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165章 兴官营铁厂,刘鳞长进谏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165章 兴官营铁厂,刘鳞长进谏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刘鳞长作为监国府主管工业司的协理,又曾在大明工部任职多年,对钢铁业的政策以前是有所思考的。

    他闻言出列道:“臣以为官办铁厂照以前的规矩办理即可,只是需要厘清人事,严查严惩其中的贪污腐败。

    至于铁业课税,一是严查民间私营铁矿、铁厂数目,全部进行等级造册, 并关闭其中有不法情况的铁矿、铁厂。

    二则,以前我大明铁课为十五税一,而今天下动乱,正是需要用铁之时,可改为十税一。”

    刘鳞长这番话说完后,殿中其余人都一时没说话。

    因为这方面的事情,不论是李岩还是军器局两位大使, 都不如刘鳞长见识高广, 也不如他有发言权。

    朱媺娖却是昨晚和郝光明一起研究过大明在铁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的,可以说是狠狠增长了一番见识。

    任何一个国家、朝代在最初建设时期,对钢铁都是极为需求的。

    所以即便是传文章不重视工商业的朱元璋,在大明建国之处,不仅尽量承接了大元的钢铁工业、工匠,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比如说在全国各地合适的地方建立铁冶所,也即是官办铁厂。

    根据郝光明查到的资料,洪武年间大明官办铁厂最多时有十三处,到了永乐年间又增加了两处。

    十五处,应是大明官办铁厂最兴盛的时候了。

    最初的时候,大明军队装备还没提升到顶,民间在战乱后百废待兴也多缺乏铁器,这铁自然是不够用的。

    但在古代,民间铁器并非是能被快速消耗的物品,有的百姓一口铁锅甚至能传给下代,一把菜刀用十几、数十年。

    军队若是常年征战,盔甲、兵器耗损得还快些,可若是天下太平, 刀枪入库, 平时还按照军规严格保养,那损耗同样很慢。

    另外,大明初年吏治较为清明,官办铁厂贪腐少,对民间私营铁矿、铁厂的课税效率也相当高。

    最后,再加上大明初年铁的用处就那么些项,对外商贸也不发达,甚至是没有。

    以至于在洪武七、八年的时候,全国十几处官办铁厂及铁课所得铁就远远超出了国家所需,从朝廷到地方都有不少铁料寄存。

    其实当时,大明收到的粮食也有类似情况。但粮食是人乃至牲口每日所需,大明总有地方发生灾荒,朝廷调配得当,总不会让太多粮食烂在仓库里。

    可铁料就不一样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古人也是知道铁矿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用了就没有了。

    其次,铁料即便放眼整个大明,用处也就那么些。几乎不会出现这个地方铁多了,那个地方缺铁, 调配一下正好用掉的情况。

    再加上铁料保存不易,很容易锈蚀。

    这一锈蚀掉不说等于没有了,也等于白炼了吧?

    面对这种情况,大明朝廷采取的办法是:在朝廷缺少铁料时,才会让官办铁厂在矿区附近炼铁;如果不缺少铁料,就任由百姓在原属于官办铁厂的矿区挖矿、炼铁,并交纳十五分之一的课税。

    需要说明的是,明朝直到张居正变法,税收都是以实物为主的。

    粮税就收粮,铁课自然也就是收铁料。

    太平时期,不禁人口迅速滋生,民间铁业也发展很快。

    如此,即便是大明朝的官办铁厂一直不开,仅从民间收取的铁课,仍远超过朝廷所需。

    朝廷年年通过课税收到的铁料过多,再看着这些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铁料在仓库中慢慢锈蚀、折损,像朱元璋这种会过日子的人怎么能忍受得了?

