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汉凉风云 > 第70章 、陈番怒斥尚书台,各怀鬼胎议立嗣(下)

《汉凉风云》 第70章 、陈番怒斥尚书台,各怀鬼胎议立嗣(下)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昔日窦太后与田圣争后位,陈蕃、李膺因田氏出身卑微,窦氏出身尊贵,坚决争立窦氏,桓帝不得已立窦氏为皇后。及至窦太后临朝,每每念及昔日争立之情,同时也为拉拢陈蕃,在窦武建议下,窦太后对陈蕃大加重用,太尉同景因病去官,窦太后便启用陈蕃为太尉。

    时逢国丧,嗣君尚未确立,满朝人心惶惶,尚书台各位尚书惟恐触怒窦武、曹节等权贵,纷纷称病不朝,居家不出。尚书台空无一人,政事堆积,窦武忧心不已。随后,入宫觐见窦太后,保举太尉陈蕃、司徒胡广二人。窦太后当即下诏声言陈蕃忠诚清正,为人坦荡,乃是辅政贤良,命陈蕃执掌尚书台,与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暂时辅政。

    待陈蕃、窦武二人来到尚书台,看着满屋积攒的奏章,陈蕃立马怒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尚书台乃政要之地,如今皇嗣未立,政事紧迫,尚书台何故空无一人?”

    窦武幽叹道:“今局势不稳,诸尚书因惧祸纷纷告病,不肯入尚书台理事,老夫深以为忧,怎奈一人智短,力不从心,故而特请陈公相助。”

    “哼!众尚书岂能因一己私意,安居家中,懈怠国事,谈何仁义道德”,陈蕃转而对窦武保证道:“大将军不必忧虑,老夫即刻修书与诸尚书,责斥一番,令其等即刻前来理政。”

    “一切拜托陈公,我尚有要事处置,先行告辞”,窦武见陈蕃满口承诺,心中大定,当即辞别陈蕃,往公众赶去。

    窦武走后,陈蕃得意一笑,而后修书于诸尚书,阐明厉害,大加训斥,众尚书不敢有违,纷纷入尚书台,协助陈蕃治理政事。

    窦武自辞别陈蕃之后,一路赶到宫中,先是面见窦太后,禀报尚书台之事,随后邀曹节于宫中密会。

    “大将军,尚书台之事,是否已处置妥当?”曹节笑呵呵问道。

    窦武回道:“果不出曹公所料,陈蕃一入尚书台,众尚书随后鱼贯而入,看来陈蕃等朝臣亦有图谋,不可不防。”

    “大将军所言甚是”,曹节若非得尚书令廉忠相告,此时只怕还不知此事原委,凑近窦武低声道:“若非廉忠密告此事,我二人尚蒙在鼓里,朝臣多以陈蕃为首,尚书台众位尚书亦是如此,陈蕃暗中让众尚书避居家中,所为者不过参与立嗣之事,其心可诛,早早除之为妙。”

    窦武轻咦一声,笑道:“陈蕃甚得朝野人心,此番欲立刘宏为嗣君,少不得陈蕃相助,暂且不与之计较,日后再图之,亦为不晚,曹公以为如何?”

    “呵呵,杂家自当遵从大将军之令,依大将军之意行事”,曹节谄笑道。

    窦武又叮嘱道:“立嗣之事不可久拖,还需早早确立新君,否则刘宠、刘悝等人必然生乱,今夜我便说服陈蕃,后日决议立嗣之事,曹公早做准备才是。”

    “大将军放心,杂家俱已安排妥当,只需陈蕃老儿应承下来,此事便可水到渠成”,曹节淡定回道。

    当夜,窦武召陈蕃过府,商议立嗣之事,又有刘倏从旁协助,陈蕃终究同意立刘宏为嗣君,窦武临行时又嘱托陈蕃,让陈蕃代为劝导洛阳权贵世家。

    公元167年,冬末,桓帝一生三立皇后,后宫měi nǚ无数,却至死未有子嗣留下,大权在握的窦太后与外戚窦武密商之后,下诏于尚书台召集权贵,商议立嗣之事。其中窦氏一门有窦武、窦武之子窦机、窦武之侄窦绍、窦靖兄弟;又有太尉陈蕃、大宦官曹节;以及权贵世家弘农杨家杨赐、汝南袁家袁隗,宗室皇亲侍御史刘倏,共九人参与决议。

    这杨赐与袁逢接到诏令,知晓事关重大,不敢有所迟延,立即动身前往宫中,二人碰巧与宫门外相遇,一番问候之后,便结伴入宫。

    一路上,袁逢见杨赐淡定从容,试探问道:“杨公,太后忽而下诏,由大将军主持商议立嗣之事,你我两家对宫中情势一无所知,这该如何是好?”

