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三条石 > 第十八章

《三条石》 第十八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第十八集

    杨柳青运河边上的一条带棚子的渔船上,船头坐着一位白胡子老头,嘴里叼着旱烟袋,“吧嗒吧嗒”的使劲的抽着。

    马翠屏猫着腰在船尾烧火做饭,柴火在一个用泥砌就的凉灶里燃烧,一阵风吹过来,灶里的烟从灶口冒出来,呛得马翠屏一个劲的咳嗽。

    老头拔出嘴里的烟袋:“就说你,放着好日子不过,捣鼓那玩意干嘛”

    船中央的棚子里苏汝河怀里搂着嘎子:“没想到会有人告密”

    马翠屏:“爹,事情已经这样了,您就别说他啦”

    翠屏爹:“那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办,说话天儿就凉了,河水一封冻,这里就不能住人啦,要不,要不你俩住到你哥那去”

    马翠屏:“爹,不行,这事都是我们不好,不能再连累了我哥他们,您也别告诉我哥,过些日子我们就回去,在这里长期的呆着不是办法”

    苏汝河:“爹,给您老添麻烦啦”

    翠屏爹:“添什么麻烦,唔,你知道翠屏对你好,你以后别忘了就行”

    苏汝河:“爹,我就是忘了我爹是谁,我也忘不了您们一家对我的恩情,翠屏,明天我去镇里看看,找点什么活干,这样呆着不行”

    马翠屏:“你会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就呆着吧,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再说这是我娘家,要出去挣吃的那也得我去”

    苏汝河:“我,我苏汝河这辈子要是对你有一点外心,我,让我天打雷劈,让我不得好死”

    马翠屏:“呸,呸,老苏,以后我不许你说这样的话,再说死呀死的我可不高兴啦”

    翠屏爹:“女婿,要我说两口子过日子,不要总把发誓挂在嘴边上,你就踏实过日子,有什么大事别叫自己的媳妇为难,该做的,不该做的,你自己在做之前,先在心里掂量掂量”

    苏汝河:“我这件事做的就是有点莽撞,秦和清大哥提前说过我俩,不叫我俩参与太平军的事,我俩没听”

    马翠屏:“爹,说两句就得啦,您女婿也是个明事理的人,老苏,以前你是一个人,现在有了我们娘俩,你再做什么事情,就像俺爹说的那样,在心里头先掂量掂量,”

    苏汝河:“哎,翠屏,以后我听你的”

    翠屏爹看不惯苏汝河那副怂样子,站起身走到岸上:“那好,我就回去啦,你俩先在这儿住住,要是闹天就去家里,你娘总是念叨你,我走啦”

    苏汝河从船舱探出头来:“爹,您走好”

    马翠屏:“爹,回家先不要和我娘说,我哥那里也别说”

    翠屏爹背着手一边走一边回答:“知道啦”

    杨柳青席市大街西起药王庙前大街,东至菜市大街南口,与猪市大街相接。每逢初一、初六是镇里的大集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外乡做买卖的人,比如方圆几十里的杨芬港、胜芳、台头商人,和本镇的居民,来此**苇席和荆条或是柳条编制筐蓝等,席市大街因此而得名。

    马家住在席市大街的中央一块高地上,房子为一进的三合院,布局非常紧凑,坐东朝西临街开有随墙门,靠北跨一厢房,算作门房,北房三间一明两暗,北房东面跨一间耳房,是灶间,南房两间,早先应是下人住的房间,在过去就是柴房和牲口棚,转遭青砖墙面素瓦挑檐,院中央砌一海棠池,池内植物早已枯败,表面上看过去,以前也是个殷实的家底。

    翠屏爹从外面走进来:“老婆子,这都什么时辰啦,咋还不做饭”

    北屋里传出来翠屏娘的咳嗽声,翠屏爹快步走进去,见翠屏娘躺在炕上脑袋上蒙着块布,脸色有些苍白。

    翠屏爹:“怎么啦,心里又不好受啦,没请大夫看看”又回头“志明他娘呐”

    翠屏娘挥挥手说:“我叫她回屋啦,在这里我心乱”

    正说着志明娘怀里抱着一个吃奶的孩子站在门口说:“他爷,不是我说志明他姑,我上次给她说的那家人家多殷实,嫁过去就做大奶奶,现在可好,寻思这次嫁个老实人,谁成想又是个犯事儿的主”

    翠屏娘喘着气说:“那是你**,你嘴上积点德”

    南屋里传来一个男子的吼声:“志明娘,你死哪去啦”

    志明娘:“得,那催命鬼又在叫呐,娘,爹,您别着急,不行我再给俺妹子找个人家,就凭妹子那长相”

    翠屏爹:“你去吧,那屋在叫你,你去吧”

    志明娘搂着孩子快速地向着南房跑去。

    南房的炕上,翠屏的哥哥躺在炕上抽大烟,屋里头烟雾缭绕,志明娘一进屋,就被烟气眯了眼:“你叫唤什么,没看见我在娘那屋吗”

    翠屏哥:“给我再烧一个泡”

    志明娘一生气,将孩子攮在炕上,那孩子一下子大哭了起来。

    志明娘哭丧着脸说:“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北屋里翠屏娘也叹了口气说:“这日子没法过啦”

    苏汝河窝棚里,高师爷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那对粉彩对瓶说:“这事不应该呀,就你们这帮泥腿子,能够造枪,这不是大白天说梦话吗”

