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秋,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变革在许昌进行着。只是柳夜对着一切都满不在乎,他正和华佗在新落成的医学院里四处观瞧。
医学院就在许昌城西距离武库不远的地方,和后世的医学院不同,柳夜和华佗并没打算把这里打造成
教学的地方,这里,就是实实在在的一所医院,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药房、病房等一应俱全,虽然名医就只有华佗一个……
在中国古代,除了军队会有伤兵营外,一般很少有为病人专门设立的住所。有钱人一般都是让大夫出诊,而穷人一般就在药铺抓药,最多也就让药铺坐诊的大夫看看就了不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病人能得到的有效救助就很少,而更为重要的是,医学就只不过像木匠手艺一般,只能口传心授,如今有了医学院,算是有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医生,柳夜和华佗兵分两路,华佗离开许昌,去寻找师兄师弟,柳夜则是在许昌打起了广告。
……
许昌南门布告牌前。
“什么?武库令大人身染怪疾?重金求医?”
“武库令刘大人不是大土豪吗?大土豪也会生病?”
“土豪就不会生病了吗?天天大鱼大肉,夜夜笙歌,不生病才怪!”
“你一张嘴就知道你土,没有豪气,土得掉渣,就知道大鱼大肉…”
“那你来个不土的,你说说,土豪大人不吃大鱼大肉,那吃些啥。”
“这个嘛,嘿嘿,肯定是吃嫩的呗,刚满月的小猪,一乍长的鲈鱼,吃菜只吃菜心…”
“你咋知道的?不会是瞎扯吧?”
“嘿嘿,老三你去找姑娘玩,是找老的还是嫩的?…”
“…”
柳夜在自家府邸里守株待兔,不多日就忘罗了一批看似不错的郎中,只是具体水平如何还需要华佗回来考校一番。这一日,柳夜正在府中操起笔墨练字,同时坐等名医上门,一阵细碎脚步声过后,家丁来报,有位自称长沙张机的大夫上门。
柳夜心下一阵狐疑,这张机,可不就是六味地黄丸张仲景吗?男人们都知道…可是张机是荆州人士,怎么知道自己张榜求医的事?自己又不是独居**重金求子,哪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让名医不远千里上门…
不多时,只见院中进来一人,中年文士打扮,背着药箱。
“武库大人重金求医,但吾观大人面目红润,神采奕奕,不似抱恙在身,这是为何?”,不等柳夜说话,来着抢先一步质疑道。
“在下确非有病,实乃…”,柳夜抱拳道。
“非也非也,汝实乃有病!”,说罢中年文士扛起药箱扭头便要走。
“仲景先生留步!”,柳夜急忙道,但只见张仲景撅起屁股头也不回,这就要跑了。当下柳夜急忙喊道,“来福,快把大门关上别人这人跑了!”
来福本来就在大门口候命,听到柳夜叫嚷,马上闩上大门。
张仲景一看这架势,怒不可遏,大骂道:“此乃何意?吾亦是朝廷命官,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奸贼莫非要用强?”
柳夜急得汗都要下来了,这古人咋都是这样的尿性呢,动不动拔刀动剑,要不就是破口大骂,也太特么刚烈了。当下连忙拱手道:“在下鲁莽了,先生大才,在下唯恐与先生失之交臂,才行此鲁莽之举,还望先生海涵。”
张仲景看武库大人口气恭谨,怒气减了几分,开口斥责道:“有病便须治病,然大人无病而张榜求医,是在卖弄手中钱财,或是羞辱我等行医之人?”
“先生息怒,在下乃是为了筹措医学院,网罗天下名医,弘扬医学之道,方才出此下策。”,柳夜拱手道。
“却是胡闹!如欲网罗名医,则朝廷发公文召集便可?武库大人如此,岂非行同儿戏?”
“先生此言差矣,朝廷网罗名医为己所用,看似为公,实则为私,吾张榜求医,实欲聚集名医,以彰医学大道,却与朝廷无关。”,柳夜便把自己对医学院的规划和张仲景说了。
张仲景不禁点头称是,如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主流人士眼中,医者也只是工匠,上不得台面,即便入朝,混到头充其量就是太医令,品秩不高姑且不说,身份也只不过是皇家贵胄的奴仆罢了。只是如今武库大人想法是好的,但天下名医不少,为何对自己分外捉急?于是开口询问道:“机粗通医术,然天下名医何其多,大人方才见到在下缘何鲁莽至此?”
“仲景先生如今所治,是否为伤寒杂病论一书?”,柳夜不直接回答,反而转口问道。
“咦?在下此书方才起了个头,亦从未和人提及,大人如何得知?”,张仲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武库大人,给自己的吃惊太多,一个搞武器杀人的,不好好摆弄你的武器军械,反而在大夫郎中这儿熬鳔,连我写什么书都知道了,这特么怎么回事?莫非我家下人嘴不牢靠到处宣扬?回去得治治这些到处八卦的浪蹄子们。
柳夜哈哈一笑:“先生宏图大志,一片丹心可昭日月,吾岂能不知。然医道一术,向来全凭经验,如能聚齐四方名医,相互切磋,且天下之大,奇门古方甚多,亦需实证验之方知真伪,如此则必于先生之鸿图巨作有益。”
张仲景听了这番话,已经没空再考虑武库大人怎么知道他在写伤寒杂病论的问题了,诱惑太大,实在没有勇气拒绝,就像你挺着冒着热气的长枪往会所跑,想点上头牌小妹发泄一番的时候,恰好搭上清纯妹子的顺风车,而且妹子与你一见钟情,宽衣解带,粉嫩的****微张,蜜汁晶莹,只等玉柱直捣花心,这个时候,还想什么会所头牌…
“如此甚好,在下辞官挂印亦未尝不可,只是在下家眷颇多,糜费甚巨,又无甚积蓄,于许都置业恐非易事…”
还没等张仲景说完,柳夜便吩咐下人拿来一个锦盒,给了张仲景,张仲景接过沉甸甸的锦盒打开一看,都是金灿灿的金五铢,不好意思细数,到怎么着也得有两三百个,这手笔…
“仲景先生,城南尚有一处宅院,先生且随我来一看,如入得先生法眼,则正好与先生安置家眷之用。”,柳夜当下挽起张仲景,令手下备好竹马车,一行人往城南大宅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