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活埋大清朝 > 第528章 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求收藏,求月票)

《活埋大清朝》 第528章 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求收藏,求月票)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辽东已是秋风凛冽。

    随着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响起,数百只马蹄踏过河水,当先一骑已经踏足盛京城外的浦河南岸。紧接着是上百名骑士跟着涌了过来。马上的那人,头戴瓜棱如意帽,身穿黄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一张麻脸,不怒自威,正是大清九五之尊,康熙康麻子。

    浦河南岸的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现在已经是东北平原上春小麦秋收的季节,所以麦田当到处都是弯腰在抢收麦子的农民。看见康熙皇帝经过,这些从关内什么地方跑到东北这旮旯来求活的汉人佃户,全都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康熙策马途径之处,无论男女老少,都趴伏在麦田当中。。

    康熙看到这一幕,心情顿时就舒畅了不少,还勒住胯下战马的缰绳,停在官道上,对朝自己跪拜的农民道:“平身,平身......收你们的麦子去吧,多收一点,比什么都强,若是等秋雨下来,就会麦子烂在田里了。那今年冬天,你们可就要挨饿了。”

    康熙说的是真心话......浦河以南的这一片黑土地都是他的皇庄,收上来的麦子四成归他,余下六成才是佃户的。

    四成的租子如果放在已经均了田的大明或吴周,那真是高得有点离谱了,但是对于这些从山东、河南、直隶、山西逃亡出来的汉民而言,还真是皇恩浩荡了。

    毕竟这四成租子就封顶了,没有摊派、没有杂项、没有火耗、没有丁钱,当然了也没有利息。种子、农具和耕地用的马也都是康麻子的内务府出的,而且只需要有借有还,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而且为了确保内务府的奴才不乱来,康熙已经连着两年在盛京过冬了......为了多收几个租子,顺带着促进东北开发,这康麻子还真是够拼的。

    而东北这边的土地那是真的肥沃,还都是开垦过的,复耕起来比较容易。在这些关内佃户接手之前,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耕种,所以都种了牧草——在寒冷但不缺乏水源的地区种牧草是一种“养地”的办法。而这些位于盛京附近的土地本就是黑土地, 在大清入关后就一直养着, 都快养出“油”来了。因此产量极高, 虽然只能种一季,但是随随便便也能打五六百斤麦子!

    这五六百斤麦子中的四成虽然要交给大地主康麻子,但是剩下的三百多斤, 还是远远超过关内黄土地上一亩薄田力耕两季的总产量。

    所以在东北黑土地上给皇上家当一年佃户的收入,可远比他们在关内种自家土地的收入高。

    而且皇上家除了租子以为就不要别的了, 而关内那些“乡贤”可一个个猛如老虎恶如狼, 各种巧立名目, 恨不得把下面的农民生吞活剥了......所以这些黑康麻子家扛活的农民,对康麻子还是很感激的。

    看着佃户们感激涕零地去了, 康熙皇帝却是长叹一声。

    他的前任老丈人,已故的孝诚仁皇后之父噶布喇看见他叹息,马上策马上前道:“皇上, 今年辽东皇庄的租子应该可以超过七十万石麦子了......都快赶上明朝永乐年间辽东军镇的屯田收入了。

    另外, 八旗亲贵们在辽东的庄子大多也收入不错, 合计也当在百万石以上。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不出十年,辽东皇庄、旗庄的收入就能超过一千万石了!这辽东, 实在是我大清的宝地啊!”

    其实辽东这旮旯在明朝后金崛起前就发展的非常不错!

