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状元不是韩丞相府的一个十四岁的少爷么?怎么又变成云州杨老爷了?”
这时众人心里普遍的想法。
此时,那报喜队已经跑到公馆大门前,高声报道:“恭喜云州杨乃杨老爷高今科头名状元。”
众人皆不信,就连杨乃也不信。
后面报喜队前前后后的赶来,都报杨乃了今科状元。这次事情比较出奇,并且后面也没有别的喜可报,所以这些报喜队没有着急要喜钱。
这要是放开榜那天,谁会等你,那是接了喜钱就要回去的。若是喜钱稍微一慢,就将铜锣敲的震天响,让你什么都听不到。
但今日不着急,就这一份,所以也就没乱敲铜锣。
“各位,这是怎么回事?可是有人出钱让你们来戏弄我?”杨乃问道。
毕竟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金榜已经开了四天了,并且状元也已经有了主了,今日突然来这里说他了状元,谁会相信?
“状元爷,我等也是今日被贡院的公差叫去,是贡院的主考大老爷亲自告诉我们,说今科状元是云州杨乃。其余的我等小民也不清楚。”一个报喜队的人说道。
众人一听,皆是一惊,难道这事是真的?主考官那可是当今御史之一,相连国相大人啊。这要真是相大人亲口说的,那这事还真有那么点可信了。
“什么?相大人亲自说的?”杨乃问道。
“自然是相大人说的了,这些人都是亲耳听到的,状元爷要是不信,尽可问问他们。”那个报喜人说道。
杨乃还是不信,问了好几个人,都说是主考官说的。
“杨兄,我等果然没有看错,杨兄果然高,还是头名状元,当真是可喜可贺啊。”本来还说杨乃一走就拆他台的李学子说道。
其余人虽然仍摸不着头脑,但看这些报喜的人不像说谎的样子,看来真是御史兼主考相连国大人说的,那这事十有**是真的了。于是一方面觉得今年状元出在云州,云州人脸色有光,另一方面是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赶紧来恭贺杨乃。
有些学子心暗叹,果然是不能随意讥讽人,圣贤所言,诚不欺我。若是这几天真要是图一时口舌之快,此时怕是要羞愧难当了。
虽然眼光含着讥讽,那别人是抓不住把柄的。
于是众人都向前来,恭贺杨乃高。
杨乃应付一圈,拿钱赏了报喜的人,午请客,大摆宴席不提。
为何这状元最后落在杨乃头上?说起来,这还要说到韩菱彩。
自韩升死后,老丞相叹息惋惜之情流于言表,其余几个儿子也因为小弟早亡而伤心。但再下一代便没有这种感情了。
韩家凌字辈的人,(男孩用凌,女孩用菱)看这老头和父辈那么伤心的样子,本来也没在意。但不知怎么地,在他们之间就流传出“老太爷说咱韩家后继无人了,若是菱彩是个男子,韩家或许还能风光一世,但菱彩却是个女儿,韩家无人了。”
这话那可就刺激到韩家凌字辈的人了。
“什么叫韩家没人了?我们这凌字辈二十几个兄弟,都不是人么?”
这种心理在韩家小一辈蔓延开来。有了这种心理,说话时字里行间自然对韩菱彩就有了冷嘲热讽。韩菱彩本来并不当回事,也没在意。
但是当又有流言在菱字辈传开说“知道为何将菱彩许配给小仙师么?因为其他菱字辈的女子都比不上她。这是老太爷说的。”
于是本来就对老太爷偏爱韩凌搏这一支不爽的娘们,背后自然议论开了。
“我说为何将菱彩许配给小仙师,我家菱叶年岁与小仙师刚刚合适,不把我家菱叶许配个小仙师,却将比小仙师还大两岁的菱彩许配给小仙师,这明显就是偏心。”
“就是啊,这小贱人仰仗这老太爷的溺爱,你看她平时走路那个样子,就像个男人,那里有一点女人味?”
“我最讨厌就是说她‘若是男儿身,我韩家后记有人了’这话,我家凌海不是已经是县老爷了么?老太爷一点也不肯给我家凌海使劲,若是老太爷多用用劲,我家凌海现在只怕也是知府了。”
“那里有那么快,最多也就是个通判吧。”
“通判和知府,还不是差不多?”
这就是韩府娘们在背后议论的一百多万句话里摘录出来的。那些菱字辈的xiǎo jiě听闻了这一百多万句话,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被熏陶的仇视气韩菱彩来。
男孩子说话,多少还顾忌颜面,这女孩子要是生气起来,那嘴就如同暴雨梨花针一样,瞬间喷出千万根伤人的毒针。
韩菱彩就是在跟一个比她还大一岁的姐姐拌嘴后,一气之下,用了韩凌云这个名字参加了春闱大考。并且就被取为状元了。
当喜报传来,韩府的人都蒙圈了,那里有韩凌云这个人啊?但是当一身男装的韩菱彩出来打赏了报喜的人,众人才知道,原来今科状元竟然是韩府家一个女儿。
韩丞相听闻这事,先是心大喜,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孙女。“你为何不是个男儿?”韩丞相心呐喊道。
高兴过后,将韩菱彩叫到书房。将韩菱彩训了两句,老丞相吩咐备轿,进王宫求见大王。将孙女冒名参加春闱大考这事,禀告了大王,并且说愿意以他这个老头子性命赎孙女无知之罪。
莒王怎么可能为了这事杀一个老丞相呢?只不过是罚俸一年了事。
既然是女子冒名参考,那状元头衔自然是要收回了。本来是想把名次依次提升一名,就算了,但考官一个叫顾言今的愣头青,非要推荐一个叫杨乃的章。
这些考官自然都看了这杨乃的章了,虽然说章有股气势,但太浮于表面,只能算是夸夸其谈。这种人只会纸上谈兵,干不了实事的。所以没有人取这杨乃。
就是这个顾言今,非要标新立异,就是说这杨乃章有正然浩气,此子必可造福一方。
但最终因为他孤军作战,没能打赢,杨乃名落孙山。这次状元突然空缺了,顾言今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将杨乃的卷呈上莒王座前。莒王一看,觉得章还不错,但这事他不能拍板,得让大臣讨论过后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