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一行人来到六安郡沭州邑县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当地收留灾民的最后一批名额,若是再晚到一天他们就得继续向下个州赶去,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错过了一个了。
每个灾民五两的赈灾银子,夏家加起来一共有十一口人,所以在邑县的县衙拿到了一共拿到了五十五两的赈灾银子。这些钱在邑县里租房也不能租许久,所以思来想去的夏家人决定还是要去找个村子来定居才最稳妥。
夏家大伯经过两天的打听,知道了广集县的陈家村因为占地广阔却人口稀少所以最近在接收安置逃灾过来的灾民,现在过去的灾民一户只需交给村长十两银子就可以在陈家村落户。新落户的居民可以在村里已经建造好的房院中随意选择一处没人的居住,新院落里有建好的土坯房和开垦好的菜地。若是新居民想要在陈家村买田地则需要再联系村长商议,田地的价格因其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价格各异。
夏家不靠种田为生,所以县衙给的赈灾银子足够夏家买三所院子的了。夏大伯和夏二伯用剩下的银钱买了一辆旧的牛车,然后又去买了两石精米,十石黍米,又买了些菜籽油和菜,夏家大伯娘和二伯娘又买了三家人需要的被子和碗筷等零碎。买好了东西,夏家一行人休息好了就往广集县陈家村方向而去。
刚经历了水灾的夏家一家人,在赶往广集县陈家村的路上看见的是一片忙着翻耕土地的热闹景象。他们所经过的每处田间地头,都有农人在侍弄自家的田地,路边的大柳树下还会有老人在闲坐。
想到自己的家乡此刻还处在水灾的肆虐中,夏家的每个人尤其是夏家爷爷尤为伤感。在到达广集县陈家村的时候,夏家人已经从伤感的情绪中走了出来,陈家村村民的热情欢迎让他们暂时忘却了自己是个异乡人了。
和陈家村村长办理好一切手续后,夏家就正式落户陈家村了。地契他们已经到手了,剩下的就是户籍了,户籍需要等到三天后村长才能从邑县县衙办理好给他们送来。
夏家选的三处房子还是和以前一样,选择了三家人分开住。夏家二伯一家住在靠近村口的位置,夏家大伯一家住在村中处,夏风和爷奶选择了村尾处。之所以会这么选择是为了让夏家更好的融入新村子,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村子里的情况。
因为新院落里都有建好的房屋,所以只要将屋子里的火炕烧烧去去湿气就可以住了。因为怕他们不知道火炕的用途和好处,陈家村的村长还在夏爷爷家演示了一遍。
等到夏家三家都安置好了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吃在陈家村的第一顿饭。这顿饭是在夏爷爷家吃的,吃饭前先给夏玉楚敬了酒。
夏家原来有银钱三百五十两,加上赈灾银子花完剩下的十四两一共有三百六十四两。夏家大伯和夏家二伯一人拿走了一百两,剩下的一百六十四两银子归夏爷爷夏奶奶。
分完了银钱,大家又把买来的粮食,菜,油和碗筷等零碎的东西分好。分完东西后就各自回家了,夏家一家人的新生活也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