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第六卷:横扫**——方寸大乱
第六卷:横扫**——方寸大乱
在秦国不可一世功高震主统治了数十年的吕不韦终于彻底倒下了,但是嬴政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呦观昶晓吕不韦这辈子如此贪权,走得时候一无所有为何还如此洒脱,他唯一的遗憾竟然不是被嬴政剥夺权势,而是愧对赵姬,难道有些东西真的只有失去时才知道其轻重吗?
“大王,燕国太子丹求见。”赵高见嬴政心情不好,小心翼翼地问嬴政。
“让他进来吧。”嬴政淡淡道,太子丹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竟然有心情来找自己,必然是有什么事情。
“参加秦王。”太子丹行礼铄。
“免礼。”嬴政摆了摆手让殿内的内侍全都退出去。
“今日你来,所为何事?”嬴政问道瑚。
“请秦王恩准本太子归国。”燕丹倒也直截了当。
“为质盟约上写得很明白吧,你父王燕王喜未薨,你便一日不得回燕国,况且如今秦国对三晋的征战正处于敏感时期,你觉得寡人会放你走吗?”嬴政冷笑,若是放走燕丹,他必与嬴政再度为敌,若是他归国,嬴政想要吞灭三晋恐怕要费上不少周折。
“父王年事已高,匈奴东侵,赵牧对燕国更是虎视眈眈,父王有心无力,已然卧病,请你看在两国是盟国的份上,放本太子归国抵御外敌。”太子丹的眼神十分焦急。
燕丹的能力不小啊,他身边一个心腹没有,嬴政派去随侍的人全是自己的细作,在这样严密的监视之下,燕丹竟然还能知晓燕国的战况。确实如燕丹所说,燕国现在的情况极不乐观,匈奴东侵,横扫燕赵边境(秦国边境有蒙恬的精锐驻守匈奴吃了几次大亏不敢招惹),李牧带兵抵御匈奴,赵军骑兵彪悍无比,匈奴节节败退,李牧乘胜追击,竟一路打到了燕国境内。
燕赵是世仇,两国百年来交兵不断,作为燕人,如果看到赵国的军队越境在自己国土上和他人交战会作何感想。无奈燕国边防军已经被匈奴打得溃不成军,燕国边境竟无一兵一卒可以御敌,按现在的形势看,赵牧的军队战力远胜匈奴,战胜匈奴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但是匈奴兵败之后呢?
李牧深知赵国如今的国运衰微,国土被秦国日益蚕食,西面大片牧马的领土被秦军占领,赵国以胡服骑兵著称,要恢复战斗力就必须有足够的战马,如今的赵国战斗力上无法和秦国匹敌,不敢西进夺回被秦军占领的马场,故而把目光放在了燕国。
去年他便三次出兵攻打燕国,迫于与燕国的盟约以及本国利益,嬴政都不能让赵牧得到燕国的马场,故而嬴政才命令杨端和与王翦仓促出征赵国,把李牧的大军从燕国前线牵制回秦赵边境。但是嬴政对楚国的战役,抽调了大部秦赵边境的军队,适逢匈奴东侵,李牧又把兵马动调。嬴政和尉缭的意见一致,李牧必败匈奴,而后攻打燕国,而燕国根本无力招架匈奴,更别谈赵国由李牧率领的精锐骑兵了。拒爱成婚ii错惹豪门阔少
“此事容后再议吧。”嬴政敷衍道,“不谈这些了,没事多去看看冰儿和你的外甥、外甥女吧,那两个小家伙成天喊着要见舅父,寡人在咸阳宫外给你建了一座别苑,过几天就可以入住了,你看府中缺什么,列份清单,让赵高帮你采办吧。”
“嬴政!”太子丹厉声唤道,嬴政一惊,他不要命了,竟然敢在自己的宫殿内直呼自己名讳,就凭这一条就够让他一死的了。
只见太子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算我燕丹求你了,放我回去吧,我不能看着燕国就此灭国。”
太子丹为人倨傲,从不服软,但是此时此刻竟然如此卑微地跪在地上恳请嬴政。
“放心,燕国亡不了。”嬴政亲手去扶燕丹,但是嘴角却露出一丝得意,燕丹啊燕丹,你也有今天,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你不与寡人为敌,寡人又岂能把你软禁。
嬴政把一份诏令的抄录备案找来,递给燕丹,“寡人,不能左右匈奴,但是却能控制赵国的兵马,赵国马上就会从燕国撤军,你放心,至少燕国不会灭在赵国手中。”
燕丹扫了一眼诏令,嬴政依旧派出十五万大军进攻赵国,秦赵边境吃紧,李牧必然会放松对燕国的压力,挥军抵御秦兵。
“但是父王重兵,燕国......”
