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香江影视大亨 > 第三十七章 电影皇帝(二)

《香江影视大亨》 第三十七章 电影皇帝(二)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也就在这时,知难而进的邵逸夫,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当时,西方已经有了有声电影,但中国和东南亚还停留在“哑巴电影”的时代。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三哥邵仁枚沉吟了片刻,鼓励弟弟说:“那你就动手干吧,我们会支持你的!”

    然而真正动手干,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有声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邵逸夫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他要的演员没有,机器没有,音响设备没有,连资料都没有,他所知道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些东西在欧洲有、美国有。

    邵逸夫决定去美国考察。没有飞机可乘,他只好坐轮船去,上了船就晕,吐得死去活来,差一点把命丢在太平洋上。到达旧金山时,他已经虚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进了一家黑人医院。可是他第二天就从医院里溜走了。

    美国之行使邵逸夫大开眼界。他亲身体会到,美国确确实实是个富有的国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物资是美国生产出来的!这里不但有有声电影,还有富丽堂皇的电影院。想想东南亚那些一块白布当银幕、几排板凳坐观众的简陋影院,邵逸夫真是感慨万千!他发狂似地买了大批器材设备,又是一个月的远洋海轮,又是吐得昏天黑地。邵逸夫回到了新加坡,在他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

    放映设备是有了,可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邵逸夫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遇到了难题,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这方面中国专家还不曾出现,“吃螃蟹”的他是第一个;外国专家身边又没有,要专门从西方请一个专家养起来,他又负担不起!他只好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训练人员,包括他自己。

    多年之后,邵逸夫谈到他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最后搞不出来,他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后来,邵逸夫回到祖国,与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生合作,终于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有声电影放映出来,声情并茂,已经轰动一方;同时又能使许多买不起戏票的人能领略粤剧表演艺术家的风采,更是大受欢迎!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都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据说有一次在泰国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大钱,仅在广州放映的票房收入就是它全部拍摄成本的60倍。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而且也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3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电影业的状况也同样有所好转。邵氏兄弟趁机放手大干,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电影院。同时,他们又向娱乐业发展,先后买下了新世界娱乐场、大世界娱乐场、快乐世界娱乐场等,而且越办越红火。邵氏三兄弟,大哥邵醉翁坐镇上浦,三哥邵仁枚坐镇新加坡,六弟邵逸夫坐镇香港,呼风唤雨,相互配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然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毁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经营20多年创立的庞大产业。邵仁枚躲在一座古屋里,还是被日本侵略军找到,逼迫他到日军把持的新加坡戏院去服务,使他倍受屈辱。邵逸夫被扣上了“拍摄反日电影”的罪名,抓进了日本宪兵队,差点被杀害,幸亏他过去的几个职员设法把他保了出来。

    战争终于结束了。然而邵逸夫的两位哥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恢复旧业的重担几乎全落到了邵逸夫的肩上。邵逸夫考察了澳洲和美国,迫切地感到,世界电影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邵氏的电影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转眼10年过去了。邵逸夫也已年过半百。邵氏机构虽然早已重整旗鼓,但邵逸夫并不满意,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

    他最后选中了香港。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为了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推进他的事业,他决定先在香港建立自己的电影王国。他乘着汽车在香港转了一整天,看中了清水湾附近一座半荒的山岗,于是投入巨资,将整个山岗买下来。紧接着,成队的机械开到了山下,将整座山岗削成平地,在这平地上筑起了一座电影城——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

    拍电影少不了导演和演员。再好的设施,没有好导演、好演员也是空的。邵逸夫深感自己最缺的还是人才。他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广告中说:“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本公司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

    尽管当时这类广告并不少见,但是邵氏公司的广告却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东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特别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栏目,使影迷们如醉如痴,紧紧盯住邵氏公司的新影片先睹为快。

    就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其中不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因为他预测古装片会受观众欢迎。然而财务人员一做预算,便劝邵逸夫放弃这部片子,因为至少要花100万港币!财务人员想的是,万一这部片子拍得不成功,邵氏公司就有瘫痪的可能。但邵逸夫想的却是,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果然没有辜负邵逸夫的厚爱,《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宝岛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宝岛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当时各种报刊争相发表文章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到70年代初,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家邵氏影片的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

    用邵逸夫的话说,邵氏公司挂起了“太平洋银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香江影视大亨》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香江影视大亨》 第三十七章 电影皇帝(二)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最强都市王 连载中图标 最强都市王
  • 江南烟雨覆天下 连载中图标 江南烟雨覆天下
  • 神级修真高手 连载中图标 神级修真高手
  • 十帅面具 连载中图标 十帅面具
  • 韩娱之三流演员 连载中图标 韩娱之三流演员
  • 黑夜皇帝 连载中图标 黑夜皇帝
  • 枭雄 连载中图标 枭雄
  • 亘古之海 连载中图标 亘古之海
  • 名门罪妻,总裁高攀不起 连载中图标 名门罪妻,总裁高攀不起
  • 十方剑祖 连载中图标 十方剑祖
  • 卿之晚魂 连载中图标 卿之晚魂
  • 假孕真婚 连载中图标 假孕真婚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