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极目远瞧,这都是什么部队,盔甲制式奇特,而且浩浩荡荡怕不是要有一两万人。关羽眼睛一眯,心想前番失利,皆因曹军主力善用弓箭,如今这步兵甲胄看上去颇为厚重,应当不是曹军主力。
关羽思来想去心下烦闷,心道,武将要有武将的尊严,硬碰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当下令手下千余骑兵冲阵,其余步弓手及长枪阵原地待命。关羽率骑兵刚冲至步军前方百步,只听前方一阵熟悉的箭矢破空声。关羽大惊道:“众将官听令,立刻后撤。”,但还是有数十骑勒马不及,中箭倒地。
关羽即刻率军回防,并面见刘备,言及遭曹军龙炮袭击,且曹军步卒尽皆装备奇怪战甲,战之恐不能胜。刘备略一思忖,如今不撤将腹背受敌,即便能突围,死伤太重伤了元气,更难取得地盘安身,当下与关羽舍了刘辟龚都,领大军南下投刘表去了。
刘辟和龚都不知深浅,指挥两万余黄巾贼冲击曹操本阵。
黄巾贼本身装备很差,装备皮甲的寥寥无几,两军还没相交,就先被曹操龙炮射倒一地。
刘辟还沉浸在大汉皇叔兄弟的喜悦中,又新被招安,急切希望建功立业,当下大吼道:“敌军箭矢已用光,兄弟们上啊!一颗脑袋赏五百钱啊”,当下军中士气一振,众人不要命地往前猛冲。
如此便有不少凶狠的黄巾士兵冲到了曹军军阵面前,两军陷入肉搏。黄巾军的士兵惊奇地发现,不光柴刀砍到这些稻草人一样的士兵身上时候作用不大,就连钢叉捅上去,似乎也像捅到砖墙上一样,不过这种惊奇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稻草人就恶狠狠地围了过来,一阵刀砍斧剁…
战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黄金军的阵地推进着,刘辟见势头不妙,下令全军撤退,凉席军则趁势穷追猛打一路砍杀,黄巾军溃败至弋阳,终究是退无可退,就连主帅刘辟和龚督都被乱军杀死。
曹操本欲乘胜追击,领大军追杀刘备,却被郭嘉以不宜与刘表开撕为由阻止。曹操当世枭雄,怎能不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如今的第一要务,还是诛灭河北袁绍,当下强忍心中烦闷,率大军准备返回许昌。
…
许昌,骠骑将军府。
曹操眉头皱成了川字,征战多年,他形成了一种直觉,如果一个敌人,你每次打垮它却又不能彻底铲除,那这个敌人必然是你未来的心腹大患,刘备,显然就是这种。屡次围剿,刘备败得快,但是跑得更快,投靠了这个投靠那个,然后煽动起来就和自己作对,完全没有节操。屡次派出刺客刺杀,但刘备每天甲胄不离身,晚上经常和关羽同榻,刺客根本没有机会,早知道,当初就该把关云长给做了。
正当曹操烦闷不止时,屯田都尉来禀,并呈上一卷公文。曹操意兴阑珊打开一看,当下脸色阴转多云,多云转晴。
“来人,快去请武库令刘子扬来府议事!”。
不多时,柳夜携徐庶到了将军府。曹操把公文递给柳夜,道:“子扬先生屡建奇功,军屯一半用免耕法,增产达到两成之多,哈哈…”
“恭喜主公,如今武库已打造大量四铧犁,前番击破袁绍所得残破兵刃,均已回炉打造为农具,明年开春可供农户租用。”,柳夜拱手道。
“如此甚好,就依子扬先生所说,将驽马劣马借予百姓耕地拉车,明年所有军屯民屯一律推行四铧犁免耕法。另外还有一事,摊丁入亩,如今已可实施,只是尚需一人主导此事,子扬先生可否为吾分忧?”,曹操笑道。
“摊丁入亩乃国家大计,晔所擅长者乃是机关算术、阴谋诡计,此事非晔之所长,在下保举一人,得此人,此事必成。”
“噢?何人有此大才。”,曹操奇道,心说摊丁入亩是你刘晔说的,你不会是说的时候天花乱坠,干的时候就躲在后面吧。
“在下保举徐庶徐元直。”,柳夜右手虚引徐庶,然后向曹操拱手道。
“嘶…”,曹操看着柳夜,心下一阵恼怒。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徐庶徐元直,这不是单福吗?我将军府派给你的侍卫,扔出来去得罪世家大族,还说什么得此人大事必成,脸皮怎么嫩地厚!果然是擅长机关算术阴谋诡计,欺负完天子刘协,还得欺负到我曹孟德头上。
柳夜一看曹操表情怪异,当下也不敢再拿捏,“主公,元直本姓徐,当年年少遭人陷害吃了官司,为避祸才改名单福,游学荆襄,恰逢主公迎陛下于许昌,欲报效主公,才投主公门下。此次竹甲成军,全赖元直去荆州上下疏通,主公请看。”
柳夜将蔡瑁手书给曹操过目,曹操一边看,一边脸色阴晴不定,心下道,这刘子扬莫非真有识人之明,这单福在将军府已有几年,谁知道藏得如此之深,竟能疏通荆州大将蔡瑁,而且主动让我知晓,应当不是刘表在我这里安插的内应,看蔡瑁手书,蔡家应还是借此向我示好,如此,将来拿下荆州,倒是省了不少事。至于单福,不管你单福也好,徐庶也罢,欺瞒我曹孟德多年,如今去替我整整世家大族,帮我背黑锅倒也不错,你有能耐把他们弄残了,我就姑且免了你欺瞒之罪,如果你把事情弄坏了,我正好取你项上人头泄愤。念及此处,当下曹操朗声笑道:“哈哈…,元直卧薪尝胆,实属不易,此番立下大功,前罪已免,吾欲奏请天子,封元直为太农令,专司赋税改制,摊丁入亩之事,元直意下如何?”
“主公大恩,庶愿效犬马之劳。”,徐庶当即叩拜道。
曹操扶起徐庶,出声相询道:“子扬,元直,改革赋税,兹事体大,两位有何妙策。”
徐庶看了一眼柳夜,见柳夜点头示意,当即向曹操拱手道:“如今免耕法业已奏效,牲畜农具又有扩充,日后粮食供给应当无恙,正是改革税制之机。然若摊丁入亩,必伤世家大族之利。庶思虑再三,当分而治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