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二百一十章 郭嘉、荀彧【求月票】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第二百一十章 郭嘉、荀彧【求月票】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孟德走了?”


    等曹操离开,一道身影从里面一间包间里走了出来。


    “走了!”


    “今天这一顿酒恐怕孟德吃的并不开心!”荀彧重新倒一杯酒,递给面前这位年轻人。


    “他当然不开心了!”


    “他想要你辅佐他,在京中搅动风云的,你却一个劲的夸朱元璋,你说他会高兴吗?”年轻人坐下,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感觉不过瘾,直接拿着酒壶就开喝了。


    “这酒味道不好,我听说洛阳城新开了一家酒馆,是冀州来的人开的,那里的酒味道才好,改天咱们去那里痛饮。”年轻人姿态狂放的斜靠在椅子上,看起来有些吊儿郎当。


    “奉孝……,难道你看不到孟德身上的皇者之气正在消散吗?”


    “这代表着什么意思,难道你看不出来?”


    “这天下……这大汉王朝貌似在那位新晋太尉手里有救了。”


    “孟德这样的人,乃是乱世英豪,若是乱世,自当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但若是乱世不显,他却并非是雄主。”荀彧叹了口气道。


    郭嘉闻言不由哈哈一笑:“文若,我倒是觉得曹操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那朱元璋可不是什么拯救大汉王朝的忠臣,若果真如此,他就不会废少帝了,他是王莽,甚至比王莽更可怕,更深不可测。”


    “文若,这是我从冀州得到的情报,你看看吧?”郭嘉随手从袖中抽出一张锦布,递给荀彧。


    荀彧拿起来查看,起初还能保持淡定,但渐渐的脸上就开始震惊起来。


    这封密信之上记载的冀州最大变化一共有两点。


    第一点是人口。


    经过探查,冀州的人口比起三年前减少了足足两成。


    这两成人口,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被弄去哪里了。


    而且更诡异的是,冀州商人依然还在不断的从周边各大州府用重金购买、或者用粮食引诱灾民、流寇前往。


    这些人口同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冀州的粮食却并没有紧张,甚至比起以前还更加充盈了。


    第二点是纸张。


    之前的大汉王朝,虽然也能造纸,但太过粗糙,根本就无法用于书写,更无法大批量刊印,所以大汉帝国用的大多数还是竹简,更珍贵一些的还有锦布。


    但冀州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可以用作书写的高品质纸张,这还不是最让荀彧震惊的,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些纸张还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据说现在冀州市面上的书籍数量比起几年前多了上百倍。


    “奉孝,关于这些情报,你确定没有弄错?”荀彧忍不住满脸凝重的问道。


    “当然!”


    “因为这些消息都是我从袁氏弄过来的。”


    “之前朱元璋和袁氏起过冲突,甚至争夺过冀州的控制权,但最终袁氏退让了,原因就是朱元璋把这个造纸术和印刷术交给了袁氏,以换取冀州的控制权。”


    “至于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刊印的书籍,我也亲眼看过了,质量很高。”


    郭嘉说话间又从袖子里抽出了一本书递给荀彧,示意他去看。


    这是一本左传,字迹清晰,其上甚至有阵阵墨香。


    而且荀彧能看得出来,这本书内的字迹并非手写,而是用某种工具刊印上去的,


    荀彧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太好了!”荀彧猛地站起身,手中握着左传,激动的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起来。


    对于现在的世家来说,什么东西最宝贵,毫无疑问是知识。


    只要能称得上是世家的,每一家都有大量的藏书。


    这些书籍才是一方世家最重要的底蕴和传承。


    每年,这些大世家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自家的藏书进行规整。


    毕竟竹简这种东西很容易就会被虫蛀,或者腐蚀。


    而像一些小世家豪族,家里的藏书恐怕只有一两卷,有的甚至连一卷都没有。


    至于寻常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别说书籍了,连字都不识。


    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学习知识吗?


    并不是,只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学习知识的成本太高了,只有那些世家豪族才能负担的起这样的成本,普通人,甚至小一些的地主都负担不起这样的开销。


    他们活着就很艰难了,那里有时间有精力去读书啊!


