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第五卷:亲政之战——粮爵
第五卷:亲政之战——粮爵
这次天下大旱,不光秦国,中原亦是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大旱。呦观昶晓农田龟裂,颗粒无收,属出于中原腹地和西陲的三晋、秦国受灾最为严重。
秦国打下了巴蜀,巴蜀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粮草丰足,秦国本不该受粮草之困。然则,蜀地关隘险要,道路崎岖十分难行,运粮极是不便,连通秦国之路竟然要通过仅允许一人一马通过的万丈悬崖之上的栈道。以至于连年蜀地丰收,而秦国能从蜀地得到的粮草却不多。如今的情况更是,蜀地粮食多得发霉,而秦国本土却连军粮都难以为继。
自古行军打仗粮草便是重中之重,如果士兵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不能保证,他们还能用心作战吗?弄不好就会酿成兵变!
魏国虽然也在闹旱灾,但是他们已经成功向楚国借到了粮,而且他们的军队在本国作战粮草运送十分便利,反而秦军是东出远征,运送一万石军粮,到士卒手中的只剩下五千了,而且只会少不会多,相比之下秦国对军粮的压力要比魏国大的多。秦军作战战力领先列国,几乎战无不胜,遏制秦军东进的最大敌人不是敌军,而是粮草,若不是粮草受限,早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便踏平中原了。这也是为什么嬴政极力促成郑国修渠之事的原因。透视医生
朝堂上主张撤兵的人占了几乎半数,而这群人中最为扎眼的莫过于嫪毐。赵太后如今几乎不问政事,赵系势力全由嫪毐把控。赵太后有心扶持一个人,那个人必然就能位高权重,即使是在注重功勋的秦国。从嬴政答应嫪毐为官后,赵太后就一直在给嫪毐机会,给他安排军功,爵位几乎一天一变,这种速度堪称秦国商鞅变法以来之最!
其用意在明显不过,吕布现在在政治上十分尴尬,前有韩系势力拼死纠缠要为王齮的死讨个说法,后有嫪毐为首,赵姬撑腰的赵系势力步步紧逼。如今他主张的攻魏计划面临流产,如果灰溜溜命令蒙骜撤兵,那他届时在朝堂上哪还抬得起头啊!他已经孤注一掷了,要攻魏到底!但是这谈何容易呢,军粮问题现在摆在眼前,而且信陵君马上就要掌兵了!全能天后系统
撤还是不撤?从嬴政的角度出发,如果没有军粮的问题,他支持吕不韦,此时撤兵功亏一篑,如今三晋亦是大旱,秦国如若能咬紧牙关度过这一难,必然能一举重创三晋!嬴政如今也是举棋不定,和吕不韦已然结盟,站到吕不韦一边吗?不过魏国的畴、有诡已经变成一个泥沼,嬴政如果死挺吕不韦和蒙骜,到时候真的兵败了,自己也会被拉下水。
“大王,今天廷议,您为何一言不发啊!”吕不韦面带愠色,既然是合作,嬴政如此这般明哲保身,让吕不韦很是不快。
“仲父,寡人只做会胜的事,明知会败之事,寡人何必参与呢。今日寡人没有站到嫪毐一边已经是给仲父面子了。”嬴政针锋相对,嘴中虽然还称呼吕不韦为仲父,但是已经没了当初的惧怕和惶恐,取而代之的是君临天下的霸气。花好田园
“大王任务蒙骜必败?”
“信陵君之事已经有所眉目了,不日便可解决,但是蒙骜要胜,最大的问题是军粮,这个问题不解决,蒙骜必败!如果仲父有良策解决此次的粮荒,寡人自然乐意支持仲父。”嬴政的立场表达的很明确,想让自己站到你这边,前提是自己不会被拉下水,一切都变得明朗了嬴政才会站出来。
吕不韦很清楚嬴政,他是在给自己下马威,如今的形势已经开始逆转,原先自己是大权独揽,而如今是众人分权,虽然原先自己就打定主意和嬴政站在一条战线上,但是那时他是高高在上的丞相,而嬴政只是一个傀儡;而现如今,嬴政和吕不韦已经是同一水平线上地位平等的同盟关系了。
“大王单独约见微臣,不是说这些废话吧!”嬴政的才能吕不韦心中有数,他绝对既然叫自己来,必然已经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