    所以,在洪武十五年就发生了一件在不了解内情之人看起来很奇怪,甚至难以理解的事。

    广平府一个叫王允道的官员上奏说磁州临水镇产铁,元朝时这里就有铁厂,一年可以产铁上百万斤,请朱元璋学元朝在这里开办铁厂。

    朱元璋在奏章上把这个王允道大骂一顿仍气不过,又让人将王允道打了一顿板子,直接流放到海外。

    并且王允道之事不是孤例,不少脑子不够聪明,向通过炼铁增加政绩的官员在洪武年间都受到了斥责乃至严惩。

    说起来,明朝铁课十五税一并不多,比起清朝的五税一少了三倍。

    然而民间铁业发展太快了,毕竟有利可图嘛,所以明朝前多少位皇帝在位时,铁料一直都是岁入超过岁出的。

    也因此,官办铁厂好些出现数年乃至数十年都不开的情况,有的甚至直接被当地官员请旨裁撤了,彻底放开来给所谓的“百姓”开采获利。

    于是,等到吏治败坏,国家贪腐的人越来越多,能免税的人也来越多,大明的通过铁课获得的铁料就越来越少了。

    再等到明晚期,战争越来越频繁,朝廷对铁料的需求就更多了。

    这个时候,很多官办铁厂已经名存实亡,铁课也收不到足够的铁料,即便受到也多是以次充好的劣质铁。

    于是,就出现了朝廷另外花钱向民间采买好铁的情况···

    在研究这部分史料,获知这一情况时,郝光明就想:如果朱元璋、朱棣这两位每年看着铁料超收,锈蚀在库房为之心疼的皇帝,看到崇祯皇帝要花钱去民间买铁,却又缺银子的时候,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言归正传。

    说上面这些,也就是想说明,四川的铁业属于典型的明末状况。

    蒲江的官办铁厂名存实亡,各处的私营铁厂则收不上铁课。

    所以,刘鳞长提出的这一套办法,就一个封建王朝的治国理论和经验来讲,是相当不错的。

    但朱媺娖要的可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王朝。

    她见李岩等人不说话,便道:“刘协理所言大致在理,但除铁课改为十税一外,官营铁厂与私营铁矿、铁厂的治理却不可依照旧制,必须更改。”

    刘鳞长听了不解,道:“监国或许有所不知,我朝铁业方面的制度并无问题。

    就臣了结,依照这一套制度,从洪武至嘉靖年间,国朝铁料岁入都是有富余的。

    只因后来吏治败坏,贪腐横行,民间漏税,才会致使出现先帝在位时朝廷无铁可用的局面。”

    言下之意就是,想搞好铁业只需理清吏治、严惩贪腐就行了。

    朱媺娖听了微微一笑,问:“如是旧制没有问题,为何我大明铁业会败坏到如今这一步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吏治问题吗?”

    刘鳞长想说是,但以他多年的官场见识、人生阅历,又知道并不全是。

    朱媺娖又道:“况且,如今世界正处于三千年未有只大变局,过三四百年,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如后世那般造物发达。

    所以,今后我们对铁的需要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有可能在你我有生之年,监国府治下都一直缺铁用。

    如今我们既然要动铁业,自然要借鉴后世的方法与经验,弄出一套更为我大明目前所需的制度来。”

    听了朱媺娖这番话,刘鳞长仍在皱眉思考。

    黄元昌、郑祥则一时不敢开口,怕说错话。

    李岩却是最先理解接受朱媺娖这番话,问:“监国可是和驸马爷已有定计?”

    朱媺娖道:“不算是定计吧,但确实有些想法,所以才需要召集诸位商议,将之完善。”

