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宋宫之不孕枭后 > (10) 莫须罪名

《宋宫之不孕枭后》 (10) 莫须罪名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四面都是冰冷的墙,地面上铺着发着潮气的稻草,我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亲眼看见一只蜥蜴从我眼前爬过。不知道是否是太局促不安,只觉全身血液倒流,手脚发麻。

    “把天牢给哀家打开。”李太后的声音不合场地的响了起来。

    混沌之中想,太后娘娘竟会为了我来这昏暗无光,臭气熏天的大牢。

    然后听见有钥匙碰撞,铁链撞击的声音,房门便慢慢地被推开,三两个人影踏入。

    我眯着双眼,抬头去看,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看不真切,仿若有千万个重影在迷惑我。我甩了甩头,“是太后娘娘来看民女了吗?”

    “谋杀哀家的皇孙,刘娥皇,你胆子倒是不小。”她蹲下身子,将一瓢冷水浇灌在我的头顶。

    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民女没有。”我扯住她的华服衣袖,口里不依不饶着,“太后娘娘为民女做主。”

    她残忍地将我推开,敛着双眸,嘴角带着笑,“你这么聪明,难道还没有想明白?”

    我微微一怔,忽然之间全部明白了。老中医的蹊跷出现,我的顺利进宫,赵恒妃子的流产,一切都是她一手操控,为的就是我落入圈套,失去他的宠信。

    “为了将民女一网打尽,太后娘娘舍得杀死自己的亲皇孙。”我禁不住冷笑,“何必如此兜兜转转,白搭一条性命。”

    “哀家要的是侃儿对你死心。”李太后抿了抿嘴,被我的冷言相向弄得激愤。

    “太后娘娘已经做到了。”我略微带着调侃,“民女早知太后娘娘不怀好意,却还是固执地寻求生子偏方,如今落个这番下场,倒是自己咎由自取。谁叫民女听信那老中医的食狸猫肉就可得子的鬼话。”

    李太后沉吟了许久,开口,“哀家此计最悔的便是错杀一皇孙,但你死,后宫的宫嫔皆有机会受孕,哀家不怕皇上无子嗣,一孙换千秋万代之孙,也是值了。”

    “说来说去,太后娘娘还是嫌弃民女不能生孕。”我目光直视她,语气里带着些许轻蔑,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她们这些人的思想里,传宗接代是根深蒂固的家训,谁也动摇不了。

    “这只是其一。”她默默出声,横眉学我轻笑。

    “民女家境贫寒,太后娘娘怪罪民女高攀皇上。”我虚弱着再出声。

    “这只是其二。”她清了清声,轻描道。

    “哦?民女在太后娘娘眼里如此不堪,如此令您厌恶?”我心头一沉,不敢想象自己何处得罪于她,如此冰冷待我,还诸多不满。

    “宫中忌讳独秀一枝,想当年汉成帝刘骜独宠赵氏姐妹,但她们自己无法生育,见后宫谁能落下皇子,怕自己与皇后之位无缘,仗着成帝过分宠爱,密谋杀害皇子后妃,成帝眼见也不怪罪,反而默许,甚至还在她二人的教唆之下,亲手掐死亲儿,最终落个身后无子的下场,哀家必须杜绝这种天理难容的混账事发生在侃儿身上。”李太后捡了历史之中臭名昭著的赵氏姐妹令人发指的行径来压迫我,关键点便是我想母凭子贵,但我生不下皇子,她防我会对生下皇子的妃子动手,甚至更怕我在赵恒耳边吹枕边风引诱他杀死他的儿子。

    “皇上非汉成帝昏蒙无道,民女也并非赵飞燕赵合德二人善妒,况且民女只求能诞下一儿,从未想过要害皇上的孩子,太后娘娘作此比较,有失公正。”我愤懑,杀害赵恒孩子的是她,不是我。

    “那你告诉哀家,一个女人,看甚么《孙子兵法》,《商鞅书》,这些可都是帝王该看的书呀!”她这一咄咄逼问,我便知她怕的不只是我恩宠六宫,更是怕我做出武后的大逆不道之事。

    “先帝生前曾劝导后人勤勉好学,自己更每天坚持读完三卷书,有言‘开卷有益’。民女琴棋书画,女工手艺,样样精通,偶也闲暇就手握卷书也浏览一二,只是想着从书中得些读书的乐趣。”我极力自辩,冷汗直冒,连说话都带着呜咽之音,手都开始不自在的颤抖。

    “正因为你的好学上进哀家才怕,万一哪一日你学吕后武后,秽乱后宫,横手朝纲,断侃儿之子绝哀家之孙,那哀家该有多悔恨不在今日就杀死你!‘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若是没了继承江山社稷的人,先帝的江山怕是要拱手让给姓刘人了!”她的防患于未然,是要将我往死亡边上推。

