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燕昭王 > 第二章 燕王废政埋祸根

《燕昭王》 第二章 燕王废政埋祸根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桀纣暴乱,汤武吊民。却说武王克商之后,追封上古贤君及功臣宗室,把帝尧之后分封在蓟城,就是今天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其后代以伊或祁为姓封齐太公姜子牙于营丘,就是后来的齐国封周公旦于曲阜,就是后来的鲁国,封召公奭于匽,就是后来的燕国。

    燕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疆域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代,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召公奭,当然召公奭并没有前往燕国做国君,而是他的长子燕侯克代封。由于建国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燕国与中原各国来往甚少,所以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原各国,落后到什么程度呢,自召公以下九世国君都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一直到周厉王时期的燕惠侯才在史书上又找到了只言片语。

    公元前7世纪燕国开始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了蓟国之后,建都蓟城。到了燕桓侯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山戎大举南下进攻燕国,为了躲避山戎的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也就是今天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

    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大举进攻燕国,燕庄公低挡不住山戎的猛烈攻势,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当时在位的国君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的丞相就是大名鼎鼎的管仲。当时的中原各国普遍遭到四夷的侵扰,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得到了中原诸侯国的普遍赞赏。就连孔子都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恐怕早就成了被发跣足的野人了,要知道孔可是没少喷管仲啊!

    尊王攘夷的口号提出之后,齐桓公代替了周天子成为诸侯国的盟主。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春,齐桓公和管仲、隰朋亲自率领齐军帮助燕国抵御山戎。当时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力非常强大,军力也自然非蛮夷可比,很快齐燕联军大举反攻,经过将近一年的战斗,终于把山戎赶出了燕国地界,顺手把北部的孤竹和令支也灭了。齐燕联军出征的时候春暖花开,凯旋的时候已经是冬雪弥漫了,大军迷失了路途,于是管仲放出老马,让部队跟随老马行进,最终找到了归路,这就是著名的老马识途的典故。

    燕庄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亲自把齐桓公送入了齐国境内。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心目中还是有春秋大义的,齐桓公对燕庄公说:“按照周礼,诸侯可以礼送天子出境,但诸侯之间相送不宜出境,如今燕公送我出境,我不能对燕国无礼!”于是把燕庄公所到之处全部划分给了燕国,并劝说燕庄公继承燕召公时候的政令,像周成王、周康王时期那样向周天子纳供,燕庄公都一一照办了。

    燕国因为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政策得以保全,燕襄公元年,公元前657年,燕国又把国都迁回了蓟城,慢慢发展了起来。进入战国时期,姜齐变成了田齐,齐燕关系一直很紧张,燕国与三晋交好,双方在齐燕边境长期拉锯,互有胜负。齐威王之后的齐国整顿吏治,任用贤能,兴学重教,逐渐成为东方的霸主而燕国作为西周老牌诸侯国,建国已经八百余年,还是承袭的西周旧制,思想观念陈旧、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在竞争中渐渐处于劣势。这时候一位老迈昏庸的君主继位,更让燕国走到了灭国的边缘。

    这位老迈昏庸的君主名叫姬哙,后世称之为燕王哙。早在燕后文公时期姬哙就已经参与管理国政,等到自己继位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了,便把国政交给相国子之来处理。子之在治理国家方面也不含糊,他推崇的是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所倡导的术治,办事果断,善于监督考察臣属,很快就把燕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但子之也是个野心家,很快就起了不臣之心。

    与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当时在燕国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后人常常感叹孔子西行不到秦,其实孔子没去过的不止秦国,也没去过晋国和燕国,燕国地处北方,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孔子自然也不稀罕去,晋国可谓强大,却也没去,主要是因为在强大的晋国儒学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到了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家,再加上秦国和燕国,所以战国七雄之中孔子没有去过的国家占到了五家,而孔子去过的国家,大部分都被消灭或是弱小到不值一提了。

    其实孔子也没有想到,他的儒学思想在燕国很有市场,这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民众基础的。首先,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文化礼仪承继西周,这和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子也认为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要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西周的礼仪。其次,燕国境内有个孤竹国,就是齐桓公和管仲、隰朋等人伐山戎消灭的那个孤竹国,那是个殷商古国,建国比燕国还要早,武王伐纣的时候,孤竹国走出来两位圣贤,就是大名鼎鼎的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想立叔齐为君,叔齐不想父亲废长立幼,于是等父亲死后便把君位让给了哥哥伯夷,伯夷不愿忤逆父亲的意思,于是就跑了,叔齐也不愿继承君位,也跑了。他们的事迹传开之后,世人便认为能让权是大贤,连孔子都明确表示,伯夷叔齐是古代圣贤。

