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浩然问了老爹集市所在,虽然老爹百般阻拦,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带着他的小猪出去了,他决定去街边儿去给人家治病换点钱财,然后改善下伙食。
当然了,那只猪可没有这个意思,它可不乐意被放血。
却是半路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李浩然瞥见一破庙,二话不说跟小猪躲了进去。
等了许久,雨不见停,而这破庙却是有点怕人,他总感觉有人在哼哼。
本以为这是错觉,不过接下来的一个痛苦的shēn yín声彻底刺激了他。
迟疑了一会儿,他鼓足了勇气,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慢慢走去。
李浩然踩打量着这周围,听声音,那人似乎是在佛像的后面,李浩然心想,光天化日之下,又有这么尊佛镇着,肯定不可能是什么厉鬼了,说不定是什么人遇到了困难,正等人帮忙呢!
想到这,他径直走了过去。
绕到佛像后,他看见一个穿着奇特的人正躺在一堆草上,看样子是病了,而且不轻,不过他那发型,也太算了,人正生病呢,他也不去想那么多了。
他慢慢走进那人,细细看着那人的脸,这一看不要紧,可把李浩然给惊呆了:世上还有如此相像的人,而且和自己还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虽然那人因为生病而脸色苍白,眉头紧锁,不过换了自己生病估计也绝对就是这幅模样。
正当李浩然发呆的时候,那人似乎听到了响动,侧脸看了过来,看到了李浩然,那人蹭的坐了起来,满脸通红,不停地叫着“哥,哥”,由于气不顺,还一个劲的咳嗽。
李浩然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便走过去想给他拍拍背,顺顺气儿。谁知那人一下死死的拽着李浩然的手,说道:“哥,你不认识我吗,我是浩然啊,我是浩然啊”说完又咳了起来,随后又喃喃自语,李浩然有点慌乱起来,这个穿着奇怪的人把他认着哥哥,这可不太好玩了。
于是他上前一步说道:“不好意思……我叫李浩然,你也叫浩然?我不记得我有个弟弟呀!”听到李浩然的名字,那个自称浩然的人更加激动起来,说道“哥,你真是我哥,你看咱们的名字都是一样的,其实我……唉!来,哥,你坐下,我慢慢说给你听。”说着拉着李浩然就坐下来,继续说道:“其实小弟我早已染病恐将不久人世“
虽然有些稀里糊涂,但是李浩然还是耐心听了下去,这才了解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弟弟已经得了绝症,不久人世,只是前日得梦,叫他来这破庙等候自己失落多年的孪生哥哥,还了解到原来这弟弟竟然是河北献城人,也姓李,乖乖,这不是自己的名字么?
李浩然顿时大感兴趣,接着往下听,当听到他说早年间因为一个叔父与献城当地豪强争斗,最后竟使其满门受牵,惨遭屠戮,而他与其父侥幸得逃,遁至宁平,李浩然越听越不对劲,这都什么事啊难道那些人都不受法律约束吗?
“其实这些都再重要了,哥,以后你也别想着以后去报仇了,这事儿啊也说不上孰对孰错,万历四十年,父亲也过世,就葬在宁平,以后有机会还是把他的墓迁回献城吧,落叶归根那,如今小弟也是进士出生了,然而我这身体也撑不了多久了,我想你我兄弟如此想象,不若就由你替了我吧,我这里有些书,还有我平日里写的一些手记,但愿能帮到你吧!”
说着他便侧身去拿身边的包袱。而李浩然则更加迷惑起来,万历明朝原来这是万历年……
这时,他那同名同姓的弟弟艰难的举着包袱,吧它放到李浩然手里,说道:“哥,一会儿你便去京城吧,这里面就是小弟所有的东西了,希望能帮到你,小弟希望大哥以后能重振我们李家,更能代小弟做一个一个好官,哥,你一定要答应我。”他说着说着最后竟激动了起来,紧握着李浩然的手,李浩然下意识的重重的点了点头。
未几,李浩然的手便从李浩然的手中滑落下来,含笑而终。
李浩然大急,穿不穿的且不管,可不能看到自己的“弟弟”就这样死了呀,他拼命的摇晃着,但是都无济于事。
追着猪跑了几十圈才抓住它,又费了老大力气才弄出那么一小滴血,那猪嚎的可惨可惨了……
不过还是没有给他就过来,大概是因为他已经断气了吧,谁能逆转生死呢,这猪再神,也不能跟阎王抢人啊!
