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天道,兜率天中有内园。此内园中都是大菩萨众,他们现在跟随着弥勒菩萨在修行,等人寿命八万四千岁的时候,他们会在龙华寺的菩提树下入世间,龙华寺的东方有一棵大树,此树已经很老朽,世间人看见它也会生欢喜,因为此树虽然老朽,但是枝叶还是很茂盛,大家欢喜它强盛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历史。这些都是凡世间人眼中的老树。谁可以知道,此树在圣天众的眼中,却是世间之树无可比拟的,它纵广万里,枝叶闪烁着耀眼的绿光,令天地影驰在它的绿光明中,天道中的神鸟常常欢喜在此树上息息,看看世间凡人是怎么样来往在寺院中发露自己的善恶心,他们常常笑耻无智慧的人,他们以贪婪的恶心在求圣贤的福报,如同有人想得到长寿命,却在饮食毒物那样可笑。神鸟在一些有善德的人头顶上,上下飞舞,赞叹他们来之不易的正念信心。老树的边上有一个玄门,叫入得出得得入得门。等人寿命八万四千岁的时候,弥勒佛和他的弟子众,进入此入得出得得入得门来此世间和此世间众生结缘。兜率天的内院中,有一颗硕大的梅花树,九色梅花绽放在枝头上,梅花、树枝、枝叶绽放在兜率天有十万由旬,梅树发出胜美的妙香气,在弥勒菩萨说法的时候,在菩萨众修行坐禅的时候,梅神会落下九色的梅叶在虚空中,如同虚空中下着花雨。当有菩萨升入虚空作禅,梅神令花神化作梅云,给菩萨作禅垫。如果有菩萨在道上行走,梅神在菩萨经过的地方,铺上花地。如果有菩萨在露天论法。梅神化作花屋,阴护着菩萨众。当弥勒菩萨为众菩萨说法的时候。梅树上朵朵梅花都绽放出无量的光明和香气。佛说法的声音洗礼着梅神,一天他心里生出一个念头,他想,我天天在此听闻佛赞叹菩萨,赞叹菩萨行。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花神,我也想去世间走一次,作一次菩萨,行一次菩萨道,也不枉费这些年听闻弥勒说法,我可以践行一些菩萨行的艰难,菩萨的柔软,菩萨的慈悲,体会一下菩萨的利益心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时候梅神感到有一缕银色的光明像利剑一样从虚空中划过,立在自己面前。他定神一看,额,是韦陀菩萨。梅神赞叹的说,圣贤的韦陀菩萨,你好吗。韦陀说,小神,你的心念可是真实。梅神楞了一下,他知道韦陀看见了他的心。他说,韦陀菩萨,你是否想成就我的心念。菩萨说,一切善德自己成就,如果小神想成就自己的德心,我愿意护持你,你可以从此世界入中土。在2个时辰里。践行一下自己的善行,作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成就自己。梅神听闻韦陀菩萨愿意护持自己入菩萨道,心里万分欢喜。他信心百倍愿意去世间看看,看看世间凡夫是怎么样亲近真人,亲近善知识,怎么样收获自己的德行,他愿意为此做一些事情。眨眼睛间。梅神看见自己已经和菩萨站在一家大门口,菩萨对梅神说,此户人家有一长子,和你有父子的缘分,这户人家的长者,他一直在善求于我,希望给他长子一子,他的善德也招染他有此福报,你入他家中,不要忘记自己心中的大愿,好好履行真人道行。菩萨站在小神前,护持着他。梅神慢慢的朝着大门走去,这时候空中闪过一道雷电,一道墨黑色的光向着梅神劈头打来,小神来不及躲避,他朝着韦陀菩萨站着的方向看去,只看见有金银色的光,像利剑一样从韦陀菩萨的金刚杵中生出,打散了黑云,金刚杵打散了黑云,但有一道光直入梅神的额头,他的额头上生出一朵银光色的梅花,也很是好看。小神给韦陀菩萨行了一个大礼拜,他直接入门而去。那个被韦陀菩萨打散的黑云,原来是魔王的第三个女儿,叫赢奴。魔王一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贏赤。二女儿叫贏卉。贏奴是魔王最宠爱的三女儿,她身穿银色的盔甲,头戴银冠,脚踏紫色的魔靴,一双大眼如同铜铃,腹中隐藏着她的小魔世界。她个性刚烈,爱恨放在心里,不愿意随随便便放下。