    秦和清陪着笑脸说:“对对,您啦说的真对,他们俩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吓死他们,我就说这事是有人冤枉了他俩,高爷,您看在这孤儿寡母的份上,您就高抬贵手,放过刘三泰吧”

    刘三泰的媳妇和儿子在一旁抹眼泪,刘三泰媳妇说:“我们孩他爹可是个老实人,就连杀个鸡都下不去手,官爷,您就高抬贵手,就把他当个屁放了,我在娘娘宫给您啦供长生牌位,我年年给您啦烧高香”

    高师爷:“嘿,你这是咒我是吗”

    秦和清赶忙说道:“高爷,她不会说话,您别跟她计较,看我面子,看我面子,我让刘三泰上娘娘宫求菩萨保佑您心康体泰,平平安安的,万事如意,我让老刘年年给你送礼,这事办好了我请您”

    高师爷:“哎,这还像句人话,这么地吧,我去和县太爷商量商量,看看他老人家有什么想法,这个”他手指着那粉彩对瓶。

    秦和清马上拿起来,双手奉上:“就是给您啦的,早就给您啦预备下啦,您笑纳,您笑纳”

    高升满脸的笑容,小眯缝眼挤成一条线,看着自己手里的物件:“那好,我就不说客气话啦,啊,有句话咱可得说头里”

    秦和清说:“您说,您说”

    高升:“办成了呐,你们别欢喜,办不成呐”

    秦和清抢过来说:“高爷,高爷您尽力,办成了更好,办不成那是他自己的造化,怨不着您”

    高升:“整个一条铁厂街,我就爱听秦老板说话,让人心里痛快,好吧,你们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众人就像是众星捧月一样送了高师爷离去。

    秦大娘:“就那对瓶子行吗,能值多少银子,高师爷什么没见过,别回来送礼送砸了锅”

    秦和清说:“我找张天师看了,这对官窑粉彩瓶是康熙年间的东西,我听老苏曾经说过,是马寡妇她娘家的送的嫁妆,老苏说过,你别看马寡妇在咱这不起眼,娘家可是杨柳青数一数二富户”

    秦大娘:“真的,没看出来”

    秦和清:“老苏说过,马寡妇娘家在杨柳青是贩苇席发的家,到了她这辈家境还算好,他爹就他一个闺女和上边一个哥哥,没成想他那个不成器的哥哥去了趟广州,回来染上了抽大烟,到了马寡妇出嫁的时候,家里已经被他哥哥败得没剩吗了”

    秦大娘:“这可恨的洋毛子,弄了大烟烟来害人”

    天津县衙后堂烟雾缭绕,刘县令抽出嘴里的眼袋在八仙桌子的腿上磕磕烟灰,然后舒服的伸着懒腰。

    高升见状赶紧对刘县令说:“老话讲,捉贼见赃,捉奸拿双,铁厂街这个案子,是个无头案,苦主昨个又来闹,大人您看?”

    刘县令烦躁的说道:“这个顾闵川,到底搞的什么鬼,不弄清楚就瞎报案”

    高升:“哎,生意场上无父子,更何况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老乡,没准在老家几个人就记着仇,在外做买卖更是同行冤家,瞅准机会下个药捻子,脚底下使个绊子,顾三坏这人做得出来”

    刘县令:“不行就将那个刘什么”

    高升:“刘三泰”

    刘县令:“哦,刘三泰放了,省的让他在牢里吃白饭”

    高升面露喜色:“嗻”说着往外走。

    刘县令:“等等,早晨神父卫大人来,说了天后宫一件事,我正在思忖怎么办”

    高师爷:“天后宫,天后宫又怎么啦”

    刘县令:“神父说,天后宫私下卖给太平军**”

    高师爷:“这事不是早有结论吗”

    刘县令从八仙桌子上拿了一张单子:“你瞅瞅,这上面写的这些东西,都是卫神父让人在天后宫买药的药房里抄来的”

    高升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硝、磺各百斤,金不换、地耳草、牛尾蕨、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山橘叶、刘寄奴、过江龙、两面针、鸡血藤、木鳖子、半边莲、独活、苍术、栀子、制川乌、丁香、香红花、土鳖虫、朱砂、马钱子、没药(炙)、三七、海星(炙)、鸡骨(炙)、冰片、自然铜(锻)、**(炙)、甜瓜子、儿茶、红花、**、麝香、血竭、朱砂附、桂枝、樟脑各百斤。

    高升说道:“好家伙,这是要开药房吗”然后偷偷的看刘县令的脸。

    刘县令:“神父很嚣张,说如果县衙不解决,他就让戈登将军来解决”

    高升:“大人您的意思是”

    刘县令:“容我有我的意思吗,京里头洋人逼朝廷签约,咱这里神父逼着咱们抓人,我能有意思吗,就是有意思有谁能听”

    高升:“大人,这件事您还不能不管,咱们去管,那还有个转圜的余地,要是洋人去管,准得动刀动枪的,事情闹大了以后不好收拾”

    刘县令:“我也是这么想,朝廷和洋人一旦谈判成功,皇上马上就起驾回鸾,到那时再来个整饬吏治,不知道又会刁难出来个什么罪名来”

    高升:“大人思虑的极是”

    秦和清的窝棚里刘三泰浑身伤迹累累的抱着自己的儿子流泪,刘婶坐在一旁大声的哭号。

    秦大娘抹着眼泪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再不回来就得把他刘婶急坏了,嗨呀,这事咋说的,说抓就抓,说放还就放了”

