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启明1158 > 二百三十九 孙子义臣服

《启明1158》 二百三十九 孙子义臣服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苏咏霖极其厌恶这些明显是吹捧且不合实际的话,也打心眼儿里厌恶这种感觉和这群人。

    不吹不黑,他十分清楚,眼下的胜捷军在没有得到休整和补充之前,已经是强弩之末。

    已经没有几分战斗力了。

    能再次组织起来投入战斗的军队不到一万人,还都是二线军队,包括了之前才收编的真定流民们,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除了苏绝的白虎团留守东平府之外,跟着苏咏霖一起出征的四团二营都有很大的损伤,眼下的编制甚至不满百分之四十,完完全全的处于残血状态之中。

    就这样一支军队,尽管依旧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自信十足,但是实际战斗力已经大大下滑。

    打个比方,就像是跟着赵光义北伐灭了北汉之后的宋军,虽然立下灭国之功,军队在作战意志上还可以保障,但是颇有力不从心之感。

    赵光义为了出其不意,不顾军队疲惫的事实以及没有来得及赏赐军队造成的士气低落,强行要求刚刚灭了北汉的宋军北上伐辽,妄图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

    结果当然是可以预料的。

    最初的胜利进军的确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连番惨败,被宋军打的找不着北。

    但是辽国也是大国,反应过来之后,辽军利用机动优势发起反击,很快便扭转了战局。

    随后就是赵光义驴车漂移,百战精锐的宋军翻车了。

    苏咏霖可不愿意学习赵光义那个军事上的无能之辈,面对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都很强大的金国,他必须要小心谨慎,不能浪,也更不能翻车。

    金军可以失败很多次,因为他们还能拉起更多的军队。

    而苏咏霖输不起,他只有一支精锐,损失完了就没了,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战略空间可以再训练一支更强的军队。

    要是以眼下残血状态的胜捷军南下进攻那四千金军铁骑,很大可能会翻车。

    而没了胜捷军的精锐们作为主力,他的主力就是地主豪强武装,还有孙子义那支刚刚被消灭一半精锐的败军。

    他们的战斗力基本上和赵开山那支被几千骑兵摁在地上摩擦的军队差不多,换一个指挥官也不行,因为基础架构实在是差太多了。

    军队无法完整执行指挥官的意图,必然和指挥官之间产生龃龉和矛盾,一定会失败。

    胜捷军能遵照他的命令强行顶住金军铁骑的冲锋,苏咏霖实在是投入了太多东西进去。

    不行啊。

    苏咏霖沉默片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不能直接打,那就用计谋取胜,他虽然很想消灭掉这四千人,但是看看胜捷军眼下的模样,他也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用计谋逼退他们吧。

    眼下战略优势在苏咏霖的掌握之中,计谋重新具备了强大的效用,吓都能吓死他们。

    苏咏霖随即下令,把被他们杀死的金兵的脑袋全部砍下来,带着一起过河,到金军营寨门口筑京观,大军随即扎营,用围三缺一的方式吓死他们。

    不怕不把他们吓走。

    十二月二十五日,天气更冷了,河面上的冰层更厚了,已经完全可以承受住军队在上边的进军。

    苏咏霖领兵越过滹沱河南下,在金军营寨的北侧扎营。

    与此同时,得知苏咏霖正面击溃了金军骑兵主力的孙子义欣喜若狂,立刻按照苏咏霖的战术在金军营寨南侧也安排了部队,设下防御,使得脱离速所部金军只有东面没有光复军设防。

    然后苏咏霖就开始安排军队筑京观,还把那面代表金军主将的战旗插在了京观顶上,显得尤为讽刺,极具象征性意义。

    这一消息很快被脱离速派出去的侦查兵得知。

    从开战之后就一直划水摸鱼根本不打算出力的脱离速闻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过河而来的贼军?还有京观?还有主将战旗?完颜阿邻完蛋了?这怎么可能?”

    他张大了嘴巴,根本合不拢。

    不一时,侦察兵们再次带来了光复军已经三面包围金军营寨的消息,这下子直接坐实了完颜阿邻已经被击溃的事实。

    脱离速顿时就感到这个世界变得好陌生,好魔幻。

    之前轻而易举打崩了六七万光复军的完颜阿邻,居然被击溃了,居然失败了,还被砍下了那么多脑袋,都够筑成京观了。

    这是真实的世界吗?

