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农家女子常戚戚 > 68.中秋团圆

《农家女子常戚戚》 68.中秋团圆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自那日后,玉珠一直觉得见到秦恒有些尴尬。两人见面总是欲言又止的, 好似捅破了窗户纸, 才发现里头还罩着一层细纱。

    秦恒在书房里待得更久了, 玉珠也忙忙碌碌的。

    苏明书前日来信说他们已经过了淮州,怕是这两日就要到了。

    房间要准备,她准备给娘做的面油、膏霜也要做好。

    真忙起来玉珠发现她似乎把秦恒忘在了脑后, 除了每日合眼前还会想到,白日里, 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他们两人竟是几乎没有交集。

    刘妈在一旁看着着急得很。

    秦恒那头她不好劝,她忍了两日终于寻了个机会劝玉珠。

    “娘子年岁小, 有些气性是好的,可是女子终是柔软些, 有些事你与郎君说说软话,他有个台阶也就顺着下了。”

    玉珠磨着茶粉的手一顿。

    她也知道如今她和秦恒相处的样子很怪, 可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开口。

    一见到他, 她便觉得脸颊发热,心跳快得不行,脑袋里空空荡荡的, 哪里还能寻出只言片语来。她不是不想和他好好说话,是真的做不到啊。

    玉珠红着脸, 加快了手里捣磨的速度。

    刘妈看着她这般, 深深叹了口气。

    到底是年岁小, 娘子和郎君都不大, 两人虽然吵吵闹闹感情也好,可终究经历的太少。不知道有些误会不说出口,一误就是一生啊。

    八月初八,苏茂山夫妇和明书搭的船就要到曲川城了。

    玉珠一大早便梳洗好了。

    秦恒驾着马车,带着她和刘妈妈早早地候在了码头。

    玉珠站在码头边上,翘首以盼。

    她离开秀山村已经一月有余,时间不长,经历却丰富异常。

    不知爹娘再见她,是否会察觉她的不同。

    玉珠心中很是忐忑,这种不安在秦恒身边稍微好些,他安抚地看了她一眼,虽然不曾有言语,但她却莫名地静下了心来。

    水面上出现了船的影子,近了,更近了。

    终于船身一个虚晃,稳稳地停在了码头。

    玉珠看到一个挺拔的身影先跳下了船,接着一个宽厚的人扶着一个并不娇弱此时却有些脱力的妇人下了船。

    那是她的哥哥和爹娘。

    玉珠小跑着上前,她娘身子向来强壮,下地比体弱些的男子还要能干,这会儿怎么让她爹扶着。

    内心不安,跑得速度更快,不一会儿,便到了她们面前。

    “爹——娘——”

    “珠珠——”苏茂山和张翠芬齐声应到。

    张翠芬想上前抱抱女儿,可身子还有些虚软,只能靠着丈夫。

    她从来不曾出过南平,竟不知自己是个晕船的体质,一上了船肚子里便翻江倒海的,一路上不知吐了几回,胃口也不好,几乎没吃什么东西。

    要不是念着小女儿,她真怕她这路上便支撑不住了。

    好在丈夫和儿子贴心,不曾嫌弃她的污秽,将她照料地妥妥当当的,两个大男人,竟也学会了洗衣裳。

    玉珠看着娘体弱的样子,心中一酸,娇娇软软地上前,似乳燕归巢投进了苏茂山的怀里,和娘亲密地相偎依着。

    苏茂山拥着她们娘俩,心里很是感慨。

    他们的小女儿离开他们都一个多月了,如今瞧着身量高了些,人却瘦了不少。

    张氏看着女儿,因着虚弱,开口的声音都失了往日的凌厉,细细弱弱的。

    “珠珠这一个月来过得好不好?”

    她几乎贪婪地看着小女儿的眉眼,只觉得这一个月好似十年八年那样漫长,她再见到她的心头肉,怎么瞧也瞧不够。

    玉珠克制不住地抱住了她,触手便觉得她瘦弱地厉害。

    她又慌又怕,开口的声音都有些失真,入耳很是尖利。

    “娘你怎么了,怎么瘦得这样厉害,你不要吓我。”

    “娘没事,不过是晕船,没什么大碍。倒是你……高了……瘦了……”

    “好了,你们娘俩有什么话到住的地方再说吧。”苏茂山看着一旁等着的秦恒,轻声说道。

    玉珠从张氏怀里退出来,说道:“娘你快些上马车,我把你们的房间都时候好了,你好好休息休息。”