    “各怀鬼胎而已,且随我来细谈此事”,杨赐止住袁逢,拉着袁逢左绕右拐,寻一偏僻角落之处,二人席地而坐,袁逢满心疑惑。

    杨赐问道:“袁公,可还记得昨夜陈蕃召见我等世家,言道大将军有意为党人平反,奈何为宦官所阻,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邀我等相助,并且再三叮嘱,要我等今日力荐刘宏为嗣君。”

    “自然记得”,袁逢疑惑更深,又是担忧道:“只是刘宏年幼,不足以登朝议政,想起先前多有立幼子为帝,以致内祸不断,陈蕃究竟意欲何为?”

    杨赐笑道:“昔日党人遭难,多为我世家门生子弟,你我两家尤甚,若是大将军重新起用党人,世家大族自会鼎立扶持,陈蕃不过欲借大将军权势,为党人平反;大将军亦是用陈蕃名气,安抚朝纲,收揽人心,以为己用。”

    “不错,怪不得大将军执意立刘宏为嗣”,袁逢恍然大悟,继而说道:“刘宏年幼,难以处理政事,势必由大臣辅政,太后可趁机继续临朝听政,大将军自可权势稳固,窦氏一族大权独揽;若是立成年老成之人为君,难免有大权旁落之危,看来大将军其志不在小啊!”

    杨赐赞同道:“刘宏于河间困顿,又无多少党羽亲旧,容易驾驭,正合窦武之意,倒是让我想起昔日之事。”

    “梁冀”,袁逢凑到杨赐身旁,低声耳语道:“观窦武所行,可见此人已然私欲膨胀,无可制约,日后必行梁冀之事,难得善终。”

    杨赐点头一笑,而后回道:“如今窦武、陈蕃、曹节皆权势滔天,你我两家势弱,万不可做出头之鸟,还需携手合力,委曲求全才是。”

    “杨公所言甚是,今日我二人在此击掌为誓,同心协力,相辅相成”,袁逢说完,便伸手与杨赐盟誓,二人这才起身往尚书台而去。

    不一会,众人齐聚尚书台,落座之后,窦武当先开口道:“先帝不幸驾崩,未有子嗣遗留,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只得从宗室之中,选立贤者,今日召集尔等前来,决议立嗣,尽可明言,不必有所顾忌。”

    窦武方说完,侍御史刘倏说道:“自古有言‘立嫡不立庶,立贵不立长”,先帝乃是章帝之后,嫡系宗支,为确保皇室血脉纯正,帝位名正言顺,下官以为可从章帝后裔中选取嗣君。”

    曹节提议道:“侍御史所言甚是,渤海王刘悝乃先帝胞弟,嫡系血缘,可为嗣君。”

    “哼!曹常侍之言,甚为不妥”,太尉陈蕃当即反对道:“刘悝虽与先帝为骨肉同胞,却横行不法,残害百姓,甚至不顾手足同胞之情,昔日于渤海意图谋反,这等人若是继位为君,势必祸国殃民,绝非嗣君之选。”

    曹节也不气恼陈蕃怒目相斥,自顾自笑道:“陈王刘宠好武善斗,颇为凶猛,不知可否为嗣君?”

    刘倏摆手道:“刘宠非是章帝后裔,庶出旁支,决计不可。”

    “唉!莫非章帝后裔中,再无他人?”窦武叹息不止,望着众人问道。

    众人纷纷闭口不语,刘倏忽而说道:“解渎亭侯刘宏虽年方十二,却少年聪慧,颇有王君之风,甚得河间百姓赞许,若是立刘宏为嗣,必可安抚天下民心,大将军以为如何?”

    “老夫也曾听闻刘宏少年成名,聪敏异常,伴异象而生,正是不二人选”,窦武又为难道:“只是刘宏年幼,恐难以为政,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刘倏又是拜请道:“嗣君幼弱,可效仿伊尹、霍光之古例,由太后临朝听制,大将军率领众臣辅佐,定可兴盛汉室,请大将军切勿推辞。”

    窦武犹豫半晌,哀叹连连,陈蕃此时亦拜请道:“老臣拜请太后临朝,大将军辅政。”

    “大将军切勿推辞”,窦绍、窦机、窦靖三人与曹节纷纷上前拜请,杨赐、袁隗二人惟恐落于人后,赶忙上前请窦武辅政。

    窦武叹口气,无奈道:“老夫本欲协助太后立嗣,安稳朝纲之后,便辞官归隐,诸公何必非要如此,朝中贤良比比皆是,何必为难老夫?”

