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三个向日军通风报信的人
洞内宽大舒适,两边摆有沙发桌椅,正中间有一个大沙盘,沙盘上插着两种颜色的旗帜,一种是辽边蒙抗日义勇军的黄旗,一种是日本关东军的太阳旗。两种旗帜标明了两军各自占据的地方。那沙盘上的山山水水极为逼真。
洞壁上挂有各种各样的地图,洞顶的铁环上垂挂着几盏日光灯,光线柔合。
一台放在洞内深处的微型发电机发出微小的“嗡嗡”但不刺耳的轰鸣声,站在洞外,一点也听不见发动机的声音。
走进洞内,才能微微感到脚下的路面在颤动。
陈渭河此时和冯文青及几个参谋人员走进指挥室,两名一直在里面值班的战士立即上为他们一行人斟上茶,尔后退到一边。
陈渭河饮了口茶转头问冯文青:“你需要的明天的风向风力风速我都让人搞到了数据,风向是偏北风,风速是每秒3厘米,从今天参数来看,大汽球垂挂的5公斤汽油重量得减去三两后,大汽球上升的速度才能达到每秒12。5米,飞机在北纬度82度时,命令他们放飞手中的大汽球就能接近飞机,为了能保证大汽球在空中发挥威力,每个人先放飞手中三个小汽球,这时日本飞行员就会开枪射击,等他们在为小汽球消耗到足够的子弹时,再命令他们放飞大汽球……”
“好!”陈渭河把茶杯朝茶几上一放,尔后转身对一个姓赵的参谋说:“赵参谋,你马上通知一大队的人员按冯工程师的技术参数改变大小汽球的重量,同时,命令那三个向敌人通风报信的家伙可以骑马出发了!”
“是!”赵参谋敬个礼转身跑步离开了指挥部。
……
三个向敌人通风报信的特工人员接到命令,一人给怀里端了一瓶二锅头就骑着马出发了。
这三个人,一个叫李化锋,一个叫田安保,一个叫张海红。李化锋是当地的一个猎户,他们拿酒是因要走夜路而御寒的,哈尔滨的晚上零下30多度。不喝点酒暖暖身子是不行的。
他们三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距这里足有80公里的山路,走到半路天就会黑了,在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周边驻扎有约3000多人的关东军,朝西有个日本空军的临时机场,停有50多架零式战机。
李化锋这次去得很免强,他不想去做这个向日本关东军通风报信的原因是辽边蒙义勇军在这里打了日本人一走了之,可他祖居就在这里,一家人日后还要在这里生活,辽边蒙义勇军打完这一仗就走了,他却因托家带口走不了。他不能不为日后考虑。
为了说服李化锋充当这个“判徒”,陈渭河答应给五根金条,并答应他事成之后,把他的一家老小都带到沈阳的五姑山安置起来,李化锋这才免强答应了。
陈渭河何故一定要说服李化锋充当这个“判徒”,原因是李化锋此前在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帮日本人修过碉堡,李化锋对哪里的日军营地比较熟悉。
李化锋算幸运的一个,据说去年帮日本人修碉堡的那帮人,最后全被日本人杀害了,而李化锋凭着小聪明跑了出来,保住了一条命。
另外一个原因是,李化锋讲的是标准的帽儿山一代的方言,让他告诉巴拉沈营子里的日军说在帽儿山有上千名的辽边蒙义勇军,那日本关东可能会更加相信,而别的猎人很少出山,也不熟悉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周边的环境……
在赶往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的途中,李化锋就显得极为畏惧,不停地问田安保和张海红两个:“你两个说这日本关东军会不会杀了我们三个呢?他们会不会认出我就是去年事8月份帮他们修碉堡后来逃跑的那个人呢?”