    我多想告诉她,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女帝只有武则天,根本没有刘娥皇。

    “太后娘娘非要讹化民女,将这些莫须有的罪冤扣在民女头上,民女无言以对。权贵之下,骨气无存,唯求一死,高风亮节。”

    心中大悸,边哭边抖。

    “好个高风亮节!哀家最后问你可曾听过武后训狮子骢的故事?”她见我死已经是尘埃落定,仗着好心情与我闲话。

    “唐朝经典轶事怎么会没有听过。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千里马名狮子骢,骄傲而强壮,旁人一靠近就呼啸奔腾,太宗无法,喜爱又得不到。偏偏武后在一旁言有办法驯服,只需三物,分别为铁鞭,铁棍,匕首。起初用铁鞭狠抽,不服,改用铁棍敲击它的头脑,再不服,直接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当初武后的回答可是惊吓了不少人。

    “若它未咽气,太宗再问,你作何答?”李太后似笑不笑,透着一丝精明。

    “民女会如实对太宗言‘快马须健儿’,兴许太宗闻言会气愤民女贬低他,但普天之下驯马人才济济,武后志气可嘉,却要损失一千里马,民女不认同‘得不到就毁之’的看法。千里马之难得,轻易毁了,岂不可惜,再说来,太宗爱马人人皆知,当时太宗就为一匹爱马无故死亡而迁怒过养马官,所以他对武后的回答是既佩服她的胆识又憎恶她的凶残,武后无疑没有得到太宗真正的仰慕之心。”

    “若还是找不到一个驯马高手呢?”李太后又浅笑追问,看不出对我的回答是否合心意。

    “放它回归自然。”我不知太宗是否愿意,但如果是我,我就会如此做。

    “你自己言唐太宗喜马,怎会舍得放生。”李太后所言不无道理。

    “能割能舍是大将风范,于帝王而言更是难得。倘若天下人所知太宗爱马更惜马,定会为众百姓所钦佩拜为偶像。”我思量了一会儿,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哀家倒是对你刮目相看起来。当初若在唐太宗身边的人是你,不知道他作何想法。”李太后说得意味深长。

    “与众人看法无大异议,中规中矩,大概一笑了之。”我复出言回答她的问话。

    “唐太宗钟爱文德皇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仁德贤惠,你身上倒是有些她的影子。依照哀家来看,恐怕太宗会将你当做第二个文德皇后来尊爱。”有此赞叹,真是我三生有幸。

    “民女搞不懂太后娘娘的意思了。”

    她不是要将我定罪么,怎么一直围绕着女帝贤后这一话题展开。

    “论德行,后宫无一人赶超你,但即便如此,哀家也不得不杀你。因为哀家情愿侃儿的皇后是个只知争宠而无才德的女子。”她对我诚心诚意笑,又坦荡告知。

    “民女死前被太后娘娘尊崇为武后这般枭后,文德皇后这般贤后,也算是死得无怨无悔了。”知道自己要死的这一刻,我也不再做作,恭敬直言。

    “三尺白绫,一斟蛇毒酒,一柄匕首,哀家由你自个儿选。”

    她的话令我微微一怔,最后一丝期待荡然无存。

    “哈哈……当年杨贵妃伴唐玄宗李隆基二十载之久,却在安禄山背叛唐朝之时,他为保自己的命,赐死玉环悬挂梨树的下场,而今有刘娥皇伴皇上十几载之久,却在受人诬陷锒铛入狱之后,他为替死去亲儿报仇,不分事实清白,容得他母后将我赐死,当真是寡恩无情,冰冷少义。”我怒目圆睁,扑唰唰掉落数串泪珠,“这世间的冤屈竟教我也碰上了。”

    “够了,刘娥皇。你已难免一死,赶紧选一死法。哀家不想再等了。”她背过身,语气凄厉厉,甩了甩袍袖,得意跋扈之间展露权力的锋芒。

    “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悲戚戚,我难耐锥心之痛,惨烈放声哭着,仰天大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宋宫之不孕枭后》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宋宫之不孕枭后》 (10) 莫须罪名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良婿齐眉 连载中图标 良婿齐眉
  • 惊情春城 连载中图标 惊情春城
  • [综]万人迷 连载中图标 [综]万人迷
  • 血龙武神 连载中图标 血龙武神
  • 宋少的亿万新娘 连载中图标 宋少的亿万新娘
  • 爱你,以友之名 连载中图标 爱你,以友之名
  • 重生极道僵尸 连载中图标 重生极道僵尸
  • 传灯[星际] 连载中图标 传灯[星际]
  •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后 连载中图标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后
  • 安缘 连载中图标 安缘
  • 大小姐驾到,统统闪开! 连载中图标 大小姐驾到,统统闪开!
  • 毒医狂妃:萌宝1加1 连载中图标 毒医狂妃:萌宝1加1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