她常握着一条黑墨色的魔鞭,往来在世间各地,追求自己向往的自在。贏奴长得很是好看,她身相妙美,声音柔软,手段犀利。她常用好的言语赞美她的父王魔王波旬。今天她被韦陀菩萨狠狠的教训了一番,自然不敢明着给韦陀叫板,韦陀是世间的战神,是无量世间中守护众神的战将,世间没有魔神可以和韦陀正面抵抗,韦陀手中的金刚杵,可以把他们的头砸个粉碎。魔女贏奴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暂且散去。但是魔女贏奴的心里生出嗔恨之火难以熄灭,她口出冷气,咬紧银牙,一定要出这口恶气。再说梅神投胎的这护人家姓陈,也算是城中的大护人家,当家人叫陈寿宜,老婆陈氏为他生了三儿一女。在城中,他有三十七个店铺,一部分自己作生意,一部分借给他人作生意。自己在城区外还有千亩良田,种田,种果树。养猪,榨油,染布。种出来的农作物在自己的店铺中卖,也开一个大酒庄饭店,用自己家养的猪鸭蔬菜。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陈济梁是家里的大梁,是老父亲心中的主心骨,能干、勤劳、善良,少言。家中大事情的筹量一般都是他和父亲最后做出决定,城中的生意也是以他为主来作。二儿子陈济豪,聪明,圆滑,多朋友,善良,能干。他为父亲把城中的租店打点得非常好,也为父亲把家中在城外的货物负责运送到城中来。小儿子陈济舟,健壮,大力,是一个粗汉子。为人直爽,粗中有细,非常能干。他把父亲在城外农庄的一切事情打点得非常有条有里。大媳妇也是一个少言的干活人,公婆对她最是欢喜。因为她和大儿子十几年的婚姻没有生养,心里总是苦得很,公婆为了让她放宽心,让她帮着老公打点家中的生意,为家里的大事情,小事情作一些算计。二媳妇生一儿一女。所以家中的一切事情,由二媳妇看护。三媳妇生三儿子,在家里除了管好自己三个儿子,有空的时候也要帮助二嫂子作一些家务活。因为她生有三子,所以心里矫慢,看着公婆善待老大家的媳妇很是心酸,所以她常常关心老大媳妇说,大嫂,你也要护着一点自己,这样的辛苦,所以一直不能生养,你但多关心一点自己,让自己息下来,那里会有不生养的女人。大嫂知道弟媳妇的嘴巴坏,只是自己十几年不能生养,她也说不了什么。三媳妇又说,大嫂,你看,我三个儿子真实是很烦,养他们太辛苦,真是想送大嫂一个,让我也休息一下。大嫂说,弟妹,如果你忙的时候,你叫我一声,我凡是有空,一定过来帮你。三媳妇说,嫂子,即是你在休息,我也不敢烦你。看看你一直这样跑东跑西。那里还有自己的时间。。。。。陈家虽然家大业大,但是他们家的家风更是令人赞叹。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老陈家都在自己的商铺前作布施,布施没有饭食吃的可怜人,给予他们在冬天的一些饱满。所以冬天的季节是他们家最忙的时候。很早,一家人就开始煮稀饭,蒸馒头,虽然店里有工人作事情,但是家里的大大小小一般都在帮忙。大媳妇是最勤快的一个。公婆看在眼里,很是不舍得,知道大媳妇不生养让她很难过,但是他们陈家有孙有子,虽然陈老爷很想大儿子有子孙,但是他真实不在乎大媳妇是否可以生养。所以每次看见大媳妇拼命的干活,公公婆婆总是心痛的看着老天,祈求给予她一个好儿子。陈家老爷真是好福气,有子有孙,子孙善良、强健、聪明、能干。陈老爷子很感恩老天给予他的一切,他要他的儿子知道珍惜自己的福报,关心他人的辛苦,对别人要有怜悯的心意,要知道分享自己的食物。大儿子在城里作生意,如果有东西卖不出去要坏了,在东西坏以前,他会把东西送给身边的贫乏之人,所以城中的老少看见大少爷都会点头打招呼,知道他虽然不善言语,心底实在是好的很。小儿子在城外的农庄中管理一切,父亲告诉他,一切收上来的东西,留一份给周围的老百姓,不管是菜,是粮食,是水果,他们总可以在最后留一些菜,一些水果,一些谷物在地里,让周围的老百姓自己取去。每一次杀猪,也会留一些下水给一些缺少食物多子的人家。因为每年都感恩陈家的给予,周围的老百姓虽然到田里去拿农作物,但是从来不会去坏他们的田,在陈家很忙的时候,有的时候找不到人来干活,周围的老百姓会放下其他地方的活,到陈家来干活。