    当时辽东的汉人人口有好几百万,仔细数数,也许都上了千万, 后来跟随熊廷弼逃入关内的还有两百多万呢。

    虽然当时还处在小冰河期中,但是东北的春小麦照样长得挺茁壮——小冰河期对农业的打击主要是西北和中原的干旱而不是寒冷。对于压根不缺水的东北而言, 无非就是冬天凉一点,种不了冬小麦, 但是春小麦没有问题。

    说出来也许有人不敢相信,就在同一时期, 老毛子那边甚至在雅库茨克的冻土上种粮食。干这事儿的就是那个姓氏被用来命名哈巴罗夫斯克的哈巴罗夫——这家伙让人在春季刨开冻土层,在冻土层下面的土地上种粮食!这样都行,在气候温暖许多的辽东种麦子和大豆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朕过去也知道辽东的好,却不曾想到辽东土地肥沃如此!”康熙看着很有点慨叹,“可这么好的地方,又为什么要用柳条边墙圈起来呢?我大清在东南沿海搞沿海迁界,沿海二十里到五十里的肥沃土地都要抛荒, 鱼盐、海贸之利统统不要,还逼得沿海之民走投无路,全成了反贼。而东北老家照理说是国之根本,怎又圈着不让种田。这事儿办的......”

    噶布喇低声道:“这还不是为了防汉人......”

    康熙又是一声叹息:“可惜防得了汉人顺民, 防不了真正的反贼......噶布喇,你听说那个什么‘惟欲灭亡大清,必先收复辽东;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的说法了吗?反贼已经盯上辽东了!”

    康熙说的这一段明显是从《田中奏折》上抄来的,不过他没看过原版,只是从儒宗总堂和内务府粘杆处得知了这一段话。据说是出自诸葛三和的一个什么《伐清出师表》!

    这个《伐清出师表》说的就是一个统一中国的路线......按照诸葛三和的说法,“惟欲一统天下,必先吞灭清妖;惟欲灭亡清妖,必先收复辽东;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

    也就是说,大明北伐的路线不是从渡淮北征开始,而是先渡海收复朝鲜,再以朝鲜为基地跨过鸭绿江去争夺辽东,拿下辽东之后再进逼辽西,最后打进山海关,定鼎北京城!

    而理由嘛,诸葛三和也说了。就是辽东、辽西乃是清妖根本,失去辽东、辽西,清妖就成了无根之木,必死无疑!

    而河南、山东,并非大清根本。失去河南、山东,大清还有直隶、山西,甚至可以退出关外,蛰伏辽东,以待将来。

    另外、朝鲜、辽东、辽西都沿着大海,如果大明没有海上优势,自然不可能越过河南、山东、直隶,直接打朝鲜、辽东、辽西。

    但现在的大明是拥有强大海军的,跨海征朝不是问题。

    而要从朝鲜开始进攻的原因,诸葛三和也在《伐清出师表》中说了,就是因为朝鲜素来亲明,自认为大明天下的一部分,而且朝鲜王国的人口不少,在册的人口有四五百万,算上隐户和奴隶,至少有八九百万。

    考虑到现在大明所辖地盘上的人口还不到三千万,这八九百万朝鲜人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有了这八九百万,大明至少能在朝鲜布署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的后勤转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军需,都可以由朝鲜负担。

    而大清在辽东、辽西的人口,目前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太少,自然无力支撑大军后勤。

    所以一旦朝鲜为大明所夺,辽东、辽西必危!

    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份《伐清出师表》的抄件,康熙才极为担心,才会给邓光明、于成龙下旨,让他们千万小心。

    可是旨意送出去后,康熙还是心神不宁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活埋大清朝》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活埋大清朝》 第528章 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求收藏,求月票)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战国大权臣 连载中图标 战国大权臣
  •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连载中图标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 大唐闲散王爷 连载中图标 大唐闲散王爷
  • 汉末之我的汉末无三国 连载中图标 汉末之我的汉末无三国
  •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当我爹? 连载中图标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当我爹?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连载中图标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再见,叶黎墨 连载中图标 再见,叶黎墨
  • 无量宝珠 连载中图标 无量宝珠
  • 御兽神王 连载中图标 御兽神王
  • 三千界天尊 连载中图标 三千界天尊
  • 成二狗的革命生涯 连载中图标 成二狗的革命生涯
  • 重生在七零年代的心机女 连载中图标 重生在七零年代的心机女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