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手机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军校规定很严格,学生一律不许打手机,即使你的家庭条件再优越也得遵守。学校为了方便学生有事急需,就在每座楼的第一层生活区设置一个校园报刊亭,有专人看管,而且安了电话,学生有事可以打电话。
不让用手机,电话是给家里人打的,那么想互相联系只能用老的方式——纸条来传递了,于是谁对谁有好感,或者想一抒情怀,纸条这位无名英雄便有了用武之地。
童飞与姚迪在火车站相遇,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好感和深刻的印迹,于是一个念头不由自主就产生了——写首诗送给她,探探情报!
“两只鸟歌阙,各吟海城雪。借天传令辞,何时赏明月?”童飞拿起笔一挥而蹴,看了一遍后又在下面注明周末在灞桥见面。写完他略一思索就去了姚迪的宿舍,趁着姚迪不在把她的字典拿去,假装用了一上午,然后把纸条夹在字典里,又悄悄地送了回去。
童飞的专业是航空工程,姚迪的专业是军事医学。
海城军事院校有七座学员宿舍,童飞的宿舍在一号楼,姚迪的宿舍在五号楼,两楼相距二百米,两个人教室中间还隔着一座教室,要是不刻意他们是见不到的,可是世间事就是这样巧合,他们不仅能见面,而且还是常常见面。
海城灞桥其实不是桥,是一座延伸到海里的曲廊。它长二百多米,宽五米左右,桥面一律铺着大理石,桥两侧的栏杆一律是花岗岩雕刻出的云朵。桥的尽头是一个三十几米见方的平台,叫做望海台,望海台有带着飞檐的顶盖,四周是同样雕刻着朵云的护栏。此桥不许走车,只供游人观海。
海城是东海海岸一座著名城市,来此地旅游的人很多,每个游客都想跑到灞桥上观海拍照,所以这座桥一年四季,只要不刮台风总有人爱在这桥上浏览。
第一次约会童飞和姚迪准备了好久。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俩分开乘公交车,一先一后在离灞桥不远的站点下了车,然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往海边走,直奔约会地点“灞桥”远端的第一个路灯杆。
两个人到了灞桥远端的第一个路灯杆旁,因为是第一次单独相对,平时见面很自然的两个人都有点不自然了。童飞还好,心跳并没有引得脸上表请有何变化,还没话找话说,虽然说得有点言不由衷。
“看了纸条你有何感想?”
“啥纸条?”
“夹在你字典里的。”
“啊!原来如此。怪不得她们两个在那儿笑呢,原来字典被你偷走了。你写啥了?”姚迪故意装作不知。
童飞只含蓄地笑,并不回答。
姚迪的脸忽地红了,柔情的眸子一会儿瞥一眼童飞,当两个人视线相遇时,她又急忙缩回目光,不是看着自己的鞋子,就是看旁边的人,那份娇羞真的很让人心动。
童飞开始给姚迪拍照,照了几张后,姚迪非要给童飞照,童飞拗不过她只好依她。这样两个人你给我照我给你照,竟然谁也没想起来合个影。后来一位老者建议:“小伙子,你们不想合个影吗?我愿意效劳。”
童飞赶紧看看姚迪,姚迪这回倒是爽快,马上站到童飞身边,老者按动照相机快门,这张没有牵手,却相互看着,洋溢着甜美笑容的照片,成了以后他们天各一方的永远纪念。
今天的天气很好,天光云影,柔风徐徐,海面上只有一排一排的白色浪花滚动着,一只只海鸥追逐着浪花翩舞。
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童飞忽然诗兴大发。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姚迪惊讶地看着童飞,接着便欣喜地问:“你喜欢古诗?”
童飞点点头:“很喜欢。唐诗三百首我可以背下来。”
“是吗?天呀,你太了不起了?我也喜欢唐诗,可是我只能背几首。”
童飞笑笑:“你是不背,要是背的话谁能背过你呀?别忘了,你的录取分数是我们这批学员中属于高档的。”
姚迪摇摇头:“不可比,不能比,这是两码事。就好像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哎,给我背唐诗,我要听。”
“好,你说作者和题目。”童飞跃跃欲试,要在女朋友面前小试牛刀。
姚迪也不客气:“白居易的暮江春。”
童飞马上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张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就这样,姚迪说一个唐诗的作者和题目,童飞马上就背诵,来来回回几次,姚迪记住的诗人和他们的诗作有限,想了半天也想不起谁,可是她又想听,于是就急乎乎地让童飞自己背。童飞背了两首停了下,又接着背。
“海映青天云映霞,芳华亭下醉芳华。芙蓉难比娇姿灿,疑似嫦仙舞浪花。”
姚迪听完眨眨眼,不无怀疑:“这是唐诗吗?我怎么一点印象没有呀?”