    秦和清站在门口处:“都是高师爷在县太爷面前说的好话”

    刘三泰眼含泪水说:“那我们怎么也得谢谢高师爷的大恩大德”

    秦和清:“已经使银子啦,回头消停了,再请请他”

    刘三泰问:“老苏怎么样啦”

    秦和清说:“前两天有人捎信来,说是俩人在杨柳青岳丈那,那天捎信叫他回来”

    刘三泰:“阿弥陀佛,老苏跑了这事还对了,要是我俩都抓进去,叫他们一诈,没准那句就说漏了,一个对不上,越说就越多,没罪也许弄成有罪了”

    秦和清说:“你说的和秦泛棹田凤鸣说的一样,他那天给老苏送信回来说,马寡妇说的,老苏跑了定不了罪,以后再使劲捞人,你看,这女人多有见识,也有胆量,老苏可是找对人了”

    刘婶凑跟前问:“老头子,在里面没受罪吧”

    刘三泰:“能不受罪吗,折腾了我好几回,打得我都快顶不住了,我一想好汉做事好汉当,有什么事我一个人顶着,决不能连累了老苏,所以不管他们怎么打我,我就是不说,大不了就是一个死”

    刘婶哭着说:“死鬼呀,你死了我们娘们可怎么办呀”

    刘三泰瞪起眼睛说:“我这不是没死吗,嚎什么嚎,你盼着我死啊”

    秦大娘:“得啦得啦,俺兄弟平安的回来是件高兴的事,你俩回家好好商量,别再有事没事的咯计”

    刘三泰站起来冲着秦和清说:“和清大哥,悔不当初没听您的话,现在出了这事,又让您跑前跑后的,兄弟这里谢您啦”说着就要往地上跪。

    秦和清看见赶忙上前抄起刘三泰的双臂:“哎哎,兄弟,咱哥们不兴这个,我帮忙那是应该的,你要一这样,显着咱们就远了,起来起来”

    刘三泰站起身,回头对着儿子说:“俞州,过来给你大爷磕头”

    刘三泰的五岁儿子俞州上前跪在地上向着秦和清磕头。秦和清乐呵呵的赶忙把孩子扶起来:“行啦行啦”

    正在这时,秦泛棹一步挿进来说:“爹,大事不好啦,县衙带着兵把天后宫围啦”

    秦和清问:“怎么说”

    秦泛棹:“说是天后宫里有人给太平军购买**和伤药”

    秦和清一听愣在那里:“又让我说着了,哎,是疖子就挤脓,我得过去看看,老刘你自己回去先歇着吧,我得去天后宫”说完朝外就走。

    秦大娘说:“要不要花点钱打点”

    秦和清头也不回的说:“看看再说”

    刚过晌午,官府的兵丁就将天后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门口外一群人围着看热闹。

    张天师站在前院,手里拿着高师爷递过来的单子说:“贫道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对”

    刘县令说:“老天师,本县不会无事前来骚扰,你再仔细看看,那上面有没有官府命令禁止的药品”

    高师爷凑到张天师跟前小声说:“仙爷,这草药还算好说,可是这硝磺是做枪药的必须品,难不成天后宫里也做枪药”

    张天师笑着回到:“县太爷有所不知,前日法会上发放的香包里放的就是这些药材,每一个香包都得三五钱的药材,法会上来的香客成百上千,每人一份,大人您想那得需要多少药材”

    刘县令:“有人说你们的香包里面放的不全是药材,有人拿到的只是一些草,一些没有用的草,那您能说说这是怎么回子事”

    高升说:“要不要我派人将那些拿到草包的香客请来和您对证”

    张天师:“这一点我还不清楚,从我估计的情况看,拿到香包里面是草的不会太多,因为后来香料不够了,有些香包里是有些草,这个不足为奇,那年的法会发放都会有这种情况”张天师一扭头喊:“师弟可在”

    泽惠一直站在后殿的门后面,耳朵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心里头在想:“看来这回是躲不过去了,如不然,我我就”正琢磨怎么办,听到师兄在喊自己,赶忙的从大殿内出来:“师兄,有什么事”

    张天师:“师弟,香包之事都是按照规矩做的?”

    泽惠低下头对师兄说:“师兄,有些事我没跟您说,香包的事,我,是我的主意”

    张天师:“什么你的主意,我怎么听不明白”

    泽惠说:“是这样,年关将近,师弟们还都穿着单衣,有的连双过冬的棉鞋都没有,法会虽然收上来一些银两,也禁不住四下打点和应急之用,我就自己做主卖了一些药材,贴补宫内一干人等的用度,师兄,我知道错了”

    张天师:“师弟你这是如何说起,你说的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泽惠:“师兄要怪罪就怪罪师弟我一人,这些事都是我一人做主,和其他人无关,师兄”泽惠深深地弯下腰,对着张天师鞠了一躬。

    张天师心中有数,那些药材的去向自己是知道的,他马上明白了师弟这是在保护他,泽惠将事情揽过去,将一件有意为之的勾结太平军的案件,变成了一件贪腐丑闻,张天师知道这是当前最好的办法,是避重就轻的办法,他在心里不觉暗暗称赞。

    张天师伸手扶起泽惠,看着他的眼睛,张天师说:“师弟,你真的这样做了,你可想好,你的为人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可有毁师弟你的清议”

