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少林
按照我的行程,正好要经过千年古刹少林寺,一个月的假,时间还早。韩主任只需要我在考试的时候到就好,有几门课是需要我单独考试的。
一九八二年的一部《少林寺》风靡全国,也让少林寺闻名世界。少林寺作为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名。自达摩祖师东来,开创少林武术,到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寺又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的美名。
少林寺位于hn郑州嵩山五乳峰下,山路很不好走,天气也不太好,幸好我的林肯领航员越野性能不错。车一直沿着山峰脚下的道路行走,车道很窄,不时会碰到急转的弯,还好车不多,沿途问过几次当地人,方向正确。
随着人流渐渐增多,转过一道弯,一个大大的平台,一座雄伟的拱门出现在眼前。我停好车,几个当地模样的妇女马上走了过来。
“要导游吗?只要五块钱。”
我开口问道:“跟你们走要不要门票啊?”
“哪里都要门票的,没人带着,你要走很多冤枉路,还什么也不了解的!”其中一个年纪稍小三十出头的说道。
“这边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啊?早上就出发了,现在还没吃饭,有点饿了。”我笑着说道。其她几个又看到有客人来了,赶紧跑了过去。
留下来的年纪稍小的说道:“现在一点多钟,抓紧点,看完吃饭,也就到四五点,这外面也没吃饭的地方。少林寺里面倒是有正宗的斋饭,看你自己的意思。”
我点点头,掏出钱来,让她帮我买票,我到门口等她。等着排队的很多,我排好队,没等多久,她过来递给我一张门票和几张零钱,我看有十几块的样子,示意全部给她了,她谢了声也没有推让,告诉我她到里面等我。
进了检票口,她带着我走在便道上,边走边说:“这条路是后来修建的,你看那边正在修的是用来表演武术的台子。”
我看了看感觉非常雄伟。走到一座寺庙前,她又介绍道这是常住院,也就是我们称为少林寺的主体建筑。进了寺院,几棵巨大的古树立在那里,微风拂来,金黄的树叶慢慢的飘落下了,整个寺庙仿佛笼罩在金黄的树叶当中。给这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庄严肃穆的气氛。庙宇多是山门、大雄宝殿、天王堂等等,少林寺也不例外。我按照左进右出的规矩,一一拜过。
到了塔林,周围松柏长青,拱卫这片佛门大德们的长眠之地。塔林依着一个小山坡而建,秋风吹过来一片片黄叶,为这里平添了一股肃杀之气。我久久的站在那里,默默感受历史留下的印记,良久深深的鞠了个躬。
来到达摩洞,洞口不深,但是给人一种幽深感觉。进入洞口,看到那后人平添的景致,突然有种心悸。这是开创一个时代的神圣之地,不知道达摩老祖是否在冥冥之中看着自己得道的地方。
我恭恭敬敬的叩拜完,走出洞口,到了洞外的平台上。对导游说道:“谢谢你了!我就在这里呆一会,你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看到这边商业气息这么浓厚,比武当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能在此凭吊先贤的传奇了。
导游也谢过我,就赶紧去找下一个服务的对象去了,看得出来,呆在我身边对她有很大的压力,一路上话很少。
我找了个平坦的地方,盘膝坐下。少林武当之行,不在乎能否找到传说中的高人,能顺着这些先贤大能曾经走过的足迹,感受这些先贤大能曾经生活的气息,对我也是一种磨砺。在武当山我也曾练过拳法,并不是炫耀我的武功,只是单纯的向前辈们致敬,他们做到的,我们后人也能做到,我也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向前走着,还会比他们走的更远。在少林寺我也会练一趟拳,希望冥冥之中,那些前辈能够感应到。
我静静的坐在那里,任由心灵信马由缰。来来去去的人来过,又走了,风吹过树梢,传来沙沙沙的声音,抚过我的面颊,脚步声渐渐稀少。周边的声音渐渐变得空灵,仿佛从天外传来。一阵大风吹来,心仿佛猛然从湖底升起,我抬头向天,刚好太阳从云中跳了出来,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我的心灵也像跳出乌云的红日,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一片黄叶飘到我身前,我伸出两指,轻轻的夹住。赫然间,心与身合,气与神合,全身气血犹如长江大河,滚滚流淌起来。我弹身而起,落在场地中间,从小开始练的金刚拳练了起来。全身气血筋骨无一不动,传出大浪拍岸,雷声滚滚的声音。
这样的情形,我也出现过几次,现在每次练拳全身劲道激荡,也能发出风雨雷电的声音。但是那都有一种刻意如此的味道,而现在确实是我自然而然。毫不勉强,而又收放自如,每到拳法脚法之间的转折,会如狂风暴雨之间的空隙,声音沉寂下去。以前每次练完,鞋子都会报废,现在我能肯定,鞋子会毫发无损。
我在那里坐了一夜,每当心有所感,便起身练几趟,每练过几趟,又回盘膝坐下。有几次会想到,当年达摩祖师是否当年在这里也是像我这样。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一夜没有休息,但是我只觉得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没有一点疲劳的感觉。
早上的少林寺又是一个不同景色,整个笼罩在朝阳中,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沿路碰到几个早起锻炼的和尚,我迎上去问道:“师傅,吃斋饭往那里走啊?”一天没吃,我确实饿了,先去吃点饭再说。
“现在这个时候可没吃的啊!只能到前面买点煎饼吃,要吃斋饭要等到十一点钟。你怎么这么早就进来了啊?”和尚奇怪的说道。
我忍住笑岔开话题,谢过和尚,向他指的地方走去。买煎饼的就在出去的路上,还好都已经摆好了铺子,正在开始准备。我问了问,能做价格也挺便宜,要了十个。
也许是饿了,反正我觉得煎饼的味道还不错。吃完煎饼,我也不准备等着再吃斋饭了,决定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