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第五卷:亲政之战——夏太后之死
第五卷:亲政之战——夏太后之死
五国经此打败,恐日后再无力合纵伐秦了。呦观昶晓列国合纵名士,死的死,被嬴政收买的收买,也无人号召合纵了。
魏国和韩国在连续几次和秦国的交锋中损失惨重,且失地过多,人丁物资面临枯竭,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兵员和军需了,而赵国虽然近几战都大获全胜,但是一样耗费了过多的兵力,长平惨败后兵员一直得不到补充,征兵年龄一降再降,赵军中多半士兵脸上都带着稚嫩之气,他们也只能靠李牧和庞媛这样的良将苦撑了。
赵燕合兵攻齐,虽取饶安,但是一方面自己又折损不少兵力,而另一方面则是让齐国更加靠拢秦国了。饶安之战后,齐王派使者,送来大量奇珍异宝作为礼物,更是提出要把齐王幺女许配给秦王,希望齐国和秦国继续交好,借秦国之力拖住赵燕两国,以换取齐境安宁。意外惊喜,神秘老公请睁眼
剩下便只有两国让嬴政最为忌惮,一个是有太子丹坐镇,一直图谋灭秦的燕国,但是燕国国力贫弱,换在东北边陲,嬴政已经修书齐王,赵国留给嬴政对付,燕国就有劳齐国牵制了,太子丹纵使是天纵奇才,面对强大的齐国,他也要全力应对才是。
而另一国则是楚国,秦楚三十年未曾一战,离不开秦国芈氏族人的努力斡旋,秦楚通婚频繁,宣太后芈八子便是楚国人,两国之间的姻亲关系直到现在芈氏在秦国失势还在继续,嬴政的哪根血管里说不定还留着和楚王一样的血。纵观天下,论国土,论兵力还能和秦国抗衡的也只有楚国了,但是随着秦国芈氏一族的衰弱,秦楚一战恐怕在所难免。
但是嬴政却暂时还不想和楚国发生冲突,倘若现在和楚国决战,即便是秦国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到时候其余几个弱国便有喘息之机。况且嬴政现在还未真正掌握秦国的最高权力,拿什么调动全国和楚国血拼,为今之计只有拖字诀,尽快亲政,扫平三晋,灭掉燕国,才能和楚国进行最后决战。争霸天下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嬴政不想开战,就可以不开战吗?楚国但凡有些许见识之人,若是察觉嬴政此时的尴尬境地,怂恿楚考烈王发兵攻秦,那可如何是好。对于这点嬴政和李斯讨论过,但是嬴政却丝毫不以为意。一来楚考烈王贪图安逸,并不是励精图治之明君,他没有发举国之兵和秦国一决雌雄的魄力;二来楚国惧秦已深,事秦还来不及,谈何与秦单方面开战,五国合纵都败了,更何况区区楚国一国呢。
更何况嬴政在楚国安插的一颗棋子作用越来越大了,相信他很快就有操纵楚国的能力了。
天下的形势越好,嬴政就更需要把握时机,不能给这些敌人任何翻身的机会,自己必须尽快亲政!如今五国合纵已然瓦解,外忧没了,可以放开手脚收拾国内这些和自己作对的势力了,成蛟首当其冲!
成蛟现在已经失去了韩国这座靠山,但是嬴政要动他还需要解决另一个人,那就是嬴政的亲祖母——夏太后。球徒
夏太后虽然不似赵姬那么强势,势力庞大,但是她在秦国颇有威望,和韩夫人同为成蛟的左膀右臂。她也是成蛟垂死挣扎的最后屏障。
所以此事才一拖再拖,李斯一再怂恿嬴政一不做二不休,除掉夏太后一劳永逸,成蛟便死定了。但是嬴政却下不去手,也不敢下这样的命令。因为嬴政曾经答应过庄襄王要替他尽孝侍奉夏太后,若是如今去暗杀夏太后,先不说一旦风声走漏,嬴政处于万人唾骂的境地;更加违背了为庄襄王的承诺。
嬴政和夏太后并不亲密,而夏太后向来与世无争,深居简出,除了成蛟之事,很少和嬴政发生交集。但是眼下机会稍纵即逝,成蛟不能不除,等除了他还要逐步解决吕不韦和赵姬嫪毐这两个大麻烦才行,不然嬴政永远是没有实权的傀儡。
嬴政决定找夏太后好好谈谈,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