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

《大明皇长孙》 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汝阳县属于上县,县城内人口将近十五万左右,商业也算是比较发达。

     但是四万大军就在城外几里地内扎营,这可是给了汝阳县很大的压力。

     县城内府衙。

     包含知县在内的数人,聚在一堂,商议城外之事。

     县衙的官吏设置基本上是按正官、佐贰官、属官、教职、杂职、吏典、差役的顺序编排的。

     佐贰官是县丞、主簿,分掌粮务、水利、河防等事。

     此刻除了知县,主簿,县丞等人外,典吏作为属官,也在其中。

     “袁大人,据说外面率领大军之人,乃是当今长孙殿下,不知长孙殿下如此尊贵的身份,怎么会来到我们这里。”

     “说是为了瘟疫过来。”汝阳县丞有些疑惑的对着知县问道。

     袁知县闻言,眉头微微一抬,却没有去回答县城的话。

     袁姓在汝阳是大姓,先祖能追溯到三国末期的袁术,袁绍之上。

     袁知县这个知县的位置,也不是靠功名来的,也是通过举荐的道路。

     一年才出多少举人,进士,明朝的大量官员,基本上都是通过举荐的形式当官。

     其实朱元璋能够有这般的威信力,甚至中后的大明,烂到根子上,都还能维持下去,并且很是得民心。

     和朱元璋所任用的举荐制度,分不开干系。

     朱元璋的举荐制度,可以看做主要是对于地方富民的拉拢。

     洪武六年朱元璋就下诏说道:“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举荐推举贤才的科目有: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

     洪武时期举荐的范围很广,主要是鼓励百姓在道德上升华自己,对于孝子表彰的就很不错。

     诸如易州涞水县民李得成冒着严寒“卧冰求母尸”,被举为孝廉,被朝廷任命官职,后来官至布政使。

     以举荐制度来看,明太祖朱元璋更加重视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而不是能力,是想通过此举,将社会风气带向好的一面,并且培养出一批忠君爱国的官员。

     朱元璋大搞举荐制度,甚至直接从富民中选用官吏。

     对于地主阶级的拉拢,可谓是不遗余力。

     如洪武三十年,明朝政府调查浙江等九地布政司,还有南京十八府州田地在七百亩以上的地主,共一万四千二百四十一户,编成花名册,分批召见,直接录用。

     有了地主阶级的拥护,大明自然极为稳定,尤其是这些拥护的地主们,极为崇尚忠君爱国的思想,算是正能量一系。

     这就不难想象朱元璋在民间的威信了,他们当然是会说朱元璋的好话。

     像是贫农,基本上也得靠着富民生活,能够当选官吏的富民,在当地的名望肯定是很不错的,也很得到当地贫民的拥护。

     至少在有什么灾祸的时候,通常都会以身作则,出来救济四方。

     所以贫农对于朱元璋也是同样的拥护,认为这是个真正的好皇帝。

     有拉拢便有打压。

     对于支持明朝统治的地主阶级,朱元璋自然是笑脸相应。

     对于不支持,不配合的,甚至当地名声差的地主,文人,那叫一个杀伐果断。

     诸如苏州人才姚润、王谟被征不至,皆诛而籍其家。

     像是那些地主势力更加强大的,更加要狠一些。

     江南的地主豪强势力最为强大,这些地主豪强拥有大量土地,还鱼肉百姓横行霸道,甚至隐藏人口和土地,向农民转嫁赋役负担,使朝廷的统治延伸不到基层,偶尔还来个起义啥的,也是这些人在背后支持。

     朱元璋便几次下令将曾经依附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江南地主豪强,还有忠于元朝的孤臣都迁到凤阳。

     使其远离家乡,没有根基,方便控制之余,还可以开发开发凤阳老家。

     其中一些较为大头的,还被迁移到南京在,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生活,美其名曰:以壮京畿。

     便就是这般刚柔并济的手段,才能奠下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国祚。

     不然大明中后期的那些奇葩皇帝,早把大明给完犊子了。

     后面朱棣三次亲征,搞得大明一穷二白,也是因为地主阶级的拥护,才没有动摇到统治的根基。

     袁知县,便就是这地主阶级中的一员,所以他对于朝廷,尤其是朱元璋那是极度的拥护。

     河南这边赈灾,可是实实在在出了不少的钱粮。

     闻言,袁知县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沉吟过后,这才说道:“长孙殿下能够来我们汝阳,是对汝阳的重视。”

     “既然长孙殿下来了,那我们汝阳也得拿出诚意方可。”

     下方的县丞闻言,面色有些忧愁的回道:“可是大人,今日殿下并未回应,而是交代明日再看,这其中是不是殿下对我们有什么看法呀。”

     袁知县摇摇头,道:“不要肆意去猜测长孙殿下的想法,本官听说,陛下已经定下,将于九月举行册封太孙事宜,长孙殿下此刻前来,定然就是为了处置瘟疫此事。”

