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找上门了,不能不去。
付了帐,在苏楠瑾切地一声中,沈浩然嘿嘿笑着跟叶子隆离开奶茶店。
周平对沈浩然的好印象不仅仅源自于他的正义感,更多的是眼前这小子有着远超于同龄人的成熟。
指了指沙发,周平对两人说道:“坐下说吧。”
沈浩然和叶子隆恭敬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开玩笑,面前这人,还兼任着自己的《经济学》教师一职,态度必须得端正。
看着沈浩然的坐姿,周平心里更满意了,微微一笑,他问道:“知道喊你来为了什么吧?”
沈浩然说道:“知道,需要我解释一下案件的情况。”
周平说道:“那你就说说吧。”
学校方面压力很大,随着李连山案的爆发,最近,已经有不少受到他侵犯的学生家长找过来了,家长们要学校给个说法。周平知道,对校方而言,学校里出现了这么一名禽兽教师,领导要承担责任。
但无论家长们怎么闹,事情已经发生了,尽快平息家长们的愤怒,消除事件对学校造成的恶劣影响才是最主要的。
原本是不需要沈浩然过来专门解释一下的,但是按照程序来说,学校需要个过得去的说法平息众怒,所以,才有了沈浩然这趟校长办之行。
沈浩然是无所谓的,让讲就讲呗,于是,他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从头讲到尾。
“也就是说,你是无意中发现李连山对田佳彤有不良企图的?”周平问道。
“是,我在去食堂吃饭的途中,看到李连山鬼鬼祟祟的盘桓在女生宿舍楼门前,恰好又听到几个女同学议论李连山瞄上了师姐,所以才多了个心眼儿,留意上他。”沈浩然不卑不亢,这些说辞,他早就准备好了。
周平点点头:“事情的始末我已经知道了,还得麻烦你回去后写份材料报上来,好了,我这里没什么事儿了,你俩回去吧。”
沈浩然和叶子隆站起来,准备往外走。
有人敲门。
周平说了声请进后,秘书走进来,将一份材料递给他。
接过来看了看,周平面露难色,问秘书道:“你打过电话确认了吗?目前国内只有华海复旦引进了这个项目?”
秘书说道:“是的校长,我已经给京城教育部的同学打过电话确认了。”
周平接着问道:“你同学怎么说?”
秘书说道:“前景不明朗,但是教育部也没有阻拦,如果哪所高校肯第一个吃螃蟹,领导们倾向于支持。”
沈浩然和叶子隆心有灵犀的对视了一眼,什么事儿让老周如此为难?部里下来新政策了?沈浩然递了个眼色给叶子隆,意思是让他问问,叶子隆心领神会,问周平道:“校长,部里有新政策?”
看了叶子隆一眼,周平叹口气道:“怎么说呢?上面张张嘴,下面跑断腿啊。”或许是觉得自己这话过分了,有忤逆上峰的意思在里面,周平讪笑了一声,将材料递给叶子隆,继续道:“mba项目在大学校园里推广,这不是扯淡吗?”
叶子隆拿来过一看,也有些不太理解,他问道:“这个项目是高教司强压下来的吗?”
周平摇头道:“就是个建议,说哪所高校愿意尝试,可以主动跟高教司联系,司里会全力配合。工商管理硕士,听上去名头挺响亮的,可这玩意儿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运作吧,这年头,傻子才吃饱了撑的来学习这么个不当吃喝的玩意儿。”
叶子隆点点头表示赞同。
沈浩然一听,靠,这里面满满的都是商机啊,老头儿明显思想僵化了,没办法与时俱进了,所以才会觉得这是上级领导强压下来的任务。
一伸手,沈浩然对叶子隆说道:“给我看看行不?”
叶子隆递给沈浩然,问道:“你感兴趣?”
不是一般的感兴趣,沈浩然笑笑,模棱两可道:“看看再说。”
仔细看了一遍,内容很短,无非是介绍了高校若办这个班,会给学校带来哪些好处,会培养出来多少新时代的人才,会为社会创造多大价值之类的,总之一句话:市场前景上头都已经替你分析到了,学校跟着做,一来是为教育部排忧解难,二来是为本校积累口碑。
可以看出来,这份文件,周平满不在乎,但在沈浩然眼里,这个班一旦办起来,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想到这里,沈浩然说道:“校长,这个mba项目可以做啊,而且前景不错。”
周平一阵讶然,说道:“浩然你别跟着瞎掺和啊,你懂什么?对上面的领导来说,这是出政绩的东西,对学校而言,开办这个mba培训班就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校长,此言差矣啊。”沈浩然这边刚起了个头儿,就被叶子隆截住了:“浩然,不懂别胡说啊。”他认为沈浩然这是在撅周校长的面子。
看不起我啊这是,翻了个白眼,沈浩然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懂?”
周平笑了:“你懂?那你说说看。”
沈浩然专业装b二十年,忽悠一个老学究还不跟玩儿似的,咬着嘴唇故作深沉了一会儿,其实他是在琢磨着该从哪里说起,想好后他说道:“校长,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更高的追求,普通市民会想着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企业家们就会想,如何让自己的文化层次提高一点,学习一些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可是眼下,国内各高校并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这些人如果想要学习,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疯狂往国外跑。倒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好,但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您不能不承认,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见识过西洋景后,有很大一部分人就会生出留在国外发展的心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听到这里,周平带着欣赏的笑容微微点头,不可否认,沈浩然说得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嗯,你继续。”
第一关算是基本闯过去了,沈浩然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国家要腾飞,大力发展经济是必须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而企业要发展,终究离不开人的因素,换种方式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家企业是否能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有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关系太大了。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老总们需要充电,需要提高个人管理能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培训学习、回炉深造,国内没有机会,也就衍生出出国学习的问题了。所以说……”
周平毫不客气的打断了沈浩然的话:“所以说,谁先办成这个mba培训班,谁就先得利,谁就会占得先机,对吧?”
沈浩然笑道:“对。”
周平微微点头,同时也在思考,作为国内经济学界小有名望的专家,沈浩然说得这些他并不是看不到,相反,他的认识比沈浩然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深刻的多,那他为什么还对教育部下发的通知如此排斥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说他是经济学专家也好,国家高等学府的副校长也罢,首先他是个老师,人民教师嘛,素来都以清高自居,他觉得,一切和经济利益挂钩的课程、学术、乃至课题研究,都是不纯粹的。
听完沈浩然的阐述,他又觉得开设mba课程,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的事情,毕竟开设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能力,以便于他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他又想到,如果以学校的名义来举办的话,会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说南大为了挣钱,把课程都当商品出售了。
看着沈浩然,周平心里生出一个想法,这家伙聪明、稳重、对国内经济发展有独特的见解,也不缺乏工作热情,把项目交给他做不是一举两得嘛。
“浩然,你对这个培训班感兴趣吗?”周平问道。
沈浩然知道,这事儿成了:“校长,我挺感兴趣的,我建议学校慎重考虑。”
周平呵呵笑道:“既然你感兴趣,我把它交给你负责筹办如何?”
这时候,沈浩然再装腔作势就闹笑话了,他说道:“校长信得过我,我自然会倾尽全力办好您交代的差事。”
周平笑道:“你这个小滑头啊,行了,这事儿我还得跟陈校长汇报一下,你回去后写个可行性报告,尽快送到我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