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茅山学院派 > 第111章 茅山正道历史(附加一)

《茅山学院派》 第111章 茅山正道历史(附加一)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我们茅山正道,听完白安妮的讲解之后,给我个人感觉就是众阁和全真结合的产物,既讲究修行,也注重个人潜能的激发,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驱鬼镇妖。

    为了避免你们听起来有些方,我先列一个关系式:

    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分支。

    上清派是天师道的一个分支。

    茅山宗是上清派的一个分支。

    茅山正道是茅山宗的一个分支。

    这就相当于数学上的子集、全集、补集一类的问题。

    各位现在清楚了吗?

    如果清楚了我们就来理一下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天师道我们之前讲过了,一直都是道教正统的分支,那么我们就首先说上清派。

    上清派是由天师道衍变、分化而来。上清派的出现,其实是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道教发展的变化。

    天师道的传承乃是世袭制,而且张天师一系基本都是平民出身,说白了就是普通的民间组织,影响虽大,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入流,被上层人士所不齿。

    直到东晋时期,由于南下的司马氏政权对江南士族存有戒心,造成许多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他们便以老庄思想作为精神寄托,并因此而加入到道教信仰者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均是世家大族出身,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文化修养较高,所以对原本天师道中反映下层平民的那些思想感到不满,对原来道教中存在的浅陋庸俗的科仪教戒甚是鄙夷。

    于是,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对旧的天师道进行扬弃改造。

    首先尊魏华存为开派祖师,因为他们认为“太清”之上还有“上清”,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所以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为最高神,而不是天师道的太上老君。

    在修炼方法上,重在调意和精神修养,通过炼神达到炼形,不重符策、斋醮和外丹,贬斥房中术。

    当然最大的区别是天师道尊称教门中人为“天师”,也就是“张天师”,而上清派不称天师,改称“宗师”,称第几代宗师。

    上清派一直传到第九代宗师,也就是我们的祖师爷,陶弘景。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我们的祖师爷,也是上清派的一员,他是上清派第八代宗师陆修静的二传弟子,前期对上清派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后来祖师爷隐居茅山,并以茅山为祖庭,继续修道,此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上清派遂为茅山宗所承袭而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祖师爷继承上清派道统又开创茅山宗,使茅山宗不断发展壮大,在道教史上地位显赫,影响深远。

    接着就正式进入我们茅山宗的介绍了。

    祖师爷在归隐茅山以后,继承上清派祖师杨羲、许谧所传的上清派教义《上清经》,并且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了专门记述上清派早期教义、方术(也就是后来的茅山术的前身)及历史的《真诰》以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正式创立茅山宗。

    经祖师爷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茅山宗的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

    当然,既然我们祖师爷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师,所以祖师爷所定制的茅山宗教义肯定继承了上清派的教义,不过祖师爷还是做了许多更改。

    首先在供奉的神灵上,道教是一个多神结构的宗教奉祀庞大的神团系统,上清派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为最高神,但是我们茅山宗又回到了原先的道教,依旧奉太上老君为最高神,所以你看我们的咒语,最后一句都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那是因为我们所借的道,都是太上老君赐予的,而不是其他的神。

    不过我们茅山宗在供奉的神灵上,又增加了几个神,比如元始天尊,当然还有我们茅山宗特有的神灵,也就是我们的祖师“三茅真君。”

    这个时候你们可能会问了,我们的祖师爷不是陶弘景吗,怎么又成“三茅真君”了?

    这要从茅山的来历说起。

    茅山以前并不叫“茅山”,原名唤作“句曲山”,是一座没有历史,罕有人迹的野山。

    在汉代的时候,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长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三兄弟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视荣华富贵如敝屣,弃官不做,遂寻山修道。

    他们三人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这座山就是“句曲山”。

    三兄弟便留在句曲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

    正在那时,江南句容一带,突然瘟疫流行,有人听说江北句曲山之上有茅氏三兄弟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茅氏三兄弟欣然前往,经茅氏三兄弟救治,病愈者数百人。

    茅氏三兄弟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尊称他们为三茅真君。此后,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从此之后,慕名而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茅山正道的祖师爷,当时上清派的第九代宗师,陶弘景。

    我们祖师爷来到茅山归隐修道,既继承了上清派的教义,也承袭了三茅真君的修道思想,开创茅山宗,不过由于茅氏三兄弟在茅山修道在先,所以祖师爷将三茅真君尊为茅山宗的创派祖师,并将三茅真君列入茅山宗供奉的神灵之中。

    所以将三茅真君尊为创派祖师,是祖师爷对三茅真君三位前辈的尊崇,不过后世我们还是将陶弘景作为我们的祖师爷,毕竟他才是真正创建茅山宗之人。

    茅山正道的历史我以为写三章就可以了,谁知道会这么复杂,只能再加两章。这几章写得我好费神……还是要感谢各位的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茅山学院派》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茅山学院派》 第111章 茅山正道历史(附加一)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冥界超市 连载中图标 冥界超市
  • 崛起在新纪元 连载中图标 崛起在新纪元
  • 超级捉鬼道长 连载中图标 超级捉鬼道长
  • 我的绝美狐妻 连载中图标 我的绝美狐妻
  • 借阴寿 连载中图标 借阴寿
  • 阴阳大宝鉴 连载中图标 阴阳大宝鉴
  • 重生八零完美逆袭 连载中图标 重生八零完美逆袭
  • 英勇赴死系统 连载中图标 英勇赴死系统
  • 穿越之嫡女无害 连载中图标 穿越之嫡女无害
  • 王者英灵,荣耀归来 连载中图标 王者英灵,荣耀归来
  • 1892之文明远征 连载中图标 1892之文明远征
  • 丞相大人的糟糠之妻 连载中图标 丞相大人的糟糠之妻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