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云琅向大夫人吕氏福一福身,大夫人急忙将她扶起来,仔细端详一番,拍着穆云琅的手笑道:“是个有福气的孩,模样儿真俊!也只有长公主,才教的出这般钟灵毓秀的孩。”然后又送了穆云琅一柄长命岁的金锁。大夫人出身信阳侯府,是真正的侯门贵女。
依次又介绍了二夫人王氏;四夫人小何氏,小何氏是夫人亲侄女儿,在夫人面前异常得脸,很得夫人的宠爱;五夫人荀氏;六夫人陶氏,陶氏亦是身出侯府,是建宁侯府的庶女。穆云琅当初背族谱的时候,还很诧异,为何陶氏一介庶女,居然能嫁入长平侯府成为正经的六夫人,但是想想六爷穆骑也是庶出,也就释然了。老侯爷长大成人的嗣,总共有六二女,除开出嫁女不提,其中长房、房、四房都是嫡出。
最后一位长辈,是一个容貌略显苍老,看着有点苦相的夫人,穿着比起前面那几位夫人,要朴素的多。穆云琅不晓得这位是什么身份,便不动声色的慢慢挪过去,等着介绍。
“这是西边落英院你堂伯的夫人,你叫一声堂伯母。”夫人介绍到这位的时候,明显兴致不高。
穆云琅一听这介绍,终于想起来,在长平侯府外院的西边,有一个单独的院落,叫做落英院,住着的是老侯爷穆衍的嫡亲哥哥穆衡的遗孤一家。原本长平侯的爵位是嫡长穆衡的,奈何穆衡当年战死沙场,然后这爵位就落在了嫡次穆衍身上了。而那位堂伯,就是穆衡的遗孤。当时的老君杨氏生怕那孤儿寡母的受欺负,便勒令穆衍不得分家,穆衍在小师妹的事上面忤逆了杨老君,便在这事上面退让了一步,答应了下来,穆衡的遗孀邓氏和遗孤穆骛就这么一直在落英院住着了。这位堂伯母,就是穆骛的嫡妻周氏。
见完了长辈,就是平辈之间相互见礼了,各种堂姐堂妹,堂兄堂弟,穆云琅一个一个见过去,几乎没晕了。
但是穆云琅的嫡亲兄长,穆云瑄和穆云琤却不在此列,这两人此时根本都不在京兆,北狄使者来大鄅朝贡,这俩人随着鸿胪寺的官员去凉州西海郡迎接北狄使者了,约摸小半个月才能回来。
结果这母慈孝,儿孙绕堂的美好场景,没多久就被打破了,是被一个人打破的,那个人就是连衿。
这话,不能由临川长公主来提起,但是后续则必须由临川长公主来扛。所以,这个提起连衿的角色,就只能由穆骏来担当了。
“自从父亲过世,便再没见过姑姑,儿前些日过扬州,特地去拜访了姑姑,姑姑唯恐自己时日无多,想将连氏孤女托付于侯府,儿便答应了下来。”穆骏沉声说道,毕竟是嫡亲的姑姑,如今过的那般落晚景凄凉,穆骏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夫人听到这话,刚刚还在嘤嘤嘤啼哭,立马就给停了下来,瞪大了眼睛,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看向穆骏,这时就该轮到临川长公主来出马了。
“母亲莫担忧,府里姑娘众多,母亲也照看不过来,先让连小姐待在公主府也是可以的。”临川长公主看似宽慰夫人的模样说道。
夫人是真的不喜欢她那个小姑穆夫人,穆夫人当年是侯府嫡女,金贵无比,京兆贵女交际,她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位策马扬鞭,冠盖京华的人物。而夫人呢,娘家连庶族都算不上,就是一般的寒门庶民,在京兆的世家和勋贵圈里,完全融不进去。当年何家的先祖无意中救了当时的大儒李元英,李元英为报答救命之恩,收了何家的幼为生,悉心教导,就是夫人的父亲何傅。何傅聪慧,又得名师教导,后来入了仕途,崭露头角,从一介寒士,一步一步位人臣,得封傅。就算如此,何家在京兆也只有被排挤的份儿。缘何?没有根基!被人瞧不起。
后来平帝兴起要当月老,非要把何家和长平侯府结成姻亲,究其原因,明眼人都能看得懂,就是为了巩固当时还是的先帝的位。将时任礼部尚书的何傅迁傅,又给何傅的女儿和当时的长平侯次赐婚,当时的长平侯,正是穆骏的祖父,要知道长平侯身领右卫大将军一职,算是身居要职且手握重兵,两人正好一一武,拱卫。那会儿,长平侯和何傅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呢,赐婚的圣旨就已经下来了,完全不给两人推辞的机会,直接将何傅一家和长平侯府一家都绑上了的贼船上。得!这下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面上都得欢欢喜喜的办婚事了。
何傅出身微寒,一步一步爬到傅的位置,着实不易,其夫人也是出身小户,京兆的世家和权贵,根本没有好人家愿意求娶何氏女,结果最终却被平帝乱点鸳鸯谱了。
何傅夫人原本还欣喜自家女儿嫁到了这么一个权贵之家,将来虽然不能当侯夫人,但是有了长平侯府这么一个大树靠着,好乘凉啊。却不料,夫人后来还真的做了侯夫人,但是却没享什么福,而是在长平侯府过了半辈凄惨的生活。
这凄惨,一半是老侯爷作死的宠妾灭妻导致的,另一半则是夫人自己作死的把长平侯府上下一干人等得罪了个精光导致的。后来老侯爷作死了,夫人熬到了儿继承爵位,自己成了侯府的老君,终于扬眉吐气了,简直恨不得唱上一曲翻身农奴把家当。
小姑穆夫人是如何得罪了她呢?那就要追溯往事了,夫人刚嫁到长平侯府的时候,穆夫人还小,两人相处了好多年的时间,彼此脾性都摸得差不多了,简单来说就是夫人羡慕嫉妒恨穆夫人,而穆夫人则是万分瞧不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