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哉大明 > 第391章 韩城人物1

《大哉大明》 第391章 韩城人物1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除了地方部队之外,另外有直属于皇帝陛下的“亲军”。 亲军在洪武年间共有十二个卫,其中护卫宫禁的“锦衣卫”最为重要。明成祖把亲军扩充为二十二卫,称为“上二十二卫”。

    这些皇帝的“亲军”,除了锦衣卫兼有“缉捕奸佞”的重任,更重要的职责是拱卫京师的安全,以及皇帝出行时随扈左右,其他的用处实际上并不是很多。

    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

    卫军配置於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

    边兵是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於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九个军镇,史称“九边”。

    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这些个所谓的民兵,成分很杂,名称也不一。内地称之为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少林兵﹑五台兵等,遇有战争,这些不是兵的兵也常被召出征,战争结束,他们就仍回原址。

    刨去那些民兵什么的不管,只是这些吃朝廷军饷的所谓的正规军,其数量也是足够惊人。若是彻底做一个改变的话,那至少得有数百万人的生计受到影响。因此,若是事先没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办法、并且能够确保不打折扣地施行的话,绝对又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在民生没有一个大的改观之前,在大明王朝的经济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在大明王朝的内帑没有充足之前,皇帝陛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改变现有军制的尝试。

    不做改变现有军制的尝试,并不就是说不做相应的准备。

    谋定而后动,“多算胜,少算不胜”若不然,如今在大明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坚壁清野措施之后,后金已经是这样一幅苟延残喘的模样,皇帝陛下如何就不起兵大加讨伐呢

    实在是因为就目前大明的这些所谓的精锐,守城尚且勉强,若是要指望他们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一举将后金彻底消灭,皇帝陛下心里也实在没有什么底气。

    还是得一步一步地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无益于改变目前的现状。

    关于军校选址的原则,皇帝陛下与徐光启倒是不谋而合。

    既不能地处繁华,又不能完全闭塞,既不要人口过于稠密,又不能人烟过于稀少反正是既不能太过热闹,又不能太过冷清。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操持陕西赈灾,因此徐光启基本上走过了陕西的各个县域,所以对各地的环境等情形都比较熟悉。当皇帝陛下垂询,大明的第一所军校安放在那里合适的时候,徐光启马上就想起了韩城。

    韩城县属同州治下,在同州的东北方向。韩城县基本就在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往东隔着黄河与山西相望。北靠宜川,南接合阳,东隔黄河与山西乡宁、河津、万荣相望,西与黄龙毗连。

    韩城的西面有坐山,叫梁山。梁山还有令一个名字,就是吕梁山。韩城还濒临黄河。东北方向有坐龙门山,夹河对峙。

    吕梁山南北延长约八百里,中段称关帝山,为一拱形隆起,山体宽大,气势十足。

    受放射状水系分割,吕梁山的相对高度超过千米,主峰海拔近三千米。吕梁山北段分为东西平行的两列,东为云中山,西为芦芽山与管涔山,中夹静乐盆地。不少山峰也是接近三千米,为桑乾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

    吕梁山的南段山势降低,大概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山势在西南端转为东北东向,这段山脉相对**一些,因此也就单独有一个名字,龙门山。

    黄河切穿龙门山,形成峡谷和著名的壶口瀑布,气势滂沱,观之令人心潮澎湃。

    韩城向南可以到郃阳,再前行可至省城西安。向北可至禹门口。这两个方向,都有大路可通。至宜川虽然中间有大山阻隔,可也有两条山路可通。

    自长安至榆林镇的粮道,即通过韩城。境内县城至四乡各镇、大些的村庄,均有可行大车的官道,交通比较便利。但是,山区的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当然了,在这个时代,不只是韩城,其他地方的山区,能够有条道路可行,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就那个时代的施工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指望修建隧道或者盘山公路什么的。

    有明一代,韩城曾有递铺驿道和饷道。成化初年,就已经有重兵驻守榆林了,为保证军需供应,陕西东路之运,则取道同州、郃阳、韩城、宜川、延长、延川、清涧、绥州、米脂,直抵榆林。这条道路,便是陕西东路饷道。

    韩城的邮驿,急递铺在治门之右。

    皇帝陛下看过徐光启呈递上来的有关韩城的资料,也觉得很是满意。

    有山有水,便于训练;大道可直通绥州、榆林,便于在边关示警时疾驰支援。而且韩城的经济一般,建校以及此后的维持费用也可以压到最低。

    最为关键的是,因为临近陕西边界,韩城还相对封闭一些,不像是凤翔、延安等地南来北往的行旅货商不断。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最好,起码能够保证不太会受到外界的注意,也不太会受到干扰。

    因为皇帝陛下一行是轻车简从,因此尽管是从遥远的张家口而来,可还是早于约定的日子、先徐光启一步到达了韩城。

    到了之后,没有见到徐光启,皇帝陛下认为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住了,因此他就并没有多么着急,更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只是带领着自己一行,到徐光启提到的几处初选的地址,走马观花地实地考察一番,也权当是走马观花,观光游览了。

    韩城这个地方别看相对闭塞,可也不妨碍它人杰地灵,诞生了许多有名的人物。

    最有名的一个,当之无愧地属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了。

    司马迁是韩城人,西汉时,韩城是叫做夏阳。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后来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入仕后初任郎中,奉使西南。武帝元封三年前一零八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自成书以来,就成为无法逾越的标杆,千多年来就一直屹立在华夏人的心目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哉大明》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哉大明》 第391章 韩城人物1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废材来袭,嗜血邪王的宠妻 连载中图标 废材来袭,嗜血邪王的宠妻
  • 豪门甜宠:萌妻狠狠爱 连载中图标 豪门甜宠:萌妻狠狠爱
  • 其实我真的不会造包子! 连载中图标 其实我真的不会造包子!
  • 盛宠皇贵妃 连载中图标 盛宠皇贵妃
  • 神霆 连载中图标 神霆
  • 禽非得已 连载中图标 禽非得已
  • 龙珠之最强神话 连载中图标 龙珠之最强神话
  • 和女上司荒岛求生的日子 连载中图标 和女上司荒岛求生的日子
  • 花仙轮回缘:穿回古代做公主 连载中图标 花仙轮回缘:穿回古代做公主
  • 焚炎圣帝 连载中图标 焚炎圣帝
  • 穿越大商:迎娶寡妇妻 连载中图标 穿越大商:迎娶寡妇妻
  • 绝色美女爱上我 连载中图标 绝色美女爱上我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