最后无奈,李浩然只得在这佛堂后面掘了个坑,把他给埋了,待得以后再做其他计较,只是他很奇怪,面对死人自己竟然没有害怕。
弄好以后,李浩然找了一块木块,用自己一个尖锐的石头刻下“吾弟李浩然之墓”,插好后,总算搞定,人也累的不行,便躺在刚才的草堆上,边休息便思考着
一定要先搞清楚到底是咋回事,李浩然如是想,想着,李浩然坐了起来,打开了那个包袱,里面有一些散碎银两,其余大多是一些线装书,有些破旧了,书上似乎还有很多注解,说起来这些书李浩然也有些了解,就是写四书五经,李浩然以前还是看过一点的的,当时有人嘲笑他吃饱了撑的,他还反驳,在古代就靠考这些书做官呢,想到这,李浩然不由微笑起来。
引起李浩然注意的是几本所谓的手记,也就是后世的日记,翻看了一下,都是一些平日琐事儿,不过这正好让李浩然更好的了解到了自己这个便宜弟弟的为人处事。
收拾好一切,李浩然回了家将碎银分了点给父母,声称自己得贵人打点,要赶往京城做官,虽然他父母打死也不信,但是李浩然走的义无反顾,只说日后衣锦还乡定报父母之恩。
那些碎银对于这双父母,估计够他们用上好几年了。
带着猪到了京城后,几经打听,李浩然找到了吏部衙门,在这里点了卯,便找到了一家便宜的客栈住了下来。
可是他身上的钱财已经不多了,李浩然按照以往自己在上看到的穿越猪脚大大们的办法,找到了一家当铺,扯下了三根猪毛当。
掌柜一看这三个“暗针”的做工眼睛就直了,嘴上却说:“小哥,这东西开个什么价啊?”
李浩然其实也不太清楚,便故弄玄虚,伸出一只手,比了个五,掌柜一见,忙说:“五百两,太多了,这可不行!”
李浩然知道这确实有些高了,不过他心里想的可是五十两啊,看来自己还是太低估这只猪……哦不,猪毛的价值了,不过既然知道这很值钱,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把它毛拔光就是一笔巨财啊!
要知道之前李浩然的家庭条件一度不太好,从小就学会了生活的他很会讨价还价,一番你整我夺,最后妥协下来的价格是220两银子,李浩然看到这些银子,笑的合不拢嘴了,他知道这些银子要抵一个知县几年的工资了。
但是财不露白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所以没有耽误,他匆匆的回了客栈,抱着一包裹的银子心里确实害怕啊。
在等待朝廷安排的这几天,李浩然倒很清闲,乘着这段时间,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在一个胡同了买下了一个小院子,把自己的的东西全搬了进去,有请了几个体型好的汉子护院,再找了几个老妈子打杂做饭。
哎咱在大明朝总算正式安置下来了,明朝可是自己既喜欢又惋惜的朝代,自己既然来了,就得做点啥,不然三十来年后自己五十来岁,跑也跑不动了,还得留那难看的猪尾巴,想想李浩然就觉得恶心,于是便安心规划起自己的未来了。
没过几天,李浩然便接到了吏部公文,他被授予了翰林院的庶吉士,这惊得李浩然半响说不出话来:自己的“弟弟”也太猛了吧,居然能做庶吉士。不过现在说自己来做了,他心里却有些慌乱。
庶吉士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明代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虽然这难度有点大,但是熟知历史的李浩然知道,庶吉士是入阁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没有做过庶吉士,那么即使以后你再厉害,也别想进内阁,所以这是李浩然非常丰厚的政治资本。
不过李浩然也宽慰自己:好歹咱也熟知那么多历史古籍什么的,怎么的也比几年后天启朝的张好古强吧,他小子都能连升三级,那我想着想着李浩然就开始yy起来了。
然而他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进了翰林院他才知道,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他做什么实际的事情,说白了他们只是见习的,以后那是要大用的,现在这会儿,朝廷的各级官员严重缺乏,所以要不了多久,他们这些庶吉士应该就会授予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