“你不用说这些,你和寡人应该都清楚寡人为什么不能放你回去的原因。多说无益,看在冰儿和你的面子上,寡人不会让燕国灭国的。”嬴政说道,“上次寡人能救燕国,这次同样可以。”
嬴政挥了挥手,示意赵高送客。
太子丹极不情愿,但是他知道嬴政是铁了心准备把自己软禁一辈子,虽然嬴政一直都给他礼遇,又是造别苑,又是奴仆成群,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太子丹要的是一个富强的燕国,一个能傲视诸侯的燕国,这是嬴政给不了的。而这个志向也不会被嬴政锦衣玉食、软玉温香的糖衣炮弹所磨灭。
太子丹走后,嬴政一脚踹翻了桌案。吓得赵高等内侍赶忙跪地求嬴政息怒。嬴政刚刚还笑脸相迎太子丹,为何会突然发怒呢。他是怒太子丹不识抬举,自己已经容忍他到这个份上了,他竟然还得寸进尺。若嬴政真的一点旧情不念,丝毫没有被姬冰和燕丹羁绊,嬴政对三晋的吞并计划何以会如此迟缓。
韩国已经弱得不及秦国一个郡县了,自己早就可以踏平了,魏国国力也已经衰竭大半,国君昏庸,军队战斗力底下,又没有什么名将统帅,只要一支劲旅便可攻破大梁。但是嬴政为了他们俩的燕国,把秦国数十万军队几乎都黏在了秦赵边境,为了不是攻占赵国领土,只是为了保护燕国。
若燕国破,姬冰势必伤心欲绝,太子丹势必自刎殉国。嬴政就是不想他们走到那一部,才会拼尽全力保全燕国,但是太子丹就是这么不知好歹。仙情传
赵若攻燕,秦必攻赵,这似乎是沿用了孙膑当年的围魏救赵之计;然而李牧深谙兵法,这次他并没有乖乖就范。
秦军突破赵国边防军的防线,直扑赵国重镇平阳,李牧派心腹扈辄率领三万骑兵增援,自己则在挫败匈奴军后,在燕国长驱直入,兵进蓟都。
据说听到这个消息,太子丹一病不起。嬴政于心不忍,自己答应太子丹,赵军会立刻撤出燕国边境,没想到李牧竟然如此安排,铁了心要灭燕国,将燕国领土划到赵国。
嬴政心怀歉意,带了一些礼品亲自去燕丹的别苑看望燕丹,到府门外才看到原来并非只有自己来探病。门外已经停着一辆较为低调的普通车马了,嬴政已经猜到是谁了。自己派来监视软禁太子丹的都是黑龙军的精英,除了自己不受任何人命令,寻常人他们怎么会给面子放进去呢。
“父王~”一进庭院,嬴政便听到几个稚嫩的童声,四岁的扶苏正和三岁的宁睿和念馨一起在庭院中玩耍。
三个孩子同时朝嬴政扑来,扶苏冲在最前面,但是嬴政却本能地两条胳膊各抱起了宁睿和念馨,扶苏似乎有些失落的样子。
“孩子们,来看舅父吗?”嬴政和蔼地问道。
念馨和宁睿在嬴政两颊个亲了一口,“母妃带我们来的,舅父的样子好吓人呢哦。”
“不许胡说。”嬴政严厉地瞪了说话的宁睿一眼,把两个孩子放到地上,又慈爱地抚了抚扶苏的头,“扶苏,你是哥哥,带着弟弟妹妹在庭院里玩,但是别受伤,照顾好他们,父王去看看你们的舅父。”
扶苏懂事地点了点头。
嬴政走近太子丹的卧室,只听到里面细若蚊声的抽泣声,是冰儿在哭?
