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竟未发现,酒精这东西,居然可以让原本不相干的人变得亲近;居然可以让我和唯恐避之不及的人,同坐一桌,把酒言欢;居然可以让慎言笃行的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甚至“满口妄言”。
在那一晚,我们一个是秉承忠义的侠客,一个是献身医学的名医;一个是本地的黑帮大哥,一个是当前的医学擎柱……
叮铃铃——
闹铃在响过了数遍后,方才睁开惺忪的睡眼。我使劲的晃了晃头,却仍旧感受到酒精带来的“后遗症”。
我摇摇晃晃的来到卫生间,用冷水刺激着有些麻痹的神经。
终于清醒了。
打开微信,一早就收到了齐鸣的问候。齐鸣的酒量在大学时就号称两斤不倒,这些年过去了,至今还未闻其醉过。
“醒了吗?喝点番茄汁或酸奶解解酒。”难怪齐鸣总能讨女生喜欢,竟是如此的贴心。
“没事,放心吧。”
洗漱之后,我换下满身烟酒味的衣服,扔进洗衣机里转洗。不知为何,忽然有了些感伤。
假如,刚刚是被自己的女友关心,那种被人呵护的感觉,会不会很甜蜜?
今晚夜班,上午可以惬意的享受半日自由。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走在水洼泥泽的小巷里,看着路边的草熟叶黄,嗅着让人鼻痒的冷气,感受着天空净朗,气息温凉,轻风拂面的秋意,心情自别有一番舒爽。
正盘算着上哪家医治肚饿,忽然shǒu jī铃声响起。
“喂?希若,这么早?”
“还早?师兄,我刚看到你了,没吃饭呢吧,一起呗?”
“好啊,你在哪?”
“我在合家粥店。”
合家粥店和蔡记馄饨是医院周边早点做得最好的两家。而两家的风格,仅从装修上,就好似是一文一武。
相比蔡记的喧闹杂碌,合家更像是都市白领清宁休憩之所。坐在明镜的大厅,摆上光洁新意的餐具,喝着粘稠糜烂的米粥,将菜饼蘸着醋汁入口,外焦里脆的口感和清新的香味,能让人暂时卸下工作的重担,去享受早餐的唯美。
此时已过9点,所以顾客并不多见。
希若的座位,恰好对着窗户,一抬眼,便能观察到外面。坐在对面,看着长发垂肩、精妆美艳的希若,伴着荷叶清粥一并喝下,顿时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回味。古人所谓的秀色可餐,大概说的便是如此吧!
低头喝粥的间隙,希若鼻尖经热粥一熏,冒出了一层细小的水珠。
“看什么呢?”希若明知故问。
“我在想,昨天你为何要骗我?”
“明明是有人心虚,主动坦白,我可没有骗过谁?”
“呵。”但凡头脑清醒的男人,都不会笨到去跟女人争辩。
“看什么呢?”我看到希若身边摊开了一本厚厚的英文杂志。
“还不是老板(希若的导师)留的任务?”
“学医就是这样,人家是高三忙碌一年,咱们是高三连上八年。”
“是啊,回想以前,从解剖课上,被‘捐献者’吓得夜不能眠;到现在,面对鲜血和死亡,尚能吃饭和打趣。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像是个怪胎。”
“哈哈,还说呢,我现在一想到解剖课,鼻子里仿佛还能闻到福尔马林的气味呢。”
“哈哈,你更夸张。”
“哎——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何你要选择普外呢?一般女生都会选择‘轻松些的专业’,比如眼科、牙科、或是皮肤科。”
“那你呢?师哥你为何会选择普外科呢?”
“我?”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不止一次了。今天,我本打算像往常一样,随便找出几个理由,像普外科疾病复杂多变,像普外科病例丰富有趣,等等。但当我对视希若,看到她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着明亮和真诚时,我便立刻否认了那些不实的理由。
“在我实习的时候,因为我的疏忽,漏诊了一例肠坏死的患者。而这件事,最终导致我的上级医师离职,患者也因术后短肠综合症(一种因手术切除过多的小肠,导致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的手术并发症),不久死去。所以,我选择又累又穷的普外,也算是一种忏悔吧!”说完后,我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望向天花板,强行压抑着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感伤。
“师哥,过去的就别想了,谁没有失过手?要知道,没有失败,就没有专家。”
“是啊。”我故作轻松的笑了笑。
医生对于自己曾经的失败,又有几人能轻易放下呢?
在世人眼中,医生,大都是群“冷血生物”。他们在面对患者时,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很容易让人们评价为不苟言笑,冷酷死板,不近人情。甚至,还有人形容医生:嘴里唱着圣歌,手里却拿着屠刀。可又有谁能看到,在他们坚强白衣里隐藏着的悲怜哀伤和救世情怀。
“有时候,我常常想:其实,医生跟刽子手在某些方面,是没什么区别的。”
“哦?此话怎讲?”
“你想啊,医生将患者的病治好,人们会说,医生是妙手回春的神;而患者的病未好,甚至死亡,那人们又会说,医生就是shā rén不眨眼的魔鬼。”
“呵呵,看来师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希若满含深意的看着我,“在我们国家,是没人这么评价医生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医生也是普通人,病治不好,那是自己的命,医生已经尽力了。”
“假如国人们,都有你这般想法,那也就没那么多医闹。医患之间,也早就和谐了。”
“嗯,我也是来中国后,才发现医患之间居然还有另一重关系的。”
“中国的医生,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再加上百姓‘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思想根深蒂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扛到什么时候,兴许哪天就跟别人一样(放弃)了。”
“师哥,我了解你,你也就是嘴上说说,其实,你是不会放弃的。”
“哦?为何?”
“因为你是个极富责任感的人。这种人,往往能在成功和沮丧之间一路前行,最终到达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谢谢,没想到,在你心中,我居然享有如此高的评价。”
“不谢——拍马屁,我很在行的。”
“哈哈。好,说的好。”
和希若聊天,总能启发我的思绪。医生,不过是普通人披上了用坚强wěi zhuāng成的白衣,让自己在面对疾病和鲜血时,能够像面对寻常的物体,或假设患者不过就是一台坏了的机器,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拿着钳子和电刀进行维修。
相信,拥有这般想法的人,当不在少数。因为,只有这样做,才会硬起心肠,让自己跳出恐惧,远离伤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也才会更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