    泽惠转过身对着刘县令说:“刘大人,此事全是我一人所为,与我观上下人等一概无关,刘大人有什么事都朝着我说”

    刘县令没想到会有人站出来承认,他挥了挥手,自己坐在椅子上。

    高升走到泽惠面前问:“你将那些药材卖给谁啦”

    泽惠说:“一个给洋人送货的老客,好像是山东人,要不就是江苏一带的客商”

    高升:“你们怎么联系上的”

    泽惠:“是在法会前,我去各药店上药的时候,在路上他将我拉到旁边,和我说,他想在家乡开个中药铺,问我能不能帮忙买一些药材,我当时鬼迷心窍,一心想着师弟们还没有棉衣和棉鞋,我一咬牙就答应了他”

    高升:“你卖给他多少”

    泽惠说:“也没多少,他就给了一百两银子,我算算刚够给师弟们卖布料的,棉絮和加工的工钱还没有,可是法会上也要用,我就卖给他一少部分”

    高升:“什么时间送走的”

    泽惠:“夜里,法会前两天的夜里”

    高升:“用什么送的”

    泽惠:“两辆大车”

    高升:“不对,不止两辆”

    泽惠:“就是两辆”

    高升:“送到哪里”

    泽惠:“洋码头那里”

    高升:“谁接的货”

    泽惠:“自然是那个山东人,我俩说好的,一手钱一手货,不见到那人我是不会给他货的”

    刘县令着急的说道:“别跟他废话,问他那些硝磺的玩意干什么用的”

    泽惠双手一揖说:“大人你应该知道,我们道士们经常不断地要炼一些丹药给人治病,丹药中主要的成分就是硝磺和铅汞之类的东西,贫道自打进了祖师爷的道门,一心就想炼制天下第一的神丹,用以救助那些不可救药的人,贫道实验已久,再有些时日,丹药就会炼成,到时候我一定会给大人您送上”

    高升厉声叫道:“混账,你咒我们大人不可救药,你不想活啦”

    张天师赶紧的站过去说:“大人息怒,我这师弟是个直人,说话不会转弯抹角,心里头有什么就说什么,刚才师弟所言我在以前也听他说过,他炼的丹药是非常珍贵的,非一般人能够享用,师弟是敬重大人才这样说,还请大人明察”

    刘县令看看也榨不出什么,站起身向外面走,高师爷指挥衙役:“把泽惠带回县衙”

    张天师欲要上前阻拦,泽惠说:“师兄,咱们这事总得有个交代,我去最好,天后宫有您在,一切安好”

    张天师:“师弟”眼睛里有些湿润。

    这时候秦和清走过去,搀住张天师的手,在他耳边小声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保重自己身子要紧”

    张天师回头看看是秦和清,自己点点头。

    泽惠在一群衙役的押解下走出了天后宫大门。

    这几天外面刮起了大风,黄风夹杂着沙尘,刮得哪哪都是黄兔兔的,自从秦和清闹明白“硬模”是为何物之后,就一直闷在自己的工棚里琢磨,今天秦和清约了刘三泰和陈忠良坐在自己的工棚里搞实验。

    秦和清说:“历史上的铸造都是采用干模工艺又叫泥模铸造。干模工艺分为制作内范和外范(又叫将军盔)、减支、合型、浇铸等步骤。”

    秦和清手里头摆弄着一些泥坯,边说边做。

    秦和清说:“制作内范是先用这些黄土或胶泥和成泥巴,制成要铸造的产品外型,制作外范时,先在内范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蜡油,外面披上一层拌有碎麻头的麻刀泥,厚度视铸件大小而定。待外范晾到一定强度,然后用锋利的刀沿分型面切开,刻上记号,把外层麻刀泥与内范脱开。”

    刘三泰说:“这些事谁不知道,老辈子都是这样做的”

    病体痊愈的陈忠良,脸色还有些苍白,但是不甘寂寞,在一边看着他们捣鼓,心里也痒痒说:“你还别说,我是看过别人做过,听老秦一说,才知道这手法不一样,咳咳”

    刘三泰说:“反正是一块泥,在谁的手里就随谁的意,怎样做就凭感觉”

    秦和清说:“关键是减支,减支是用刀、铲、钩、勺等锋利的工具,将内范表层削去一层,铸件要多厚,就削去多少内范上的泥。”

    刘三泰说:“你不如说,外范就相当于桃子的肉,掰开桃子,将里面硬的桃核皮去掉,留下桃仁,就算是内范,桃仁和桃肉之间就有了空隙,相当于型腔。”

    秦和清不理他,依然说道:“合型是将外范按刻好的记号复原到内范外面,中间形成型腔,然后将分型面封死,在最高点处留好浇铸口。把融化后的铁水从浇注口灌进型腔,使铸件成型,哎”

    刘三泰说:“手法好的做减支做的均匀,出来的活就好看,做不好一边薄,一边厚那多难看,是吧,老陈”

    陈忠良说:“那当然,要不怎么叫耍手艺,就是凭经验,这一点是干一辈子学一辈子,顶死都不能说自己学成了,咳咳”

    秦和清说:“老陈说到点子上了,这就是干模的缺点,不好掌握,尤其在铸造和启封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干模不受破坏。一旦破坏,又得从头制作模具,这就限制了工作的连续,无法保证批量生产。这是我的最大的心病。”

    刘三泰说:“一个模子做一件,再做还得从头来,做型腔,一套工序,麻烦”