    但现在冀州的情况却全然不同。


    源源不断的粮食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大量出现的书籍,让无数人可以获得知识,这才是传说中的天下大治啊!


    “文若,你先别高兴的太早。”


    “我这里还有一本书,你再看看如何?”


    郭嘉说着再次从袖子里抽出一本书,送到荀彧面前。


    荀彧满脸疑惑的打开,只读两几页就不由脸色微微一变。


    因为这本书开篇写的便是以法治国,期内大量列举了依法治国的好处,除此之外书中还宣扬了几个观点。


    废除奴隶制度,依法纳税,抑制豪强,建立大量官家书院,教授普通百姓知识和文字。


    同时还要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让朝廷建立部门统一管理。


    “这……!”


    “太激进了啊!”荀彧摇头叹息道。


    这些政策越看越像是王莽新政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比之王莽更加激进,这简直比王莽更王莽。


    “据我调查,这样的书籍已经开始在冀州大行其道了,而且有些政策已经开始在冀州悄无声息的开始实施了。”


    “文若,你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还有一件事你肯定想不到,你知道半个月前太尉任命的那一位冀州牧真实的身份是谁吗?”郭嘉眯着眼睛道。


    “谁?”荀彧急切问道。


    “呵呵,是张角!”


    看荀彧愣在了那里,郭嘉肯定道:“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位前太平军首领,大贤良师张角。”


    “这怎么可能!”


    “那不是反贼吗?”荀彧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这怎么不可能!”


    “现在,你还认为那位朱元璋是明主吗?”郭嘉道。


    荀彧闻言顿时愣在了那里。


    说实话,直到现在他依然很欣赏朱元璋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因为朱元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他想要做,却无法做,也做不到的事情。


    但同时,他也认识到朱元璋此人貌似是要对大汉王朝进行改革的。


    而且是极其深入,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种改革,无疑会损害到士族豪强的利益。


    不说别的,就说普及教育这一点……士族之所以是氏族就是因为其对于粮食和知识的垄断,若是这两样对于士族来说都不再有优势,那士族还能叫士族吗?


    而他作为苟氏现如今的族长,是必须要考虑这些事情的。


    “奉孝,你的想法?”荀彧沉默了一下问道。


    “联合曹操,联合袁氏,趁着朱元璋现如今根基还不稳,把他从太尉的位置上拉下来。”


    “要不然,随着他在朝廷越发站稳脚跟,改革便会不断深入,到时候,当年王莽朝的大乱依然会再次重演……。”


    “郭嘉、荀彧……!”


    半个月后,看在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份情报,以及这两个名字,朱元璋不由眯着眼笑了起来。


    他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都投靠了袁氏,而且还在帮着袁隗联络各方实力,想要造自己的反。


    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他并非是担心这些人真的能夺了自己的权柄,毕竟现在满朝文武,特别是袁家家主袁隗都是自己的人,有这样一个卧底在,即便郭嘉、荀彧真有惊天动地之才,也没有半分成功的可能。


    他们从一开始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


    “陛下,要不我找机会,把这两个人抓回来?”旁边毛骧看朱元璋沉吟起来,不由道。


    “不用,锦衣卫只需要监察整个洛阳城就是!”


    “咱们既然宣扬依法治国,那只要他们不触犯法律,那就任凭他们行动就是。”


    “无论他们想要耍什么花样,咱都担着。”


    “不但是他们,曹操也是一样。”


    “说实话,咱不怕他们造反,咱等的就是他们造反!”朱元璋嘴角微微勾起一丝笑意道。


    这段时间洛阳依然平静,但城中的气氛却是越发风起云涌。


    各方势力的强者不断涌入洛阳,让这座城市的气氛越发显得沉重。


    对此,朱元璋并没有什么反应,因为这段时间以来,大明的力量也在不断涌入这座城市。


    特别是大量的儒道强者,正在慢慢的融入到整个洛阳城各个角落,替换掉原来的那些官吏。


    他依然掌控着这座城市的真正主导权,而且这种掌控也越来越深入。


    那些人,包括郭嘉、荀彧、曹操、袁绍都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无论他们耍什么花招,朱元璋都有足够的自信和实力去应付。


    朱元璋现在的注意力都在这个国家的治理上,只要把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这些文臣武将,无论心里是否愿意,到时候都会拜倒在自己身前的。


    “主公,门外有人求见。”突然正在这时,有手下禀报道。


    “可问了是谁吗?”朱元璋道。


    “一个叫贾诩,出身西凉军,一个自称张辽,出身并州军。”


    “哦?”


