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命途修真 > 第123章 坤木之棺

《命途修真》 第123章 坤木之棺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脸上满是惊恐与不可思议的黑袍修士,其右手伸出,几乎已经要触摸到那困龙之绳,然而随后黑袍修士脸上的表情却变得狰狞起来。

    此时此刻其体内的灵气正不由自主地顺着那诡异的树藤流失,其流失速度极为惊人,九个呼吸之内,黑袍修士必定会被吸chéng rén干。

    察觉到自己将要面临的危机,那黑袍修士迅速咬破舌尖,一滴鲜血飞出,直奔其面前的困龙绳,似乎是要以他的鲜血取代丹的鲜血,控制那困龙绳。

    而后以那困龙绳吸取灵气能力与那树藤抗衡,然而黑袍修士将一切想的太简单,就在其舌尖的鲜血飞出之时,古眉直接从黑袍修士面前飞过,一个黑色瓷**被其拿出,那滴鲜血就这么被古眉收下。

    随后古眉手中打出一道道法诀到那瓷**之中,最终随着古眉将自身灵气输进瓷**,那黑色瓷**血光大作。

    在那及其妖异的血光之中,一个又一个黑色符文飞出,直扑黑袍修士的眉心,那符文的复杂程度,就算是在张洵看来也都非比寻常,根本无法理解!

    然而就在那黑袍修士看见那符文的一瞬间,其双眼微缩,面色彻底大变,口中道:“奴印!”就在话出口后的瞬间,黑袍修士双眼之中露出果断之色。

    随后就在那“奴印”碰触到黑袍修士身体的瞬间,黑袍修士双眼之中的神采消失,其体内飞出一枚核桃般大的赤色丹丸,那正是黑袍修士的内丹!

    在那内丹飞出的瞬间,其表面出现一道极为绚烂的紫色护盾,而后其速度瞬间便几乎是超越一切,化作一道紫光,直接将树藤牢笼轰开一个拳头大的孔,飞出了牢笼。

    那化作紫光的内丹,飞出牢笼之后,随意找到一个通道,便直接冲出,其速度使得那树藤即便是想去追击,也完全追之不上,只能任由那内丹离开。

    看着黑袍修士内丹离体,张洵与古眉脸上紧张的神色终于平静下来,所谓的修士内丹,便是结丹修士所有修为的承载,即便是内丹离开身体,只要在三个时辰之内找到寄宿的肉身,便可保证自身不死!

    这便是结丹修士与辟谷修士最大的区别之一,除此之外那内丹的强度实际上与结丹境界的体修一般无二,只是法修轻易不会将其祭出,因为一旦内丹碎裂,哪怕是出现裂缝,都会让修士从此殒命或者是修为无法再有寸进。

    而纵使修士的魂魄可容纳在内丹之中,而且内丹中蕴含着浓郁的灵气,但是修士的魂魄却是不足以调动其中的灵气施展法术。

    故而一旦修士的内丹离体,便相当于一颗会移动的丹宝,除了依靠本身强度之外,再无其他攻击手段!

    那黑袍修士之所以看见那所谓的“奴印”便将自己的内丹祭出,正是因为,奴印的作用十分诡异,一旦修士肉身被奴印附着,其体内的内丹也会被随之而限制,成为傀儡一般的存在,除非奴印被抹去,否则便永远无法获得自由。

    而这建立奴印必不可少的便是被奴役者的精血,方才黑袍修士情急之下祭出的便是其自身三滴精血之中的一滴,对于控制法宝来,精血的作用远比普通鲜血好用!

    最恐怖之处并非在此,而是一旦被奴役,控制奴印的修士可从被控制者口中得知切他想得知的秘密,这功效如同搜魂之术一般,而那黑袍修士的秘密太多,决不能被人知晓!

    原本以古眉一个辟谷修士,纵使是他手中有在强大的奴印也不可能将身为结丹的黑袍修士控制,然而黑袍修士在看见古眉打出的符印之时才发现,那古眉竟然是一名结丹修士!

    然而其散发出来的波动却是辟谷六层,如此一来便有两个可能,其一那古眉被一位结丹修士的内丹占据身体,其二那古眉本身便是结丹修士,以其他手段掩盖了自身的灵气波动。

    这两种可能无论是那一种对黑袍修士来都极为致命,而黑袍修士作为一名shā shǒu,并非是优柔寡断之人,当断则断的道理他懂!