两人安慰李化锋说:“李师傅呀,你尽管放心,你帮他修碉堡时的那帮日军早已调到别的地方去,现在来的是另外一批日军,他们怎么会知道你就是帮他们去年修碉堡逃跑的那个人呢?再说了,我们这是去向他们通风报信的,他们不但不会杀我们,还会奖励我们三个的……”
可没有想到,李化锋到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后,却出了问题……
下午4点多,三个充当判徒的人来到了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可快要进营地时,李化锋却死活不敢朝里走了,去年日军的凶残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像。
他腿儿直打哆嗦,无论田安保和张海红怎么劝说,李化锋死活站在哪里不朝前走了。
无奈,田安保和张海红只好让李化锋在外面等他俩,他俩进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李化锋这才点头答应了,李化锋躲在树林一棵大树的后边。
田安保和张海红两人抬头挺胸朝巴拉沈营子的日军营地走去。
距日军巴拉沈营地还有500米远处时,就有一个小队的日本关东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嘴里哇啦哇啦地叫着朝他俩走来。
两人站在原地不动,把两支手高高举起来,那一队的日本关东军很快冲了过来,“哗”地撤开将两人围在中间。一个个将端在手里明晃晃的刺刀对准他俩。
穿黄呢军大衣的小队长举起指挥刀架在两人的脖子上,用生硬的汉话问:“快快的说,你们两个什么的干活?不然死啦死啦的有……”
张海红说:“太君,你的不要误会,我俩是来向大太君通风报信的……”
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躲在不远处林中的李化锋发现围着田安保和张海红两人的日本关东军很凶,吓得撤腿就路,而围着田安保和张海红的日本关东军发现了他,朝着李化锋一阵乱枪,李化锋在乱枪的“啪啪!啪!”声中倒了下去。
田安保和张海红两人心里“咯登!”一下,心想完了。三个日本兵跑去将李化锋血淋淋的尸拖了过来,横在田安保和张海红两人面前,那鬼子小队长搁在张红海肩头的指挥刀加大了一下力气,大声说:“快说,他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见到皇军就要跑……”
张海红装出惊吓的样子,摆着手说:“太君,请你相信我两个是大大的良民,这个人我们的不认识,我们确实是来向皇军通风报信的,我们的发现了关玉衡的辽边蒙抗日义勇军……”
那鬼子小队长把搁在张红海肩头的指挥刀收了回去,尔后将刀插进腰里,一挥手,用日语命令士兵将田安保和张海红押回营地。
日本鬼子的营地的院子挺大,院子靠墙根的地方停着几十辆军车,有不少士兵排着队在院子走来走去,黄翻毛皮鞋发出“夸!夸!”的声响。操场上有一队穿着白衬衫的鬼子兵在练刺杀……
两人被押到营地联队长佐佐大雄面前,佐佐木大雄旁边站着一个20左右年岁,细高个的翻译,佐佐大雄上下打量两人一眼,用日语哇哇啦啦说了一通,尔后扭头瞅着细高个翻译。
那细高个翻译朝前走两步大声说:“大太君问你们为了什么要向皇军通风报信,如果说假话,马上拉你们出去喂狗……”
“向皇军通风报信皇军有奖,这消息皇军不是在外面的布告上写的清清楚楚吗?我俩就是为了得皇军的奖励才来报信的……”
张红海取下头上的帽子对翻译和佐佐木大雄点头哈腰地说。
翻译转头张红海的话向佐佐大雄翻译过去,佐佐木大雄,嘴一咧,露出几颗金牙笑了,又哇啦哇啦说:“……”
那翻译说:“大太君说了,只要你们提供的情是真的,皇军自然是少不了给你们的奖励……”
张红海依然点头哈腰地说:“我向大太君提供的情报绝对是真的,请太君的放心!”
佐佐木大雄的眼珠子转了转,又满脸杀气地哇啦哇啦地说了一通日语,那翻译说:“大太君问你们是哪里人,你们是怎么知道帽儿山有上千名辽边蒙抗日义勇军的?”
张红海心里明白,陈渭河当初之所以让李化锋来当这个判徒就是因为李化锋是冒儿山当地人,能讲一口纯正的帽儿山当地话。可自己讲不了冒儿山的方言。为此,张红海灵机一动说:“我是沈阳北效甸子镇的人,我俩这次是到帽儿山走亲戚时发现在帽儿山那里有那么多的辽边蒙抗日义勇军的……”
细高个翻译将张红海的话翻译给佐佐大雄联队长,佐佐大雄脸色平和了,嘿嘿一笑说:“你两个给皇军的带路,等皇军消灭了关玉衡的辽边蒙抗日义勇军后,金票的大大的有……”
细高个翻译又转身对张红海两人转达了佐佐木大雄联队长的话。
“谢谢!太谢谢大太君了!”
佐佐大雄又哇啦哇啦地对细高个翻译说了几句日语,细高个翻译便领着张红海两人到伙房吃饭。
原来小鬼子到了开饭的时间,小鬼子的伙食不错,猪肉炖白菜粉条,一人三个大白馍头,外加一份菜汤。
那些小鬼子把枪架在一起,尔后端着碗拿着馍头吃得津津有味,细高个翻译让伙夫给田安保和张红海两人打了两份镆菜,尔后蹲在一边的墙角吃,两人明白,那细高个翻译是担心他俩借吃饭之机跑了。
“娘的x,我俩要会跑就不会来了……”张红海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在心里骂那细高个翻译。
吃饱喝好后,细高个翻译将他俩领到军营一间房子里,那房子里有两张床,床上铺有棉被,房中间有一只火炉,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开水和茶叶。
细高个翻译对两人说:“大太君说了,让你俩在这间房子里休息晚上帮皇军的带路……”细高个翻译说完转身出了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