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初始时,万物皆寒冰。
北风慢转向,抬眼望春生。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12年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而现在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华夏也被称为“阳历年”。
北风呼呼的吹,天气愈加寒冷。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已经到了二九的a市,真的没法伸手了。连民工都裹上厚厚的羽绒服。也显得如此笨拙。
这次公司又发了慈悲,放假。
但放假的天数不是蝴蝶结幻想的三天,也不是王豪说的没有。折中放一天假。毕竟天冷结冰施工也是很不便的。
蝴蝶结昨天晚上就跑了,,据说是一天也不放过。而小胖子更夸张。直接提前请一天假,三十号下午就没影了。吴明由于工地上的筏板还没打好,安装班组放假,也就呆在办公室里,提前计算工程量。以便后期更好的抽出时间去学习。
成本部办公室,就剩下吴明和林夕两人。
“放假你咋不回去?”吴明问林夕。
“回去?回哪啊?”林夕翻了一眼吴明说道。
“你不是在市。”吴明不由得问道。
“回去干吗,就我一个人~”林夕说道。
“那?你妈呢?你爸爸?”吴明奇怪的问道。
“我爸妈?”林夕一愣。
“嘿嘿,别说我了。你咋不回家?”林夕笑着问道。
“我啊?我老家农村的,离市里远,高铁也不顺路。做大巴从咱们这回去得5个小时,一来一回全在路上了。。呵呵。。”吴明笑着说道。
“哦,也是啊!”林夕理解道。
“项目部人都跑了,估计现在没几个人在,中午吃饭都是问题~”林夕突然抱怨的说道。
“一会去外面小馆子随便吃点就行了。。”吴明安慰道。
“今天可是过节啊~怎么能随便吃点?”林夕反驳的说道。
“那你想。”吴明不知道林夕想干嘛,干脆让她说。
“出去转转?”林夕试探道。
“你想去哪?”两人异口同声的反问问对方。
“呵呵,,我随意,你说吧!”吴明笑道。
“红旗渠,林州市。离这不远。有人工天河红旗渠,据说当年靠人工挖出的山上的引水灌溉工程。羑里城,周文武演绎周易的地方,据说那里有伯邑考的墓和八卦阵。岳飞故里,在汤阴县。岳飞不用我介绍了吧。。文字博物馆,今天估计不行了。要提前一天预约。殷墟,封神榜那纣王的地方哦。。你想去那?”林夕如数家珍的介绍,然后让吴明选择。
“要不去红旗渠?”吴明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好玩,但既然林夕让选,自己要不说个多显的自己没主见。
“行啊,一会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开车去~”林夕笑道。
“嗯嗯~”由于放假,外面冷。吴明还真没吃早饭。准备八九十来点再去。就应道。
说好了地方,两人收拾东西,关了电脑。出门。
“风还真大~你带上帽子吧~”一出门见林夕的头发被吹的轻舞飞扬,吴明说道。
“嗯嗯~是有点~”林夕缩了缩脖子,把白色羽绒服上的帽子拉到头上。
顶着风,两人去停车场开着q5出了工地。去吃些手抓饼和扁粉菜。才感觉身上稍微有点暖意。
q5从ay上了京港澳,又转到安林高速,随后又向北转到南林。以林夕的开车技术,八十多公里路跑了一个多小时才下了高速。
进了太行山,风停了。林夕兴致很高,停好车就去买了两张进山的门票。本来吴明要去,林夕笑着说道女士优先。弄到吴明一阵无语,女士优先还有这种操作?不过看林夕的样子吴明知道自己是抢不了的,只得作罢。
两人顺着山路上山,这次林夕倒没有像以前那样带路似的跑在前面,而是和吴明一起慢慢的向上走。
在太行山上,靠着大山边沿,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渠穿越在崇山峻岭只见,有的地方渠边就是悬崖。路,是靠两道栏杆并出的。一道在渠边一道在山崖。大部分地方也就两三米左右,窄的地方也就够一个行人走的地方。
隔断时间有稍微宽敞的地方,都有一些人物雕塑,展现当年红旗渠人的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久,林夕的笑脸就微红,穿着羽绒服爬山可不是什么得意的事。没看她脸颊上都开始沾头发了。
“不行就先脱了吧~”吴明笑道。
“嗯嗯。。热了~”林夕说着把羽绒服脱下塞到吴明怀里。
雪中飞的白色羽绒服带着淡淡的清香,脱下羽绒服的林夕明显轻快不少。不多时,远远的看到靠近渠边的位置一片浮雕。一个高好几米的头部浮雕,边上几个稍微小点的。组合一副壮观的风景。
依山而琢,气势恢宏。主像双目凝视,眉头微皱。一头短发迎风飞舞。是那么的摄人心魄。
“这都是为了纪念当年的开山的人雕刻的~”林夕对吴明解释道。
“他们真了不起~”吴明赞叹道。在魏巍的大山上,依山修出如此宏大的工程。不得不令人赞叹。那一幅幅肩挑人背的热闹的场景。都活跃在现在人的眼前。就像去天安门看升国旗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庄严一样,来到红旗渠让人更真实的震撼。
“先辈们的坚韧,很多不是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所能了解的~”吴明叹息道。
都说人类是在向前发展的,但在精神上的修为最近的年代好像退步不少。
沿着红旗渠的弯弯小路,吴明和林夕像是踏着先辈的足迹在寻找那份中心的信仰。悠悠的太行山,古迹很多。
在这座号称华夏脊梁的大山中,红旗渠边,还隐隐的看见那些人流穿梭的忙碌开工的场景,耳旁那振奋人心的号子声,依然激荡。回荡在历史的山河中。告诉后来之人,今天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