    他真的醒着而不是在做梦吗?

    他忍不住的掐了一把自己的脸,感觉到了真实的疼痛。

    这下子他终于明白了,这就是真实,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

    清楚了这一点之后,脱离速立刻意识到他现在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跑。

    此地不宜久留,一旦被光复军四面合围,他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他和他的军队会成为京观的一份子,所以……

    快跑!

    他立刻下令军队整顿军械装备,携带好必要物品,于二十六日凌晨时分在军营内多竖旗帜,擂鼓以为进攻之势,试图以此争取时间。

    然后带兵夺路狂奔。

    他率领骑兵们顺着滹沱河水一路往河间府的方向窜逃而去。

    苏咏霖立刻识破了脱离速假意进攻实则为了逃跑的计策,当即派出还能战斗的五百多骑兵在虎贲营副指挥使耿兴文的带领下出击金军营寨,同时敲响战鼓、吹响号角,做全军出击之状。

    如此一来,更是惊得金军玩命奔逃。

    乃至于在奔逃的过程中出现了人马相撞的事情,好几百人为此摔在地上死活不知,还被迫丢弃了大量本来已经装车完毕准备一起拉走的辎重。

    光复军大声鼓噪佯装进攻,而金军已经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和苏咏霖再战一场,果断奔逃。

    苏咏霖指挥光复军佯装追击一阵,就收兵回来了,并未持续追击。

    苏咏霖本来认为这次恫吓攻势不会有什么斩获,结果金军慌乱之中有三百多人摔死、摔伤,还丢弃了大量辎重粮草,全都便宜了苏咏霖。

    然后苏咏霖发挥节俭精神,把金军营寨给拆了,有什么能用的东西全都给带了回去,充实一下胜捷军的家底子。

    这一战就这样打赢了,金军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精锐骑兵直接被吓跑,真定府战役就此宣告胜利结束。

    随后,苏咏霖和孙子义胜利会师,共庆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

    孙子义是真的没想到苏咏霖居然真的能正面打败金军铁骑。

    他当时面对这些骑兵的时候,付出了一万多人战死的惨痛代价,被死死困住动弹不得,连极限一换一都做不到,打出了非常难堪的伤亡比。

    而苏咏霖击溃了这支军队,杀了一万多人,等于帮他报了仇。

    苏咏霖到底是什么神人啊?

    为什么那么能打?

    他到底是怎么打败那支骑兵的?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这就是事实。

    他大军一来,那最后剩下的金军骑兵直接吓跑了,足以证明苏咏霖在金军之中的威胁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等级。

    对他武功的崇拜加上救命报仇的感恩,孙子义对苏咏霖的好感度直接爆表,见到苏咏霖的时候直接跪下表示臣服。

    “将军之恩,在下无以为报,今后行军征战,在下惟将军马首是瞻,但有疑虑,天打雷劈!望将军接纳!”

    孙子义直接表示自己要跟着苏咏霖混了,自己不独立了,以后就听苏咏霖的。

    这一表态倒是让并未想过此事的苏咏霖直接愣住了。

    ————————

    ps: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一般更新字数是恒定的,至于章节数的多少是我根据内容判断的,我认为内容可以分割三章就更三章,我认为内容分割两章或者干脆一章看起来更舒服就会这样做,并不会牵扯到其他方面,望大家不要误会。

    pps:继续求一波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启明1158》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启明1158》 二百三十九 孙子义臣服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从靖康开始 连载中图标 从靖康开始
  •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连载中图标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 大秦:子婴的逆袭 连载中图标 大秦:子婴的逆袭
  • 启禀十四爷福晋又作妖了 连载中图标 启禀十四爷福晋又作妖了
  • 大唐天运 连载中图标 大唐天运
  • 大明镇海王 连载中图标 大明镇海王
  • [重生]全栖天后进化论 连载中图标 [重生]全栖天后进化论
  • 情燃的宫后村 连载中图标 情燃的宫后村
  • 我要保护好你 连载中图标 我要保护好你
  • 春风也曾笑我 连载中图标 春风也曾笑我
  • 九转武帝 连载中图标 九转武帝
  • 灵气复苏:我能重铸万物 连载中图标 灵气复苏:我能重铸万物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