    陈忠良说:“听老秦说说硬模的做法”

    秦和清说:“硬模工艺是在干模工艺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半永久性铸型,干模是做‘空,’硬模是做‘芯’。用坚硬的材料先作出一个铸件的模型,然后根据它的形状再制作型腔。”

    陈忠良说:“老秦,你还真能琢磨”

    秦和清拿起一个水碗说:“假比这是个要铸造的产品,就是咱们看到的样子,你把它按在沙子里”说完秦和清将手里的碗按在沙土里,又拿起,沙土留下了碗的印记。

    秦和清说:“你看,这边上的沙子是不是很光滑”

    刘三泰说:“你说的简单,下面怎样做”

    秦和清说:“不能就这样按在沙子里,铸造时要用硬模在沙箱里的硅砂上紧密压实,按形状制作出凸形的下型和凹形的上型,并留下浇冒口。这时硬模就可以单独取出,接着可以连续制作另一个上下型。上型和下型经过上浆烘干,合型后中间成为型腔,然后浇注。”

    刘三泰说:“沙子很松软,怎样做型腔,他也呆不住呀”

    秦和清说:“沙子里掺入浆水,然后烘干,就可以成型”

    刘三泰说:“你说的这么热闹,怎么没见你做呀”

    陈忠良说:“三泰你就是个急性子,你听老秦往下说”

    秦和清说:“硬模铸造的关键是制作硬模,硬模用的原料是炉灰渣、胶泥、麻刀、碳渣、黄泥等,我也试过,不知为什么总是不行。”

    刘三泰说:“唉,说了半天等于没说,有嘛事,过了年再说吧”

    陈忠良祈求的看着秦和清,秦和清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哎,也只好这样”

    刘三泰问:“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

    秦和清说:“这些天,我没少打听,我自己也琢磨出来一些道理”

    苏如河站在自己的家里 ,看着冷冷清清的屋子,窗户上还贴着大红的喜字,屋子里的家具上面却都是土。

    苏如河说:“翠屏,都怨我,是我惹的祸,连累到你和孩子,真的对不起”

    马翠萍放下手里的包袱说:“回到家了,应该高兴才是,老苏呀,你去给老秦大哥他们送个信,就说咱们回来了”

    苏如河说:“你不去”

    马翠萍说:“我自己先拾掇着,擦擦这些土,你去吧,一会回来吃饭”

    苏如河答应着:“哎”领着嘎子出了门。

    马翠萍看着屋子里的一切说:“难道我就是这个命,克死了嘎子的亲爹,这又来克老苏,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说完自己默默地掉下了眼泪。

    秦和清对坐在椅子上的苏如河说:“回来就好,这也快过年了,老在外面不是个事”

    秦大娘也说:“你俩没受罪就好,只是嘎子跟着你们受点罪,来呀,孩子,到大娘这里来,让大娘看看”

    嘎子乖乖的走过去,秦大娘抱起来说:“哎呦,嘎子又重了”

    苏如河说:“老秦你说,是谁这么缺德,我和老刘的事没人知道,官府是怎么知道的”

    秦和清说:“你走的这些天,我也一直在琢磨,有一个人有可能知道你俩的事”

    苏如河追着问:“谁呀,是咱们这的人吗”

    秦和清说:“是,和泛棹他大娘还沾亲带故呐”

    苏如河说:“是顾闵川,不会吧”

    秦和清说:“怎么不会,你记得那回我喊你们喝茶,那天我看着他就是奔着你们来的,那天我没往这上面想,你一出事,我忽然想起,他那天好像是手里拿着一个东西,跟你们做的那个扳机,差不多,现在回想起来,还就是差不多,一样”

    苏如河说:“你是说他报告给了官府,让官府前来拿人,是他”

    秦和清说:“我捉摸是他,那天我问问他,如果是他告的密,一问脸上准保带样儿”

    苏如河说:“要是那样,这小子心太黑了,都是庄老乡亲的,好意思害人吗”

    秦和清说:“你先别着急,见了他也别跟他争竞,有什么话我来说”

    三岔河口路上,顾闵川急匆匆的走着,一阵风刮得他转了个身,头哦上的帽子差点没别大风吹跑。他正过身子刚要往家的方向走,他看见秦和清的窝棚的门一开,秦和清探出头来说:“他姨夫,进来避避风吧”

    顾闵川本来不想进去,可是这时候风很大,往前走费劲,只好走到秦和清的窝棚前说:“风太大啦,你找我有事”

    秦和清说:“没事咱俩就不许坐坐,进屋吧”

    进到屋里,秦大娘看见顾闵川赶忙站起身说:“哎呀,他姨夫,你这是从哪里来呀”

    顾闵川说:“去城里找人聊聊天”

    秦和清说:“你瞅瞅你赶得这天儿,说句话你别往心里去,在家不行善,出门叫大风灌”

    顾闵川刚要坐下,一听秦和清说的话,又站起身说:“我就知道你没好话,你找我就没留好心眼子,你是不数了数了我,浑身难受是吧”

    秦和笑了笑说:“和你开个玩笑,你还上脸了”

    顾闵川说:“谁跟你开玩笑,我进来全是看在你媳妇的面子上,要不我不进来”

    秦大娘说:“他姨夫,别跟他一般见识,怎么说你也是我的娘家亲戚,看我面子”说完,端上一杯热茶放在他的面前:“外面冷,您先喝口热水”