真是好的心意收获好的回报。一天大媳妇在园子里闲散着走着,她看见自己家园子里有一棵梅树,她想,我确实让自己过于忙了,家里的梅树开得这么好看,我却不知道家里有这样的梅树。她抬头观赏着梅花,看见一枝叶上有朵梅绽放得很美,好像一个婴儿在对她笑,她好高兴,想把他取回去,她的这个念头刚生出,只看见空中飞来一只喜鹊,喜鹊取了这朵梅朝她扑来,她被惊吓到,瞬间,梅花已经在她的怀里,她高兴的笑出了声音。这时候她听见老公在叫她,原来只是做了一个梦,她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的笑过,这样开怀的大笑了,让她觉得身心气爽。老公陈济梁已经不记得老婆有这样笑声音了,他很动情,对老婆说,羽儿,一棵梅树可以让你这样高兴,过几天我去问问,让人移一棵梅树到家里来。羽儿是陈济梁老婆在娘家的小名,只有在没有人的时候,陈济梁才会这样叫老婆。他很心痛老婆,知道老婆心中的苦楚。羽儿对老公说,别这样,只是一个梦而已,你别当真的。好好睡吧,明天还有好多事情要作呢。老公暂时已经睡不着了,他对老婆说。羽儿,我上次听伯颜的老婆说,八里桥那里有一个庙,那里的菩萨很灵,我们那一天也去拜拜。老婆说,是求儿子吗。老公说,是的,你别多想。儿子是你最想要的。我们一起去求求。老婆说,十几年都没有求到,那里现在就会求到儿子了。老公说,我老婆这样能干,这样孝顺,样样事情可以忍让,愿意吃亏,我想只是这个孩子太顽皮,忘记妈妈在找他了。这时候陈济梁看见老婆想哭的样子,他不知道怎么样安慰她,他说,老婆,你就像我的孩子,现在你也把我当你的儿子吧。这时候羽儿笑了出来,她说,你快别说了,那里有你这样的人,好了,睡吧。我们几时去一次八里桥,再去求一次。过了几周,陈家大院子里多出了三颗梅花树。因为树上并没有梅花,所以也没有人注意到家中的院子里多出了什么。又过了数周,陈济梁带着老婆羽儿去了八里桥,想到八里桥边上的小庙里求求菩萨。那天天还是蛮热的,因为事先已经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了,所以也不方便改日子,夫妻二人很高兴有机会出来散散心,因为怕家里人多心,羽儿也不敢多打扮自己。她穿上自己上心的衣服,一件灰色的长衣裙,灰色的底中有浅白色的花纹。陈济梁平时也不大注意穿衣服,因为作生意事情多,所以他常常穿深色的衣服,这样看起来干净一些。今天老婆羽儿穿了一件灰色的衣服,所以他也穿了一件灰色的衣服。他们在店铺里出来,向八里桥走去,其实八里桥离开他们的店铺还是有一些距离,但是今天他们二个都想走过去,夫妻二人的心意一样的真诚,虽然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心意,但是他们也以真诚的心在求得一子。他们出了城,到了八里桥,八里桥是城镇边上的山区,说是山区,其实都是一些不很高的山,因为离开城镇不远,此地的人生活得还是很不错,他们可以把山上的作物拿到城市里来卖,山区人的生活很简单,他们要翻过一座小土山,在这个土山的后面有一座山,在山上面有一座庙。庙很小,但是进香的人还是很多,因为靠近城区,城区的人生活相对好一些,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心思,心思又不愿意告诉别人,所以常常想到菩萨,希望得到菩萨的指点和帮助,更指望菩萨可以给自己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话说志间,他们已经翻越了小土山,在向后山的山脚下走去,羽儿的心情很好,这些天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很高兴,从内心生出的欢喜,让她的脸上散发出女人应该有的味道。这真是,儿已拥抱娘,母却在求子。无缘不相见,有缘母子亲。善缘善来报,自心招贤善。子德令母喜,母善合子心。今世母子会,了母思儿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