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坐落于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北方向的巴丘山下,紧邻洞庭湖畔,是一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历来出了不少万世传颂的风流人物,其本身也是被无数的诗词大家所反复吟咏,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处地方。
公元1335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岳阳城内张灯结彩,人潮熙攘,比往常热闹太多,即使日子再不好过,传统节日还是要有所表示,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心理寄托与表达。
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背后,更是有着一股暗流汹涌,搅得四方云动。
今天是潜龙教五年一次的聚会之期。
潜龙教,始建于宋度宗咸淳六年,即公元1270年,由号称“宋亡三杰”的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三人所创立,当时的南宋朝廷,已然是衰相尽显,命不久矣。陆、文、张三人抱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宏愿秘密创立潜龙教,为的就是保卫南宋朝廷能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存继。
无奈历史大势无可抵挡,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战败,时任宰相的陆秀夫背负着幼帝投海身亡,南宋政权也宣告灭亡,随后,张世杰亦堕水溺死,文天祥被俘,宁死不屈,最终从容就义。
陆、文、张三人虽亡,潜龙教却一代代延续了下来,潜龙教内,一直是三家鼎力的局势,由三家传人轮流担任教主,可以连选连任,另外两家则分别担任执法长老和传功长老,到了1335年,已经是第七代教主在任了,教主和两位长老之下,有四个堂口,分别为白莲堂、青竹堂、红梅堂和绿柳堂。
潜龙教一直以反元复宋为教中口号和最高追求,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发展,已经有数万教众,分布在全国各地。
潜龙教五年一次聚会,十年一次大选,这一年,刚好也是大选之年。
岳阳楼已经被潜龙教教众团团围起,其中以乞丐、平民居多,却也不乏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几十年了,教众早已渗透进各个阶层。无数的船只停泊在洞庭湖上,遮天蔽日,声势浩大。岳阳楼内,七把交椅呈人字形分部,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某一刻,原本嘈杂的声音突然间变得极端安静,让人不由得停下了小声的交谈,将目光汇聚一处。
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飘飘然传出好远。
“吉时已到,大会开始!恭迎教主!恭迎教主!恭迎教主!”
传号之人连呼三遍恭迎教主,却始终没有人露面,显然,这次的聚会,教主并未到来,然而,人可以不来,礼节却不可废,无数教众照例屈膝跪地。
“诛灭暴元,复我大宋,恭迎教主,护佑真龙!”还是连呼三遍,才纷纷站起身来。
“有请藏功长老、执法长老入座!”传号之人继续喊道。
话音刚落,从教众中走出两人,都是一副仓布麻衣的寒酸装扮,脸上的傲气却是如出一辙,定睛一看,右边那人正是去年冬天和王闲有过一面之缘的老头子——潜龙教藏功长老陆妄天。左边那人比陆妄天要年轻一些,约莫四十岁出头的样子,他便是潜龙教现任执法长老文鹤翎。
二人步入亭内,先是朝着虚位以待的教主座椅鞠了三躬,然后才站起身来,相视一笑,相互抱拳行礼。
文鹤翎大手一挥,指了指陆妄天身后的座椅:“五年未见,别来无恙,陆兄,请!”
陆妄天笑着点了点头:“文兄客气了,果然岁月不饶人,一眨眼就是五年啊,你我兄弟,也愈发老态了。”
“参见二位长老!”
随着二人的入座,周围的教众也纷纷拱手行礼。
“有请四位堂主入座!”传号之人再次喊话道。
从教众之中走出四人,都是四十岁左右的模样,身形高矮胖瘦不一,只是从走路的步伐便可判断出,都是个中高手,中气十足。
四人也是先向着教主之位躬身行礼,然后向陆妄天和文鹤翎行礼,最后才是相互行礼,说些寒暄的话之后纷纷落座。
四位堂主落座之后,先前传号那人便走下高台,站在教众的最前端,恭敬等候。
“陆兄,教主不在,今年还是由你来致辞吧。”文鹤翎道。
“正是,由藏功长老代表教主致辞,最是应该。”四位堂主附和道。
“那老夫也就不推辞了,多谢诸位抬举。”陆妄天起身,清了清嗓子,大声道:“诸位兄弟,今日又得以见到诸位,老夫心中甚慰,教主俗事缠身,未能露面,就由老夫代为致辞。躬逢中秋佳节,老夫先祝各位节日快乐!”
陆妄天说了几句客套话,接着说道:“我潜龙教,自创立以来,就秉承着为大宋朝廷效力,护佑天子龙脉的宗旨,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暴元得势之后,更是以光复大宋为己任,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今天我们在此聚会,一是为了总结这五年来教中事务的进展,赏善罚恶,二来就是现任教主的任期已到,要共同推举出下一任的教主,这两件事,相信诸位兄弟心中都明了有数。老夫就不再多言。”
“执法长老!那么接下来,就请你向诸位兄弟说说过去五年教主事务的大体情况,赏罚处置,全由长老做主!”陆妄天的语气突然间凌厉起来,转头看向文鹤翎。
文鹤翎点点头,起身,走上前来,陆妄天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诸位兄弟,老夫身为教内执法长老,掌握奖惩生杀大权,素来以公正行事,不敢有丝毫偏袒,五年来,执法弟子不断将各地教务开展情况汇总到老夫这里,使得老夫能够心中有数,赏罚分明,老夫眼里不揉沙子,不会亏待一个功臣,也不会放过一个蛀虫!唐虎,递功过簿!”
“得令!”一道厚重的声音传来,一位膀大腰圆的壮汉从教众中走出,手中平举着一本账簿,恭敬的递给文鹤翎。
文鹤翎接过账簿,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名壮汉行礼告退。
“功过簿,记载教中功过,永不差殊,天地昭昭,日月可鉴,尔等服是不服?”文鹤翎正声问道。
“服!服!服!”四周教众连呼三声。
功过簿是潜龙教的老传统了,一个组织要想兴盛不衰、蓬勃发展,一是要靠系统完善,二就是要靠纪律严明,作为潜龙教创始人的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都是南宋名臣悍将,无论是治理朝政还是治理军队都是颇有条理,深知其中利害,因此在潜龙教创立之初便设置了功过簿,掌管功过簿、赏功罚过也是执法长老最大的职责。
执法长老之下,有数量庞大的执法弟子,分布极广,可以说,有潜龙教众的地方,就有执法弟子,赏功罚过的观念深入人心,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执法长老凭借功过簿可以一言定生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