    随着黑袍修士内丹的飞出,那即将碰触到黑袍修士身体的血色符文却是突然停了下来,而后被古眉收回瓷**之中,随后那古眉拿出一张灵符贴在黑袍修士额头之上。

    使得那黑袍修士的肉身在爆炸之中化为碎片,在这爆炸声中丹从之前的昏厥之中醒来,张洵也从那树藤之中挣脱,抱着江月来到古眉面前。

    丹虽然醒来但是其眼中的悲痛之色依然未曾消散,在他醒来之时,看到那沾着血的困龙绳,直接扑到那困龙绳面前,抓起地面上的困龙绳痛哭,引得张洵与古眉两人一阵叹息。

    就在张洵与古眉两人准备前去安慰丹之时,三人周围的树藤牢笼在此时突打开,同时无数条树藤在这高台之上聚拢,扩大,最终形成一个人形。

    张洵与古眉见此状以为那树藤要再次发动什么攻击,于是拉起丹便要逃遁,然而那树藤形成的巨人却是没有丝毫要攻击的意图。

    反而对着丹鞠了一躬,那丹抬头看见巨人的模样,其双眼之中金光直放,其原本因为丹之死而更加苍老的脸上也多出了一丝活力,同时大声道:

    “木儿?”

    就在丹喊出木儿的同时张洵凝神一看,那树藤巨人果然与原本丹木瘦弱的身形有几分相似!丹木竟然与那树藤融为一体!

    就在张洵与古眉吃惊的时候,那树藤巨人点了点头,随后那原本系在骷髅腰间的困龙绳突然自己解开,而原本埋在地底的一头也终于破土而出,呈现在众rén miàn前。

    原来那困龙绳地下的一头有两个分支,其一个分支便是那之前化作真龙的金色困龙绳,另外一个分支竟然再次分为两个分支,一部分与那树藤巨人两位一体,另一部分深深扎根到这地底,似乎是隐隐之间与那数千丈高的大树连为一体!

    就在那困龙绳彻底破土而出之时,原本站里的树藤巨人却是突然崩离分析,成千上万根树藤竟然就这么被急速浓缩成为一根长百余丈半径将近一丈粗的巨大树藤。

    随后那根巨大的树藤再次变短、变细,几个呼吸的时间便成为与那困龙绳一般粗细的绿色树藤,与那困龙绳连为一体,而那困龙绳与地面相连的部分却是突然断开。

    使得这困龙绳成为一端分成两个岔路的法宝,而后更是自己从那骷髅腰间解下,直接飞到丹腰间,那绿色树藤更是直接盘在丹身体上化为一根绿色树藤的图案!

    几个呼吸之后,那丹脸上的表情终于从迷茫不解与期待之中彻底转变为兴奋。

    因为丹从身上那树藤团之中接收到许多信息,而那信息的来源正是丹木,从中丹得知,原本与这困龙绳在一起的还有一颗坤木之种。

    而这坤木之种原本是那丹坤无意之间获得,其催化生长之法已经无人得知,于是丹坤便将其带进了坐化之地,可谁知这坤木之种竟然与那困龙绳结合在一起,逐渐产生灵智。

    开始在这原本丹坤的坐化之地生长开来,或许是那困龙绳之前极受丹坤重视,故而虽然丹坤已经不再是其主人,那融合之后的意识依旧没有妨碍丹坤在这里打坐,而是扎根在丹坤旁边,经过几千年的生长,这大地硬生生被被那大树吸收,随之地面降低,只留下那高台。

    之所以高台底部如此纤细而这高台却能不倒,正是因为其中有一根巨大的根须在支撑。

    随着那坤木之种与困龙绳的融合,那坤木也获得了吸收灵气的能力,那树藤的变态能力也就由此而来,几千年的生长使得这地下被坤木掏空,原本的墓宫也完全被坤木破坏、吸收,最终这坤木在地底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坤木之棺。

    张洵的人所在的地方便是这坤木之棺的正中央!

    之前阻碍丹控制法宝的便是那微弱的灵智,只不过在古眉的出手之下,那灵智溃散,使得这困龙绳成为真正的无主之物,因为之前那灵智便相当于困龙绳的主人。

    而丹虽然死亡,但是其魂却是恰好被那困龙绳属于坤木的那一端吸收,成为这整个地宫树藤的主宰者。

    此时随着丹木化为困龙绳的一部分,无法再控制这树藤,但是其本身却成为了那困龙绳器灵一般的存在,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命途修真》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命途修真》 第123章 坤木之棺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雨花殇 连载中图标 雨花殇
  • 圣御星魂 连载中图标 圣御星魂
  • 星空的旅者 连载中图标 星空的旅者
  • 我的娱乐帝国时代 连载中图标 我的娱乐帝国时代
  • 三国之背水称雄 连载中图标 三国之背水称雄
  • 魔灵纪元 连载中图标 魔灵纪元
  • 女神的贴身高手 连载中图标 女神的贴身高手
  • 我的游戏角色是现实救世主 连载中图标 我的游戏角色是现实救世主
  • 慕晚晨钟不可期 连载中图标 慕晚晨钟不可期
  • 职业狩灵人 连载中图标 职业狩灵人
  • 太乙武帝 连载中图标 太乙武帝
  • 三神石 连载中图标 三神石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