    朱元璋闻言不由神色一动,并没有多少犹豫,直接开口道:“让他们进来吧!”


    “臣贾诩,张辽,见过太尉。”两人被人领进来,同时朝着朱元璋行礼。


    “何事?”朱元璋不动声色的打量这两位的神情,同时开口。


    “启奏太尉,再有两个月就是冬天了,而一旦到了冬天,无论是凉州还是并州都会遭受匈奴人的骚扰,现在关外无论是西凉军还是并州军都群龙无首,若是再遭遇匈奴的大举进攻,很有可能会给那些蛮族可乘之机。”


    “臣等前来是恳请太尉能对此事早做准备。”张辽恭敬开口道。


    而一旁的贾诩却在偷眼观察朱元璋的反应。


    “你们是来给董卓和丁原求情的吗?”朱元璋似笑非笑的问道。


    “臣不敢。”


    “臣此来,并没有和丁刺史说,臣只是为了并州的无数百姓,毕竟那里都是臣的乡亲父老。”


    “太尉没去过边疆,不知道那里的穷苦和艰辛,若是城池被那些异族攻破,边疆的百姓将会面临人间地狱一般的场景。”张辽恭敬道。


    “那你呢?”朱元璋又看向贾诩问道。


    “臣的确是奉了凉州刺史董卓之命来的,臣送来了董刺史的请罪书,他对此次贸然进司隶的冒失行为感到深深惶恐,即便朝廷没有怪罪他也愿意辞去凉州刺史的职位,而且他也推荐了西凉军统帅的合适人选。”


    “董刺史说,他愿意留守司隶,为太尉效犬马之劳,但西凉军不可一日无帅,华雄华将军是合适人选,可担此任。”贾诩道。


    “呵呵!”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表情。


    “这个董卓倒是识时务啊!”


    说实话,这半个月一直没有动董卓和丁原,甚至连他们手下的七千军队都没有动,他就是等着这些人反应的。


    他当然希望招揽这两人。


    但这两人若是逃跑或者和现在洛阳城中一些人勾结,朱元璋也都有把握应对。


    现在看来自己等这半个月还是划算的,董卓很识时务,就这么主动的把兵权交出来了。


    “可以,这个请求我允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看向张辽:“至于并州的军情,文远你可愿返回并州,暂时统领并州军,担任并州刺史一职?”


    “啊?”张辽有些发愣。


    他实在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让他做并州刺史。


    要知道他之前可只是一个参将而已。


    “怎么?是觉得以你的能力压不住并州军?”朱元璋问道。


    “臣……臣领旨。”张辽咬了咬牙,恭敬道。


    “好!”


    朱元璋再次点头道:“你们这就回去收拾收拾吧,然后各自带一千人返回并州和凉州。”


    “不过不是你们自己回去,朝廷还会各自派遣一些武将,帮助你们彻底稳住军队。”


    “还有回去告诉丁原和董卓,让他们明日来见咱。”


    “是!”两人恭敬点头。


    朱元璋看着两人的背影,再次微微眯起眼睛。


    对并州军和西凉军的改造和掌握,将会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而掌握这两只军队的人选,他也已经有了选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第二百一十章 郭嘉、荀彧【求月票】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连载中图标 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连载中图标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 穿越大唐,我成了贺兰敏之 连载中图标 穿越大唐,我成了贺兰敏之
  • 我在三国能网购 连载中图标 我在三国能网购
  • 谍涯无痕 连载中图标 谍涯无痕
  • 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连载中图标 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 霍格沃兹的蟹堡王老板 连载中图标 霍格沃兹的蟹堡王老板
  • 原来我是绝世武神 连载中图标 原来我是绝世武神
  • 妖孽都市修仙传 连载中图标 妖孽都市修仙传
  • 吞天龙王 连载中图标 吞天龙王
  • 魔神乐园 连载中图标 魔神乐园
  • 万界大宗派 连载中图标 万界大宗派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