    “请大将军以天下苍生为念,辅政幼君,兴盛汉室”,陈蕃等人再次拜请,窦武只得应诺,杨赐、袁逢二人相视一眼,轻笑不已。

    尚书台议定之后,窦武、曹节联袂入宫秉报窦太后,征得窦太后同意。然而窦太后却担忧道:“刘宏之母董氏尚在人世,不知当如何安置?”

    窦武不在意道:“太后不必忧心,董氏出身商贾之家,不过一藩妃,史书留名都不配,不必与之一般计较。”

    曹节见窦太后依然犹豫,上前谄笑道:“太后,依老奴只见,可将董氏留与河间养老,安排心腹监视,若其胆敢有异动,就地处死。”

    “罢了”,窦太后笑道:“哀家也并非无情之人,就留董氏于河间,好生赡养,永世不得入洛阳。”

    当日,窦太后下诏,任命刘倏为光禄大夫、曹节为奉车都尉,率领中黄门、虎贲武士、羽林军等千余人,准备前往河间国迎立刘宏。

    却不料此时,小黄门郑讽、董腾打听到这一消息,暗中透漏给渤海王刘悝,袁隗也将此事密告陈王刘宠。刘悝、刘宠当即大怒,欲起兵造反,攻入洛阳,一举夺取皇位,幸得麾下文臣武将劝阻,这才作罢。不过,刘悝、刘宠二人暗通书信,伙同皇室宗亲数十人,连番上书朝廷,威胁朝廷重新议定嗣君人选。

    然而朝廷已然为窦武所掌控,又有刘倏从旁劝导皇室宗亲,刘悝、刘宠终未能得偿所愿,铩羽而归,迎立刘宏之事,也因此拖延。

    此刻,远在阳城山避居的李膺,闻知桓帝驾崩,哀嚎痛哭,令李府全家老幼为桓帝哭丧。一番痛哭过后,李膺连夜召来四子,嘱咐四人收拾家当,准备入京。

    四子疑惑不解,李膺笑道:“窦武父女主持朝野之事,而窦武一向清心寡欲,倍受士人推崇,更有‘当世三君’之称;此番窦武欲重整朝纲,还需倚仗士人,故而窦武、陈蕃二人定会为党人平反,重新起用,以为助力。”

    四子这才明白,便各自下去准备,只望朝廷早日为李家父子五人平反。李远回到房中,免不得对郭氏提及此事,如今郭氏再度有孕,李远自然欣喜万分。

    郭氏拖着沉甸甸身子,半坐于床上,忧心道:“这些时日,一家老小避居山林之中,颇为惬意自在,何必再入洛阳,自寻烦恼。”

    “父亲之命,安能不从?如今窦武、陈蕃重掌朝纲,父亲料定日后士人必然再兴,夫人尽可宽心,无需忧虑,安心养胎便是”,李远笑着劝慰道。

    “唉,也不知姐姐现今如何?”郭氏轻叹一声,不禁担忧起情同姐妹的郭贵人,然而郭氏却不知,郭贵人而今已升为郭太妃,窦太后厚待有加。

    李远劝慰几句,关好郭氏房中窗户,便前往宋氏房中歇息去了。郭氏顺手从枕下取出一份书信,津津有味看着,笑意连连。

    看完书信后,郭氏吃力起身,手扶后腰,踱到窗前,轻轻推开窗户,不觉间凉风瑟瑟,寒意连连,郭氏不自觉紧了紧身子,又套上狐裘,这才好受些。

    郭氏傻傻的望着北方,片刻间,满眼泪花,手中紧紧握着那块碧光闪闪的半月玉,呢喃道:“阿苦,母亲不久便会去接你,母子团聚。”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汉凉风云》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汉凉风云》 第70章 、陈番怒斥尚书台,各怀鬼胎议立嗣(下)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妖孽王爷的小甜妃 连载中图标 妖孽王爷的小甜妃
  • 不以情深度流年 连载中图标 不以情深度流年
  • 慕少,狠霸道 连载中图标 慕少,狠霸道
  • 闪婚娇妻,二婚总裁惹不起! 连载中图标 闪婚娇妻,二婚总裁惹不起!
  • 见已司千 连载中图标 见已司千
  • 霸道鬼夫别宠我 连载中图标 霸道鬼夫别宠我
  • 星纹魔灾 连载中图标 星纹魔灾
  • 原来可以这么活 连载中图标 原来可以这么活
  • 诸天里的圣主 连载中图标 诸天里的圣主
  • jí pǐn全能小医仙 连载中图标 jí pǐn全能小医仙
  • 死神圣物 连载中图标 死神圣物
  • 秦玥浮生 连载中图标 秦玥浮生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