童飞哈哈大笑:“哪是唐诗呀,是我胡诌的。”
姚迪没笑,目不转睛地看着童飞,有五六秒钟,就在童飞被她看得不好意思之际她忽然严肃问:“你会写诗,这诗是送给我的?”
童飞以为姚迪不高兴了,挠挠头,不尴不尬地给自己打圆场:“抱歉!一时兴起胡诌的,你别当真。”
姚迪立即笑了,摆着手:“不是不是。我喜欢,你等等,我要记下来。”说着去翻包包。
童飞急忙阻拦:“算了,不知合不合律呢,你可别让我丢人了。”
姚迪不依,坚持找出笔纸,一边拧笔帽一边催促童飞再说一遍。
“不行,我要记下来,这是你送我的第一首诗,很珍贵的。麻烦再说一遍,我只记一个开头。”眼睛崇拜中夹着焦急看着童飞。
童飞不忍心让姚迪着急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重复了一遍自己刚刚作的诗。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是表达情感最恰当最合适的工具,诗词可以轻易敲开一个女孩子的心门,让激情勃发,让温馨蔓延,特别是情诗,她的魅力和能量不亚于ke卡因。如果对方是个稍微懂得诗词的人,那感觉用语言是很难诠释的。
灞桥一游让两颗心开始了深深的眷恋,心中的那株小苗也迅速地成长起来,他们不断地给它浇水施肥,不久小树就变成了大树,而且开始打蕾了,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挂满枝头。于是一个个黄昏一个个晨曦,人们总会看见在灞桥上一对人,他们手牵着手漫步,时而对视时而倾谈,在浪花的欢声中,他总是给她吟诗,她总是痴痴地看着他英俊的脸。
俗语说寒门出才子。童飞的家庭虽不是寒门,却也不富裕,他也算是寒门才子。说他是才子一点不过,在校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很广。唐宋诗词在同龄人中还很陌生的时候他不仅看了,还背得滚瓜烂熟,并且知道诗的起承转合和词林正韵,常常写诗填词。
童飞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是个优秀学生,不仅学习好,体文都不错,特别是篮球和游泳真的无人能及,他曾代表学校参加过镇里县里的比赛,而且次次都能拿到好名次。按说一个男孩子能拥有这么多才华他的容貌不会多出众,可是世上万物总会有例外的,童飞身高一米七九浓眉大眼鼻正口方,真的是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因此打上初中起他就成了女生心中的偶像,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因为自己的优越条件而惹女同学伤心,对那些好感的眼睛他总能用他特殊的方式缓解,既不伤人又达到了目的,不能不说他聪明之极。
到军校不到五个月童飞就被选为学生会主席,他的诸多爱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比如学校每次组织文体比赛诗歌比赛,他不仅是组织者还是积极的参与者,在众目睽睽下他的才能一次次得到验证,不知不觉间他便成了军校的明星,女孩子的追求目标。处于青春期的男女是最容易迷失方向和心智的,有了众多的追求者会飘飘然不知道北了,可是童飞没有沉醉,他的心始终在姚迪身上,丝毫不动。
快乐的日子很容易过,似乎是一转眼一年的时光就过去了,大一结束了。军校迎来了又一批新生,作为学生会主席童飞可忙坏了,别人休息他不能休,迎接新同学有好多事情要做,由此他不能长时间陪姚迪,好在姚迪很通情达理,并不责怪童飞。
这天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学校准备工作在头几天就做好了,接待员和有关人员都已经到位,只等新生来临。
这天早,童飞从食堂回来一看时间还有点就把换下来的衣服按在水盆里拿去洗,刚走到门边,一个人先一步推开了门,并大声喊:“童飞在吗,电话。”
童飞一边答应一边放下盆子,急乎乎跟着看电话的人走去,一边走他一边心慌慌地想:“前不久家里来信说爸爸病了,难道是爸爸病重了?……”跑到生活区抓起听筒,急乎乎地叫,“是妹妹吗?爸爸咋样了?”
对方沉默一会儿,然后格格地笑了:“童飞你别担心,你爸爸很好,我前天特意去你家看了。”是于慧。
童飞长长出了口气,提着的心忽地落下了,没笑硬挤着笑:“于慧呀,谢谢你特意跑去我家,又特意打电话告诉我。”
于慧忽然轻轻叹口气:“童飞,你怎么不问问我在那打的电话呀?”
童飞立刻来个鹦鹉学舌:“你在哪儿打的电话?”
于慧又是一叹:“在校教务处。我考上军校了,以咱们县第一名的成绩,现在是你的校友了。”
童飞忽然愣了下,接着欣喜地说:“祝贺你夙愿得偿,你等着,我马上过去。”乐滋滋放下电话就走,都忘记对看电话的人说声谢谢了。






![位面小书店[系统]](/cover/111/111870/111870s.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