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赃”完成后,卫央透漏了自己寒假期间可能会继续卖菜的计划,也许是有了今天的成功经验,卫妈没有反对,只是让自己要多注意一下学习,好在大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令人放心。
再次进入空间,空间里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绿油油的菜地变秃了,北区的黑麦草已经初具规模,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边。变化最大的是中央区,移植的树苗花卉已经重新抽条发芽,焕发出勃勃生机。
“汪、汪汪……”
两只小狗一前一后的向自己跑来,围着自己亲热的打转,狗狗们长大了不少,卫央给它们起了名字,黑色的那条叫黑龙江,huáng sè的那条叫黄河。狗狗们很喜欢自己的名字,既表现了自己的特征,又铭记了历史。
卫央又去看了看人参,嗯,没什么变化,只是多了那么一丝绿意。倒是瓜苗们长势喜人,已经有了巴掌般大小。
空出来的菜地,卫央准备种上萝卜,就是上次和菠菜一起买的那包种子,份量刚好。说干就干,拿出锄头,挖坑,放种子,埋土,只能这样粗放的种植了,好在萝卜本身就不是什么精贵农作物,收成差点也无所谓。
……
摊位的租期还有一天,本着节约的原则,卫央起了个“最早”做了平常五倍量的馒头,准备带到摊位去卖,顺便看看能不能收到牲畜幼崽,空间牧场早就可以放牧了。
上午睡了一个回笼觉,吃了午饭,又和王老板借了三轮车,车厢里堆满了整整四大袋馒头,足足有800多个。这回没有带小丫头俩,只带了二妹和老三,小丫头和老四估计是尝过鲜了,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就放弃了。
到了摊位,把馒头卸下摆好,吩咐姐弟俩照顾好摊位,就按照家里的价格卖,记得要收粮票。又到隔壁摊位买了一大包瓜子给他们,没人时可以解解乏,打发一下时间。
卫央骑着三轮出了黑市,在周边转了转,一般的牲畜幼崽交易不在黑市里进行,因为太臭了,尤其是在黑市这种封闭的环境里。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在黑市的周边的农家大院里进行交易,这里空间大,租金更便宜。
很快,卫央就找到了地方,老远就闻到了一股臭味,想找不到都难。大院里有不少摊位,有卖猪的、卖狗的、卖羊的、卖牛的等等,种类还挺多的,也有不少顾客在讨价还价。
空间里暂时没有屠宰条件,所以卫央只打算购买那些体型较小的幼崽,这样进出空间都很方便。
来到一个卖羊羔的摊位前,摊主是一位老大爷,地面上一共有有五只小羊羔,每只大概有20斤左右,看品种应该是普通的家养山羊。
“大爷,你这羊羔能吃草吗?”卫央上前问道。
“吃,咋不吃,已经断奶两个星期了。”大爷回道。
“那多少钱一只?”卫央问了价格。
“一只三百,咱们实在人,不乱开价。”大爷的声音中气十足。
“如果我五只全买了,能便宜点么?”卫央尝试着还了还价。
“那中,你给1400块,给你便宜一百。”大爷热情的说道。
“1350块怎么样,行,马上付钱,不行的话我再看看。”卫央给出了自己的dī jià。
大爷想了想,摇了摇头。
卫央也没气馁,继续逛了起来。看到了一家卖兔仔的摊位,摊主是个小姑娘,和二妹差不多大,长的挺可爱的。纸盒里装了不少小兔子,估计有十几只,都是灰不拉几野生品种。
看到有顾客shàng mén,小姑娘开心的招待道:
“大哥哥,你要买兔仔吗?我家的都是野兔子生的,肉很好吃。”
“是啊,你这多少钱一只啊?便宜的话我就包圆了。”卫央亲切的回道。
“这样啊,盒子里一共有12只兔仔,全要的话,只要50块钱。”小姑娘回答的很干脆。
卫央一听价格倒是不贵,人家小姑娘也是不容易,就点头答应了。
小姑娘松了一口气,显得非常开心,这兔子可不好养,春夏还好些,秋冬以后就基本没吃的了,他家也是因为靠近种植基地,平时捡些烂叶子喂养,这才勉强支撑到现在。
卫央付了钱,抱起了纸盒子,小姑娘则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大院,真是活力四射啊。又找到了一家卖羊羔的,摊主是一对老夫妻,不过这家却是连母羊带羊羔一起卖,总共有一只母羊,一只公羊,三只羊羔,羊羔应该出生没多久,还在喝奶。
卫央上前和老爷爷聊了聊,才知道,原来夫妻俩的儿子在省城买了套大房子,要接父母一起去生活,而且儿媳又怀孕了,需要人照顾,老夫妻俩没办法,只能尽快处理了家里的牲口,好赶在寒潮之前出发。
通过讨价还价,卫央最终花了2500元买下了所有的羊,这也是他身上能掏出的所有钱了。本来他还想买些鸡仔的,这下也是没钱了,只能下次再买了。
把纸盒子和羊羔放在车厢里,两只大羊拴在车把上,卫央推着三轮回到了仓库。开了锁,把三轮推了进去,关shàng mén,先把两只山羊搬进了空间,找了一棵树拴着,母山羊看不见羊羔,咩咩直叫。卫央紧接着又把羊羔和纸盒子一一抱进了空间,母羊见了羊羔,这才停止了叫唤。
牧场暂时没有围栏,只能找了两条很长的绳子把两只大羊分开拴在了牧场上,而且距离很远,就怕绳子会缠在一起,羊羔们就不用管了,它们会跟着母羊的。
至于小兔子,有点难办,放养的话,到时怎么抓啊,而且空间里没有天敌,兔子繁殖率惊人,会打洞,破坏草场,前世的澳大利亚就是经验教训。不能放养,暂时只能养在纸盒里了,喂些黑麦草,过几天可以买几个兔笼子试试。
处理完了所有事情,卫央又蹬着三轮回到了黑市,来到自家摊位前,没什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还没到下班时间,那时才是真正的购买高峰。
随着下班时间的到来,果然生意开始有了起色,顾客也慢慢多了起来。可惜的是,因为需要粮票,所以人潮不是很多。就这样卖到了七点钟,还剩三十几个馒头没有卖完,卫央看时间不早了,就找了一家饭馆用馒头折现了一顿饭,一荤一素,还不错。
回到家里,还了车,算了一下总账,刨去成本,唉,前前后后就赚了30块钱,和家里的生意差不多,来钱太慢了。又给了二妹和老三每人5块,付出了就有收获,这是卫央的做人原则。