    张氏听了她的话,心头更是熨帖,却又忍不住心酸。

    离了她不过一个月,她娇娇懒懒的小女儿也会替人着想,也会收拾房间了。

    当了一会儿背景的秦恒上前替苏茂山夫妇拿行李。

    刘妈妈也上前,福了一礼,手搀上张氏,将她扶到了马车里。

    马车并不大,玉珠、张氏和刘妈妈三人坐下,加上一干行李已是满满当当。若是要再塞个男子进去,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秦恒让苏茂山和苏明书二人坐在马车前赶车,自己在前头领路。

    青石巷并不远,一行人慢悠悠地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

    秦恒领着大舅子去书房边的东厢安顿。

    这宅子他是替岳父岳母买的,正房一早空了下来。

    玉珠和刘妈妈之前就将房间布置好了。

    此时刘妈妈在一旁规整着行李,张氏半起着身,腰后垫了一个软枕,拉着玉珠的手和她说体己话。

    苏茂山陪在一旁听着,不时插上两句。

    两人的行李看着鼓鼓囊囊的,收拾起来并不多,大半都是给玉珠带的吃食。

    刘妈见着里头有好些笋干干菜。

    姑娘这几日胃口不佳,用这干菜炖肉,开胃些说不得能多用上一些。

    刘妈请示了张氏,得了准许,便拿着笋干干菜去厨房准备饭食去了。

    张氏见她出了门,才问玉珠道:“珠珠,这就是你信里说的刘妈妈?是子安给你请的老妈子?”

    玉珠头虚靠在她的肩上,亲昵地回道:“是呢,刘妈做菜可好吃了,娘你现在身子虚,等会儿一定要多吃些饭,把肉好好补回来。”

    张氏搂着她,可对于刘妈的身份终究有些不自在。

    “珠珠,咱们庄户人家哪需要伺候的人,不如让子安给这妈妈结了银两,好些送走吧。咱们有手有脚的,哪里用得着人伺候呢。她看着年纪比我大,我哪好意思啊。”

    玉珠有些为难地看着她娘。

    刘妈妈虽然只陪了她一个月,但对她尽心尽力,她心底也没当她下人看,把她看做半个亲人。她知道刘妈妈无儿无女,就是给了银子,还了她身契,她也没地方可去。

    可她也知道她娘是真的不自在……

    苏茂山看出了女儿的为难,开口解围:“翠娘,人是秦恒买来的,送走也该他说了算,珠珠哪里能决定呢。”

    “哎,”张氏叹了口气,“你说的也是。”

    玉珠松了口气,朝她爹投去感激的一眼。

    ====================================

    苏家四口人正式在青石巷安顿了下来。

    张氏的身子养了两日才有了些起色,这几日刘妈妈日日给她煲汤炖粥,还时常陪她说话。张氏和刘妈妈熟了,也不再提送她走的事,她如今只盼着身子早日好了,这整日在床上躺着浑身不得劲,难受得厉害。

    苏家在青石巷住下的第四天,王大田上了门。

    他还带来了一箩筐的木罐子,玉珠看着做工还不错,螺旋纹盖子和瓶身也对得住,拧起来也不会漏水,对他的活计很是满意。

    她数了数,王大田一共带来了一百四十六个罐子,她本来要付他十文一个,可王大田坚持不肯收这么多,她没办法只好折了一下价钱,给了八文钱一个罐子,总共是一千一百六十八文。

    她给了一两碎银和一百六十八文铜钱,又向他订了三百个罐子。

    不过这次加了些要求,让王大田在罐子上刻几片叶子,不拘一定要像,差不多意思便可以了,刻叶子的她加到了十文钱一个,这回就不让王大田推辞了。

    王大田收了钱,很是感激地走了。

    有了这些银子,他家这些日子也能吃上饱饭了。

    爹也能松口气,不用下死力气抗货,亏了身子。

    再说,这小东家还新给他加了单子,他做完又能得银钱,熬过今年应是没问题,要是这生意能长长久久做下去就好了。

    木罐子加起来一箩筐,有些分量,玉珠可搬不动,幸好她爹在。

    有爹万事足,她一说,她爹就立马过来帮她把木罐子搬进了院子。

    苏茂山也是个懂木活计的,而且他木活儿还做得不差。

    他看着一箩筐的木罐子,上头还有盖子,竟然扣得紧紧的,他这么晃荡着都没掉。

    好奇地拿了一个盖子,想要掀开来,使了好些力气都没打开。

    “爹,你在做什么?”

    玉珠拿着漏斗和木勺过来,看到她爹坐在小板凳上,费力地掰着竹罐子,很是不解。

    苏茂山被女儿看到了窘状,尴尬地停下手,举着木罐子问道:“珠珠,这个是做什么的,我费了好大的劲头都打不开,真能用?”

