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疆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满脑子都是神奇石头、炼铁炉、模具,还有诸多造船事项。
很是无奈的起床,蹲到地上捡起树枝,就开始绘制想象中的大船。
以前就喜欢绘画,闲暇之时,经常背着画夹外出采风。多年养成的绘画功底,很快就在远古茅草屋的地面上,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大木船。
画图并不是什么难事,远古建造大船却是难上加难。要知道远古世界一穷二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各项基础设施全要新建。
在科技发达的前世,船只的动力是由发动机提供,可是在远古世界哪里有这些东西,依靠的也只有人力或风力。
即便是如此的无奈,张立疆设计的大船,充分运用了物理机械的原理。船身内部是由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再用脚踏动力进行传导,驱动船尾的涡轮扇叶,而水下也少不了船舵控制方向。
然而,设计这一切的信心,全都取决于昨天在天湖挖出来的神奇石头。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即便是张立疆再兴奋,再激动,也只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傍晚,要不是腹中饥饿,估计还能睡到次日清晨。
睡醒后发现奶奶不在家,桌上还摆放几碗冷汤冷肉,于是也懒得去热,吃得狼吞虎咽不亦乐乎。
饭后借着油灯微弱的光芒,张立疆又开始研究之前刻画在地上的草图。
随后又发现一个新问题,远古世界没有长度标准,而自己设计的造船部件,无法精确刻度,只要差一丝都造不了大船。
鉴于尺寸的重要性,于是就找到一根平直的树枝,又蹲在地上制作尺子。
并不是张立疆喜欢蹲着干活,茅草屋内也不是没有桌椅,只是远古人用的桌面很不平整,坑坑洼洼无法精准的刻画长度。而地上的土质松软,只要用手抚平就能作画,很是方便。
首先要确定出相等的刻度,可是手工标注的刻度误差非常大。想要制作出精确的尺子,就必须保证平直的尺身。
凭着远古现有条件,只能用两种方法去解决。
一种是将石头磨成平整的石条,这种方法耗时耗力,手工误差还很大。
另一种则是用线拉直,在木板上弹出直线后再锯成直尺,可是远古哪里有锯子?很是郁闷,很是纠结的不要不要。
第二日清晨,满脸困倦的张立疆找到曹铁匠,刚见面就迫不及待的喊锯子。曹铁匠明白到访目的后,说的一番话又让张立疆非常沮丧。
想要制作锯子好办,可是炼化铁水的难度很大,其次是神奇石头没有低温就不能变成粉末,怎么去制作模具。而此时仅是春夏季节,等到冬季还需要七八个月。
如果是在前世,会有很多方法进行制冷,可是在远古世界,只能利用自然环境想办法。
张立疆很是沮丧,不甘心的问道:“曹铁匠啊!你说去哪里能找到寒冷的地方?我不能等到冬季才去造船。”
曹铁匠思考片刻,说道:“天湖村附近有很多高山,山顶上常年有积雪,如果能将神奇石头拿到山顶,那就能冻成粉末。再将石粉带回来制成你要的模具,放在火上烘烤就能制作锯子,可是想要炼出铁水真的很难。”
对于这个喜忧参半的好消息,张立疆兴奋的想要狂喊一声,立刻就要拉着曹铁匠去雪山。
曹铁匠很清楚雪山的凶险,由于山势陡峭,常年积雪又不利于攀爬,只有极少的人才敢爬雪山。而天湖村还真有两个人爬了上去,当初也是九死一生才回来。
张立疆自认小命很精贵,攀爬雪山不亚于天湖的食人鱼,都是些危险的不要不要的事情。
曹铁匠也不敢让尊贵的三傻子神使爬雪山,虽然有神灵庇护,可是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今后也别想活了。
于是婉转的提出让其他村民爬雪山,而张立疆更是双手赞同,立刻就和曹铁匠在村落选人,还催促他们背着石头马上出发。正所谓死道友,绝不死贫道,更何况远古的小马仔。
随后又过了两天,曹铁匠用软木雕刻出锯片以及锉刀模型,剩下的就是等神奇石头从雪山回来。
既然要制作造船的各种工具,需要的模具非常多,而张立疆只负责画图,雕刻木头的事情交给了曹铁匠。
造船的零部件,必须考虑铁的硬度和耐磨性,这就需要不断熟悉炼铁炉。以往曹铁匠都是直接烧红铁矿石敲打,费时费力废品颇多。