    见刘鳞长注意力也转移过来,朱媺娖才继续道:“先说官办铁厂吧——此前本宫话语中诸位可能没注意,本宫说的一直都是官营,而非官办。

    以前官办铁厂产铁都是免费供给朝廷,朝廷不需要铁了,就关闭掉。

    这显然是有碍铁厂继续发展的,所以得改官办为官营。

    既让铁厂如民间私营铁厂一般,自负盈亏。

    朝廷相当于变成铁厂的东家,管理官吏则相当于变成了掌柜、管事。

    朝廷要用铁,需得以市价向铁厂购买,并无优惠,只是具有最优先购买权。

    铁厂产铁卖给朝廷后仍有多的,可以在卖给百姓,或造成铁器贩卖到海外获利。

    铁厂按月、季度、年向朝廷进行不同深度的报账,接受朝廷的监察。

    另外,不论是管理铁厂的官吏,还是下面的工匠,除有固定薪酬外,还能根据铁厂盈利情况获得奖金。

    铁厂官吏和铁匠既受到严格监察,又能通过做事获利,贪腐自然也就少了,做事也会更认真更有效率。

    如此官营铁厂便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不断壮大规模,诸位以为如何?”

    这一次,李岩却是没先开口应和,而是微皱着眉头在思考。

    黄元昌、郑祥对视了眼,就要出来拍下朱媺娖的马屁。

    谁知刘鳞长却先出列,满脸担忧地劝道:“监国,这官营铁厂之策虽利在当下,却遗祸子孙,绝不可行啊!”

    朱媺娖听了略微惊讶,倒也没生气,而是认真地问:“刘协理为何这么说?”

    刘鳞长极是郑重地道:“监国,铁矿非粮食草木,一旦用去便不复存在。

    若按监国所讲,官营铁厂规模必将迅速壮大,其借国家之力,炼铁之效必远高于民间,对铁矿消耗也必定甚速。

    如此,纵然我大明地大物博,铁矿不少,恐怕也会在百年后陷入铁矿匮乏,无以炼铁的大危局啊!”

    说到这里,刘鳞长直接向朱媺娖跪了下去,大有一副朱媺娖若不幡然悔悟,他便不起来的架势。

    另一边黄元昌、郑祥直接看傻眼了。

    不过两人并不蠢,先前没想到,却能听明白刘鳞长讲的有道理。

    于是不禁一阵后怕——幸亏他们刚才晚出来一步,不然不就成了自顾拍监国马屁,不顾国家长久发展的佞臣了吗?

    不过这刘鳞长也真敢啊。

    公主殿下描绘的那么好的官营铁厂制度,居然给他当面指出了大漏洞,也不怕时候被公主嫉恨穿小鞋子。

    就在两人进行心理活动时,便见李岩也站了出来,拱手道:“监国,臣亦觉得刘协理所言有理。治国需顾及长久,若为眼前之利遗祸子孙并不可取,还请见过三思。”

    看到这一幕,黄元昌、郑祥不禁对视,都在想:我要不要出列求监国三思?表现自己的忠直敢谏?

    在竹林老宅那边,通过手机摄像头看到这一幕的郝光明却是笑了起来。

    “看来我们之前还是小看刘鳞长了啊,他居然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你让他当这个主管工业的协理,果然没错。”

    朱媺娖听了这话,再看看跪在下面的刘鳞长,以及与之一起进谏的李岩,不禁莞尔。

    有郝光明在,她怎么可能不顾及可持续发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165章 兴官营铁厂,刘鳞长进谏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特编第一作战连 连载中图标 特编第一作战连
  • 覆秦从计划开始 连载中图标 覆秦从计划开始
  • 大宋最强航海王 连载中图标 大宋最强航海王
  • 1850美洲黄金大亨 连载中图标 1850美洲黄金大亨
  • 每次重生后的我都变成了不同角色 连载中图标 每次重生后的我都变成了不同角色
  • 大明:我摊牌了,我是皇帝 连载中图标 大明:我摊牌了,我是皇帝
  • 九极创元神 连载中图标 九极创元神
  • 偷心教师 连载中图标 偷心教师
  • 男主播一寂寞就做菜 连载中图标 男主播一寂寞就做菜
  • 穿越之福临门 连载中图标 穿越之福临门
  • 触不到的丈夫 连载中图标 触不到的丈夫
  • 茅山遗孤 连载中图标 茅山遗孤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