    周武王的伐商大军准备东进的时候,伯夷叔齐拦在武王的马前死活不让武王进兵,说什么以臣伐君,不忠不孝,以暴易暴,是非不分,最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了。伯夷、叔齐死了,他们的故事却留了下来,被后世标为榜样,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孤竹人,当然也影响到了后来的燕国人。

    燕王哙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耳濡目染便成了坚定的儒学信仰者。为了标榜自己是个贤君,他不沉迷于女色,不陶醉于丝竹之声,在宫内不大兴土木,在宫外不设围打猎,还整日粗茶淡饭,拿着农具亲自下地劳作,以为万民表率。这事儿很快就传到齐王耳朵里了,当时的齐王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宣王,齐国一代明主齐威王的儿子,他和南郭先生共同演绎了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成语滥竽充数!

    齐宣王得知燕王哙的行径之后觉得有机可乘,便伺机祸乱燕国,于是授命苏代回燕国。这苏代本是苏秦的弟弟,东周洛阳人,看到哥哥苏秦功成名就,也开始刻苦学习,游说诸侯,和燕国的相国子之交往甚厚。苏秦在燕国时,子之与苏秦结成亲家,苏秦走后子之又和苏代结成亲家。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前往齐国侍奉在齐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姬恒,苏代由此得到齐宣王的重用,齐宣王见苏代能说会道,便授命苏代回燕国复命。

    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苏代回到了燕国,先拜见燕国执政子之,两个人谋定之后,苏代去见燕王哙。这时候燕王哙已经五十多岁了,见到苏代之后先询问了一下质子姬恒的情况,又饶有兴趣的谈论起齐王。这时候齐宣王田辟疆即位不久,各国对他都不是很熟悉,他的父亲就是齐国一代英主齐威王田因齐。齐威王在世的时候,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推行政治改革,修立法度,选贤任能,国力日渐强盛,后来又趁魏国攻赵攻韩之际,通过桂陵、马陵两场大战把战国时期中原第一霸主魏国拉下了马。按常理来讲,齐国下一步就称霸中原了,但齐威王却迟迟没有表态,列国都十分关注,燕王哙也不例外,闲谈之中燕王哙就问苏代:“齐王要称霸吗?”

    “齐王?”苏代故作惊愕地说。“哈哈哈,他称霸不了!”

    “嗯?”燕王哙有些疑惑。“先生何出此言呢?齐国之强,可是尽人皆知的啊!”

    “唉”苏代叹了口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大臣!”

    “那先生以为如何才能称霸呢?”燕王哙虚心地请教道。

    苏代一看燕王哙坠入彀中,暗自得意,便侃侃而谈:“身为君主,最重要的就是要信任大臣。昔日周文王信任姜尚,所以能兴周灭纣齐桓公信任管仲,所以能称霸诸侯。古代的贤君,不必事事躬亲,把政事交给信任的大臣就行了!”

    “多谢先生教诲!”燕王哙送走苏代之后,仔细思量苏代的金玉良言,由衷的佩服,于是更加信任子之,燕国国事全部由子之决定。于是子之给了苏代一百两金子,还声称一切听从苏代指挥,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策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燕昭王》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燕昭王》 第二章 燕王废政埋祸根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最强牛皮王 连载中图标 最强牛皮王
  • 从山贼开始 连载中图标 从山贼开始
  • 三国行 连载中图标 三国行
  • 一品福妻 连载中图标 一品福妻
  • 异世小村长 连载中图标 异世小村长
  • 战神小农民 连载中图标 战神小农民
  • 校花的贴身男神 连载中图标 校花的贴身男神
  • 锦绣田园:山里汉宠妻成瘾 连载中图标 锦绣田园:山里汉宠妻成瘾
  • 熊孩子不死于家暴 连载中图标 熊孩子不死于家暴
  • 那年我们的夏沫 连载中图标 那年我们的夏沫
  • 极武星河 连载中图标 极武星河
  • 重生之盛唐农夫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盛唐农夫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