     朱雄英的存在,就算是朝廷重臣,几乎都不知道,就连皇宫里,若不是老一辈的,也不清楚。

     所以袁知县下意识的以为,就是朱允炆。

     在袁知县说完后,数位官员纷纷点头赞同,典吏则开口道:“知县大人,长孙殿下驾临,我等如何也得组织县内的大户们,共同表达出诚意吧。”

     袁知县不言,其他官员纷纷出声赞同。

     典吏作为知县属官,像是这种知县不方面开口的话,自然要效劳一番。

     显然这个典吏还是很懂味的,袁知县也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体现的诚意,在袁知县看来,自然是越大越好。

     这可是不久后的太孙殿下,大明未来的皇帝陛下,若是能够有幸让其对自己对上几分好的印象,还愁以后官路不同。

     在袁知县看来,长孙殿下的到来,简直就是自己这一生中最大的机遇。

     所以昨天长孙殿下刚到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拜访。

     现在想起来,是自己有些孟浪了。

     不过殿下既然没有明确拒绝,那肯定就有戏,且看这情况,长孙殿下应该不止待上一两日。

     “大人,这诚意,大概在一个什么范畴之内呢。”

     主簿有些迟疑的问道。

     能够干到主簿,他自然是有足够的情商。

     主簿并非汝阳本地人,在这里没什么根基,不过也干了七年多了。

     和袁知县的举荐不同,主簿是通过举荐和科举外,由国子监选拔为官。

     属于学院提拔。

     举荐,科举,国子监,这也是目前大明当官的三个途径。

     且主簿的出身,不算富裕,其父母曾经更是佃农出身。

     佃农,在元朝的时候,曾经算是和地主为依附关系,更是主仆,元朝律法规定,佃农要对地主向主仆之礼。

     这跟奴隶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朱元璋建国大明后,下诏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礼行之”。

     佃农与地主从元朝的主仆关系,到了明朝成为少长关系,地位提高了不少。

     更难得可贵的是,因为元末延绵的战争,以至于民不聊生,甚至很多老百姓逃荒时干脆卖身为奴。

     对此朱元璋下诏:“凡战乱中势弱力孤或贫乏不能自存,于庶民之家为奴者,诏书到日,即放良”。

     在这基础上,还进一步决定由朝廷出钱,赎还因饥荒为奴者的自由。

     洪武十九年,光是河南布政司就赎还了典卖为奴者男女二百七十四名。

     往小了说,这是把最底层的贫民地位给提升上来了。

     往大了说,这就是奴隶解放。

     到如今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已经没有为奴者的百姓。

     在地主阶级和贫民阶级面面俱到,这些举措下去,尤其都还是朱元璋的谕旨直接下达。

     加上那大白话一般的谕旨内容,更让听不懂雅文的百姓不仅清清楚楚,更是有很大的亲切感。

     朱元璋曾经农民的身份,更是让广大农民内心产生强大的认同感。

     杀贪官污吏这些,越发如此。

     且要知道,大明如今的军队,八成都是屯田兵,平时都是干着和农民一样的活计。

     所以对朱元璋的个人崇拜,是深入到大明上下各个阶层,那些上层阶级的达官贵人们,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各个方面,才是构成朱元璋有如此威慑力的重要结构。

     尽管大肆屠杀功臣,尽管历史上蓝玉案一万五千多中层军官被牵连诛杀,但是这对于朱元璋個人的威严,没有丝毫的影响。

     纵观古今,也唯有朱元璋将开国功臣杀了大半,还能皇权依旧稳固。

     早知道可不仅仅是功臣,在此之前,官吏都杀了好几轮了。

     所以在县衙的这些官员中,无论是地主出身的袁知县,还是佃农出身的主簿,亦或是军户出身的县丞,都是朱元璋的坚决拥护者。

     汝阳县衙,只是大明一千多个县的缩影,几乎大部分的县衙,都和汝阳县衙的情况大同小异。

     这般深入的统治力,谁还能撼动朱元璋?

     主簿开口的意思,也是想让袁知县把基调定下来。

     不过众人还是小瞧了袁知县的手段。

     汝阳袁姓人氏,都是认为是书香门第,钱财这般俗物,怎么自己开口了,那岂不是和那些贱商一般。

     “待会通知县城内的各个大户,今夜本官就准备个晚宴,长孙殿下过来,可不能疏忽大意。”

     “至于这诚意,各家的情况皆有不同,当然没个准数,出多出少,都是看自个人来,本官还能强求不成?这岂不是坏了本官的名声。”

     袁知县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这才补充说道。

     “倒也不能让大家失望,传告出去,到时候诚意最大的,本官可酌情带上几人,随同本官一同去得见长孙殿下的圣颜。”