    顾闵川赶紧端起碗喝了一口,然后抬起头说:“我说老秦,你挣那么钱,不说买些好茶叶,这是高末吧,你待客就用这”

    秦大娘说:“这不是一般的高末,是碧螺春的高末”

    顾闵川说:“那天,老秦你到我那里去,你看看我给你沏的茶,你尝尝那味”

    秦和清笑着说:“不敢,我要是去了,回头再叫你轰出来,我还是不去的好”

    顾闵川说:“嘿,你不是抬举,咱们是不是乡亲,按老辈子话说,老乡见面三分情,你喝我碗茶水算什么,你也太小瞧人了”

    秦和清说:“真是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咱是老乡”

    顾闵川说:“你这说的什么话,是老乡还有假”

    秦和清说:“你觉得老乡近,还是官府近,有事你是顾着老乡的面子,还是想着法的害老乡”

    顾闵川说:“你这茶我不喝了”

    秦和清说:“咋不喝啦”

    顾闵川说:“你今天是弯着心眼算计我,是不是又想教训我,是吧,我不该你这机会,我走人”说完,站起身要往外走。

    秦和清说:“你看你,你看你,小心眼啦不是,说闲话你也往自己身上揽,我说你害老乡了吗,你就是有那个想法,以后不想就是了”

    顾闵川说:“你说的和我想的不一样,什么叫害老乡,你做了有害国家的事,还不许别人说,你怕说就别做”

    秦和清说:“我就等的是你这句话,什么叫害国家的事,你这又是在那里听来的”

    顾闵川说:“我以为我没有做错,我维护的是大清的安全,维护的是铁厂街的正常秩序,有些人胡作非为,难道你看见不管吗”

    秦和清说:“现在市面上很乱,洋人,官府,太平军,都搅合在一起了,有些事难分对错,但是,买卖人讲究的是,将本求利,挣的是个力气活,你要是楞跟国家拉扯上,那就打击面太大了,你说做把切菜刀,也可以**,那就是害国家吗,我说不对”

    顾闵川说:“我跟你说不着,我走了”说完出了门。

    老秦在后面喊:“咱们都是弟兄,旁人外人没有咱们亲”

    门在秦和清的面前“碰”的一声关上了。

    秦大娘说:“你真是,他好容易进咱家喝口水,你跟他说那些话干什么”

    秦和清说:“我这是救他,他听不进去”

    秦大娘说:“你想的太简单了,一个人一辈子养成的脾气秉性,就凭你三两句话,人就改了,可能吗,你又不是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点化点化他,你是好心,他未必领情”

    秦和清说:“我没指望他马上变好,可是我要说给他的话,必须要说给他听,现在他不明白,以后会明白的”

    秦大娘说:“哼,瞅你能得,你还管人以后,你先管管你自己吧,你说,这年怎么过”

    秦和清说:“又来了,又来了,我不是说了吗,穷,穷过,富,富过,有什么吃什么,没有就饿着,没有穿的就光着”

    秦大娘说:“不跟你这浑人说话”说完走到灶间做饭去啦。

    秦和清尴尬的笑笑说:“我倒成了浑人了”

    说话间就快到年底了。这一年是出奇的冷,刚刚进了三九,南北运河就封了盖,往常年收的晚的船还可以凿了冰,跑上两趟大沽口,今年河面是冻的瓷瓷实实,船上的力巴早早都改了行做起了陆地上的生意。

    两个跑船的水手收拾工具正往一辆独轮车上面装,准备着上陆地找点饭辙。

    河面上只看见冰窖里取冰的窖工,使了冰镩卯劲的在河上凿冰,钢镩子触到冰上“吭吭”地响,冰渣子飞起来碰脸上跟小刀划的一样,可钢镩就是不见往下走。一天下来,两个大小伙子也弄不下几车来。

    一水手冲着取冰的小伙子喊到:“哎,我说利民,今年取冰够早的,大河刚盖盖儿,你爹就不让你们闲着”

    叫利民的停下手,看着喊他的那人说:“怎么地,周头这是要改行啦,”

    周头回答道:“没辙不是吗,跑不了船儿,怎么地也不能干等着天上掉馅饼吧”

    利民问:“周头,打算干点什么活”

    周头回答:“租借地的洋码头,我兄弟头前去啦,能干什么,还不是一样卖力气,大扁担炖肉,肩抗大包,我说利民,歇会再干”

    利民说:“谢您了好意,今个这冰太硬,费半天劲弄不了几车,我得抓紧,盯天黑前儿,把北窖装满喽”

    周头说:“你介着的嘛急,早晚都是你的吗,这大河里的冰又没人跟你抢,真是”

    利民说:“您啦不知道,介窖冰也有讲究,要的就这低温和硬度,窖在冰窖里的时间长,等到三伏天打开封盖,窖里的冰必须冻的“噔噔”的,拿出来不能化喽。”

    周头说:“那是,化喽谁要”

    利民又说:“还有就是,这头茬冰刚冻上,还没人上去嚯嚯(糟蹋),干净没土,杂质少。冰上一上人,说不好就会沾上什么不洁之物。一块冰二尺左右厚,看过去就和玻璃一般,明净,透亮,三伏天来块冰,嘿,那叫舒坦,冰火四子(西红柿),冰西瓜,您啦得一口,美。”

    周头回答:“那是,那是”