而现在用神奇石头做模具,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张立疆只需用神奇石头制作出炼铁炉,曹铁匠再去炼化铁水,然后浇铸进模具中冷却成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之后,前去雪山的几位村民带着石粉回来。或许他们虔诚的想要为神灵办事的决心,爬雪山时虽然很凶险,却没有死人,仅有一人受轻伤而已。
于是乎,远古世界首个小型炼铁炉就此诞生,同时还有几个常用工具也成型。
望着不属于远古时代的这几个现代工具,张立疆很是得意,暗想那个该死的远古神灵要是看到这些,会不会很蛋疼,会不会很后悔,会不会哭的稀里哗啦又将自己送回前世。
其实制作模具很简单,曹铁匠先用神奇石粉和成泥,又将木头锯片印入泥胎中,然后放到火中烧烤,就这样让柔软的泥胎又变成石头,所不同的是每个模具各不相同。
在以前,曹铁匠炼化铁水的成功率极低,自然条件下很难炼化铁水。而用神奇石粉制成的炼铁炉,轻易就能实现炼化。
远古第一个炼铁炉很像坩埚,只是这种坩埚设计双层,让底部燃烧的火焰在夹层中流过,热能的利用率达到了最佳。
较为遗憾的是远古世界没有发现煤炭,负责烧火的村民只能不停向炉中添木材,即便是这样也用了半天才炼出铁水。
对此,远古人少不了欢呼雀跃,少不了磕头谢神,张立疆也少不了跟着磕头骂神。
锯片是最先浇铸而成,硬度却达不到预计的要求。这就好比用两块相同的铁相互锯,要是能锯开那就是扯淡。就算是锯石头也很糟糕,没用几下就将锯齿磨平,所幸的是锯木头还是能胜任。
如何炼制出来工具级别的铁水,张立疆不懂也不想弄明白,只能建议曹铁匠不断提纯铁水,或者加入其他有色金属进行尝试。
又过了两个星期,曹铁匠终于试验出更为坚韧的锯片,不但能轻易锯开石头,还能保证锯齿依旧锋利。而制作的锉刀也是非常耐磨,将石头打磨的非常平整,打磨木头更是游刃有余。
对此,张立疆很是惊奇,对于有色金属的研究,即便是在现代也是个重大课题。
曹铁匠制作出性能优良的锯子和锉刀,张立疆此时也顾不上过问,手上那一摊子事情早已是焦头烂额。
正所谓术有专攻,曹铁匠如何炼制并不是重点,只要能制作出合格的工具就行。
张立疆在空闲时也问过曹铁匠,得到的答案是他在铁水中加入一点玄铁。至于玄铁又是个什么玩意?还真没精力去过问,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忙得连睡觉都没时间。
随后的日子里,张立疆用锯子和锉刀制作出木尺,无奈于手工制作的尺子,无法保证每一部分都精准。
最后还是想出来个笨办法,找个差不多是一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以此类推最小的刻度单位。
越是到最后,难度就越大,所需的时间会更久。最主要是手不能抖,间隔要均匀,真特么的不容易。
当木尺制作成功后,随后又用模具批量铸造出铁尺,让每把铁尺精度一致,能让每个参与造船的远古人也有个丈量尺度。
远古世界做出来的铁尺,或许和前世的尺寸长度不一样,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统一刻度的尺子,那就是远古通用的标准。
谁让张立疆是远古标准的制定者,谁要是有意见,可以去找那位该死的远古神灵打官司。希望神灵能叫我过去见他,我特么做梦都想见他。
自从远古诞生尺子后,彻底改变了远古人的生活。女人们竟然用铁尺去丈量男人的臭脚,又按照尺寸编织草鞋。而男人们外出捕猎也会用铁尺丈量猎物,用刀剁开标注好的肉块相互分配。
张立疆发现远古人丈量猎物,诧异的偷笑了好几天。为此还制作出称重的杆秤,并教会远古人如何使用。
然而远古世界出现杆秤之后,远古人理所应当的用到交易中。当他们外出交易物品时,先给你称了再说,绝不缺斤少两,淳朴的令人必须点赞。
起初,其他村落并不接受先称重再交易,可是当他们发现称重的好处后,要是你不先来称重,他们就给你上演群殴大戏。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之前所做的各种努力并没白费,各项准备工作井然有序。而张立疆所做的一切,也让古老的天湖村彻底是翻天覆地。
此时,曹铁匠已经掌握炼铁炉的运用,用神奇石粉随意制作各种模具,还能成批量浇铸出各种铁器。
当各种造船工具准备完毕后,接下来就要建造大船,而加工木料又成为重中之重。
张立疆先让村民们砍伐树木,等到他们能熟练的锯木头,就到了建造大船的时候。
而在远古人熟悉木料加工时,又发现平直的铁尺,无法丈量有弧度的船身木条。于是乎,兽皮条软尺,就在这片远古大地上隆重登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