    “爹,你使错法子了,你左右拧一拧看。”

    苏茂山照着玉珠说的,向左拧了拧,没拧动,又向右拧了拧,开始有些紧,一个劲道松了后,后头便顺畅了许多,不费什么力气就打了开来。

    “这……这……”

    苏茂山瞳孔微张,瞪大了眼看着手中的木罐子,外头看着平平淡淡并没有什么稀奇,没想到里头有这么大的学问。

    “珠珠,这是你想的?”苏茂山惊讶地问道,“这怎么想到的,比那葫芦塞子好使多了,还不容易掉,出远门、上山带上这个喝水就方便了。”

    玉珠倒是不知道她爹能想那么远,她做这个不过是为了装茶露,不过这可不是她想的。

    “爹,我可没这本事,曲川城的铺子里有瓷瓶子卖,就是带着这种盖的,我是叫人照着做的。”

    “那也是我闺女聪明,旁人怎么想不到用木头做呢。”苏茂山一脸骄傲地说道,“爹这几日也没事做,不知道这城里有没有木材店,我也能琢磨琢磨。”

    “爹你带着小哥出门逛逛呗,我看他整日跟着秦恒读书都要读傻了,都不出屋子。我正好也有东西让你做。”

    苏茂山点了点她的小鼻子,宠溺地说道:“净胡闹,你哥哥快要到了考试的时候,一天恨不能多几个时辰,哪里有那闲工夫。秦恒也是,你可不许闹他们。”

    玉珠吐了吐舌头,小傲娇地说道:“哪个稀罕,我也有事做好伐。”

    父女两人一下午就在院子里分装茶露。

    这茶露味道虽然淡,可是量多,他们装了一下午,院子里都是一股茶香。

    一百四十八个罐子用完,茶露还剩小半桶。

    茶叶有明目提神的功效,家里头有两个读书人,本来这小半桶可以给他们提提神,奈何秦恒嫌弃得很,玉珠想别的法子消化。

    别说,还真让她找着了。

    茶露灌好的第二日,她瞧着她娘的身体也好了些,便两个人拎着十几个木罐子,挨家挨户认认门。

    张翠芬是新来的,认识了邻居日后说话的人也多,不然总一个人闷在院子里,便是再好的人,也得闷坏了。

    青石巷住着的人家几乎都是读书人家,便是妇人也比村里的看着儒雅许多。

    竟玉珠和张氏拎着礼上门,都是和和气气地请了一杯茶,又送了些回礼,有鸡蛋、有果子。最让玉珠惊喜的是,有户人家回了一支芦荟分株。

    她是没想到这曲川城竟然有芦荟的。

    不过芦荟很是实用,这在《本草经疏》中讲得最全,明目清心,可治小儿诸疳热。民间还有用它治烫伤也很是有效。

    不过玉珠最看重的是它的胶质叶肉,和茶露配合能做出来晶莹剔透的凝胶面膜,用来敷眼,敷面都极为好用。

    玉珠问那户人家买了些成品的芦荟回来,打算明日开始倒腾。

    今儿个是中秋佳节,她娘的身子也好了一些。

    刘妈准备了一大桌菜,还做了手工的月饼。

    中秋最重要的一项便是赏月,今日的晚食实在院子里摆的。

    满满一石桌,还有些搁不下的,被放在了灶房里。

    三个男人还浅酌了几杯,秦恒和苏明书二人颇有几分雅兴地做起了行酒令。

    张氏身子还没好,吃的依旧是清粥,玉珠也陪着她吃。

    刘妈也总算肯在这个难得节日里跟一家子坐着一起过节。

    十五的月亮并不是最圆的,有句老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没人会去计较这些。

    清亮的月辉洒向人家,流转在万家万户,团圆的人家赏的是一个和和美美,羁旅在外的人也看着这明亮的圆月,遥寄相思。

    佳节佳景佳人,世间最美不过时光正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农家女子常戚戚》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农家女子常戚戚》 68.中秋团圆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青珂浮屠 连载中图标 青珂浮屠
  • 穿成龙傲天主角大老婆 连载中图标 穿成龙傲天主角大老婆
  • 快穿之拯救男配 连载中图标 快穿之拯救男配
  • 首富巨星 连载中图标 首富巨星
  • 这个软件叫仙侠 连载中图标 这个软件叫仙侠
  • 快穿之炮灰不伤悲 连载中图标 快穿之炮灰不伤悲
  • 木樨花开秋来晚 连载中图标 木樨花开秋来晚
  • 武道小时代 连载中图标 武道小时代
  • 信陵公子 连载中图标 信陵公子
  • 仙魔大秦 连载中图标 仙魔大秦
  • 纯情女房东 连载中图标 纯情女房东
  • 末世之文明传承 连载中图标 末世之文明传承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