    那年代没有环境问题,河里冻的冰是可以直接吃的,夏天用天然冰降温是最有效的手段。

    一进腊月各家伙计都忙着张罗着回家过年的事,铁厂街一下子清闲了不少,秦和清因为心中有事,想早颁的打发两个徒弟回家过年,一早上就叫老伴拿出些银子,预备他俩的路费和要捎回老家的礼品。

    秦和清把他们叫跟前儿嘱咐道;“天津这边最近挺乱的,买卖的行情一直也不看好,照此下去恐怕耽误你俩的前程,若是来年家里能够混上吃喝,就不要再回来跟着受罪。”

    生活就是这样,打行炉的本来就相当于农村的季节短工或是集市上干零活的力巴,朝不保夕,过的就是有今儿没明儿的日子。以秦和清现在的能力,更不可能确保他们生活无虞。

    田凤鸣也是恋恋不舍:“姑父,我过了年儿一定还来,就是您这里招不下我,我也得找些别的活干,您知道,在咱家里那儿不行,就那几亩薄地,喝粥都喝不饱”

    秦和清鼓励说:“凤鸣你这样想也对,明年只要是姑父这里有吃的,你就来,姑父接着,有福一块享,有难一块当,长庚你那,也是这样,回家跟你爹娘说,天津这也是你的家”

    王长庚犹豫的说到:“师傅,我正要和您说,我今年不回去,我爹说啦,我要是不混出个人样来,不要见他老人家,我去城里神父大人那里看看有什么活”

    秦大娘诧异的问:“你去哪儿干嘛,人家不过年”

    王长庚解释说:“师娘您不知道,洋人的年和咱们差着一俩月呐,人家过得是公立年,叫元旦”

    秦泛舟接过来说:“元旦,还方旦呐”

    秦大娘看见王长庚有些得意的表情,就对秦泛棹说:“泛棹呀,你去和我将外面晾的干菜弄灶棚里去,不弄下来,哪天一刮大风,都得吹跑喽”

    秦泛棹田凤鸣答应着往外走。

    王长庚指着秦泛棹田凤鸣说:“跟你说你也不懂,你快干活去吧”

    田凤鸣看不惯说:“瞅你能的,认了个洋人做爹,美得你”

    王长庚不乐意说:“谁认了爹”

    田凤鸣走过去凑到他跟前说:“你不是不离嘴的神父神父的叫着吗,那不是你爹,你叫他神父”

    王长庚气的直笑,说道:“你这老蔫就是个傻帽,神父不是爹,神父是天主教的一种职称,就相当于官吏呀,你叫师爷师爷的,那人是你爷吗,不是吧”

    田凤鸣听见王长庚也叫自己老蔫有点不愿意。说道:“老蔫是你叫的,你才是傻帽,一天到晚的往哪儿跑,我看呀,即使不是你爹,可比你爹还亲”

    秦和清看着眼前的乱劲有些烦躁,板着脸说:“你俩别咯计啦,明天早晨还要赶路,今天要把该干的事都干利落了,凤鸣,你领着长庚弄点热水活把泥,把那个灶口封上,今年看来是不能开火啦,灶口不封,这一冬就成了耗子窝啦”

    田凤鸣和王长庚答应着往外走,王长庚冲田凤鸣挤眼睛,田凤鸣冲王长庚挥拳头,这时候秦泛棹跑进来两手相互的搓着说:“好家伙,外面冷的不行,尿泡尿马上就冻上”

    秦大娘走进来说:“灶封不封的弄两块坯先堵上就行,没准哪天就又有活了,再扒开多麻烦”

    秦和清听老伴一说,忙止住往外走的田凤鸣和王长庚说:“那就别封啦,你俩也早颁的歇着,明天还要赶路,老伴呀,今天是腊月初八,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不是得喝腊八粥吗,这么着,咱也熬一锅腊八粥,我去把张天师请了来,有日子没和他人喝酒了”

    秦大娘沉着脸说:“瞅你馋的,那酒是你爹呀”

    俩徒弟听见在一边偷偷的乐。

    秦和清腆着脸说:“过腊日祭,没有酒那行,你没听外面的小孩子满大街的喊着:吃了腊八饭,来年不长疖子不长癞”

    秦大娘看看几个孩子都在盯着他俩看,知道这钱就得花,于是她说:“过,过,能不过吗,逢年过节的那一次都没拉下,我去买腊八米,泛棹呀,你用水泡上些豆子,我去买江米,小枣和杏仁核桃仁”

    秦泛棹笑着说:“哎哎,我这就去”

    王长庚上前说:“师傅,我正好往城里去,我顺便去请张天师来”

    秦和清挥挥手说:“那你快去快回,今天咱们喝酒”

    王长庚犹豫的说道:“我想去神父那里看看,我得把您这里过年的事情得跟他说一下,我想听听神父怎么说,要是我回来的晚,您就别等我了”

    秦大娘给老伴使眼色说道:“去吧,教堂要是没饭呐,就赶回来吃,大娘给你留着”

    王长庚看见大娘答应,高兴的说道:“哎,大娘,那我就去了”说完扭身出了屋。

    秦大娘看着王长庚的背影说:“瞅这孩子,去洋人那里比在咱家高兴”

    田凤鸣在一旁酸溜溜的说道:“他没事净炫耀,说神父那里管饭,能吃着面包和牛奶,还可以学习洋文,听得懂外国人说话,说以后用得到”

    秦泛棹诧异的问:“师哥,面包是啥好东西,牛奶是不是牛挤出的奶,那玩意有啥好的”

