年吧……
随着到各大名山的拜访,彭懿发现不对劲了,怎么绝大部分的名山大川没有修士了?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传承,留下来守山的人也不过六七十岁,修为更是不能看!
因为修为已臻圆满,容颜不老,穿着素色袍服,顶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进门还被人劝下,说观内不能参观!
一看这些小道童就是才进观不久,刚刚进入观想阶段,修炼还没有入门,也不好和他们争执。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彭懿还解释了半天,最后放开神识感应了一下,把在内室入定的观主用狮吼功炸出来才罢休,要知道,这可是彭懿在方圆几里内感知到的层次最高的修为者了!
当然,报上名号的时候人也不知道是谁,好不容易从藏书阁里找到最老的一本都破皮的线装书上才翻到了,惊讶之际肯定是不信的……已经几百年没听说过练功夫能活几百岁了,对,修真界破落到大家都觉得修炼的就是功夫……
况且这些书之前都是拿来讲故事哄小道童睡觉的……
道长的人生陷入幻灭……
但又不得不屈服于这位能人的狮吼功,看着他们纠结的模样,彭懿只能现场来了个御水为剑……很好,一切都解决了!
技术再好,也耐不住要走的地方多啊,谁让师父那个老妖精活太久了,认识的人太多,唯一的弟子得道入世怎么滴也要上门拜访一下嘛,于是……
接下来,彭懿上门二话不说,丢个穿音符过去,上面凝着在什么书什么朝代,名号谓何,事迹是何,然后把好多自己从杂书上随便看来的可以把人唬得跳起来的小把戏一个个露了一遍……
总算把曾经师父交代过的该去的地方都去玩了,也在修真界放下了一个大炸雷!
好歹把社会背景摸清楚了:由于明末清初无人领头,大量的老人家又接连作古,那些人都是师父同时期的,虽说修炼道法各不相同,但大道同归,上古传承断绝,整个修真界找不到大圆满的修炼方法,无法进阶,寿数也无法提升,自然相继而去。
没有大能坐镇,萨满喇嘛开始在中原肆虐,抢夺资源,想出大人物更是难上加难,正因此,国运倾颓,灵气弥散,中华遭遇百年屈辱。
又有不少中低阶修士命丧于卫国战争之中,留下来的人基本都是当时未入门不可出山的,后来大势所驱,经历各种磨难从老祖宗手里好不容易保下来的各类书籍被烧毁殆尽,于是传承基本也就断了。
彭懿跑的地方也不少,可以说踏遍了大江南北,纵横关内外,连南边的海岛都上去了,从未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
跑着跑着就跑出国了,环绕世界一圈下来,心境变得不同,人也更通透,境界未提升,但彭懿觉得自己在天地间越来越自在潇洒了。
就这么着,三十余年转眼过,此日正在南洋某海岛钓鱼的彭懿突然内心一动,朝一方望了一眼,化作一道流光遁去,唯余礁石上手搓麻制的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