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成为律师的渴望源于我童年的生活际遇。
小时候我调皮,父母老师虽然拿我没办法,但却每时每刻都在唠叨我,告诉我这是对的,那是错的。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所做的并没有错,很久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孩的天性,但当时的我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更没有雄辩的口,于是我立志成为一个辩论家,驳倒所有谬论。
我不记得自己看的那部电视的名字,但是那场景始终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两位身着正装的律师在法庭上激辩,惨烈到好像不是在辩论而是在打架,那场面甚至比打架来的更震慑些。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立志要做比他们更强大的律师,可惜那时候的我只记住了胜利者的笑容,却没看到落败者的失落。
律师面对的对手是律师,而没有一个律师是常胜将军,人都有被打败的时候。
生活就是这样,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平静如水的生活却又满足不了人类的**。
我选择不平庸,在偏执的道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c大,大的优秀可以获得一年美国耶鲁大交换生的资格,公费。最吸引人的是,如果这一年表现优秀,还有可能获得在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但是名额其有限。
这优秀的标准是,专业成绩以及个人素质优秀,在我们法院,有个不成的规定,获得ilec证书者优先考虑。
传说前几届有位姐,每期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同时在大二结束时获得了ilec证书,一时间被当做法律院的佳谈。还听说那时候院长演讲,开始之前总要提上一句,那谁谁谁是我们法院哪一届的生,说完台下必定掌声雷动,可见这姐真真是名震四方。
在c大这人才聚集的地方,能够保持每一期专业成绩都是第一,实属不易,而在这如此不易的情况下又淡定地拿下ilec证书,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位姐终归是做到了。
我从来都很自信,但是对这从未谋面的姐,我自信不起来,我也许成不了那样的传奇,但是我可以向她无限靠近。
自从听了姐的传说,我整个人都振奋了起来,我想,无论大多么绚丽多彩,我最应该在意的,还是我的专业。
这一点韩芳雪也很赞成,在她退出围棋社之后,王俊生、韩芳雪我们仨经常结伴自习,与每条法律法规‘殊死搏斗’。
我问王俊生:“你是要转专业么?”
这货翻过手中的书页,头也不抬:“我是在修第二专业。”无限张狂。懂得张狂是好的,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张狂岁月,那是对自己的肯定。我想我的这段张狂岁月浪费在了童年。
吴雨的空余时间几乎都献给了和社,孙默言则继续修炼她的跆拳道。
我开始着手准备ilec的考试资料,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我遇到了楚清扬,最近忙着习,确实是好久不见了。我告诉了他我的想法,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他推荐给我一本资料,很有用,他看了受益匪浅,“我能通过ilec考试,这本书有50%的功劳。”
我嘴巴张得老大,原知道他牛,没想到这么牛。在他面前我弱小到几乎没有存在感。
“不过前段时间搬家弄丢了,没关系,我可以让朋友帮忙再买一套,从国外邮寄回来,但是等的时间稍微长一点。”
一星期后的某天,楚清扬递给我一个纸袋,是我需要的资料,不是新的,却比新的更有价值,里面密密麻麻用英做了注记。
我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leo,some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