    田凤鸣比划着说:“面包就是馒头,洋人管那玩意叫面包”

    秦大娘说:“他陈婶可是说,洋人的面包是用炉子烤出来的”

    秦泛棹说:“那是烤炉烧饼”

    秦和清在一旁听了这些,摇摇头说:“这神父怪怪的,仁义起来就像是换了个人,什么鬼东西”

    秦泛棹高兴地说:“哦,喝腊八粥喽”

    田凤鸣说:“瞅你美得,喝个腊八粥你美成这样”

    秦和清说:“天津卫的‘妈妈咧’多,信着过一年到头的没个完。可是这腊八粥一定得喝。据说释迦牟尼在深山苦修六年,于十二月八日这天悟道成佛。传说吃了‘腊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穷人们管腊八粥也叫佛粥”。

    不管天气多么冷,为了生计人们还是得出门讨生活,街面上有小贩高声叫卖,推车,担担买菜的见着人就上前兜揽生意。

    卫儒梅领着王宝和站在三岔河口处,往远处看,王宝和冻得直跺脚。

    卫儒梅说:“这里真是块风水宝地”

    王宝和哆嗦着说:“是是,大人,河边太冷了,咱们还是回吧”

    卫儒梅说:“中国人把水比作财宝,水就是财,傍水而居的人是幸福的”

    王宝和说:“天津卫哪哪都是水,也没见有多少财主”

    卫儒梅说:“诺诺,你不懂”

    王宝和小声说:“又是我不懂,他和王长庚说话一样”

    卫儒梅说:“回去吧,为了不把你冻透”

    王宝和高兴的马上跑在前面,就像一只兔子。

    秦大娘买了八宝米回来,凑到秦和清跟前说:“当家的,我刚才还看见你们说的那个洋神父,站在河滩头上朝咱这里瞅,这些天总看他在这一块转悠,别又安什么坏心吧”

    秦和清笑笑说:“嘿,别理他,他又能怎么着,他无非还是惦记着水里的那个宝贝呗,这回大河封了盖,都冻的瓷瓷实实的,我看他怎么下家伙,嘿嘿”

    田凤鸣接过来说:“师傅,那天他在路上拦住我,和我打听您的那把宝剑的剑鞘,问的详细及啦,我什么都没跟他说,问嘛我就说不知道,他最后说您要是有心卖,他可以出个好价钱”

    “放他娘的狗臭屁,水里的没了指项,又惦记着陆地上的呐,”秦和清瞪着眼指着田凤鸣和秦泛棹说:“我可告诉你们,你们谁也不许搭理他,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给多少钱也不卖,就是卖了那钱你们也花不着,死嘎嘣儿,吃什么得噎隔”秦和清发了毒誓。

    秦大娘满脸不愿意说:“你瞧你这个死老头子,有话不许好好说,你跟孩子们犯什么劲儿,瞧把你急的,象猴吃辣子似的,我们不要啊,留着吧,你留着吧,看你留那玩意有什么用,泛棹凤鸣你俩听好了,以后谁也不跟他提这事”

    秦泛棹和田凤鸣赶紧点头答应着说:“哎,我们再也不提这事啦,跟谁也不提”

    其实秦和清是个讲理的人,这些日子生意不好,挣不着钱,自己就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老伴发上几句牢骚,他能理解。自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是闷下头来不言语为妙。

    秦泛棹催促说:“大娘,我都饿啦,您还不快点熬粥”

    秦大娘心疼侄子,二话不说紧着把米下到锅里就熬。

    腊八饭讲究个火候,熬的时间越长粥就越香,讲究点的放上各种米后,还得放红枣、栗子、核头仁。上锅时汤要宽绰,大火开了后,要用小火慢慢靠着,等熬好了盛到碗里在放上红糖和青丝玫瑰,甭说吃,看着就勾人食欲。

    就着灶边暖和,秦泛棹和田凤鸣也坐在边上说话,净等着腊八饭熬熟好喝一碗。

    秦大娘守在锅台跟前,使马勺在锅里搅拌,防止窪底(糊锅),随手将汤面上的浮沫用勺往外撇,撇出来的汤水就泼在了秦和清做的模具上,吓得秦泛棹和田凤鸣直喊:“大娘,这是我大伯刚刚做成的,您给弄湿了,什么时间干呐”,

    秦大娘说:“扔得满地都是,又不差这几个”秦和清听了无奈的摇摇头。

    娘几个正在嚷嚷,就听田凤鸣说:“师傅,张天师来啦”秦大娘赶紧上前撩开门帘。

    第十八集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三条石》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三条石》 第十八章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琴心路 连载中图标 琴心路
  • 豪门盛宠,重生之天后养成 连载中图标 豪门盛宠,重生之天后养成
  • 命族志之乱古纪 连载中图标 命族志之乱古纪
  • 异能教官 连载中图标 异能教官
  • 末日病娇萝莉 连载中图标 末日病娇萝莉
  • 顾詊君兮 连载中图标 顾詊君兮
  • 总裁追妻路漫漫 连载中图标 总裁追妻路漫漫
  • 她那么甜[重生] 连载中图标 她那么甜[重生]
  • 爵少的迷糊小新娘 连载中图标 爵少的迷糊小新娘
  • 亡灵召唤:天才大小姐 连载中图标 亡灵召唤:天才大小姐
  • 神话远古洪荒 连载中图标 神话远古洪荒
  • 快穿之神识一缕 连载中图标 快穿之神识一缕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