嬴政推门进去,只见姬冰在太子丹病榻前,握着太子丹的手不住的抽泣着,而病榻上的太子丹不住的咳嗽,听声音十分虚弱,犹如行将就木的老人似的,和嬴政印象里那个意气奋发的太子丹相差太多了,仅仅才一个多月,为何人变成这样了。
嬴政走到近前,更是吓了一跳,太子丹那曾经让万千女子为之倾倒的英俊脸庞此时竟如此的枯槁,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此时更是花白一片。听赵高禀报时说,诊断太子丹病情的侍医回报,太子丹因为急怒攻心,一夜白头,此乃心病,无药可救,若不解开心结,太子丹恐怕没有几年可活了。
“冰儿......燕丹他......”
“大王,你们俩究竟怎么了?非得拼得你死我活不可吗?为什么一定要闹成这样。”姬冰歇斯底里地质问嬴政。
嬴政并不生气,他知道姬冰是在心疼太子丹。
“冰儿,别说了。”太子丹虚弱地说道,“这是我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你一个女子,不会懂的。”恋爱学院:四大王子pk四大公主
“我只知道,若是再这样下去,太子哥哥你会死的!”姬冰哭得泣不成声。
嬴政一时语塞,竟不知道如何应答,没错,姬冰说的没错,太子丹变成这样,自己是罪魁祸首,但是即便如此,嬴政也不会心软,放了太子丹。
“嬴政,我求你最后一件事,别让赵牧破蓟都。父王病重,母后一人抵挡不住赵牧的铁骑,你一定要救蓟都啊!”太子丹病成这样还心怀国事,“这是你答应我的,不会让赵军进入燕国。”
嬴政深吸一口气,“放心,寡人说到做到,你给寡人好好活着,看寡人如何杀了赵牧!”
嬴政说完甩袖而去,立即召见尉缭,不顾众将阻拦,增兵十万强攻赵国重镇平阳。尉缭只得叹了一口气,平阳乃是赵国重镇,四面都有赵国重兵,嬴政派大军长驱直入,若是赵国的军队四面合围而来,秦军被切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嬴政已经丧失理智,不听任何人劝谏,下令即刻发兵,还有劝谏自己扰乱军心者,杖毙!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地牵制攻燕的赵军这么简单了,嬴政是动真格了,但是现在灭赵还并非最佳时机,赵军的战斗力也并非嬴政预料的这么不堪一击,尉缭有种预感,此战秦国可能会吃大亏。
三月之后,前线传来捷报,秦师攻破平阳,赵国猛将扈辄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秦军在平阳斩首十万赵军,一时间列国诸侯无不震动,但是赵国却显得出奇的淡定,尉缭愈发觉得此事没这么简单了。
嬴政再次不顾阻挠,认为灭赵时机已到,想要打开进攻邯郸的最后一道屏障,宜安。好的不灵坏的灵,尉缭的预感果然应验了。
平阳一战,其实是赵牧的一个计策,秦军得到的平阳只不过是一座空城,城中粮草军械早已被守将扈辄一把火焚为灰烬,而前线的秦军更是谎报军情,他们根本就没有斩首十万,被斩杀的赵人不过五、六万,而且其中大部还是赵国平民,秦军并未重创赵军主力,赵国的主力还存在!
但是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赵牧其实早已回到赵国,蓟都城外的赵军只是一支疑兵,围而不攻虚张声势,挂着李牧的帅旗混淆秦燕两国的细作耳目。
宜安城外,秦军二十五万主力被赵军三十万大军合围,两军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浴血奋战,面对兵力超过自己五万的赵军,秦军依然不改骄横之色,赵军乃是秦军的手下败将,无聊从士卒的战斗力到军备,以及军阵战法,秦军都远胜赵军。但是交战十日,两军竟然不分敌手,战况惨烈至极。宜安城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但秦军最终因为补给被切断,被敌军四面合围,没有了粮草,秦军军心涣散,被赵牧打得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功,最后拼死突围出来的不过八万之众,险些被赵军全歼。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之下,战斗力简直震惊了秦国满朝武将。此战秦军和赵军伤亡比例竟然达到了五比三,李牧也因此受到赵王重伤,封为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