     袁知县此话一出,顿时场面就有些热闹,尤其是典吏,眼神中更是透露出惊喜之色。

     消息但凡灵通一点的,都知道长孙殿下就是未来的陛下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是能在长孙殿下面前露个脸,哪怕只是报上一句自己的名讳。

     在未来的时候,那就有了青云直上的可能。

     这如今的大明,这等机遇,那真的是万般难得,而且是真正可能出现的。

     长孙殿下久居深宫,若是看到熟悉旳姓名,自然会多留意几分,这是再多钱财都换不来的。

     典吏性周,是汝阳本地人。

     周在汝阳,可是大姓,溯源甚至能到商周时期。

     是极为古老的姓氏。

     周姓在《百家姓》中名列第五,后世有这么一句话:望族出汝南——天下着姓必称周氏。

     后世所说的汝南,就是大明目前的汝阳县。

     其中经过多次改名。

     作为汝阳大姓,周典吏背后的支持力量可不小,加上和袁知县的关系,这让周典吏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这个诚意,定要远远超出其他人家。

     想到这里,周典吏就有些坐立不安,他想要急着回去跟族内的耆老们商量一番,绝不能错过这次的机会。

     众人的神情被袁知县尽收眼底,能够当上知县,并且稳稳干了这般多年,袁知县当然是有几分手段的。

     “诸位就先散了吧。不过此事有些匆忙,大伙可别催本官,怕是到时候来得人有些多,本官得安排厨子们多准备一些佳肴。”

     “依本官看,便就先暂定在戌时半更天吧,想来时辰上也差不多了。”

     袁知县算是给足了时间,定下晚上八点开宴席。

     听到这话的官员们纷纷赞同,现在距离戌时半更天还有两个多时辰,足够他们去商量这件事了。

     定下基调后,袁知县也不废话,让大家散开,通知大户人家的同时,也回去商议自家该出多少诚意。

     长孙殿下驾临汝阳县旁的消息,顿时就在城中大户人家中传开了。

     几乎所有的大户人家,晚膳都不吃了,直接就召开家族会议,开始尽可能的商讨出,这个诚意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才能在长孙殿下面前,有露脸的机会。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城里群英商会的人知晓了。

     像是汝阳这种大县,自然也有群英商会的负责人驻扎。

     早在朱英过来前,就已经开始沟通了。

     虽然群英商会在汝阳入驻的时间不长,但因为雪花盐的生意,也算是有足够的面子,至少销路上不用愁。

     雪花盐虽说是官营,但朱英从中得到的利润,自然主要还是以走私为主。

     这也是为何朱英目前一直都没把雪花盐直接并入到官营里面去。

     私盐才是利润来得最快的。

     加上饥饿销售,虽然群英商会在汝阳入驻短,但地位可不低。

     袁知县传播开来的这些消息,连半个时辰都不到,就传到了朱英这里。

     朱英闻言,颇有些无奈。

     这感觉,和后世的那拍卖会般的天价午餐,似乎没啥区别。

     若是朱元璋,亦或是大明同时代的人,在知道这些情况后,定然会心中不爽,甚至暴怒。

     但作为后世过来人,朱英对其却是感到很有兴趣。

     甚至对于群英商会的负责人问道:“到时候你也会过去吗。”

     负责人是个中老年男子,闻言低头恭敬道;“回禀殿下,老奴自然是可以去的。”

     朱英微微一笑,道:“到时候,把这个价格,往上抬一手。”

     “唔..若是过低,那可就打我的脸了,这个你到时候在宴会上,一定要提出来。”

     “借此机会,你也试探一下城内各家的底细。其中具体详细,都要好好记录下来。”

     负责人闻言,心下轻轻松了口气。

     其实在来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惶恐不安的。

     在他看来,自己的东家,大明的长孙殿下,其身份是多么的尊贵,这等形式岂不是对殿下的玷污。

     哪能用钱财来衡量跟殿下见面的标准,应该是以德行。

     只是朱英,又怎么会在乎这些连底层下的面子工程呢。

     多得些钱财救治瘟疫,才是王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皇长孙》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皇长孙》 第218章:我怎么有种被拍卖的感觉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开局就献六良策给朱元璋 连载中图标 开局就献六良策给朱元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连载中图标 这个三国很核理
  • 大胆!父皇为何造反! 连载中图标 大胆!父皇为何造反!
  • 大英公务员 连载中图标 大英公务员
  • 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连载中图标 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 终宋 连载中图标 终宋
  • 豪门缔造者 连载中图标 豪门缔造者
  • 制药是门技术活 连载中图标 制药是门技术活
  • 超级点赞系统 连载中图标 超级点赞系统
  • 末日枭雄 连载中图标 末日枭雄
  • 阿尔弗雷德战纪 连载中图标 阿尔弗雷德战纪
  • [综漫]为什么喜欢你 连载中图标 [综漫]为什么喜欢你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